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宴禮說他不是心血來潮---可他們一共才見過兩次,就連認識彼此也不過三天時間。
理智告訴她,季宴禮說的不無道理:既然兩人都需要一段婚姻,與其被家裏強塞來一位陌生人,不如給彼此一個機會。
更何況,男人要的隻是再見一麵。
她似乎沒有拒絕的理由。
可他們顯然不屬於同一世界,餘幼笙光設想她站在季宴禮身旁,隻會覺得違和突兀,像是混入羊脂白玉中的一塊雜石。
最重要的是,她無論如何也想不通,季宴禮為什麽會選擇她。
這時於梅帶著兒子從教室出來,見餘幼笙還保持打電話的姿勢,走過去隨口道:“在和誰打電話?男的?”
餘幼笙收起手機,心不在焉地嗯了聲。
於梅來了興致,追問:“年紀多大了?是單位的同事嗎?”
“不是,”胸口悶堵,餘幼笙第一次打斷母親,“是學生家長,您別多想。”
女兒向來溫順乖巧,於梅被駁斥有些不滿,轉念想餘幼笙大概還在煩昨天的相親,也不再八卦,開車帶姐弟倆回家吃飯。
老城區的房子是繼父許鵬早年買的,十幾年間房價翻了四五十倍,矮樓看著雖略顯老舊,麵積也就百平米,價值卻至少千萬起步。
“……相由心生,那男的一看就不是好東西。”
許家父子倆在客廳休息,餘幼笙在廚房給母親打下手,看於梅手法熟練地翻炒顛鍋,還不忘替她憤憤不平:“趁早掰了更好,要真在一起,弄不好以後自己沒本事就打人,跟你那個爸似的。“
說起餘父,於梅謹慎地關緊廚房門,才壓低聲音問:“你最近,還是每個月都給他打錢?”
餘幼笙點頭,語氣平靜:“他沒有工作,又是一身病,我總不能真的不管他。”
“你就是心太軟,真是人善人欺。”
於梅看女兒的眼神複雜,想起當年又恨恨啐道:“他得病也是活該!我給那麽多撫養費,他全都用來買酒喝,不然,你怎麽可能小小年紀就得糖尿病。”
型糖尿病的成因尚未確定,自身免疫、遺傳和病毒感染等多種因素都能誘發。
於梅一口咬定是餘父找照顧不周,才導致餘幼笙得病:“成天喝酒不回家,孩子不生病才怪。”
可她生病住院的時候、上大學來北城前的那些年,起碼能見到父親,於梅卻從來沒看過她一眼。
餘幼笙低頭默默洗菜,沒有附和。
她的一言不發大概勾起於梅的愧疚,女人不再重提過去的事,讓餘幼笙把菜端上桌,轉身盛飯。
“這碗給你,”像是要補償她,於梅盛了一大碗米飯,還特意用木勺壓平,“多吃點,你看你最近都瘦了。”
餘幼笙靜靜望著滿滿一碗巨量碳水,半晌垂眸:“媽,糖尿病不能吃太多米飯。”
“……”
於梅尷尬收回手,訕訕道:“那你自己盛,我不知道你飯量。”
說完慌忙端碗出去,像是一刻也忍不了廚房裏的凝固氣氛。
許家父子倆已經在餐桌等待。
見到餘幼笙,性格沉悶的許鵬隻是微微點頭,從妻子手中接過碗筷,低聲道:“下次你有事就打電話讓我去,別麻煩幼笙。”
