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這鍋怎,定提問


    實行公製之後,農民擁有的土地數量如果在10畝以內,將免除稅收。


    稅雖然免了,但隻要進行交易,就會產生交易稅。


    交易稅包含在農民購買的種子、肥料、農業機械等生產生活用品之內。


    向西伯利亞移民是以戶為單位,即便是同一個家庭的親兄弟,隻要已經成家,哥哥如果去烏拉爾,弟弟就可能去貝加爾湖,盡量將其分散安置。


    不想分開也可以,但是享受的福利政策就會相應減少。


    這個決定公布後,維特又遭到指責,有人認為這種安置方式太不人道。


    維特不予理會,清者自清。


    古契科夫的敏感度,還是比維特高一些,很快向維特提交了一份名單。


    名單上有杜馬議員,有官員,也有大學教授,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喜歡以理中客身份提出批評。


    帝俄時代,聖彼得堡這種人很多,他們就是所謂評論家。


    維特頭疼,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於是來找喬治。


    “這些人除了批評,還做過什麽?”


    喬治實在是想不到,居然還有這種家。


    你要說文學家,美食家什麽的,喬治還可以理解。


    評論家是什麽玩意兒?


    “大部分是嘩眾取寵之輩,平時依靠向報社投稿,賺取稿費生活,有了名氣就可以演講,出書,成為上流社會沙龍常客——”


    維特很了解這群人,他在聖彼得堡時,沒少和這些人打交道。


    這些人存在的目的就是惡心人。


    比如在移民這個問題上,他們除了批評之外,提不出任何建議,通篇是以情緒發泄為主,看似是為移民鳴不平,實際上是在攻擊維特政府。


    但你要說他犯了多大的錯誤,那倒也沒有。


    至少沒到觸犯法律的程度。


    維特不知道該如何為這種行為定性。


    喬治對這種帶節奏的手法就太熟悉了。


    “君士坦丁堡有多少家報社?”


    喬治還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隻有兩家——”


    維特認為和帝俄時期相比,現在的輿論環境好太多。


    喬治覺得不能和聖彼得堡相比,應該和巴黎進行比較。


    看看法國政府是怎麽控製輿論的。


    再看看俄羅斯——


    簡直一群飯桶!


    喬治決定合二為一,隻保留一個《君士坦丁堡日報》。


    維特擔心這樣又會引發爭議。


    “即便我們什麽都不做,他們也可以詆毀我們毫無作為。”


    喬治對報紙這東西,其實沒多大好感。


    帝俄時代的很多俄羅斯政府官員,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一天,上班比度假都輕鬆。


    喬治將報紙作為輿論載體,隻能刊登有利於俄羅斯的消息,所有不利於俄羅斯的消息,全部封殺。


    這真不是喬治獨斷專行,所有國家都是這樣做的。


    以皿煮著稱的英國和法國,對於新聞媒體的控製,比封建專製的俄羅斯更加嚴格。


    讓喬治沒想到的是,俄羅斯人還沒有開始反對喬治,勞合·喬治和克裏孟梭,反倒是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先後表示了對俄羅斯輿論環境的擔憂。


    勞合·喬治還好,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隻是表達擔憂,並沒有太過分。


    克裏孟梭則在接受《囹圄人》采訪的時候公然聲稱,俄羅斯即將回到沙皇統治下的黑暗時代。


    亞曆山大快要氣炸了,主動聯係俄羅斯媒體,想對勞合·喬治和克裏孟梭發動一波輿論攻勢。


    小尼古拉提醒亞曆山大,要充分利用俄羅斯的自身優勢。


    和英法相比,俄羅斯的自身優勢很明顯,尤其是剛剛出台的八小時工作製和最低工資保障製度。


    亞曆山大恍然大悟。


    法國是什麽地方?


    這裏可是歐洲的革命老區!


    法國的工人運動,比俄羅斯曆史更悠久,早在1831年,法國裏昂工人就曾通過武裝起義反抗資本主義的殘酷剝削。


    1871年,巴黎民眾舉行武裝起義,建立了全世界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法國政府為了鎮壓巴黎公社,居然勾結普魯士軍隊,再次震驚世人。


    要知道就在1870年,法國剛剛在普法戰爭中輸給普魯士。


    尼古拉退位的時候,可從未考慮過聯合德國鎮壓國內反抗。


    對於亞曆山大,法國媒體一直都很好奇。


    從亞曆山大抵達巴黎的第一天起,法國媒體就希望采訪亞曆山大,發掘尤裏耶夫家族的秘密。


    所以當亞曆山大放出消息後,無數媒體蜂擁而至,俄羅斯代表團經過慎重挑選,決定讓亞曆山大接受英國《泰晤士報》和法國《費加羅報》的聯合采訪。


    這兩個分別是英國和法國最大的報社,在全世界範圍內都飽受關注。


    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泰晤士報》和《費加羅報》分別派出最優秀的記者和編輯,《費加羅報》派出的是主編弗朗索瓦·倫納德,《泰晤士報》則是總編艾爾弗雷德·哈姆斯沃思親自上陣。


