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城跟著陳曉敏去機關食堂餐廳的時候,腳也不知道怎麽邁了,手也不知道怎麽甩了,竟然出現了同手同腳,那滑稽的模樣,引得路上正去省委機關食堂吃飯的省委機關幹部,忍俊不禁。


    安城昂首挺胸,不以為然。


    暗戳戳的想:省委王書記請我們吃飯,你們有這個待遇嗎?


    徐雨萌跟著王利琴已經先來到二樓的並州廳,餐桌上已經擺好了菜肴。


    陳曉敏領著葉文靜、安城、黃小雪和鄭誌勇走進餐廳,一進餐廳,幾個人看到王書記本人,緊張的手腳都有些不聽使喚了,隻打哆嗦。


    徐雨萌一一為王利琴介紹:


    “這是我們縣委辦公室主任葉文靜。”


    “這是我們萬陵縣財政局局長安成同誌。”


    “這是我的聯絡員黃小雪。”


    “這是駕駛員鄭誌勇同誌。”


    王利琴微笑著和大家一一握手,然後招呼大家入座。


    “你們都是來自萬陵縣,也算是遠道而來,今天就在機關食堂招待大家。這些菜都是我們機關食堂的廚師做的,味道還是很不錯的,大家不要拘束,別回去了背地裏說沒吃飽。”王利琴詼諧地笑著說。


    “謝謝王阿姨,我們一點都不緊張,是吧?”徐雨萌看出來了,他(她)們夾菜的手都有些在哆嗦,所以盡量的打消他們的緊張情緒。


    王書記和徐雨萌的話,多少還是打消了一些他們的緊張情緒,漸漸的,大家都沒那麽緊張了。


    王利琴和大家談笑風生。她又很隨意的詢問了葉文靜、安城他們的一些的情況,葉文靜和安城都一一作了回答。


    這頓飯吃得很愉快,讓萬陵縣的這些人感受到了省委書記王利琴的隨和,沒架子。


    用完餐後,王利琴送徐雨萌一行到了車旁,再一次叮囑徐雨萌說:“雨萌,回去後好好幹!爭取在萬陵縣幹出特色、幹出成績來!要膽大心細、勇於探索,爭取走出一條符合萬陵特色的發展之路,成為我們廣南省縣域經濟農業農村發展的樣板!”


    聽話聽音!徐雨萌何等聰明,一下子聽出了王利琴話裏的意思:王阿姨是讓自己好好的發展萬陵縣,然後形成經驗,好在全省各縣區推廣,讓自己摸索出一條適合廣南省農業農村發展的“萬陵模式”!


    “王阿姨放心,雨萌一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用心摸索並形成農業農村發展的’萬陵模式’,您就等著瞧!”徐雨萌信心滿滿的回答。


    隻要省委、省政府對萬陵縣要錢給錢,要政策給政策,加上自己的能力,萬陵縣何愁發展不起來!


    種植油菜和紫雲英的資金一到位,萬陵縣全縣各鄉鎮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鄉鎮熱火朝天的開始了油菜和紫雲英的種植,據萬陵縣農業農村局的統計,當年油菜和紫雲英的種植麵積,達到了60多萬畝,真的應了市財政局局長關平的估計,種植麵積翻了一番。


    徐雨萌也在關注國內其他縣區的油菜種植麵積,萬陵縣的油菜和紫雲英種植麵積,妥妥的國內最大,屆時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萬陵縣成為國內最大的的油菜花和紫雲英金晌地將成為事實!


    徐雨萌同時指示縣文旅局和各鄉鎮、村委會,在一些田間地頭,用木材打造一些風車、觀景台、水車一些和油菜花、紫雲英景致相映襯的小景觀,既花不了什麽錢,又可以讓遊客在欣賞油菜花和紫雲英的同時,感受到別樣的風景。


    萬陵縣委縣政府同時還決定,在來年的四月底五月初,舉辦萬陵縣首屆油菜花、紫雲英觀賞藝術節,當然,醉翁之意不在酒,旅遊搭台,經貿唱戲,利用油菜花,紫雲英觀賞藝術節招商引資才是重點,同時正式向全國的遊客發出邀請:國內最美、最大的油菜花、紫雲英欣賞地,就在萬陵!


    萬陵人民歡迎您!


    ...........


    過了冬至,農村裏麵就開始閑下來了,農村裏麵娛樂方式不多,主要是打牌。


    這一閑,就蛋疼!


    這些年,各地不約而同的興起了“名人熱”,各個地方為了發掘名人到了近乎魔障的地步。


    隻要是當地的名人,哪怕是曆史上那些招人唾棄,千夫所指的反麵派,也以恥為榮,奉若神明。


    就連《水滸傳》裏的潘金蓮的家鄉有人爭,高俅的家鄉也有人爭..........


    找到了所謂的名人的,以修族譜的名義號召全村人捐款,然後在村頭立一個大大的牌樓,雕龍畫鳳,牌樓上鎏金寫著:***的故鄉——**村,好像這麽一幹,這個村子立馬就脫貧致富奔小康了。


    農村村與村的攀比心更強。


    這村找到一個進士,那村就恨不能找到一個狀元,你找到一個戶部尚書,我就巴不得找出一個丞相。


    你家的牌樓修成高10米的,我們村的就要修的比你高1米,非要弄個11米的。


    這股風自然也吹到了徐遠舟的老家,新江省的安陵縣禾橋鎮。


    本來民風淳樸的小橋村還算淡定,有點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巍然不動的氣勢。


    但很快,小橋村的村民們就不淡定。


    小橋村的隔壁是沈橋村,全村1000多人基本上以姓沈為主。


    沈橋村在禾橋鎮的經濟基本上墊底,現在是誰有錢誰老大,笑貧不笑娼的時代,村子裏不富就沒有底氣,所以沈橋村在禾橋鎮一直就是個小透明。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這次修族譜的時候,有一支沈姓一直查到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到了1000多年前,然後發現這一支沈姓裏有一位姓沈的先人,曾經擔任過兵部尚書!


    這一下沈橋村的如獲至寶揚眉吐氣了。


    要知道兵部尚書在明朝的時候屬於六部尚書之一,統管全國軍事的最高的行政長官,兵部尚書的級別可是正二品,比現在的省委書記、省長級別還要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凰命:我的官場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凰命:我的官場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