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便宜不好撿
傑馬勒和恩維爾、塔拉特這三人,被譽為奧斯曼三傑,這三人也是奧斯曼帝國境內一係列種族滅絕事件的主謀。
巴爾幹戰爭結束後,奧斯曼帝國終於開始正視國內民族矛盾。
誰都沒想到,奧斯曼帝國解決國內矛盾的方式不是出台政策緩解,而是進行種族屠殺。
短短兩年之內,奧斯曼帝國以叛亂為借口,屠殺了至少100萬亞美尼亞人。
對希臘人和基督教信徒的屠殺則是從世紀初開始,共造成大約150萬人死亡。
讓人尤其無法接受的是,這些死去的人都是奧斯曼人。
對自己國家的國民下手居然這麽狠,“三傑”的成色可想而知。
傑馬勒投降後,格奧爾基來到君士坦丁堡,希望喬治能把傑馬勒交給希臘進行審判。
“可以,但現在不行。”
喬治原則上同意,但不會現在就把傑馬勒交給格奧爾基。
傑馬勒自己知道自己都做過什麽,所以傑馬勒的投降是有條件的,其中之一是必須保證他的人身安全。
楊科夫為了減少部隊傷亡,同意了傑馬勒的要求。
喬治要是把傑馬勒交給格奧爾基,傑馬勒死定了,而且還會是那種身敗名裂,淒慘無比的死法。
這樣固然讓希臘人報了仇,但是對接下來的作戰會產生嚴重影響。
喬治安撫格奧爾基,等戰爭結束了之後再說。
格奧爾基同意,但要求由希臘人負責傑馬勒的看守工作。
喬治同意把傑馬勒交給希臘人看守,唯一的要求是別把人給我弄死了。
還記得刺殺斐迪南大公的那幾個人嗎?
由於那幾個人都不滿20歲,遵照奧匈帝國法律,不能判處死刑。
刺殺斐迪南大公的槍手普林西普被判處20年監禁。
被關進監獄之後,普林西普先是因為健康原因被切除一條手臂,隨後被確診肺結核。
這年代肺結核是絕症。
表麵上奧地利人確實是沒有判處普林西普死刑。
現實中普林西普生不如死。
普林西普的那幾個同黨,同樣都是因為肺結核死去,無一例外。
至於是不是在獄中感染的,已經不重要了。
殲滅傑馬勒軍團之後,楊科夫繼續向奧斯曼帝國首都推進。
同樣是對費拉不堪的奧斯曼帝國,英國人卻再次暴露了自己的真實實力。
和喬治不同,英國人很久以前就在波斯半島布局,1908年英俄和解,其中有一條是劃分了英國和俄羅斯帝國在波斯的勢力範圍。
奧斯曼帝國宣戰後,英軍首先在美索不達米亞展開行動,由查爾斯·湯森將軍率領1.5萬英印部隊,向努爾丁·易卜拉欣率領的奧軍發動進攻。
易卜拉欣的部隊隻有1萬人。
麵對英軍的進攻,易卜拉欣示之以弱,先敗後勝,將查爾斯·湯森率領的英印部隊包圍在庫特。
湯森數次組織突圍,均被易卜拉欣粉碎。
英軍的援兵也被奧斯曼人擊退。
湯森派人聯係易卜拉欣,希望能以一種比較體麵的方式投降。
易卜拉欣拒絕,命令英軍立即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
3月2號,就在傑馬勒向楊科夫投降的第二天,庫特英軍投降。
湯森投降的時候,兵力尚且有1.25萬。
喬治接到報告的時候,整個人都是無語的。
德米特提醒喬治,對於增援埃及的俄軍而言,英軍似乎比奧軍更危險。
