喬治屬實沒想到,奧地利人居然這麽剛,在俄羅斯帝國占據如此巨大優勢的情況下,居然還敢動員。
不過這也不奇怪,因為現在的奧匈帝國總參謀長弗蘭茨·康拉德·馮·赫岑多夫,發誓要為他的伯樂斐迪南大公報仇。
康拉德的父親是一名騎兵上校,他母親是維也納著名藝術家庫伯勒的女兒,1906年,康拉德戰勝了他的競爭對手,在斐迪南大公的推薦下,擔任奧匈帝國總參謀長。
很多人說康拉德是一名天才指揮家,他可能是,但斐迪南大公才是奧匈帝國最理智的人。
作為奧匈帝國的總參謀長,康拉德幾乎毫無戰略可言,從1906年到1914年,康拉德針對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王國提出了25個作戰計劃,這些計劃全部被斐迪南大公否決。
奧匈帝國的內部矛盾異常嚴重,康拉德希望通過消滅塞爾維亞王國,讓奧匈帝國境內的斯拉夫人安分一些。
斐迪南大公則是希望通過提高斯拉夫人的地位,緩和奧匈帝國的內部矛盾,於是就有了兩元變三元。
斐迪南大公多次向康拉德明確表示:奧匈帝國絕不能和俄羅斯帝國開戰。
斐迪南大公遇刺後,終於沒有人反對康拉德的計劃了。
再加上德國人的拱火,奧匈帝國終於還是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奧地利人是瘋了嗎?”
尼古拉很生氣,他前幾天剛和威廉二世通過信,兩人都表示,情況還沒有惡化到必須以戰爭解決的程度。
喬治相信尼古拉是真的這麽認為。
至於威廉二世是不是糊弄尼古拉,那就隻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康拉德選的時間也很好,早不動員晚不動員,偏偏在波利斯和伊麗莎白訂婚的時候動員,臉都不要了。
這也可以理解。
康拉德的名字裏雖然有象征貴族的“馮”,他這個“馮”卻來路不正,並不是家傳,而是因為他爺爺娶了一個貴族小姐,所以才有這個資格。
這就不能對康拉德的道德有太高要求了。
“我們也應該以動員回擊奧地利人!”
斐迪南很生氣,今天是他女兒的好日子,奧地利人送來的卻是挑釁。
“正確!塞爾維亞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
塞爾維亞國王彼得一世很高興,他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黑山國王尼古拉眉頭緊皺,他的國家同樣位於戰爭最前線。
格奧爾基看著尼古拉,如果俄羅斯帝國開始動員,希臘王國就動員。
“我會給維也納24小時,如果奧匈帝國在24小時之內停止動員,我可以當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尼古拉冷靜下來,並沒有第一時間下令動員。
俄羅斯帝國跟奧匈帝國不一樣,如果俄羅斯帝國開始動員,那肯定會引發一係列連鎖反應。
所有人都知道奧匈帝國外強中幹,這個國家最擅長的是拿動員進行訛詐。
德國如果無視俄羅斯帝國的動員,那德國就可能遭到滅頂之災。
俄羅斯帝國是有能力擊敗德國的。
奧匈帝國則根本沒有擊敗俄羅斯帝國的可能性。
喬治雖然也生氣,但沒有喪失理智。
不管奧匈帝國的動員是不是戰術訛詐,這一天遲早會來。
尼古拉沒有在阿德裏安堡停留,連夜返回聖彼得堡。
喬治在阿德裏安堡召開會議,統一步調。
巴爾幹聯盟作為一個整體,如果塞爾維亞和奧匈帝國進入戰爭狀態,那麽所有巴爾幹國家都會向奧匈帝國宣戰。
雖然各國實力並不均衡,有強有弱,喬治要求各國都全力以赴,一旦戰爭爆發,必須服從聯盟的決定。
奧古斯特代表保加利亞王國第一個表態,支持喬治的要求。
國王王儲們看奧古斯特的眼神都不善。
你保加利亞王國的軍隊全部都是喬治派來的,那肯定不會反對喬治的決定啊。
服從聯盟決定,意味著將軍隊指揮權交給喬治,雖然喬治是軍神,這個要求還是會讓人心裏不太舒服。
國王們在喬治這裏固然弱勢,在自己的國家那都是不折不扣的神,說一不二,總是決定他人命運,從未把命根子交到別人手上。
巴爾幹戰爭中,瓦爾德瑪把保加利亞王國的軍隊指揮權交給布魯西諾夫,然後瓦爾德瑪就被罷黜了。
如果把軍隊指揮權全部交給喬治,那喬治要是看誰不順眼,就是一句話的事。
喬治不說話,等待國王們作出決定。
“喬治,黑山王國的軍隊由你指揮!”