“那你研究所不也要請假?”於梅覺得沒這個必要,“正好幼笙下班過去,開完再來家裏吃晚飯,多大點事。”
說完還沒忘問餘幼笙:“你說是吧。”
餘幼笙聽出繼父話外之音,點頭:“順路,不麻煩的。”
身為唯一不二的女主人,於梅張羅著依次給姐弟倆和丈夫夾菜,然後順勢問起許澤這一周的住宿生活。
從學習到食宿再到新學期變化,一周不見兒子的母親問的事無巨細,不善言辭的父親也時而加入,許澤則滿臉不耐煩。
餘幼笙全程置身事外地埋頭吃飯,碗底米飯見空後,她不好直接下桌離開,隻能硬坐著。
一家三口其樂融融,隻有她是多餘又格格不入的外人。
“幼笙就飽了?”於梅餘光見女兒半天不動筷,立刻給她夾起一大塊魚肉,“我記得你小時候最愛吃魚,正好多補補。”
餘幼笙以前確實愛吃,直到初三有次魚刺卡在嗓子,被父親灌了半瓶醋還是疼的睡不著,不得已去醫院才挑出來,之後就很少再碰魚。
魚肉靜靜躺在她碗底,細滑表麵到處是小刺。
可餘幼笙總不能夾出去丟掉,強笑道:“謝謝媽。”
於梅眼底笑意更甚,極力在證明什麽:“你看,你喜歡吃什麽,媽都記著呢。”
席間場麵一度歡樂祥和,飯後許鵬負責洗碗、許澤回房間學習,餘幼笙也要回家備課。
臨行前,於梅在玄關處送她,感歎連連:“哪次你要能帶上男朋友回來吃飯,媽就滿足了。”
餘幼笙不語。
“去年生病的時候,我最放心不下你,”母親親昵地輕拍她手背,語重心長道,“人活一輩子啊,還是得有個家才算完整。”
“媽,”餘幼笙將手抽出來,靜靜看著母親眼睛,“您還有別的話要對我說嗎?”
除了相親和結婚,什麽都可以。
於梅臉上又露出尷尬無措的表情,最後遞來一把傘:“天氣預報說有雨,路上小心。”
搭乘出租車回家的路上,餘幼笙坐在後排看手機,發現肖意晚飯時間發來十幾條消息,先是說拉投資的事終於有進展,又說老家的母親寄來太多自製鹹菜,吃不完更沒地方放。
餘幼笙看得出,肖意的語氣雖是抱怨,字裏行間都是難掩的親密。
回複消息後退出對話,鬼使神差的,她滑動列表點進和父親的對話框。
父女倆聊天的時間和內容很固定,都是以餘幼笙月初打生活費為開場、餘父收錢後誇她是乖女兒作為結尾。
餘幼笙垂眸笑了笑。
乖女兒麽。
母親也常常這樣誇她。
出租車經停在體育公園,餘幼笙放下手機,將頭靠在冰冷的車窗,漫無目的地看著草坪上年輕的父母帶著孩子玩耍,各自笑容洋溢。
母親苦口婆心地告訴她,隻有成家才能人生完整。
可她連原生家庭都不曾擁有,又怎麽才能學會和另一個陌生人組成家庭。
——
周五放學前,齊楠因為家裏有事請假,餘幼笙獨自去班裏交代事情。
教室裏,一群一米八的男生和女同學們都已經收拾好準備放學,隻有季澤仍在座位一動不動,懷裏抱著書包。
漆黑雙眼直勾勾地望著黑板。
男孩五官出眾,漆黑雙眼直勾勾地望著黑板,平靜地宛如和世界脫軌-﹣之前這個孩子的家長提過有抑鬱症。
餘幼笙在季澤跟前坐下與他視線齊平,試圖溝通:“季澤同學,怎麽放學了不回家?”