喬治深以為然。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於是喬治給增援埃及的東印度第一軍軍長尤裏發電報,提醒尤裏不要相信英國人的任何承諾。
尤裏指揮的東印度第一軍由兩個師組成,大部分士兵都來自東印度的建築工人,軍官是由移居東印度的俄羅斯人擔任。
東印度的建築工人,幾乎都來自高麗和日本,部分來自東印度本地和周邊國家,他們對於熱帶地區,比俄羅斯人更適應。
剛拿到東印度的時候,喬治還信心滿滿,準備在五年內,移民500萬俄羅斯人去東印度,將東印度建設成為下一個阿穆爾。
現在已經15年過去了,在東印度的俄羅斯人不到100萬。
去過東印度的俄羅斯人確實不少,也確實有很多俄羅斯人,曾試圖在東印度定居。
很多已經在東印度購置資產的俄羅斯人,在經過一個冬天之後紛紛逃離。
俄羅斯的冬天是漫長而又寒冷的,通常被認為不適合人類生存。
東印度一年四季都是夏天,以俄羅斯人的標準衡量,也同樣不適合人類生存。
東印度第一軍共計3.6萬官兵,卡登希望第一軍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前線,遏製奧軍的進攻。
喬治給尤裏的任務是守住蘇伊士運河,英軍的作戰和尤裏無關。
於是尤裏就以武器不足為由,拒絕赴前線作戰。這也是事實。
今年以來,俄羅斯的武器荒已經大大緩解,君士坦丁堡的步槍終於有了庫存。
彼得格勒的步槍依然緊張,這和俄軍的接連失敗有直接關係。
喬治看戰報都感覺心慌。
動不動就損失十幾萬,幾十萬的,也就俄羅斯帝國能承受這麽大的損失。
武器先不說。
帝國的戰爭潛力固然雄厚,終究不是無窮無盡。
武器被德國人繳獲還可以再生產,一名士兵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卻需要20年。
第二次馬祖裏湖戰役結束後,自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帝國的損失已經超過150萬。
還能有幾個150萬?
現在應征入伍,願意為沙皇作戰的,可都是沙皇的基本盤。
薩克維爾·卡登很感激東印度第一軍的到來,卻不願意為東印度第一軍補足武器。
和俄羅斯帝國一樣,英國的武器荒,現在也沒有徹底緩解,很多新征召的部隊,也是拿著木棍在訓練。
英國要優先滿足在法遠征軍的需求,在埃及並沒有武器儲備。
既然沒有武器,尤裏也就有充足的理由,拒絕赴前線作戰。
沒有武器怎麽打嘛,難道去噴死奧軍?
卡登希望尤裏以大橘為重,先派有武器的部隊前往一線,頂住奧斯曼帝國的攻擊。
同時承諾會以最快的速度向倫敦求援,為東印度第一軍補足武器。
尤裏就嗬嗬。
求人辦事得有求人辦事的態度,這樣可不行。
“蘇伊士運河對於俄羅斯帝國來說同樣重要——”
卡登提醒尤裏,如果蘇伊士運河被奧斯曼人占領,那咱們全玩完。
“所以我才會來這裏,而不是君士坦丁堡。”
尤裏隱瞞自己的真實目的。
即便沒有這檔子事,東印度第一軍也不會去君士坦丁堡,而是在波斯灣,或者紅海沿岸某處登陸。
卡登無奈,從英國地中海艦隊的倉庫裏拿出5000支步槍,移交給尤裏。
有了槍,總可以作戰了吧?