尼古拉沒有選擇的餘地,喬治如果不為黑山提供保護,黑山肯定扛不住奧匈帝國的攻擊。
喬治微笑點頭,決定等會議結束後,就邀請尼古拉來君士坦丁堡住一段時間。
黑山王國太小了,除非喬治把阿穆爾軍團派到黑山和奧匈帝國打消耗,否則肯定守不住。
阿穆爾的三個師,是喬治的底牌,隻有在最關鍵的決定性時刻,喬治才會把這三個師投入作戰。
重金打造的王牌部隊,肯定不能和奧匈帝國的炮灰拚消耗。
所以黑山王國肯定是要放棄的,喬治唯一能做的,是保證戰爭結束後,尼古拉還能回黑山當他的國王。
另一個時空一戰結束後,由於俄羅斯帝國滅亡,黑山被塞爾維亞王國吞並,尼古拉流亡法國。
“喬治,希臘永遠是你的忠實盟友——”
格奧爾基很聰明,他沒有忘記他的王位是怎麽來的。
如果不是俄羅斯帝國的支持,格奧爾基根本沒機會成為希臘國王。
把軍隊指揮權交給喬治,對於格奧爾基來說簡直求之不得。
希臘王國的軍隊指揮權本來就沒在格奧爾基這裏,而是控製在軍事聯盟手中。
把軍隊指揮權交給喬治,可以趁機削弱軍事聯盟對希臘軍隊的控製力。
到時候格奧爾基才有可能真正成為希臘王國的國王。
斐迪南雖然沒說話,但誰都知道羅馬尼亞王國的立場。
喬治終於看向還未表態的彼得。
如果塞爾維亞王國不執著於“大塞爾維亞”,局勢也不會迅速惡化到今天這個地步。
從這個角度上說,塞爾維亞王國雖然不應對世界大戰負主要責任,但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彼得本人就是靠政變上位。
如果把塞爾維亞軍隊的指揮權交給喬治,那麽彼得就等於是把自己的命根子遞到喬治手裏。
可不交的話——
喬治都無需針對,隻需在奧匈帝國進攻塞爾維亞的時候坐視不理,塞爾維亞死定了。
“現在我們還沒有進入戰爭狀態,奧匈帝國還沒有向我們宣戰——”
這種情況下,彼得一世居然還妄想抵抗,這也是喬治沒想到的。
“嗬——”
奧古斯特冷笑出聲。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主要是因保加利亞王國和塞爾維亞王國的矛盾引發的。
要知道在那之前,保加利亞王國和塞爾維亞王國剛剛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並肩作戰,隨後就兵戎相見。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塞爾維亞王國攻占保加利亞王國的城市或村莊後,會將敢於反抗的人殺死,財物掠奪一空,婦女遭侮辱,塞爾維亞人甚至會把房子都燒掉,表現比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更暴虐。
堪比第二次布爾戰爭時期的英軍。
這就是奧古斯特寧願割地賠款,也要邀請波利斯擔任保加利亞國王的原因。
彼得一世的夢想是建立大塞爾維亞。
奧古斯特的夢想是複仇。
“你們殺死了奧匈帝國的皇儲,難道還幻想著奧匈帝國就這麽算了?”
喬治實在是好奇,塞爾維亞已經把俄羅斯帝國得罪死了,如果再惹怒了喬治——
彼得的心得多大,才敢同時得罪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啊。
“奧地利人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斐迪南大公遇刺和塞爾維亞王國有關。”
彼得自以為天衣無縫。
“證據真的重要嗎——”
喬治也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奧地利人想和塞爾維亞講道理的時候,塞爾維亞殺死了斐迪南大公。
現在奧匈帝國要對塞爾維亞動武,彼得突然就開始講證據了。
早幹嘛去了。
“當然重要,沒有證據,奧匈帝國就沒理由發動戰爭,動員並不能證明什麽,這並不是奧匈帝國第一次動員了。”
彼得語氣逐漸堅定起來,好像是找到了某種信心。
行!
既然不願意交權,喬治也不強求,立即宣布會議結束。
轉天,喬治召開第二次會議,這一次喬治並沒有邀請彼得參加。
也就在這一天上午,俄羅斯帝國正式向奧匈帝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奧匈帝國在24小時之內停止動員,否則俄羅斯帝國就將實施對等報複。
讓尼古拉沒想到的是,就在俄羅斯帝國發出最後通牒不久,威廉二世馬上就給尼古拉發了一封電報,要求俄羅斯帝國不要針對奧匈帝國進行報複。
多麽熟悉的一幕!
