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昌侯
暴黃仙路:實力不詳,遇藥則強 作者:深空大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花狸山的草木開始枯黃。
今天是玉葳蕤在花狸山上觀看袁黃練兵的第三十天。
一個月過去了,袁黃練兵已具氣象。
雖然戰鬥力提升沒那麽快,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支兵的精神風貌不一樣。
玉葳蕤依舊每日畫畫,練兵之法也越發清晰,她站在山上,觀看山下大營裏兩千士兵分成陰陽二軍對練,她都開始懂點兵法了。
畫冊也愈發形象,很多無法言明的要領,在她筆下也能活靈活現。
比如站軍姿、集體動作、爬地壕、攀城牆、扛圓木、負重行軍、半夜緊急集合、野外求生,以及戰術配合、穿插迂回,一共有五十多項軍事技能!
更有一些戰術思想,像什麽閃電戰、持久戰、遊擊戰,簡直奇偉,顛覆她的想象。
爹爹對袁黃的溢美之辭也越來越多,他都已經暗戳戳得準備好了良辰吉日,準備在兩個月後讓他們結婚。
一是等袁黃父親流放歸來。
二是等朝廷對袁黃的封賞。
三是等玉家各種結婚禮儀。
這一天,高陵王的一萬斤靈草送到。
這是高陵王府拚拚湊湊,先湊到的一萬斤,剩下的得分期。
袁黃悉數將靈草送到地仙觀。
邋遢道人見袁黃又弄到這麽多靈草,也很是驚奇。
袁黃將經過大概講了一下。
邋遢道人大為意外。
他曾是朝廷的右將軍,沒想到自己的徒弟,一天兵沒當過,居然懂治軍!在這亂世,修行者害怕兵禍,如果懂兵事,那安身立命就容易多了。
最主要的是,徒弟這搞錢的手法,也相當有地仙風格。
地仙觀的爛柯石陣可以幫人引劫渡劫,這本身就很玄學,心想事成的因素很大,渡劫成不成功,與爛柯石陣關係不大。
地仙觀兜售的是可能性。
就像在崇道滅佛前,一些佛寺宣稱可以幫信女們生兒子一樣,佛寺先給你開一堆藥,藥的價錢是外麵的三倍以上。
但是喝藥有很多講究。
什麽八字的人,什麽時辰喝;家裏單口的怎麽睡,雙口的又怎麽睡;不同八字的人,每月幾號幾時行房,等等。
總之,一大堆講究。
如果生了兒子,那是佛寺的湯藥顯靈,大家感恩戴德。
如果生的不是兒子,那是你們自己沒按要求喝,佛寺還會退藥錢,大家也會說佛寺至誠至善不坑人,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
但生男生女的可能性是一半一半,平均算下來,佛寺是大賺特賺的。
也有一些妖僧為了不退錢,會暗中幫那些懷不上身孕的婦人下種,又有一定的可能,幫她們懷上孩子。
因為和尚是出家人,不沾塵緣,婦人懷了孩子,羞於開口,不會到處說;家中男人心知肚明,但有香火養老,大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地仙觀很缺錢。
但邋遢道人做不出那麽髒的事。
他隻套路那些不缺錢財的大修行者,因為隻要大修行者相信爛柯石陣有作用,那麽爛柯石陣就真的能起到一定作用....
就像袁黃。
他相信爛柯石陣可以幫到他,結果就真的幫到了。
雖然對袁黃開放,是因為戰亂,地仙觀太需要錢才破例,結果陰差陽錯,找到了祖師爺才有的大黃庭。
邋遢道人不渡上,不渡強,因為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地主豪強,在他眼中都是普通人,爛柯石陣對他們真的無用。
所以他脾氣臭硬,拒絕他們,其實是心存善意,不想坑別人錢。
當然,如果坑的人多了,爛柯陣的神秘感也就沒有了,局自然就沒人信了,隻能少而精,逮到一個就往死裏薅。
三年不開張,
開張吃三年....