不可以。
奧斯曼人不僅有步槍,而且還有火炮和戰馬。
第一軍啥都沒有,怎麽打嘛。
就在尤裏和卡登扯皮的時候,英軍在波斯半島節節敗退,完全無法阻止奧斯曼軍隊的進攻。
和英軍的潰敗不同,楊科夫在小亞細亞半島的進攻可謂勢如破竹。
在殲滅了奧軍的精銳部隊之後,奧軍處於第二線的,全部都是剛動員不久的新兵,他們隻能用於欺負欺負手無寸鐵的希臘人和亞美尼亞人,麵對俄軍簡直就是土雞瓦狗。
3月13號,楊科夫在博盧擊敗伊斯麥爾·恩維爾率領的奧第7集團軍。
第7集團軍是匆忙組建的,火炮僅有100餘門,楊科夫隻用了四個小時,就突破了奧軍前沿陣地。
由於時間緊迫,奧軍來不及構築完善陣地,臨時布置的陣地根本沒有縱深。
於是在俄軍突破之後,可怕的潰敗發生了。
3月份的天氣已經開始轉暖,由於博盧地區是山區,雪化的時間,比平原地區要晚一點。
奧軍的潰敗毫無秩序,恩維爾甚至沒有留下後衛部隊,奧軍幾乎是一哄而散。
山區的交通很糟糕,山路崎嶇狹窄,且濕滑泥濘,背陽的地方還有積雪,踩實了之後就像冰麵一樣光滑。
很多奧軍官兵在撤退的時候失足落入山溝,更多人由於道路被阻礙,根本無路可逃,隻能乖乖舉手投降。
短短兩日內,第14集團軍消滅1.5萬奧軍,俘獲6.5萬人。
楊科夫抓俘虜抓到手軟,以至於部隊不得不在博盧地區停留三天。
格奧爾基很失望,因為楊科夫沒有抓到恩維爾。
這人也是“三傑”之一。
大概是俄軍在小亞細亞半島的高歌猛進,讓英國人受到刺激。
3月17號,就在第14集團軍抵達奧斯曼帝國首都的前一天,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邱吉爾派澳新軍團在梅爾辛登陸,確保英國在小亞細亞半島和波斯半島的利益。
邱吉爾沒想到的是,英軍麵對的不是傑馬勒也不是恩維爾,而是穆斯塔法·阿塔圖爾克。
在邱吉爾看來,連番遭到俄軍沉重打擊的奧軍已是強弩之末,隻需要在奧斯曼帝國這棟破房子上輕輕踹一腳,奧斯曼帝國這個歐洲病夫就會轟然倒塌。
這也不是邱吉爾的首創,這個論調在歐洲已經流傳了半個多世紀了,自第十次俄土戰爭之後,全世界都等著奧斯曼帝國解體。
作為最古老的帝國,奧斯曼帝國的曆史已經超過600年。
600年屹立不倒,自然是有理由的。
(本章完)
傑馬勒和恩維爾、塔拉特這三人,被譽為奧斯曼三傑,這三人也是奧斯曼帝國境內一係列種族滅絕事件的主謀。
巴爾幹戰爭結束後,奧斯曼帝國終於開始正視國內民族矛盾。
誰都沒想到,奧斯曼帝國解決國內矛盾的方式不是出台政策緩解,而是進行種族屠殺。
短短兩年之內,奧斯曼帝國以叛亂為借口,屠殺了至少100萬亞美尼亞人。
對希臘人和基督教信徒的屠殺則是從世紀初開始,共造成大約150萬人死亡。
讓人尤其無法接受的是,這些死去的人都是奧斯曼人。
對自己國家的國民下手居然這麽狠,“三傑”的成色可想而知。
傑馬勒投降後,格奧爾基來到君士坦丁堡,希望喬治能把傑馬勒交給希臘進行審判。
“可以,但現在不行。”
喬治原則上同意,但不會現在就把傑馬勒交給格奧爾基。
傑馬勒自己知道自己都做過什麽,所以傑馬勒的投降是有條件的,其中之一是必須保證他的人身安全。
楊科夫為了減少部隊傷亡,同意了傑馬勒的要求。
喬治要是把傑馬勒交給格奧爾基,傑馬勒死定了,而且還會是那種身敗名裂,淒慘無比的死法。
這樣固然讓希臘人報了仇,但是對接下來的作戰會產生嚴重影響。
喬治安撫格奧爾基,等戰爭結束了之後再說。
格奧爾基同意,但要求由希臘人負責傑馬勒的看守工作。
喬治同意把傑馬勒交給希臘人看守,唯一的要求是別把人給我弄死了。
還記得刺殺斐迪南大公的那幾個人嗎?
