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紙條


    前線的戰鬥並沒有因為談判而停止,安德烈好像是受到了某種刺激,一天之內向布達佩斯發射了1.5萬枚炮彈,城內多處燃起大火,這遭到蒂薩·伊斯特萬的強烈抗議。


    連喬治都沒想到的是,有人給安德烈帶來了一張紙條,要求安德烈停止對布達佩斯進行炮擊。


    紙條是由一位侍從將軍送來的,據說是從尼古拉的大本營發出。


    安德烈派人將紙條送給喬治,喬治一眼就看出,紙條肯定不是尼古拉手寫的。


    喬治很熟悉尼古拉的字跡,尼古拉也不會以這種粗糙的方式發出命令。


    關鍵紙條不僅有語法錯誤,而且還有拚寫錯誤,這肯定不可能發生在尼古拉身上。


    “這就是我必須從近衛軍退役的原因。”


    德米特知道這是誰的手筆。


    這種被稱為“上帝旨意”的紙條肯定是從大本營發出的,但不是尼古拉手寫,甚至不是皇後阿列克絲的旨意,而是來自那位神秘的大長老拉斯普廷。


    這是這種紙條第一次出現在巴爾幹。


    但是在聖彼得堡,這種紙條已經嚴重泛濫,不僅為無數人帶來利益,甚至會影響到重要職位的任命。


    拉斯普廷曾經給宮廷事務辦公廳主任莫索洛夫寫過一張條子,目的是想讓某個女人成為皇家歌劇院的一名獨舞演員。


    今年初,皇後曾為來自新木比爾斯克的貴族普羅托波波夫謀求一個職務,不久後,普羅托波波夫被任命為內政大臣。


    這件事的不可思議之處在於,皇後在為普羅托波波夫謀求職務之前,居然沒有召見過普羅托波波夫,對他一無所知。


    喬治還真不知道,皇後對於聖彼得堡的影響力已經到了這麽嚴重的程度。


    如果隻是影響聖彼得堡也就罷了。


    現在皇後和拉斯普廷居然試圖把手伸到前線,喬治決不允許。


    喬治給尼古拉發電報,詢問紙條是怎麽回事?


    尼古拉給喬治回電,把紙條輕描淡寫的形容為一個“技術錯誤”。


    “聖彼得堡人人都想殺死拉斯普廷,但是他處於皇後的嚴密保護中,皇後給他配備了四輛軍用汽車,和來自宮廷的侍衛,他居住的格羅霍瓦婭大街64號,被聖彼得堡人稱為小冬宮——”


    德米特對聖彼得堡,或者說對尼古拉徹底失望,在談及這些事時,就像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一樣漠不關心。


    德米特說的是對的,喬治也曾想幹掉拉斯普廷。


    王儲阿列克謝在從阿穆爾歸來之後,病情一度得到控製,拉斯普廷失寵,一度被迫離開聖彼得堡返回家鄉。


    戰爭爆發後,為充實前線醫療力量,阿列克謝的私人保健團隊被派往前線醫院,拉斯普廷再次回到聖彼得堡。


    不止是喬治,聖彼得堡幾乎所有貴族都想幹掉拉斯普廷,小尼古拉就曾多次聲稱,隻要他看到拉斯普廷出現在他的大本營,他就會把拉斯普廷吊死。


    拉斯普廷很聰明,一直待在聖彼得堡,從不離開。


    對於皇後,德米特了解不多,安妮向喬治解釋了,阿列克絲為什麽對拉斯普廷有這種嚴重的精神依賴。


    “薩妮在聖彼得堡很孤獨,聖彼得堡貴族不喜歡薩妮,認為薩妮為羅曼諾夫家族帶來了災禍,薩妮在某些方麵,是個很固執的人。”