季澤不為所動。
之後餘幼笙反複勸說也毫無用處,直到五分鍾後季澤突然起身,就這麽不打招呼的出了教室。
餘幼笙下意識地回頭看表,發現時針指向六點半整﹣﹣是平時放學的時間。
歎了口氣,開學以來,她仔細關注過季澤,發現他的抑鬱症和普通的抑鬱症有些不一樣,他不喜歡說話經常喜歡自己一個人坐著,但好在其他各方麵都正常。
她還是有些不放心,在學校門口找接他的阿姨。
“餘老師您好。”
理智告訴她,季宴禮說的不無道理:既然兩人都需要一段婚姻,與其被家裏強塞來一位陌生人,不如給彼此一個機會。
更何況,男人要的隻是再見一麵。
她似乎沒有拒絕的理由。
可他們顯然不屬於同一世界,餘幼笙光設想她站在季宴禮身旁,隻會覺得違和突兀,像是混入羊脂白玉中的一塊雜石。
最重要的是,她無論如何也想不通,季宴禮為什麽會選擇她。
這時於梅帶著兒子從教室出來,見餘幼笙還保持打電話的姿勢,走過去隨口道:“在和誰打電話?男的?”
餘幼笙收起手機,心不在焉地嗯了聲。
於梅來了興致,追問:“年紀多大了?是單位的同事嗎?”
“不是,”胸口悶堵,餘幼笙第一次打斷母親,“是學生家長,您別多想。”
女兒向來溫順乖巧,於梅被駁斥有些不滿,轉念想餘幼笙大概還在煩昨天的相親,也不再八卦,開車帶姐弟倆回家吃飯。
老城區的房子是繼父許鵬早年買的,十幾年間房價翻了四五十倍,矮樓看著雖略顯老舊,麵積也就百平米,價值卻至少千萬起步。
“……相由心生,那男的一看就不是好東西。”
許家父子倆在客廳休息,餘幼笙在廚房給母親打下手,看於梅手法熟練地翻炒顛鍋,還不忘替她憤憤不平:“趁早掰了更好,要真在一起,弄不好以後自己沒本事就打人,跟你那個爸似的。“
說起餘父,於梅謹慎地關緊廚房門,才壓低聲音問:“你最近,還是每個月都給他打錢?”
餘幼笙點頭,語氣平靜:“他沒有工作,又是一身病,我總不能真的不管他。”
“你就是心太軟,真是人善人欺。”
於梅看女兒的眼神複雜,想起當年又恨恨啐道:“他得病也是活該!我給那麽多撫養費,他全都用來買酒喝,不然,你怎麽可能小小年紀就得糖尿病。”
型糖尿病的成因尚未確定,自身免疫、遺傳和病毒感染等多種因素都能誘發。
於梅一口咬定是餘父找照顧不周,才導致餘幼笙得病:“成天喝酒不回家,孩子不生病才怪。”
可她生病住院的時候、上大學來北城前的那些年,起碼能見到父親,於梅卻從來沒看過她一眼。
餘幼笙低頭默默洗菜,沒有附和。
她的一言不發大概勾起於梅的愧疚,女人不再重提過去的事,讓餘幼笙把菜端上桌,轉身盛飯。
“這碗給你,”像是要補償她,於梅盛了一大碗米飯,還特意用木勺壓平,“多吃點,你看你最近都瘦了。”
餘幼笙靜靜望著滿滿一碗巨量碳水,半晌垂眸:“媽,糖尿病不能吃太多米飯。”
“……”
於梅尷尬收回手,訕訕道:“那你自己盛,我不知道你飯量。”
說完慌忙端碗出去,像是一刻也忍不了廚房裏的凝固氣氛。
許家父子倆已經在餐桌等待。
見到餘幼笙,性格沉悶的許鵬隻是微微點頭,從妻子手中接過碗筷,低聲道:“下次你有事就打電話讓我去,別麻煩幼笙。”
“那你研究所不也要請假?”於梅覺得沒這個必要,“正好幼笙下班過去,開完再來家裏吃晚飯,多大點事。”
說完還沒忘問餘幼笙:“你說是吧。”
餘幼笙聽出繼父話外之音,點頭:“順路,不麻煩的。”