由於那幾個人都不滿20歲,遵照奧匈帝國法律,不能判處死刑。
刺殺斐迪南大公的槍手普林西普被判處20年監禁。
被關進監獄之後,普林西普先是因為健康原因被切除一條手臂,隨後被確診肺結核。
這年代肺結核是絕症。
表麵上奧地利人確實是沒有判處普林西普死刑。
現實中普林西普生不如死。
普林西普的那幾個同黨,同樣都是因為肺結核死去,無一例外。
至於是不是在獄中感染的,已經不重要了。
殲滅傑馬勒軍團之後,楊科夫繼續向奧斯曼帝國首都推進。
同樣是對費拉不堪的奧斯曼帝國,英國人卻再次暴露了自己的真實實力。
和喬治不同,英國人很久以前就在波斯半島布局,1908年英俄和解,其中有一條是劃分了英國和俄羅斯帝國在波斯的勢力範圍。
奧斯曼帝國宣戰後,英軍首先在美索不達米亞展開行動,由查爾斯·湯森將軍率領1.5萬英印部隊,向努爾丁·易卜拉欣率領的奧軍發動進攻。
易卜拉欣的部隊隻有1萬人。
麵對英軍的進攻,易卜拉欣示之以弱,先敗後勝,將查爾斯·湯森率領的英印部隊包圍在庫特。
湯森數次組織突圍,均被易卜拉欣粉碎。
英軍的援兵也被奧斯曼人擊退。
湯森派人聯係易卜拉欣,希望能以一種比較體麵的方式投降。
易卜拉欣拒絕,命令英軍立即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
3月2號,就在傑馬勒向楊科夫投降的第二天,庫特英軍投降。
湯森投降的時候,兵力尚且有1.25萬。
喬治接到報告的時候,整個人都是無語的。
德米特提醒喬治,對於增援埃及的俄軍而言,英軍似乎比奧軍更危險。
喬治深以為然。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於是喬治給增援埃及的東印度第一軍軍長尤裏發電報,提醒尤裏不要相信英國人的任何承諾。
尤裏指揮的東印度第一軍由兩個師組成,大部分士兵都來自東印度的建築工人,軍官是由移居東印度的俄羅斯人擔任。
東印度的建築工人,幾乎都來自高麗和日本,部分來自東印度本地和周邊國家,他們對於熱帶地區,比俄羅斯人更適應。
剛拿到東印度的時候,喬治還信心滿滿,準備在五年內,移民500萬俄羅斯人去東印度,將東印度建設成為下一個阿穆爾。
現在已經15年過去了,在東印度的俄羅斯人不到100萬。
去過東印度的俄羅斯人確實不少,也確實有很多俄羅斯人,曾試圖在東印度定居。
很多已經在東印度購置資產的俄羅斯人,在經過一個冬天之後紛紛逃離。
俄羅斯的冬天是漫長而又寒冷的,通常被認為不適合人類生存。
東印度一年四季都是夏天,以俄羅斯人的標準衡量,也同樣不適合人類生存。
東印度第一軍共計3.6萬官兵,卡登希望第一軍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前線,遏製奧軍的進攻。
喬治給尤裏的任務是守住蘇伊士運河,英軍的作戰和尤裏無關。
於是尤裏就以武器不足為由,拒絕赴前線作戰。這也是事實。
今年以來,俄羅斯的武器荒已經大大緩解,君士坦丁堡的步槍終於有了庫存。
彼得格勒的步槍依然緊張,這和俄軍的接連失敗有直接關係。
喬治看戰報都感覺心慌。
動不動就損失十幾萬,幾十萬的,也就俄羅斯帝國能承受這麽大的損失。
武器先不說。
帝國的戰爭潛力固然雄厚,終究不是無窮無盡。
武器被德國人繳獲還可以再生產,一名士兵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卻需要20年。
第二次馬祖裏湖戰役結束後,自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帝國的損失已經超過150萬。
還能有幾個150萬?
現在應征入伍,願意為沙皇作戰的,可都是沙皇的基本盤。
薩克維爾·卡登很感激東印度第一軍的到來,卻不願意為東印度第一軍補足武器。
和俄羅斯帝國一樣,英國的武器荒,現在也沒有徹底緩解,很多新征召的部隊,也是拿著木棍在訓練。
英國要優先滿足在法遠征軍的需求,在埃及並沒有武器儲備。
既然沒有武器,尤裏也就有充足的理由,拒絕赴前線作戰。
沒有武器怎麽打嘛,難道去噴死奧軍?