    采訪在塞納河畔的亞曆山大宮內進行,這棟豪宅是亞曆山大送給葉卡捷琳娜的,兩人曾在訪問法國期間在此居住。


    再進入亞曆山大宮之前,弗朗索瓦和艾爾弗雷德分別接受了金屬探測儀和人工檢查。


    兩人都習以為常,對於經常遭到刺殺的俄羅斯權貴來說,再嚴密的安保措施也不過分。


    弗朗索瓦和艾爾弗雷德在休息室裏等了好一會兒,亞曆山大才姍姍來遲。


    “非常抱歉,臨時有事耽誤了一點時間。”


    亞曆山大主動致歉,他並非有意。


    亞曆山大是參加十人團會議的兩名俄羅斯代表之一,工作繁忙,弗朗索瓦和艾爾弗雷德都可以理解,並沒有放在心上。


    由於亞曆山大是在中途才加入俄羅斯代表團,於是采訪就從“遲到”開始。


    “我之前在聖彼得堡參與重建工作,進入冬天之後,重建告一段落,我又參與賑災工作,直到所有人都安置下來,我才來到巴黎。”


    亞曆山大態度和藹,和脾氣暴躁的小尼古拉截然不同。


    “聖彼得堡的情況很糟糕?”


    弗朗索瓦的文筆,一向以犀利聞名。


    “你們都知道聖彼得堡發生了什麽,我無意粉飾,聖彼得堡確實發生了一些很糟糕的事,不過幸運的是,聖彼得堡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階段,迎來新生。”


    亞曆山大的誠懇,贏得了弗朗索瓦的好感。


    “談談尤裏耶夫大公吧,我們都很好奇,他將帶領俄羅斯走向何方?”


    艾爾弗雷德對喬治更好奇。


    “俄羅斯正在成為所有人的夢想之地,人人安居樂業,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幼有所教,老有所養,我們剛剛通過了八小時工作製和最低工資保障製度,保證每一個俄羅斯工人都能在工作之餘兼顧家庭,有時間追求自己的愛好——”


    亞曆山大很自然的話題引導到八小時工作製和最低工資保障製度上。


    “能詳細聊一聊八小時工作製和最低工資保障製度嗎?”


    弗朗索瓦很配合,這是采訪能順利進行的前提。


    大人物願意抽出自己的寶貴時間接受采訪,必定有自己的目的。


    弗朗索瓦和艾爾弗雷德在采訪開始前一天,分別接到俄羅斯代表團的提醒,什麽問題能問,什麽問題不能問,都是提前溝通過的。


    “當然可以,這要從我父親的封地阿穆爾說起,你們可能不知道,在上世紀末,阿穆爾就已經實現八小時工作製和最低工資保障製度了——”


    亞曆山大提起喬治就滔滔不絕,充滿自豪。


    弗朗索瓦和艾爾弗雷德奮筆疾書,這年頭沒有錄音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父親曾經多次提醒過尼基哥哥,希望尼基哥哥重視工人的生活保障,尼基哥哥是個好人,可他有太多的迫不得已,他的生活中有無數旋渦,最終被旋渦吞噬。”


    亞曆山大隨意提到的某個名字,都有資格記入俄羅斯曆史。


    “如果大公的朋友,違反了最低工資保障製度,大公會怎麽做?”


    弗朗索瓦好奇,不知道喬治能做到哪一步。


    “父親的朋友違反了俄羅斯法律,這和父親有什麽關係呢?法律自然會公正處理。”


    亞曆山大看上去,似乎比威爾遜更理想主義。


    不過這也很難說,因為這兩項製度在阿穆爾已經運行了很多年,既然現在能推廣的整個俄羅斯,說明行之有效。


    弗朗索瓦和艾爾弗雷德不會相信亞曆山大的一麵之詞,俄羅斯法律能否對尤裏耶夫大公產生足夠的約束力,還有待觀察。


    采訪結束後的第二天,《泰晤士報》和《費加羅報》分別為亞曆山大的采訪,至少留出一個版麵,其中有好幾個重要段落是關於八小時工作製和最低工資保障製度的。


    勞合·喬治和克裏孟梭看完報道後都不屑一顧,根本沒放在心上。


    有人看的很認真,比如工人國際法國支部的領導人之一,法國著名社會活動家馬塞爾·加香。


    以及去年剛剛發表《工黨於社會新秩序》的英國工黨執行委員會委員悉尼·韋伯。


    封建專製的俄羅斯都已經實現八小時工作製和最低工資保障製度了。


    被譽為歐洲皿煮兩大基石的英國和法國是怎麽了,難道是體質問題?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鯰魚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鯰魚頭並收藏我在西伯利亞打地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