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看你能跳多高


    君士坦丁堡沒下雪,日均最高溫度20度,最低氣溫也就5度左右,喬治準備的冬衣還沒用上。


    塞爾維亞王國的夜晚最低溫度已經降到零度以下,冬衣奇缺,很多士兵還穿著夏季的單衣,苦不堪言。


    擊退了德軍的進攻後,尼古拉這才顧得上塞爾維亞。


    於是維特就作為尼古拉的特使來到君士坦丁堡了解相關情況。


    維特很難過,他隻當了4個月的財政大臣,就被彼得格勒掃地出門。


    “情況就是這樣,即便沒有聯盟的幫助,塞爾維亞王國也可以戰勝奧匈帝國,所以塞爾維亞才會離開,這是一次和平分手。”


    喬治知道彼得在想什麽。


    一直以來,塞爾維亞王國都對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垂涎三尺,這並不是秘密。


    如果彼得接受喬治的指揮,允許巴爾幹國家的軍隊加入對奧作戰,那麽結果將和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一樣,即便奪取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這兩地也會被所有巴爾幹國家瓜分。


    所以彼得是想吃獨食。


    “沒有聯盟的幫助,塞爾維亞王國不可能戰勝奧匈帝國。”


    維特連財政大臣都當不明白,巴爾幹聯盟的局勢對他來說太複雜了。


    維特的能力確實有,但是需要一個相對單純的環境,比如東印度,維特才能充分發揮他的能力。


    “你需要讓彼得陛下也明白這一點。”


    喬治等著看彼得的笑話。


    現在奧匈帝國已經知道塞爾維亞王國退出巴爾幹聯盟,所以接下來康拉德要怎麽做,幾乎就呼之欲出。


    奧軍雖然打不過俄軍,打塞爾維亞還是沒問題的。


    德軍介入後,加利西亞方向的防守不再是問題,康拉德接下來肯定會集中兵力進攻塞爾維亞,一雪前恥。


    現在各方基本都是明牌,德軍隻要不進攻,喬治在蒂薩河前線的軍團就不會推進。


    奧匈帝國正在進行第二次動員,這一次動員比前一次的進步是,使用德語的軍官數量激增。


    奧軍內部使用德語的比例原本就很高,但使用馬紮爾語和捷克語的比例也不低。


    奧軍的第二次動員,幾乎所有軍官都使用德語。


    機會這東西真的是稍縱即逝。


    一個月前,塞爾維亞軍隊如果按照喬治的要求,向奧第六集團軍發動進攻,那麽塞軍真的有贏得勝利的可能。


    現在第六集團軍的補充兵已經抵達,實力正在快速恢複中,而且由於使用德語的軍官人數增加,第六集團軍的實力更勝以往。


    結合這些消息,喬治有理由懷疑,那些使用德語的軍官,根本就是德國人。


    “喬治,你有沒有想過,你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導致成千上萬人死亡。”


    軟弱是維特最大的缺點。


    如果維特能和斯托雷平一樣強硬,那麽維特的成就不會比斯托雷平低多少。


    “不,你錯了,這些人的死亡是彼得和康拉德造成的。”


    喬治冷漠,俄羅斯帝國開戰後損失的兵力已經超過70萬。


    塞爾維亞人是人。


    俄羅斯人就不是人?