而袁黃兜售的卻是未來。
讓高陵王相信練好兵就能自保,因為對未來的不確信,高陵王沒有安全感,所以才願意花這大的價錢請他練兵。
不過,徒弟練的兵,最好真的能讓高陵王自保。
邋遢道人的宗旨是,可以稍微貴那麽億點點,但必須真的有那麽點作用,不能純忽悠,瞎騙人,否則靈草不收。
袁黃現在已經服下第二顆六味地黃丹,還有不到兩個月,就需要新的六味地黃丹,這一萬斤靈草剛好可以再續兩個月。
必須讓師父把靈草收下。
袁黃隻好把練兵之法細細講來,邋遢道人是懂兵之人,聽了眼神越來越亮,直接將一萬斤靈草收下了。
“袁黃,你懂兵事,但缺少行伍曆練,他日可多上山來,為師再傳授你一些行軍打仗的經驗。”邋遢道人說完算了算日子,“想來你封侯之事,也該落定了,興許可以派上用場。”
七日後。
朝廷的詔書傳到袁家莊,王道夔、餘太守、高陵王、玉成器,以及高陵諸多權貴皆在,浩浩蕩蕩兩百多人。
為首的是一個道官,道官身邊跟著一個太監,由一隊道士和一隊甲士護送而來,一路鳴角開道。
道士手持大纛,上書:奉天圖讖。
太監手持大纛,上書:黃門常侍。
王道夔的臉色並不好看,一旁的王德發也陰晴不定。
今天是朝廷對袁黃封賞的日子,地方上有人封侯,所有權貴必須到場,這是官場慣例,雖然不知道封的什麽侯,但是朝廷派了監察道官和黃門太監過來,必定是世襲罔替。
王德發身邊的一個小道士低聲問道:“師兄,你說朝廷會封袁黃個什麽侯?”
王德發氣得沒說話。
剛才鳴角七聲,出身巨鹿王家,王德發自然懂這是什麽意思。
斬殺了一個檀擒虎而已,朝廷至於封這麽大的侯嗎?
王德發既不解,也不服。
高陵王一臉驚駭。
沒想到朝廷會封袁黃如此大的侯,還好提前把婚事撤了,否則現在,郡王府就是架在火上烤。
玉成器也很緊張。
知道袁黃要成為玉家女婿,所以京城的大司空父親沒少出力,但是聽說阻力很大,不知道皇帝最終會封個什麽侯。
現在聽到鳴角七聲,玉成器以為自己聽錯了。
這時,袁家眾人都趕到了現場,將此地圍得水泄不通,隨著老道士上祭蒼天,下祭黎民,袁家眾人整齊站著像木頭人。
老道士扯開嗓子宣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袁黃很激動。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該死的古代生活,越來越有詩意了....皇帝封他為昌縣侯,食邑一千戶,領高陵司馬。
其父袁明,改流歸家;
其弟袁弘,解甲歸田。
昌....縣....侯?
怎麽聽著有點耳熟....咦,這不就是檀擒虎的爵位嗎???
今天是玉葳蕤在花狸山上觀看袁黃練兵的第三十天。
一個月過去了,袁黃練兵已具氣象。
雖然戰鬥力提升沒那麽快,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支兵的精神風貌不一樣。
玉葳蕤依舊每日畫畫,練兵之法也越發清晰,她站在山上,觀看山下大營裏兩千士兵分成陰陽二軍對練,她都開始懂點兵法了。
畫冊也愈發形象,很多無法言明的要領,在她筆下也能活靈活現。
比如站軍姿、集體動作、爬地壕、攀城牆、扛圓木、負重行軍、半夜緊急集合、野外求生,以及戰術配合、穿插迂回,一共有五十多項軍事技能!
更有一些戰術思想,像什麽閃電戰、持久戰、遊擊戰,簡直奇偉,顛覆她的想象。
爹爹對袁黃的溢美之辭也越來越多,他都已經暗戳戳得準備好了良辰吉日,準備在兩個月後讓他們結婚。
一是等袁黃父親流放歸來。
二是等朝廷對袁黃的封賞。
三是等玉家各種結婚禮儀。
這一天,高陵王的一萬斤靈草送到。
這是高陵王府拚拚湊湊,先湊到的一萬斤,剩下的得分期。
袁黃悉數將靈草送到地仙觀。
邋遢道人見袁黃又弄到這麽多靈草,也很是驚奇。
袁黃將經過大概講了一下。
邋遢道人大為意外。
他曾是朝廷的右將軍,沒想到自己的徒弟,一天兵沒當過,居然懂治軍!在這亂世,修行者害怕兵禍,如果懂兵事,那安身立命就容易多了。
最主要的是,徒弟這搞錢的手法,也相當有地仙風格。
地仙觀的爛柯石陣可以幫人引劫渡劫,這本身就很玄學,心想事成的因素很大,渡劫成不成功,與爛柯石陣關係不大。
地仙觀兜售的是可能性。
就像在崇道滅佛前,一些佛寺宣稱可以幫信女們生兒子一樣,佛寺先給你開一堆藥,藥的價錢是外麵的三倍以上。
但是喝藥有很多講究。
什麽八字的人,什麽時辰喝;家裏單口的怎麽睡,雙口的又怎麽睡;不同八字的人,每月幾號幾時行房,等等。
總之,一大堆講究。
如果生了兒子,那是佛寺的湯藥顯靈,大家感恩戴德。
如果生的不是兒子,那是你們自己沒按要求喝,佛寺還會退藥錢,大家也會說佛寺至誠至善不坑人,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
但生男生女的可能性是一半一半,平均算下來,佛寺是大賺特賺的。
也有一些妖僧為了不退錢,會暗中幫那些懷不上身孕的婦人下種,又有一定的可能,幫她們懷上孩子。
因為和尚是出家人,不沾塵緣,婦人懷了孩子,羞於開口,不會到處說;家中男人心知肚明,但有香火養老,大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地仙觀很缺錢。
但邋遢道人做不出那麽髒的事。
他隻套路那些不缺錢財的大修行者,因為隻要大修行者相信爛柯石陣有作用,那麽爛柯石陣就真的能起到一定作用....