不過這一次,尼古拉並沒有屈從於柏林大表哥的要求。
24小時過後,奧匈帝國並沒有停止動員。
8月1號,俄羅斯帝國正式開始動員。
不過這也不奇怪,因為現在的奧匈帝國總參謀長弗蘭茨·康拉德·馮·赫岑多夫,發誓要為他的伯樂斐迪南大公報仇。
康拉德的父親是一名騎兵上校,他母親是維也納著名藝術家庫伯勒的女兒,1906年,康拉德戰勝了他的競爭對手,在斐迪南大公的推薦下,擔任奧匈帝國總參謀長。
很多人說康拉德是一名天才指揮家,他可能是,但斐迪南大公才是奧匈帝國最理智的人。
作為奧匈帝國的總參謀長,康拉德幾乎毫無戰略可言,從1906年到1914年,康拉德針對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王國提出了25個作戰計劃,這些計劃全部被斐迪南大公否決。
奧匈帝國的內部矛盾異常嚴重,康拉德希望通過消滅塞爾維亞王國,讓奧匈帝國境內的斯拉夫人安分一些。
斐迪南大公則是希望通過提高斯拉夫人的地位,緩和奧匈帝國的內部矛盾,於是就有了兩元變三元。
斐迪南大公多次向康拉德明確表示:奧匈帝國絕不能和俄羅斯帝國開戰。
斐迪南大公遇刺後,終於沒有人反對康拉德的計劃了。
再加上德國人的拱火,奧匈帝國終於還是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奧地利人是瘋了嗎?”
尼古拉很生氣,他前幾天剛和威廉二世通過信,兩人都表示,情況還沒有惡化到必須以戰爭解決的程度。
喬治相信尼古拉是真的這麽認為。
至於威廉二世是不是糊弄尼古拉,那就隻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康拉德選的時間也很好,早不動員晚不動員,偏偏在波利斯和伊麗莎白訂婚的時候動員,臉都不要了。
這也可以理解。
康拉德的名字裏雖然有象征貴族的“馮”,他這個“馮”卻來路不正,並不是家傳,而是因為他爺爺娶了一個貴族小姐,所以才有這個資格。
這就不能對康拉德的道德有太高要求了。
“我們也應該以動員回擊奧地利人!”
斐迪南很生氣,今天是他女兒的好日子,奧地利人送來的卻是挑釁。
“正確!塞爾維亞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
塞爾維亞國王彼得一世很高興,他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黑山國王尼古拉眉頭緊皺,他的國家同樣位於戰爭最前線。
格奧爾基看著尼古拉,如果俄羅斯帝國開始動員,希臘王國就動員。
“我會給維也納24小時,如果奧匈帝國在24小時之內停止動員,我可以當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尼古拉冷靜下來,並沒有第一時間下令動員。
俄羅斯帝國跟奧匈帝國不一樣,如果俄羅斯帝國開始動員,那肯定會引發一係列連鎖反應。
所有人都知道奧匈帝國外強中幹,這個國家最擅長的是拿動員進行訛詐。
德國如果無視俄羅斯帝國的動員,那德國就可能遭到滅頂之災。
俄羅斯帝國是有能力擊敗德國的。
奧匈帝國則根本沒有擊敗俄羅斯帝國的可能性。
喬治雖然也生氣,但沒有喪失理智。
不管奧匈帝國的動員是不是戰術訛詐,這一天遲早會來。
尼古拉沒有在阿德裏安堡停留,連夜返回聖彼得堡。
喬治在阿德裏安堡召開會議,統一步調。
巴爾幹聯盟作為一個整體,如果塞爾維亞和奧匈帝國進入戰爭狀態,那麽所有巴爾幹國家都會向奧匈帝國宣戰。
雖然各國實力並不均衡,有強有弱,喬治要求各國都全力以赴,一旦戰爭爆發,必須服從聯盟的決定。
奧古斯特代表保加利亞王國第一個表態,支持喬治的要求。
國王王儲們看奧古斯特的眼神都不善。
你保加利亞王國的軍隊全部都是喬治派來的,那肯定不會反對喬治的決定啊。
服從聯盟決定,意味著將軍隊指揮權交給喬治,雖然喬治是軍神,這個要求還是會讓人心裏不太舒服。
國王們在喬治這裏固然弱勢,在自己的國家那都是不折不扣的神,說一不二,總是決定他人命運,從未把命根子交到別人手上。
巴爾幹戰爭中,瓦爾德瑪把保加利亞王國的軍隊指揮權交給布魯西諾夫,然後瓦爾德瑪就被罷黜了。
如果把軍隊指揮權全部交給喬治,那喬治要是看誰不順眼,就是一句話的事。
喬治不說話,等待國王們作出決定。
“喬治,黑山王國的軍隊由你指揮!”
