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冒險


    安德烈花招多,起手就用火箭炮,先用火箭炮轟擊德軍陣地。


    德軍炮兵不反擊,火箭炮填裝完畢,回到原地繼續打。


    德軍反擊,俄軍技術人員計算出德軍炮兵陣地位置,俄軍炮兵的反製接踵而至。


    正常情況下,炮兵的損失都差不多。


    俄軍炮兵卻怎麽打都打不完。


    這麽打誰都撐不住,於是康拉德忍無可忍,下令部隊後退。


    馬肯森很生氣,俄軍地麵部隊還沒有投入進攻呢,怎麽能就撤退了呢?


    康拉德理由是,以撤退誘使俄軍攻擊,和俄軍決戰。


    在平原地帶和俄軍決戰,至少德奧聯軍還有勝算。


    和後勤充足的俄軍打陣地戰,隻能被俄軍慢慢耗死。


    康拉德想得美,瓦西裏和安德烈等不到裝甲部隊,是不會主動進攻的。


    布魯西諾夫不等,喬治的命令剛到,布魯西諾夫就命令部隊發動攻擊。


    駐紮在塞維利亞境內的是奧第六集團軍,其指揮官是陸軍上將科維斯。


    對米爾戰役中,第六集團軍損失慘重,戰後得到補充,並沒有恢複實力。


    科維斯手下還有一支新成立的第八集團軍,這個集團軍的戰鬥力更差,士兵大部分是未經訓練的農夫,被科維斯派往黑山和阿爾巴尼亞,目前駐紮在這兩地。


    布魯西諾夫率領的第11集團軍,總兵力達到20萬,是喬治手下兵力最多的集團軍。


    喬治命令保加利亞第一集團軍配合布魯西諾夫作戰,這樣一來布魯西諾夫可以調動的部隊就增加到30萬。


    奧第六集團軍的總兵力隻有15萬。


    如果科維斯手下有30萬人,布魯西諾夫隻有15萬,那科維斯還可堪一戰。


    現在情況完全倒過來,科維斯自知不敵,所以並沒有將部隊布置在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邊境,而是依靠塞爾維亞南部山區,希望跟布魯西諾夫打一場山地狙擊戰。


    布魯西諾夫不急,揮軍攻入塞爾維亞之後,派部隊沿南部山區占領關鍵位置構築陣地,同時派出西伯利亞第1軍直取貝爾格萊德。


    科維斯很難受,布魯西諾夫沒有按照他的意圖攻入南部山區,而是沿山區布防,將第六集團軍困在南部山區內,動彈不得。


    現在正值隆冬季節,山區的溫度比平原更低,冬天那是可以凍死人的。


    科維斯無奈,命令布置在南部山區的部隊,撤往黑山和阿爾巴尼亞。


    奉命在山區狙擊第11集團軍的奧第9軍軍長凱因茨目瞪口呆,這命令是認真的?


    山區道路崎嶇,春夏之際尚且行動艱難,冬天要穿越上百公裏的山區難如登天。


    不是隨便哪一支軍隊,都敢爬雪山的。


    凱因茨無奈,在南部山區堅持到1915年2月,因補給耗盡被迫投降。


    這是後話不提。


    西伯利亞第1軍的推進速度很快,科維斯的戰術目的徹底落空,被迫和布魯西諾夫在貝爾格萊德決戰。


    為防守貝爾格萊德,科維斯命令將民居拆除,用所得的建築材料修建防禦工事,並將貝爾格萊德居民囤積的燃料全部征用。


    戰爭爆發後,隨著塞爾維亞王國的遷都,大量貝爾格萊德居民逃離,整個城市隻剩下不到5萬人。


    這些人多是老弱婦孺,抵抗能力本來就很弱,在寒冷的冬季流離失所,不是屠殺,勝似屠殺。


    第11集團軍配備有兩個炮兵師,裝備有150毫米重炮96門。


    加上步兵師配備的120毫米火炮,布魯西諾夫可以動用的重炮達到600門。


    12月31號,1914年的最後一天,貝爾格萊德戰役爆發。


    1月1號,1915年的第一天,柏林全城戒備,準備迎接喬治的報複。


    喬治隻派出了一架轟炸機,攜帶的也不是航空炸彈,而是傳單。


    傳單的內容是,俄軍將在接下來的一年內,對柏林進行大規模無差別轟炸,提醒柏林人早做準備。


    這架飛機在完成任務後直接飛往波羅的海,隨後燃料耗盡,飛行員在呂根島附近跳傘,被俄波羅的海艦隊的巡洋艦救起。


    以後不用再加“俄”了,德國波羅的海艦隊已經無了。


    威廉二世很生氣,由於轟炸機飛太高,德國戰鬥機夠不著,隻能眼睜睜看著轟炸機扔完傳單揚長而去。


    傳單雖然沒有對柏林造成財產和生命損失,對柏林人的心理造成巨大打擊。


    阿穆爾的戰略轟炸機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到達華沙,德國人卻不知道俄羅斯轟炸機的作戰範圍。


