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雙重國籍固然多了一個護身符,失去另一個國籍,也沒到活不下去的程度。
對於有些屁股不幹淨的人來說確實是很危險。
君士坦丁堡的“妖風”還在繼續吹。
巴黎和會結束後,小尼古拉沒有第一時間回到君士坦丁堡,而是和他的夫人阿納斯塔西婭一起前往黑山王國探親。
黑山王國在巴黎和會中,終於得到念念不完的出海口,尼古拉一世很高興,以接待沙皇的標準接待小尼古拉。
俄羅斯取消雙重國籍的消息傳到采蒂涅,小尼古拉和阿納斯塔西婭的意見出現分歧。
阿納斯塔西婭是黑山公主,如果放棄黑山國籍,隻保留俄羅斯國籍,那麽阿納斯塔西婭將失去公主身份。
“喬治為什麽要這樣做?”
阿納斯塔西婭很生氣,俄羅斯取消雙重國籍,受影響最大的就是她們這些王室成員。
王室成員是有特權的,即便失去了俄羅斯帝國的特權,還有黑山王國的特權。
別的不說,阿納斯塔西婭以黑山公主身份去英國旅遊的話,英國政府就要以接待王室成員的標準接待阿納斯塔西婭。
“喬治不管做什麽,一定有他迫不得已的理由。”
小尼古拉對喬治的維護,同樣是全方位的。
回到君士坦丁堡之後,小尼古拉可能會因為取消雙重國籍,去喬治家和喬治吵一架。
但隻要出了喬治家的門,小尼古拉的立場必須和俄羅斯一致。
即便夫妻也不行。
這是老尼古拉自幼灌輸給小尼古拉的理念。
“好吧,我倒要看看,喬治會不會讓薩沙保留俄羅斯國籍。”
阿納斯塔西婭希望喬治言行一致。
黑山尼古拉無語搖頭。
自己這個女兒,確實是有點缺心眼兒。
波利斯去保加利亞當國王之前,也不是保加利亞人。
尤裏耶夫大公國如果需要一位國王,直接邀請亞曆山大,或者亞曆山德拉去就行。
喬治自己可以不登基,總不能攔著兒子當國王,或者是女兒當女王吧。
“我準備模仿英國,在黑山王國實行君主立憲製。”
黑山尼古拉順應民意。
這就對了,將權力分散給議會,是轉移矛盾的最佳方式。
英國發生什麽事,英國人都是罵首相,國王沒啥事。
隻有在矛盾不可調和的時候,國王才會罰首相以謝天下,然後換個首相上來繼續當替罪羊,頂在前麵吸引火力。
英國貴族一看,你國王都可以這麽幹,我們也可以。
於是英國在以貴族組成的上院之外,又有了以資產階級為主組成的下院。
議會的效率高不高先不說。
英國這麽幹,至少國王和貴族世襲罔替的特權是保住了。
黑山尼古拉已經晚了一步。
保加利亞王國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實行君主立憲製。
所以保加利亞王國吞並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以及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根本不是波利斯的責任,而是首相斯塔姆博利伊斯基太貪婪。
波利斯將君主立憲製利用到極致。
保加利亞王國吞並上述地區後,公布了一係列同化政策,其中當地人反抗最強烈的,莫過於隻能改信東正教。
巴爾幹地區的情況之所以複雜,很大一部分願意是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生活習慣也不一樣。
奧匈帝國統治時期,對於下轄各地的信仰沒有嚴格要求,相信什麽信什麽。
奧匈帝國也管不了,兩元製度決定了奧匈帝國的散裝狀態。
保加利亞王國確認東正教為唯一宗教,接受不了的可以走,離開保加利亞王國,邊境連鐵絲網都沒有,來去自由。
如果不走,還不想改變自己的信仰,那就去監獄反省。
斯塔姆博利伊斯基在前麵抓人,波利斯和王後伊麗莎白在後麵安撫,今天波利斯給小朋友發糖,明天伊麗莎白提兩桶油一袋麵去看望孤寡老人,後天一看當地人生活實在太困難,幹脆把今年的稅給免了。
這樣的國王誰不喜歡?
斯塔姆博利伊斯基不喜歡。
可斯塔姆博利伊斯基也沒辦法。
事就是這麽個事,斯塔姆博利伊斯基不想當首相,有的是人在後麵排隊。
當國王是舒服,好處都是國王的,鍋都是首相的。
想推翻波利斯的統治自己當國王,那得問問裝備精良,待遇優越的10萬近衛軍,以及波利斯的老丈人羅馬尼亞國王,和俄羅斯的尤裏耶夫大公是否同意。
“正確的選擇!”