    彼得純屬咎由自取,他在聖彼得堡沒有得到尼古拉的支持,於是又繞道去了倫敦,希望能從倫敦獲得支持。


    不知道這一次彼得能帶回來多少支步槍。


    彼得離開聖彼得堡後,聖彼得堡就出現了一些關於喬治的流言。


    喬治手中直屬的兵力並不多,四個集團軍加起來不到70萬。


    如果加上巴爾幹聯盟,喬治手中可以調動的兵力就很多了,僅羅馬尼亞就動員了50萬。


    羅馬尼亞的動員也有門道。


    羅馬尼亞王國的實力,肯定養不起50萬軍隊,15萬就是極限。


    所以羅馬尼亞動員了50萬人,俄羅斯帝國作為老大哥,怎麽著都要表示下吧。


    羅馬尼亞在特蘭西瓦尼亞的軍隊,的確是15萬人。


    希臘王國的情況跟羅馬尼亞差不多,格奧爾基在戰爭爆發前聲稱可以動員60萬人參戰,實際動員的兵力隻有20萬。


    可供喬治調動的兵力,更是隻有10萬。


    反倒是在第二次巴爾幹戰爭挨了一頓暴揍的保加利亞,僅一期動員就有20萬人加入軍隊。


    而且這20萬人,喬治都可以調動。


    70、15、10、20——


    不算塞爾維亞,喬治手中可以調動的兵力,粗略計算已經達到115萬。


    特蘭西瓦尼亞戰役的結果表明,喬治如果願意,完全有實力給德奧聯盟造成更大的傷害。


    所以聖彼得堡就有傳言,說喬治擁兵自重。


    這個傳言倒不一定是彼得傳出去的。


    更有可能是法國人和英國人。


    “施裏芬計劃”雖然失敗了,過程跌宕起伏,如果小毛奇手中有足夠多的兵力,那結果還真不好說。這是俄羅斯帝國第一次挽救法國。


    坦能堡戰役和馬祖裏湖戰役的結果表明,俄軍和德軍還是有差距。


    由於北方麵軍和西方麵軍損失較大,所以還有能力向德奧聯軍發動進攻的,就隻剩下喬治軍團。


    法爾肯海因擔任德軍總參謀長後,德軍肯定會發動新的進攻。


    現在最希望喬治進攻的不是彼得,而是英國人和法國人。


    喬治肯定不會服從英國和法國的利益。


    所以英國和法國隻能發動輿論攻勢,倒逼喬治進攻。


    喬治才不進攻呢。


    反正有塞爾維亞王國頂在前麵。


    維特提醒喬治,不要把塞爾維亞王國逼到對方陣營。


    喬治哈哈大笑。


    先不說奧匈帝國是否會接納塞爾維亞王國。


    布魯西諾夫正盼著塞爾維亞王國加入對方陣營呢。


    布魯西諾夫率領的第十一集團軍,自戰爭爆發後就一直在塞保邊境。


    如果塞爾維亞倒戈,布魯西諾夫就會揮軍攻入塞爾維亞,到時候喬治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換人。


    維特在君士坦丁堡待了三天。


    不出意料,喬治迎來了倫敦的指責。


    世界大戰背景下,喬治作為戰區指揮官,不僅不給盟友應有的支援,反而將前段時間擊退奧匈帝國的塞爾維亞王國逐出聯盟,這簡直就是親者痛仇者快。


    喬治很好奇,不知道倫敦哪來的底氣。


    英國人要是聰明,現在應該說點喬治愛聽的,或者給喬治足夠的好處,換取喬治在戰場上給與德奧聯軍更大的打擊,從而減輕西線的壓力。


    指責喬治能換來什麽?


    能讓尼古拉撤掉喬治的職務嗎?


    既然動不了喬治,那對喬治的指責就沒有任何意義。


    喬治不客氣,警告英國人不要插手巴爾幹聯盟的決定。


    隨後,巴爾幹聯盟就放出消息,奧匈帝國正在和巴爾幹聯盟進行接觸。


    康拉德確實是錯了,奧匈帝國最擅長的擴張方式不是戰爭,而是聯姻。


    所以老皇帝要是聰明的話,邀請尤裏耶夫大公擔任奧匈帝國皇儲,巴爾幹難題就迎刃而解。


    在失去特蘭西瓦尼亞後,康拉德知錯就改,的確是希望和巴爾幹聯盟接觸。


    喬治肯定不會談和。


    放出這個消息的意思是警告英國不要亂說話,否則喬治有的是辦法讓英國人難受。


    彼得離開倫敦後,去了巴黎。


    相較之下,法國人就聰明多了,隻表示對塞爾維亞王國的同情和支持,絲毫不提巴爾幹聯盟和喬治。


    英國人嘴嗨是因為如果戰事不利,英國人可以隨時逃離法國。


    巴黎是搬不走的,讓法國人往哪逃?


    北非麽。


    所以霞飛在得知君士坦丁堡缺少步槍後,在自家軍需極度緊張的情況下,主動給喬治送了2萬支步槍。


    看看人家這態度。


    衝霞飛這麽義氣,下一次德軍進攻的時候,喬治高低得讓瓦西裏和安德烈動一動。


    彼得周遊列國的時候,康拉德也沒閑著。


    第二次動員後,奧匈帝國新組建了第七和第八集團軍,這兩個集團軍的集結地都在波斯尼亞,明擺著是為了進攻塞爾維亞準備的。


    讓亞曆山大和普特尼克恐懼的是,這一次康拉德不僅集中了近30萬軍隊,而且還調來了斯柯達生產的305毫米巨炮。


    說起來讓人無語,斯柯達有世界領先的火炮,奧匈帝國卻隻訂購了12門,原因是價格太貴。


    奧匈帝國陸軍配備的火炮,是上世紀70年代設計生產的青銅炮,而且都是輕型野戰火炮,沒有重型榴彈炮。


    加利西亞戰役中,奧匈帝國損失慘重,火炮無論是威力還是射程,和俄羅斯火炮相比均有較大差距。


    現在康拉德終於意識到,如果再不重視武器裝備,奧匈帝國就要完蛋了,所以奧匈帝國現在從斯柯達訂購的火炮全部都是新式火炮。


    換裝之前的奧軍,就把塞軍打的狼狽不堪。


    換裝之後的奧軍,塞軍更頂不住。


    10月25號,康拉德撤銷了波蒂奧雷克的職務,親自來到波斯尼亞,指揮對塞作戰。


    有了波蒂奧雷克的前車之鑒,康拉德這一次終於可以按照自己的計劃,渡過萊茵河,直接向貝爾格萊德發動進攻。


    搶在康拉德之前,德國人於10月底率先發動伊普爾戰役。


    伊普爾是比利時最後一座尚未淪陷的城市,同時還是英國遠征軍最重要的補給點。


    德軍發動伊普爾戰役的目的是調動法軍,為下一次進攻做準備。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鯰魚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鯰魚頭並收藏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