尼古拉沒有選擇的餘地,喬治如果不為黑山提供保護,黑山肯定扛不住奧匈帝國的攻擊。
喬治微笑點頭,決定等會議結束後,就邀請尼古拉來君士坦丁堡住一段時間。
黑山王國太小了,除非喬治把阿穆爾軍團派到黑山和奧匈帝國打消耗,否則肯定守不住。
阿穆爾的三個師,是喬治的底牌,隻有在最關鍵的決定性時刻,喬治才會把這三個師投入作戰。
重金打造的王牌部隊,肯定不能和奧匈帝國的炮灰拚消耗。
所以黑山王國肯定是要放棄的,喬治唯一能做的,是保證戰爭結束後,尼古拉還能回黑山當他的國王。
另一個時空一戰結束後,由於俄羅斯帝國滅亡,黑山被塞爾維亞王國吞並,尼古拉流亡法國。
“喬治,希臘永遠是你的忠實盟友——”
格奧爾基很聰明,他沒有忘記他的王位是怎麽來的。
如果不是俄羅斯帝國的支持,格奧爾基根本沒機會成為希臘國王。
把軍隊指揮權交給喬治,對於格奧爾基來說簡直求之不得。
希臘王國的軍隊指揮權本來就沒在格奧爾基這裏,而是控製在軍事聯盟手中。
把軍隊指揮權交給喬治,可以趁機削弱軍事聯盟對希臘軍隊的控製力。
到時候格奧爾基才有可能真正成為希臘王國的國王。
斐迪南雖然沒說話,但誰都知道羅馬尼亞王國的立場。
喬治終於看向還未表態的彼得。
如果塞爾維亞王國不執著於“大塞爾維亞”,局勢也不會迅速惡化到今天這個地步。
從這個角度上說,塞爾維亞王國雖然不應對世界大戰負主要責任,但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彼得本人就是靠政變上位。
如果把塞爾維亞軍隊的指揮權交給喬治,那麽彼得就等於是把自己的命根子遞到喬治手裏。
可不交的話——
喬治都無需針對,隻需在奧匈帝國進攻塞爾維亞的時候坐視不理,塞爾維亞死定了。
“現在我們還沒有進入戰爭狀態,奧匈帝國還沒有向我們宣戰——”
這種情況下,彼得一世居然還妄想抵抗,這也是喬治沒想到的。
“嗬——”
奧古斯特冷笑出聲。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主要是因保加利亞王國和塞爾維亞王國的矛盾引發的。
要知道在那之前,保加利亞王國和塞爾維亞王國剛剛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並肩作戰,隨後就兵戎相見。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塞爾維亞王國攻占保加利亞王國的城市或村莊後,會將敢於反抗的人殺死,財物掠奪一空,婦女遭侮辱,塞爾維亞人甚至會把房子都燒掉,表現比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更暴虐。
堪比第二次布爾戰爭時期的英軍。
這就是奧古斯特寧願割地賠款,也要邀請波利斯擔任保加利亞國王的原因。
彼得一世的夢想是建立大塞爾維亞。
奧古斯特的夢想是複仇。
“你們殺死了奧匈帝國的皇儲,難道還幻想著奧匈帝國就這麽算了?”
喬治實在是好奇,塞爾維亞已經把俄羅斯帝國得罪死了,如果再惹怒了喬治——
彼得的心得多大,才敢同時得罪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啊。
“奧地利人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斐迪南大公遇刺和塞爾維亞王國有關。”
彼得自以為天衣無縫。
“證據真的重要嗎——”
喬治也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奧地利人想和塞爾維亞講道理的時候,塞爾維亞殺死了斐迪南大公。
現在奧匈帝國要對塞爾維亞動武,彼得突然就開始講證據了。
早幹嘛去了。
“當然重要,沒有證據,奧匈帝國就沒理由發動戰爭,動員並不能證明什麽,這並不是奧匈帝國第一次動員了。”
彼得語氣逐漸堅定起來,好像是找到了某種信心。
行!
既然不願意交權,喬治也不強求,立即宣布會議結束。
轉天,喬治召開第二次會議,這一次喬治並沒有邀請彼得參加。
也就在這一天上午,俄羅斯帝國正式向奧匈帝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奧匈帝國在24小時之內停止動員,否則俄羅斯帝國就將實施對等報複。
讓尼古拉沒想到的是,就在俄羅斯帝國發出最後通牒不久,威廉二世馬上就給尼古拉發了一封電報,要求俄羅斯帝國不要針對奧匈帝國進行報複。
多麽熟悉的一幕!
不過這一次,尼古拉並沒有屈從於柏林大表哥的要求。
24小時過後,奧匈帝國並沒有停止動員。
8月1號,俄羅斯帝國正式開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