    對於德國人來說,轟炸機既然能攜帶傳單,那肯定可以攜帶炸彈。


    至於為什麽轟炸機沒有帶炸彈,柏林人將喬治的仁慈歸功於尤裏耶夫大公夫人。


    和嚴陣以待的柏林不同,君士坦丁堡張燈結彩,慶祝新年到來。


    對於很多人來說,去年下半年就像夢魘。


    對於君士坦丁堡人來說,生活充滿希望。


    作為巴爾幹戰區的物資集散地,每一個君士坦丁堡人都享受到了物資充裕的好處。


    世界大戰才打了半年,所有參戰國的物價,都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君士坦丁堡不僅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市場上的物價反而因為物資充裕,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


    在君士坦丁堡從事轉口貿易的菲利普在新年第一天,通過戰區後勤處,購買了一批過期食品。


    過期並不是變質,而是超出最佳口感期,變質的食物肯定是不能食用的。


    巴爾幹戰區對食品的要求很嚴格,隻要超出最佳口感期,就不再送往前線,而是就地處理。


    這些處理的食品包括各種罐頭,脫水蔬菜,禽蛋,火腿等等。


    菲利普購買的是一批魚罐頭,準備將這些魚罐頭銷往奧斯曼帝國。


    在失去馬爾馬拉海之後,奧斯曼帝國的水產品價格飛漲,很受歡迎。


    關鍵奧斯曼帝國並沒有關於食品安全的相關規定,根本就沒有過期這一說。


    這還真不是尬黑。


    事實是,目前全世界隻有俄羅斯,或者更進一步,隻有俄羅斯帝國的阿穆爾地區,才有關於食品安全的詳細規定。


    以經濟發達自詡的法國為例。


    法國本土的土地,大部分用來種植經濟作物,本土需要的糧食大部分依靠殖民地輸入,或者是從國外進口。


    俄羅斯帝國就是法國進口穀物的重要來源地。


    法國人自己不生產,需要多少進多少,自然也就不存在過期這一說。


    阿穆爾人少地多,偏遠地區真的是一個人一百俄畝,隻要動動手就餓不死,所以才會出台這樣的“奇葩”政策。


    菲利普也不是無良商人,購買了罐頭之後,自己先吃了一罐,確認罐頭沒問題,這才發往奧斯曼帝國。


    到了港口之後菲利普才發現,他已經找不到前往奧斯曼帝國的船隻了。


    船是有,但要麽被戰區司令部征用,要麽已經滿倉,至少要等一個星期,才能發往奧斯曼帝國。


    “最近商船這麽緊張嗎?”


    菲利普開始焦慮,希望一個星期後不會出現新問題。


    “奧斯曼帝國正在進行動員,估計是準備參戰。”


    菲利普的老朋友阿裏名下有3艘貨船,經營著一家航運公司。


    “這是個好機會,想要在秋天收獲,就要在春天播種。”


    菲利普心情大好,奧斯曼帝國參戰,就會有更多需求。


    “誰告訴你奧斯曼人一定會加入協約國的?”


    阿裏好奇,現在想做生意,沒點政治敏銳度可不行。


    “難道奧斯曼人要加入同盟國?”


    菲利普目瞪口呆,蘇丹腦袋怕不是被門夾了。


    “加入協約國,能讓尤裏耶夫大公把君士坦丁堡還給奧斯曼人嗎?”


    阿裏之前是奧斯曼人,現在已經加入保加利亞國籍。


    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正常情況下,在君士坦丁堡做生意,更應該加入俄羅斯國籍。


    但是加入俄羅斯國籍又有什麽好處呢,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一樣爛。


    波利斯擔任國王後,保加利亞蒸蒸日上,現在又和羅馬尼亞聯姻,再加上尤裏耶夫大公的庇護,所以保加利亞才是天選之國。


    菲利普失魂落魄,如果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那他的生意就完了。


    “夥計,考慮把這些罐頭送往印度吧,那裏的人快要餓死了。”


    阿裏還是願意為老朋友提供幫助的。


    “怎麽可能,印度人的糧食自己都吃不完,英國人喂馬用的豆餅都來自印度。”


    菲利普對印度並不是一無所知。


    “你說的沒錯,英印總督寧願把糧食送往英國喂牲口,也不會讓印度人填飽肚子。”


    阿裏冷笑,這就是英國經濟發達的原因所在。


    英國人經常在報紙上吹噓,說英國的財富,是英國人用自己的雙手辛勤創造的。


    這簡直是胡說八道,底層英國人確實要努力工作才能維持生活,可他們創造的財富都被富人掠奪了。


    更多財富來自對殖民地的收割,那些用玻璃球從非洲酋長和南美酋長手中換來的珠寶和黃金,才是資本積累的第一桶金。


    印度就是英國殖民體係之下,最大的受害者。


    “幫我找一條去印度的船!”


    菲利普覺得,這個險值得冒。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鯰魚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鯰魚頭並收藏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