    安妮形容的很委婉,阿列克絲的問題,並不是“固執”可以解釋的。


    阿列克絲就像叛逆的小女孩,周圍的人越是不讓她幹什麽,她就偏要幹什麽。


    這種叛逆出現在十幾歲的小女孩身上還可以理解。


    問題是阿列克絲已經43歲,她還是帝國皇後。


    喬治管不了阿列克絲,安德烈也沒有停止對布達佩斯的炮擊,聖彼得堡的談判進行的很不順利,尼古拉逐漸對談判失望,帶著阿列克謝離開聖彼得堡巡視前線。


    這一次的巡視從波羅的海沿岸的裏加開始,一直巡視到黑海,曆時3個月。


    巡視期間,北線俄軍的指揮,由接替蘇霍姆利諾夫擔任總參謀長的前總參學院院長亞努什凱維奇將軍負責。亞努什凱維奇接手防線後,積極組織防禦,並準備對德軍反攻,收複華沙。


    興登堡也在收縮防守,主動將一部分地區讓給俄軍。


    這一行為馬上被聖彼得堡宣傳為沙皇在前線的大勝。


    行吧,戰報會說謊,戰線不會。


    從戰線上,俄軍收回了一些被德軍占領的地區,但是這和尼古拉沒有任何關係。


    在俄羅斯帝國的統治下,波蘭接連造反,是俄羅斯帝國最不穩定的地區。


    在德國人的統治下,波蘭也沒有好到哪兒去。


    俄羅斯帝國統治期間,在波蘭還是實行了一些懷柔政策的,包括征稅,也沒有到奧地利人宣傳的民不聊生的程度。


    戰爭爆發前,德國每年要從俄羅斯進口大量穀物,滿足國內消耗。


    現在兩國之間的貿易已經完全停止,德國開始花費更高的價格從美國進口穀物。


    從美國進口,要麽花美元,要麽直接用黃金。


    德國的外匯儲備並不多,一旦黃金耗盡,德國將被迫退出戰爭。


    所以德國對波蘭的壓榨,比俄羅斯帝國更狠。


    這就是興登堡收縮防守的原因,他要將更多部隊用於鎮壓各地的反抗。


    俄保聯軍占領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也有奧匈帝國殘餘勢力,尤其在南部山區,還盤踞著一些奧匈帝國殘軍沒有被消滅。


    農民黨出身的斯塔姆博利伊斯基,很擅長農民工作,知道農民最想要的是什麽。


    俄羅斯帝國和匈牙利王國開始談判後,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就有流言聲稱,一旦俄保聯軍撤離,已經分配給農民的土地,或將被奧匈帝國收回。


    這個消息立即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引發恐慌。


    在薩拉熱窩,斐迪南大公夫婦殞命之地,斯塔姆博利伊斯基接見來自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農民代表。


    說是農民代表,其實還是貴族和地主階層,因為隻有他們才具備組織力和號召力。


    在前一階段分地過程中,不願配合的貴族和地主紛紛被清算,不僅土地全部被分配給農民,財產也全部被沒收。


    聰明的貴族和地主會采取合作態度,主動參與到新一輪財富和權力分配中。


    來自泰斯利奇的伊洛維奇青年時期曾在法國留學,戰爭爆發後主動向俄保聯軍提供幫助,受到布魯西諾夫的嘉獎。


    伊洛維奇堅決反對俄羅斯帝國和匈牙利王國議和,他和代表團其他成員自願加入保加利亞王國,不再接受匈牙利王國的統治。


    “不管是塞爾維亞人還是波斯尼亞人,我們都是斯拉夫人,在奧匈帝國,我們是異族,從未獲得維也納皇帝的信任和接納,匈牙利國王對我們苛以重稅,我們是匈牙利王國境內唯一要服兵役的地區,如果陛下不願意保護我們,我們寧願去山區當野人,也不願意再被奧地利人和匈牙利人統治!”


    伊洛維奇態度堅決,他的話引發所有農民代表的強烈共鳴。


    “沒錯,我們要加入保加利亞王國!”


    “我們是自願的!”


    “我們需要尤裏耶夫大公的保護——”


    不合時宜的愣頭青導致會場裏有那麽一絲絲尷尬,隨後就被熱情的“烏拉”淹沒。


    不會說話就不要說。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鯰魚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鯰魚頭並收藏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