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正確定從事師範,還是因為學校響應國家青年報號召、建立的青年心理互助小組。
那時她初來下到北城,在繁華都市難以融入,又對母親有新家庭而對她忽視而耿耿於懷,心裏鬱悶,在公告欄看見互助小組的宣傳單後,沒猶豫就選擇加入。
新建立的組織鬆散、外加學校沒有後續扶持,負責人隻是隨機將七人分成一組,以線上交流的形式幫助大家敞開心扉、又敷衍潦草地請專家進行幾次演講後,發現效果不佳就沒再繼續。
在那個互聯網不夠發達的年代,互不相識的七人聊天群很快沉寂,一個月後,群主提出要解散互助群。
當餘幼笙以為事情要就此結束時,群裏鮮少發言的“j”突然找她私聊,表明他不想結束、問餘幼笙是否還願意再繼續聊。
她當時以為對方是群發,沒有拒絕就斷斷續續和j聊,一段時間後,居然發現兩人十分投機,再簡單不過的日常都能聊上半天。
他們很默契地從未問過對方身份信息、甚至彼此不知道對方是男是女:但大學三年裏兩人無話不談,甚至在餘幼笙麵臨就業選擇時,下意識反應都是詢問j意見。
她擔心臨時改行太過草率,錯誤的選擇會葬送未來,而j那時回複的話,她時隔多年都記的分毫不差。
【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所愛,不管出自什麽理由,你既然有幸能找到,就該拚命抓住。】
“……要不是這句話,我可能還是會和以前一樣,選擇隨大流從事一份還不錯、但不喜歡的工作。”
餘幼笙還是第一次和別人談j的事,連最好的朋友肖意都不知道他存在,卻能自然而然和季宴禮說起:“很可惜,後來他說要去國外治病,就沒再回複過我。”
和j的失聯,讓餘幼笙多年後也仍舊遺憾,垂眸歎氣:“不知道他病有沒有好,我發的郵件有沒有看過、現在過得怎麽樣。”
獨自絮絮叨叨半天,餘幼笙才想起季宴禮已經很久沒說話,歉然道:“好久沒想起這個人,才一下廢話這麽多---”
“再給他發一封郵件吧。”
沉默許久的季宴禮忽地出聲:“說不定這一次,他會回複你呢。”
餘幼笙表示懷疑:“可我們很多年沒聯係,或許他早換了聯係方式。”
“那也沒關係。”
季宴禮背靠坐椅,鏡片後的黑眸因為反光看不大清,隻聽得低音溫柔:“再告訴他一次,那些年的聊天對你也意義重大,告訴他你現在過得好不好。”
“告訴他,你從未忘記他。”
“我想,他一定會很高興看到這些。”
---
餘幼笙不算樂觀派,遇事態度甚至時而悲觀,前幾年給j發消息都石沉大海,認定兩人最後結局隻能失聯。
哪怕現在被季宴禮鼓舞,她也仍持懷疑態度:“如果j是覺得我話太多呢,我再打擾不是更不好麽。”
“不會,”季宴禮笑著揉她腦袋,低柔聲線聽的餘幼笙有一瞬喉嚨發癢,“能陪你聊這麽久的人,怎麽會突然對你不耐煩。”
男人輕晃玻璃酒杯,提出另一種假設:“或許j是膽小鬼,失聯很久後不知道怎麽麵對你,或許他也在等你再主動一次。”
“……但j不像是優柔寡斷的性格,”餘幼笙被說服地有幾分心動,一方麵覺得再發次郵件無傷大雅,一方麵又覺得j和季宴禮說的相差甚遠,沉思抿唇,
“在我印象裏,j更符合知心大姐姐的形象。”
“……”
季宴禮手上動作頓住,完美笑容出現一絲裂紋:“知心姐姐?j的網聊主頁上不是寫明男生嗎。”
“當時很多人不注意這些吧,也有女生不想被騷擾就換成男性,”餘幼笙當時就屬於後者,忽地覺得不對勁,
“你怎麽知道j的主頁是男性?我剛才說過嗎?”