小尼古拉鼓勵老丈人勇於嚐試。
有英國和保加利亞王國的先進經驗在,這也不是嚐試,而是拿來主義。
喬治才是勇於嚐試。
俄羅斯取消雙重國籍後,大部分擁有雙重國籍的俄羅斯人都選擇保留俄羅斯國籍,隻有不到1萬人放棄俄羅斯國籍,連同他們的家屬在內,總人數不到10萬人。
這一萬人擁有的財富,還是讓維特心疼不已。
古契科夫找喬治獻策,如果喬治同意,古契科夫有辦法留財不留人。
喬治承認,他確實是心動了。
這些放棄俄羅斯國籍的人,現在都已經不再是俄羅斯人,喬治對付他們毫無心理障礙。
但為了俄羅斯的國家信譽,喬治還是放任那些人帶著他們的錢離開俄羅斯。
俄羅斯雖然不是移民國家,但是對於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任何時候都不會消失。
歐美那些所謂的皿煮國家,遲早會暴露他們比俄羅斯帝國更封建的真麵目,到時候人人平等的俄羅斯,對於普通人來說,將爆發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喬治記得美國曾經詆毀紅俄,稱冷戰時期,大量俄羅斯人逃離俄羅斯,跑到美國擁抱皿煮自由。
這的確是事實。
可同時也有很多美國人和歐洲人投奔俄羅斯,這部分美國人就閉口不談。
當時的俄羅斯,即便普通工人,在努力工作了一年後,也可以去黑海享受假期。
歐美為了對抗俄羅斯對普通人的吸引力,於是才開始增加社會福利。
換句話說,沒有俄羅斯,英國普通人隻好獻完青春獻子孫。
就在不久前,英國剛剛通過一項法令,將婦女和兒童的工作時間,限定為每周48小時。
看到沒,1919年的當下,英國普通人的孩子沒學上,從兒童時期就要開始工作。
這就能解釋為什麽俄羅斯推行9年義務教育之後,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反應這麽大了。
隨著時間推移,英國人和法國人的不滿會越來越多。
為了滿足民眾的需求,英國和法國將不得不成為福利社會。
俄羅斯不推崇福利,而是強調有付出必有收獲。
俄羅斯人隻要去西伯利亞就有免費的房子和土地。
前提是得去。
還得把土地充分利用起來。
這些房子和土地是不準出售,也是不準出租的,如果沒有充分利用,俄羅斯政府有權收回。
強調這一點的原因是,有些個自以為聰明的俄羅斯人,在前往西伯利亞獲得免費的房子和土地之後,以相對低廉的價格租給那些真正願意種地的人,自己回到城市,成為食利階層。
於是這就又引出了個人信用破產製度。
信用破產和經濟破產不是一回事。
在俄羅斯,經濟破產還有翻身的機會,欠銀行的錢還不起可以協商,以減免利息,延長還款期限等方式,緩解欠款人的經濟壓力。
如果信用破產,不僅個人再也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而且還失去諸如參軍考公之類的機會,甚至連親屬都會受到影響。
有人覺得信用破產無所謂,憑本事借來的錢,為什麽要還。
這沒關係,隨著時間推移,人們自然會明白經濟破產和信用破產,到底哪一個對個人的影響更大。
8月17號,菲利克斯傳來好消息,聖彼得堡和莫斯科之間的鐵路,經過工程兵和戰俘近一年的奮戰,終於恢複通車。
臨時政府遷都莫斯科之後,將莫斯科和聖彼得堡之間的鐵路炸毀。
莫斯科收複後,喬治就開始著手修複鐵路,前後動用了近20萬人,投資1500萬盧布。
莫斯科到聖彼得堡之間的鐵路,全長650公裏,參考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成本,至少需要3000萬盧布。
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上世紀末修建的,當時的盧布比現在的盧布更值錢。
喬治因為奧斯曼帝國日趨緊張的形勢,沒有去參加通車儀式。
巴黎和會中,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一樣,徹底被肢解。
奧匈帝國鼎盛時期,國土麵積67.7萬平方公裏。
巴黎和會結束後,奧地利的麵積隻剩下8.4萬平方公裏。
奧斯曼帝國鼎盛時期,國土麵積550萬平方公裏,橫跨亞非歐,是當時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號稱“天下之主”。
世界大戰爆發前,奧斯曼帝國的領土麵積尚且有150萬平方公裏。
巴黎和會結束後,奧斯曼帝國的領土麵積隻剩不到40萬平方公裏。
消息傳到奧斯曼帝國,憤怒的奧斯曼人要求蘇丹穆罕穆德六世不接受巴黎和會的結果。
穆罕穆德六世覺得這個結果是可以接受的。
跟其他三個滅亡的帝國相比,奧斯曼帝國至少還在。
目前奧斯曼帝國分裂為兩派,以穆斯塔法·凱末爾為首的革新派,要求和協約國重新進行談判。
以穆罕穆德六世為首的守舊派,希望接受這個結果,將精力轉移到重建上。
奧斯曼帝國的內戰,一觸即發。
(本章完)
對於有些屁股不幹淨的人來說確實是很危險。
君士坦丁堡的“妖風”還在繼續吹。
巴黎和會結束後,小尼古拉沒有第一時間回到君士坦丁堡,而是和他的夫人阿納斯塔西婭一起前往黑山王國探親。
黑山王國在巴黎和會中,終於得到念念不完的出海口,尼古拉一世很高興,以接待沙皇的標準接待小尼古拉。
俄羅斯取消雙重國籍的消息傳到采蒂涅,小尼古拉和阿納斯塔西婭的意見出現分歧。
阿納斯塔西婭是黑山公主,如果放棄黑山國籍,隻保留俄羅斯國籍,那麽阿納斯塔西婭將失去公主身份。
“喬治為什麽要這樣做?”