身為唯一不二的女主人,於梅張羅著依次給姐弟倆和丈夫夾菜,然後順勢問起許澤這一周的住宿生活。
從學習到食宿再到新學期變化,一周不見兒子的母親問的事無巨細,不善言辭的父親也時而加入,許澤則滿臉不耐煩。
餘幼笙全程置身事外地埋頭吃飯,碗底米飯見空後,她不好直接下桌離開,隻能硬坐著。
一家三口其樂融融,隻有她是多餘又格格不入的外人。
“幼笙就飽了?”於梅餘光見女兒半天不動筷,立刻給她夾起一大塊魚肉,“我記得你小時候最愛吃魚,正好多補補。”
餘幼笙以前確實愛吃,直到初三有次魚刺卡在嗓子,被父親灌了半瓶醋還是疼的睡不著,不得已去醫院才挑出來,之後就很少再碰魚。
魚肉靜靜躺在她碗底,細滑表麵到處是小刺。
可餘幼笙總不能夾出去丟掉,強笑道:“謝謝媽。”
於梅眼底笑意更甚,極力在證明什麽:“你看,你喜歡吃什麽,媽都記著呢。”
席間場麵一度歡樂祥和,飯後許鵬負責洗碗、許澤回房間學習,餘幼笙也要回家備課。
臨行前,於梅在玄關處送她,感歎連連:“哪次你要能帶上男朋友回來吃飯,媽就滿足了。”
餘幼笙不語。
“去年生病的時候,我最放心不下你,”母親親昵地輕拍她手背,語重心長道,“人活一輩子啊,還是得有個家才算完整。”
“媽,”餘幼笙將手抽出來,靜靜看著母親眼睛,“您還有別的話要對我說嗎?”
除了相親和結婚,什麽都可以。
於梅臉上又露出尷尬無措的表情,最後遞來一把傘:“天氣預報說有雨,路上小心。”
搭乘出租車回家的路上,餘幼笙坐在後排看手機,發現肖意晚飯時間發來十幾條消息,先是說拉投資的事終於有進展,又說老家的母親寄來太多自製鹹菜,吃不完更沒地方放。
餘幼笙看得出,肖意的語氣雖是抱怨,字裏行間都是難掩的親密。
回複消息後退出對話,鬼使神差的,她滑動列表點進和父親的對話框。
父女倆聊天的時間和內容很固定,都是以餘幼笙月初打生活費為開場、餘父收錢後誇她是乖女兒作為結尾。
餘幼笙垂眸笑了笑。
乖女兒麽。
母親也常常這樣誇她。
出租車經停在體育公園,餘幼笙放下手機,將頭靠在冰冷的車窗,漫無目的地看著草坪上年輕的父母帶著孩子玩耍,各自笑容洋溢。
母親苦口婆心地告訴她,隻有成家才能人生完整。
可她連原生家庭都不曾擁有,又怎麽才能學會和另一個陌生人組成家庭。
——
周五放學前,齊楠因為家裏有事請假,餘幼笙獨自去班裏交代事情。
教室裏,一群一米八的男生和女同學們都已經收拾好準備放學,隻有季澤仍在座位一動不動,懷裏抱著書包。
漆黑雙眼直勾勾地望著黑板。
男孩五官出眾,漆黑雙眼直勾勾地望著黑板,平靜地宛如和世界脫軌-﹣之前這個孩子的家長提過有抑鬱症。
餘幼笙在季澤跟前坐下與他視線齊平,試圖溝通:“季澤同學,怎麽放學了不回家?”
季澤不為所動。
之後餘幼笙反複勸說也毫無用處,直到五分鍾後季澤突然起身,就這麽不打招呼的出了教室。
餘幼笙下意識地回頭看表,發現時針指向六點半整﹣﹣是平時放學的時間。
歎了口氣,開學以來,她仔細關注過季澤,發現他的抑鬱症和普通的抑鬱症有些不一樣,他不喜歡說話經常喜歡自己一個人坐著,但好在其他各方麵都正常。
她還是有些不放心,在學校門口找接他的阿姨。
“餘老師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