卡登希望尤裏以大橘為重,先派有武器的部隊前往一線,頂住奧斯曼帝國的攻擊。
同時承諾會以最快的速度向倫敦求援,為東印度第一軍補足武器。
尤裏就嗬嗬。
求人辦事得有求人辦事的態度,這樣可不行。
“蘇伊士運河對於俄羅斯帝國來說同樣重要——”
卡登提醒尤裏,如果蘇伊士運河被奧斯曼人占領,那咱們全玩完。
“所以我才會來這裏,而不是君士坦丁堡。”
尤裏隱瞞自己的真實目的。
即便沒有這檔子事,東印度第一軍也不會去君士坦丁堡,而是在波斯灣,或者紅海沿岸某處登陸。
卡登無奈,從英國地中海艦隊的倉庫裏拿出5000支步槍,移交給尤裏。
有了槍,總可以作戰了吧?
不可以。
奧斯曼人不僅有步槍,而且還有火炮和戰馬。
第一軍啥都沒有,怎麽打嘛。
就在尤裏和卡登扯皮的時候,英軍在波斯半島節節敗退,完全無法阻止奧斯曼軍隊的進攻。
和英軍的潰敗不同,楊科夫在小亞細亞半島的進攻可謂勢如破竹。
在殲滅了奧軍的精銳部隊之後,奧軍處於第二線的,全部都是剛動員不久的新兵,他們隻能用於欺負欺負手無寸鐵的希臘人和亞美尼亞人,麵對俄軍簡直就是土雞瓦狗。
3月13號,楊科夫在博盧擊敗伊斯麥爾·恩維爾率領的奧第7集團軍。
第7集團軍是匆忙組建的,火炮僅有100餘門,楊科夫隻用了四個小時,就突破了奧軍前沿陣地。
由於時間緊迫,奧軍來不及構築完善陣地,臨時布置的陣地根本沒有縱深。
於是在俄軍突破之後,可怕的潰敗發生了。
3月份的天氣已經開始轉暖,由於博盧地區是山區,雪化的時間,比平原地區要晚一點。
奧軍的潰敗毫無秩序,恩維爾甚至沒有留下後衛部隊,奧軍幾乎是一哄而散。
山區的交通很糟糕,山路崎嶇狹窄,且濕滑泥濘,背陽的地方還有積雪,踩實了之後就像冰麵一樣光滑。
很多奧軍官兵在撤退的時候失足落入山溝,更多人由於道路被阻礙,根本無路可逃,隻能乖乖舉手投降。
短短兩日內,第14集團軍消滅1.5萬奧軍,俘獲6.5萬人。
楊科夫抓俘虜抓到手軟,以至於部隊不得不在博盧地區停留三天。
格奧爾基很失望,因為楊科夫沒有抓到恩維爾。
這人也是“三傑”之一。
大概是俄軍在小亞細亞半島的高歌猛進,讓英國人受到刺激。
3月17號,就在第14集團軍抵達奧斯曼帝國首都的前一天,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邱吉爾派澳新軍團在梅爾辛登陸,確保英國在小亞細亞半島和波斯半島的利益。
邱吉爾沒想到的是,英軍麵對的不是傑馬勒也不是恩維爾,而是穆斯塔法·阿塔圖爾克。
在邱吉爾看來,連番遭到俄軍沉重打擊的奧軍已是強弩之末,隻需要在奧斯曼帝國這棟破房子上輕輕踹一腳,奧斯曼帝國這個歐洲病夫就會轟然倒塌。
這也不是邱吉爾的首創,這個論調在歐洲已經流傳了半個多世紀了,自第十次俄土戰爭之後,全世界都等著奧斯曼帝國解體。
作為最古老的帝國,奧斯曼帝國的曆史已經超過600年。
600年屹立不倒,自然是有理由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