阿納斯塔西婭很生氣,俄羅斯取消雙重國籍,受影響最大的就是她們這些王室成員。
王室成員是有特權的,即便失去了俄羅斯帝國的特權,還有黑山王國的特權。
別的不說,阿納斯塔西婭以黑山公主身份去英國旅遊的話,英國政府就要以接待王室成員的標準接待阿納斯塔西婭。
“喬治不管做什麽,一定有他迫不得已的理由。”
小尼古拉對喬治的維護,同樣是全方位的。
回到君士坦丁堡之後,小尼古拉可能會因為取消雙重國籍,去喬治家和喬治吵一架。
但隻要出了喬治家的門,小尼古拉的立場必須和俄羅斯一致。
即便夫妻也不行。
這是老尼古拉自幼灌輸給小尼古拉的理念。
“好吧,我倒要看看,喬治會不會讓薩沙保留俄羅斯國籍。”
阿納斯塔西婭希望喬治言行一致。
黑山尼古拉無語搖頭。
自己這個女兒,確實是有點缺心眼兒。
波利斯去保加利亞當國王之前,也不是保加利亞人。
尤裏耶夫大公國如果需要一位國王,直接邀請亞曆山大,或者亞曆山德拉去就行。
喬治自己可以不登基,總不能攔著兒子當國王,或者是女兒當女王吧。
“我準備模仿英國,在黑山王國實行君主立憲製。”
黑山尼古拉順應民意。
這就對了,將權力分散給議會,是轉移矛盾的最佳方式。
英國發生什麽事,英國人都是罵首相,國王沒啥事。
隻有在矛盾不可調和的時候,國王才會罰首相以謝天下,然後換個首相上來繼續當替罪羊,頂在前麵吸引火力。
英國貴族一看,你國王都可以這麽幹,我們也可以。
於是英國在以貴族組成的上院之外,又有了以資產階級為主組成的下院。
議會的效率高不高先不說。
英國這麽幹,至少國王和貴族世襲罔替的特權是保住了。
黑山尼古拉已經晚了一步。
保加利亞王國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實行君主立憲製。
所以保加利亞王國吞並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以及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根本不是波利斯的責任,而是首相斯塔姆博利伊斯基太貪婪。
波利斯將君主立憲製利用到極致。
保加利亞王國吞並上述地區後,公布了一係列同化政策,其中當地人反抗最強烈的,莫過於隻能改信東正教。
巴爾幹地區的情況之所以複雜,很大一部分願意是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生活習慣也不一樣。
奧匈帝國統治時期,對於下轄各地的信仰沒有嚴格要求,相信什麽信什麽。
奧匈帝國也管不了,兩元製度決定了奧匈帝國的散裝狀態。
保加利亞王國確認東正教為唯一宗教,接受不了的可以走,離開保加利亞王國,邊境連鐵絲網都沒有,來去自由。
如果不走,還不想改變自己的信仰,那就去監獄反省。
斯塔姆博利伊斯基在前麵抓人,波利斯和王後伊麗莎白在後麵安撫,今天波利斯給小朋友發糖,明天伊麗莎白提兩桶油一袋麵去看望孤寡老人,後天一看當地人生活實在太困難,幹脆把今年的稅給免了。
這樣的國王誰不喜歡?
斯塔姆博利伊斯基不喜歡。
可斯塔姆博利伊斯基也沒辦法。
事就是這麽個事,斯塔姆博利伊斯基不想當首相,有的是人在後麵排隊。
當國王是舒服,好處都是國王的,鍋都是首相的。
想推翻波利斯的統治自己當國王,那得問問裝備精良,待遇優越的10萬近衛軍,以及波利斯的老丈人羅馬尼亞國王,和俄羅斯的尤裏耶夫大公是否同意。
“正確的選擇!”