就像袁黃。
他相信爛柯石陣可以幫到他,結果就真的幫到了。
雖然對袁黃開放,是因為戰亂,地仙觀太需要錢才破例,結果陰差陽錯,找到了祖師爺才有的大黃庭。
邋遢道人不渡上,不渡強,因為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地主豪強,在他眼中都是普通人,爛柯石陣對他們真的無用。
所以他脾氣臭硬,拒絕他們,其實是心存善意,不想坑別人錢。
當然,如果坑的人多了,爛柯陣的神秘感也就沒有了,局自然就沒人信了,隻能少而精,逮到一個就往死裏薅。
三年不開張,
開張吃三年....
而袁黃兜售的卻是未來。
讓高陵王相信練好兵就能自保,因為對未來的不確信,高陵王沒有安全感,所以才願意花這大的價錢請他練兵。
不過,徒弟練的兵,最好真的能讓高陵王自保。
邋遢道人的宗旨是,可以稍微貴那麽億點點,但必須真的有那麽點作用,不能純忽悠,瞎騙人,否則靈草不收。
袁黃現在已經服下第二顆六味地黃丹,還有不到兩個月,就需要新的六味地黃丹,這一萬斤靈草剛好可以再續兩個月。
必須讓師父把靈草收下。
袁黃隻好把練兵之法細細講來,邋遢道人是懂兵之人,聽了眼神越來越亮,直接將一萬斤靈草收下了。
“袁黃,你懂兵事,但缺少行伍曆練,他日可多上山來,為師再傳授你一些行軍打仗的經驗。”邋遢道人說完算了算日子,“想來你封侯之事,也該落定了,興許可以派上用場。”
七日後。
朝廷的詔書傳到袁家莊,王道夔、餘太守、高陵王、玉成器,以及高陵諸多權貴皆在,浩浩蕩蕩兩百多人。
為首的是一個道官,道官身邊跟著一個太監,由一隊道士和一隊甲士護送而來,一路鳴角開道。
道士手持大纛,上書:奉天圖讖。
太監手持大纛,上書:黃門常侍。
王道夔的臉色並不好看,一旁的王德發也陰晴不定。
今天是朝廷對袁黃封賞的日子,地方上有人封侯,所有權貴必須到場,這是官場慣例,雖然不知道封的什麽侯,但是朝廷派了監察道官和黃門太監過來,必定是世襲罔替。
王德發身邊的一個小道士低聲問道:“師兄,你說朝廷會封袁黃個什麽侯?”
王德發氣得沒說話。
剛才鳴角七聲,出身巨鹿王家,王德發自然懂這是什麽意思。
斬殺了一個檀擒虎而已,朝廷至於封這麽大的侯嗎?
王德發既不解,也不服。
高陵王一臉驚駭。
沒想到朝廷會封袁黃如此大的侯,還好提前把婚事撤了,否則現在,郡王府就是架在火上烤。
玉成器也很緊張。
知道袁黃要成為玉家女婿,所以京城的大司空父親沒少出力,但是聽說阻力很大,不知道皇帝最終會封個什麽侯。
現在聽到鳴角七聲,玉成器以為自己聽錯了。
這時,袁家眾人都趕到了現場,將此地圍得水泄不通,隨著老道士上祭蒼天,下祭黎民,袁家眾人整齊站著像木頭人。
老道士扯開嗓子宣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袁黃很激動。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該死的古代生活,越來越有詩意了....皇帝封他為昌縣侯,食邑一千戶,領高陵司馬。
其父袁明,改流歸家;
其弟袁弘,解甲歸田。
昌....縣....侯?
怎麽聽著有點耳熟....咦,這不就是檀擒虎的爵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