“嗯,你說了,”季宴禮垂眸喝酒,鏡片後的長睫遮擋情緒,“你說對方資料顯示男性,但你們沒問過對方身份和性別。”
“……這樣麽,”餘幼笙依舊想不起她說過,並不過分糾結,“我們的確沒問過,但因為很多細節,我一直以為j是女生。”
她印象深刻的是有次生理期前,小腹隱隱作痛隻想睡覺,j第一反應就是提醒她早些休息、生理期太難受就去學校醫務室。
生理期的事餘幼笙從沒說過,j大概是從她每月這幾天都不舒服,從而得出結論。
男生不會有這種下意識反應,餘幼笙從此認定j是女生。
聽完她分析解釋,旁邊的季宴禮忽地搖頭笑了笑。
餘幼笙不解,問他在笑什麽。
“沒事,”男人仰頭將透明杯中的青梅酒一飲而盡,口吻難得有幾分無可奈何,“就是突然覺得,”
“有時候知道太多,不見得是好事。”
“……”
餘幼笙聽得一頭霧水。
借著j的故事揭開她當年大學生活,餘幼笙說這半天才想起來季宴禮,不由好奇他的留學生活:
“國外大學和國內差別大嗎?”
別說出國留學,她長到27歲都沒離開過腳下這片土地----讀書時沒錢,工作後要麽沒時間、要麽有時間但找不到同行夥伴,旅遊計劃一直擱置。
“和國內差不多,區別是用英語交流,”季宴禮對當年求學一筆帶過,轉移話題,
“想出國可以等到你學校放假,正好當作結婚蜜月。”
餘幼笙倒是想出去轉轉,但沒想過用結婚做由頭:“不用那麽隆重,當隨意旅遊就好。”
說完,她就見季宴禮黝黑雙眸沉靜看過來,沉吟思考片刻,朝她笑了笑,“婚戒、婚禮、蜜月旅行都不要。”
“笙笙,”男人右手撐著臉,金絲眼鏡框連接的細鏈懸空輕晃,笑容也帶上幾分莫測的神秘感,“你對我們的婚姻,沒有任何期待嗎。”
餘幼笙仔細想想的確沒有,她現在滿意還來不及:“現在已經很好了。”
“可我還覺得不夠,”除了那檔子事,季宴禮生活上處處順著她心意,第一次和餘幼笙相左意見,“我這輩子隻結婚一次,不想就這樣草草了事。”
那時她初來下到北城,在繁華都市難以融入,又對母親有新家庭而對她忽視而耿耿於懷,心裏鬱悶,在公告欄看見互助小組的宣傳單後,沒猶豫就選擇加入。
新建立的組織鬆散、外加學校沒有後續扶持,負責人隻是隨機將七人分成一組,以線上交流的形式幫助大家敞開心扉、又敷衍潦草地請專家進行幾次演講後,發現效果不佳就沒再繼續。
在那個互聯網不夠發達的年代,互不相識的七人聊天群很快沉寂,一個月後,群主提出要解散互助群。
當餘幼笙以為事情要就此結束時,群裏鮮少發言的“j”突然找她私聊,表明他不想結束、問餘幼笙是否還願意再繼續聊。
她當時以為對方是群發,沒有拒絕就斷斷續續和j聊,一段時間後,居然發現兩人十分投機,再簡單不過的日常都能聊上半天。
他們很默契地從未問過對方身份信息、甚至彼此不知道對方是男是女:但大學三年裏兩人無話不談,甚至在餘幼笙麵臨就業選擇時,下意識反應都是詢問j意見。
她擔心臨時改行太過草率,錯誤的選擇會葬送未來,而j那時回複的話,她時隔多年都記的分毫不差。
【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所愛,不管出自什麽理由,你既然有幸能找到,就該拚命抓住。】
“……要不是這句話,我可能還是會和以前一樣,選擇隨大流從事一份還不錯、但不喜歡的工作。”
餘幼笙還是第一次和別人談j的事,連最好的朋友肖意都不知道他存在,卻能自然而然和季宴禮說起:“很可惜,後來他說要去國外治病,就沒再回複過我。”
和j的失聯,讓餘幼笙多年後也仍舊遺憾,垂眸歎氣:“不知道他病有沒有好,我發的郵件有沒有看過、現在過得怎麽樣。”