小尼古拉鼓勵老丈人勇於嚐試。
有英國和保加利亞王國的先進經驗在,這也不是嚐試,而是拿來主義。
喬治才是勇於嚐試。
俄羅斯取消雙重國籍後,大部分擁有雙重國籍的俄羅斯人都選擇保留俄羅斯國籍,隻有不到1萬人放棄俄羅斯國籍,連同他們的家屬在內,總人數不到10萬人。
這一萬人擁有的財富,還是讓維特心疼不已。
古契科夫找喬治獻策,如果喬治同意,古契科夫有辦法留財不留人。
喬治承認,他確實是心動了。
這些放棄俄羅斯國籍的人,現在都已經不再是俄羅斯人,喬治對付他們毫無心理障礙。
但為了俄羅斯的國家信譽,喬治還是放任那些人帶著他們的錢離開俄羅斯。
俄羅斯雖然不是移民國家,但是對於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任何時候都不會消失。
歐美那些所謂的皿煮國家,遲早會暴露他們比俄羅斯帝國更封建的真麵目,到時候人人平等的俄羅斯,對於普通人來說,將爆發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喬治記得美國曾經詆毀紅俄,稱冷戰時期,大量俄羅斯人逃離俄羅斯,跑到美國擁抱皿煮自由。
這的確是事實。
可同時也有很多美國人和歐洲人投奔俄羅斯,這部分美國人就閉口不談。
當時的俄羅斯,即便普通工人,在努力工作了一年後,也可以去黑海享受假期。
歐美為了對抗俄羅斯對普通人的吸引力,於是才開始增加社會福利。
換句話說,沒有俄羅斯,英國普通人隻好獻完青春獻子孫。
就在不久前,英國剛剛通過一項法令,將婦女和兒童的工作時間,限定為每周48小時。
看到沒,1919年的當下,英國普通人的孩子沒學上,從兒童時期就要開始工作。
這就能解釋為什麽俄羅斯推行9年義務教育之後,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反應這麽大了。
隨著時間推移,英國人和法國人的不滿會越來越多。
為了滿足民眾的需求,英國和法國將不得不成為福利社會。
俄羅斯不推崇福利,而是強調有付出必有收獲。
俄羅斯人隻要去西伯利亞就有免費的房子和土地。
前提是得去。
還得把土地充分利用起來。
這些房子和土地是不準出售,也是不準出租的,如果沒有充分利用,俄羅斯政府有權收回。
強調這一點的原因是,有些個自以為聰明的俄羅斯人,在前往西伯利亞獲得免費的房子和土地之後,以相對低廉的價格租給那些真正願意種地的人,自己回到城市,成為食利階層。
於是這就又引出了個人信用破產製度。
信用破產和經濟破產不是一回事。
在俄羅斯,經濟破產還有翻身的機會,欠銀行的錢還不起可以協商,以減免利息,延長還款期限等方式,緩解欠款人的經濟壓力。
如果信用破產,不僅個人再也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而且還失去諸如參軍考公之類的機會,甚至連親屬都會受到影響。
有人覺得信用破產無所謂,憑本事借來的錢,為什麽要還。
這沒關係,隨著時間推移,人們自然會明白經濟破產和信用破產,到底哪一個對個人的影響更大。
8月17號,菲利克斯傳來好消息,聖彼得堡和莫斯科之間的鐵路,經過工程兵和戰俘近一年的奮戰,終於恢複通車。
臨時政府遷都莫斯科之後,將莫斯科和聖彼得堡之間的鐵路炸毀。
莫斯科收複後,喬治就開始著手修複鐵路,前後動用了近20萬人,投資1500萬盧布。
莫斯科到聖彼得堡之間的鐵路,全長650公裏,參考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成本,至少需要3000萬盧布。
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上世紀末修建的,當時的盧布比現在的盧布更值錢。
喬治因為奧斯曼帝國日趨緊張的形勢,沒有去參加通車儀式。
巴黎和會中,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一樣,徹底被肢解。
奧匈帝國鼎盛時期,國土麵積67.7萬平方公裏。
巴黎和會結束後,奧地利的麵積隻剩下8.4萬平方公裏。
奧斯曼帝國鼎盛時期,國土麵積550萬平方公裏,橫跨亞非歐,是當時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號稱“天下之主”。
世界大戰爆發前,奧斯曼帝國的領土麵積尚且有150萬平方公裏。
巴黎和會結束後,奧斯曼帝國的領土麵積隻剩不到40萬平方公裏。
消息傳到奧斯曼帝國,憤怒的奧斯曼人要求蘇丹穆罕穆德六世不接受巴黎和會的結果。
穆罕穆德六世覺得這個結果是可以接受的。
跟其他三個滅亡的帝國相比,奧斯曼帝國至少還在。
目前奧斯曼帝國分裂為兩派,以穆斯塔法·凱末爾為首的革新派,要求和協約國重新進行談判。
以穆罕穆德六世為首的守舊派,希望接受這個結果,將精力轉移到重建上。
奧斯曼帝國的內戰,一觸即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