獨自絮絮叨叨半天,餘幼笙才想起季宴禮已經很久沒說話,歉然道:“好久沒想起這個人,才一下廢話這麽多---”
“再給他發一封郵件吧。”
沉默許久的季宴禮忽地出聲:“說不定這一次,他會回複你呢。”
餘幼笙表示懷疑:“可我們很多年沒聯係,或許他早換了聯係方式。”
“那也沒關係。”
季宴禮背靠坐椅,鏡片後的黑眸因為反光看不大清,隻聽得低音溫柔:“再告訴他一次,那些年的聊天對你也意義重大,告訴他你現在過得好不好。”
“告訴他,你從未忘記他。”
“我想,他一定會很高興看到這些。”
---
餘幼笙不算樂觀派,遇事態度甚至時而悲觀,前幾年給j發消息都石沉大海,認定兩人最後結局隻能失聯。
哪怕現在被季宴禮鼓舞,她也仍持懷疑態度:“如果j是覺得我話太多呢,我再打擾不是更不好麽。”
“不會,”季宴禮笑著揉她腦袋,低柔聲線聽的餘幼笙有一瞬喉嚨發癢,“能陪你聊這麽久的人,怎麽會突然對你不耐煩。”
男人輕晃玻璃酒杯,提出另一種假設:“或許j是膽小鬼,失聯很久後不知道怎麽麵對你,或許他也在等你再主動一次。”
“……但j不像是優柔寡斷的性格,”餘幼笙被說服地有幾分心動,一方麵覺得再發次郵件無傷大雅,一方麵又覺得j和季宴禮說的相差甚遠,沉思抿唇,
“在我印象裏,j更符合知心大姐姐的形象。”
“……”
季宴禮手上動作頓住,完美笑容出現一絲裂紋:“知心姐姐?j的網聊主頁上不是寫明男生嗎。”
“當時很多人不注意這些吧,也有女生不想被騷擾就換成男性,”餘幼笙當時就屬於後者,忽地覺得不對勁,
“你怎麽知道j的主頁是男性?我剛才說過嗎?”
“嗯,你說了,”季宴禮垂眸喝酒,鏡片後的長睫遮擋情緒,“你說對方資料顯示男性,但你們沒問過對方身份和性別。”
“……這樣麽,”餘幼笙依舊想不起她說過,並不過分糾結,“我們的確沒問過,但因為很多細節,我一直以為j是女生。”
她印象深刻的是有次生理期前,小腹隱隱作痛隻想睡覺,j第一反應就是提醒她早些休息、生理期太難受就去學校醫務室。
生理期的事餘幼笙從沒說過,j大概是從她每月這幾天都不舒服,從而得出結論。
男生不會有這種下意識反應,餘幼笙從此認定j是女生。
聽完她分析解釋,旁邊的季宴禮忽地搖頭笑了笑。
餘幼笙不解,問他在笑什麽。
“沒事,”男人仰頭將透明杯中的青梅酒一飲而盡,口吻難得有幾分無可奈何,“就是突然覺得,”
“有時候知道太多,不見得是好事。”
“……”
餘幼笙聽得一頭霧水。
借著j的故事揭開她當年大學生活,餘幼笙說這半天才想起來季宴禮,不由好奇他的留學生活:
“國外大學和國內差別大嗎?”
別說出國留學,她長到27歲都沒離開過腳下這片土地----讀書時沒錢,工作後要麽沒時間、要麽有時間但找不到同行夥伴,旅遊計劃一直擱置。
“和國內差不多,區別是用英語交流,”季宴禮對當年求學一筆帶過,轉移話題,
“想出國可以等到你學校放假,正好當作結婚蜜月。”
餘幼笙倒是想出去轉轉,但沒想過用結婚做由頭:“不用那麽隆重,當隨意旅遊就好。”
說完,她就見季宴禮黝黑雙眸沉靜看過來,沉吟思考片刻,朝她笑了笑,“婚戒、婚禮、蜜月旅行都不要。”
“笙笙,”男人右手撐著臉,金絲眼鏡框連接的細鏈懸空輕晃,笑容也帶上幾分莫測的神秘感,“你對我們的婚姻,沒有任何期待嗎。”
餘幼笙仔細想想的確沒有,她現在滿意還來不及:“現在已經很好了。”
“可我還覺得不夠,”除了那檔子事,季宴禮生活上處處順著她心意,第一次和餘幼笙相左意見,“我這輩子隻結婚一次,不想就這樣草草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