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幼笙低頭,見季宴禮正彎腰為她係鬆開的鞋帶,沉聲在來往嘈雜聲中清晰依舊:“山上人多,跟緊我。”
“好。”
餘幼笙耐心等季宴禮係好起身,又從口袋裏拿出一顆彩色透明質包裝的糖果。
男人骨節分明的手將糖遞過來:“運動前補充糖分,防止血糖降太快頭暈。”
餘幼笙認出來,還是醫院那天見過的糖:“啊,這個糖你和我說過,是你當時的病友送的。”
拆開包裝,她將糖含在嘴裏,感受絲絲清甜在舌尖彌漫,含糊問道:“那他後來病好了嗎?”
“……沒有,”季宴禮聞言沉默幾秒,隨後抬手揉揉她發頂,“但我相信,總有一天會好的。”
餘幼笙點頭表示讚同。
醫療科技飛速發展,她的一型糖尿病在十年前,還被稱為無法戰勝的終身疾病,最近vertex的幹細胞療法都快進到步入臨床;更不必說各種癌症攻克也逐年有好消息。
塔駝峰空氣清新,微風拂過時,還能聞到空氣中春天獨有的味道。
慢悠悠地沿著山路向上,看著環山遍野的翠綠、以及從層疊葉片縫隙中鑽進來的日光,心情都不自覺變好。
半山腰搭乘纜車,兩人自然牽手坐在包廂同排,隔著玻璃看窗外鬱鬱蔥蔥。
餘幼笙右手被季宴禮牽著放進口袋,眺望百年老樹枝丫上的新葉,忍不住道:“出生前,家裏人請大師給我起名字,最後用的''笙''字。”
“但在所有季節裏,我最喜歡春天。”
“我生病是在冬天,那段時間覺得特別難熬,”餘幼笙回頭著看向季宴禮,以及男人身後鋪開的大片藍天白雲與生機勃勃的綠,輕聲道,“但春天是不一樣的,無論是剛播中的嫩芽、還是百年老樹曆冬後的枯木,都有重生的機會。”
春光會平等地愛憐所有人,於是在世間播種希望。
“所以,哪怕知道你可能不想出門,我還是想和你一起來,”抬手看光照從指縫中流過,餘幼笙彎眉笑了笑:
“季宴禮,我也希望你能看到這份春光。”
季宴禮靜靜望著侃侃而談的餘幼笙。
為了踏青遊玩,她今天特意化了淡妝塗著口紅,精致五官更顯立體,吹彈可破的皮膚在春光明媚中,越發白皙透亮。
此刻餘幼笙沐浴在春光中,發頂與肩頭都躍動著金燦光點,笑容鮮活而明媚,讓季宴禮有過一瞬間恍惚。
窄小的空封閉空間裏,他仿佛又回到十三年前的那個冬天。
原本毫無交集的他們,意外住進同一家醫院;那時十六歲的季宴禮被告知患上支氣管囊腫、位置不好要做開胸手術;而同時確診一型糖尿病的餘幼笙,則因為父親醫鬧傷人、故事在醫院沸沸揚揚。
被父親家暴,是季宴禮自小最熟悉的事情。
於是乎,他不由對登上當地新聞報道的女孩留意幾分,記住她的臉,也自然在醫鬧幾日後撞見父女兩人時,人群中一眼認出餘幼笙。
那時她隻有十四歲,比現在病弱許多,藍白的病號服寬大到像是麻袋套在身上,走廊上費力地推著輸液架,卻還在討好地朝身旁粗魯的中年男人微笑說話,嗓音軟糯。
或許是在賣力迎合的餘幼笙身上看到過去自己的影子,在男人不耐煩地大聲駁斥、習慣性地抬起胳膊欲要打人時候,從未多管閑事的季宴禮拿出手機拍照,快門摁鍵聲在走廊清晰響起。
那時同樣是病秧子的他坐著輪椅,後季老爺子派來的律師倒很有威懾力,幾句話將男人震懾,吵嚷聲很快驚動其他醫護。
一時間,成年人爭吵不休,季宴禮嫌吵就想推輪椅離開,卻被拖著輸液架、狼狽跑來的小姑娘拽住衣角。
時至今日,季宴禮仍記得那天,餘幼笙將彩色透明紙包裝的糖果交給他時的語態神情。
女孩病中笑容也同樣天真爛漫,十四歲的餘幼笙彎眉和他道謝、又無比鄭重地將糖放進他掌心。
她說她不能吃糖、她說要把這顆糖送給他;
她說:“哥哥,希望你身體快快好起來。”
季宴禮聽說過,她是終身無法治愈的一型糖尿病,那幾日護士談到餘幼笙,背地裏都是歎息她年紀還這樣小,往後一輩子都要靠打針吃藥活著。
而女孩卻毫不吝嗇地祝福他,希望他身體健康。
那顆糖季宴禮放在床頭沒吃,偶爾餘光瞥見時,會有一瞬想起那個祝願他健康的女孩,也有幾次無意問起她情況,得知她已經出院。
他天生記憶力好,一直記得她的名字,記得她青澀卻已有亭亭玉立之姿,也記得那天塞給他糖果時、唇邊淺淡卻惹眼的一對酒窩。
與此相反的,是餘幼笙向來記不住他姓名。
連後來她匆匆忙忙來醫院、給曾經幫過她的醫護人員送寺廟求來的平安袋時,都是最後要走才來到他病房。
那時他並不知道,別人的平安袋裏的護身符上都寫了名字,唯獨隻有他是一紙空白。
他隻是難得錯愕地看著餘幼笙敲門進來,因為要回去上學,著急忙慌地放下平安袋就要離開。
他們隻有一麵之緣,季宴禮看得出,隻是順路來感謝的在餘幼笙單獨和他相處時,神情有多局促。
不想驚擾到她,於是接過平安袋後,他隻是禮貌而克製地溫聲說了句謝謝。
“哥哥,希望你能快點好起來。”
翻來覆去還是同樣的話,季宴禮沉默地目送餘幼笙離開病房,就見她走到門邊時腳步一頓,似是想到什麽。
最後餘幼笙轉身,在兩人即將開啟長達十三年的再無對話前,盈盈笑著同他說了最後一句:
“冬天馬上過去,等你出院以後,一定記得多看看春光。”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季宴禮時常會想起那年對話,發現餘幼笙統共隻和他說過三句話,其中兩句都希望他身體健康。
大概,這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祝福。
“……季宴禮?”
耳邊熟悉的溫柔女聲拉拽回飄遠思緒,季宴禮回神對上餘幼笙探尋模樣,就聽她好奇地又問一次:“你呢?你最喜歡什麽季節?”
或許是他從未真正離開過她身邊,季宴禮深深望著女人模樣,總覺得她和十三年前相差無幾,溫聲道:
“最喜歡春天。”
她連笑起來都是當年神態,眼底跳躍著光點,唇邊酒窩讓人移不開眼,說話時語調微微上揚:“你也喜歡春天?為什麽啊?”
知道她反感把情愛掛在嘴邊,季宴禮平日會刻意避開相關用詞,自我安慰地想著,像現在這般相敬如賓的過下去,已經很好。
現下或許是有發作傾向,運轉不周的大腦失去理智,又或許是有些話在心裏實在藏匿太久,總有紙壓不住火的一日。
“沒什麽特別理由,”季宴禮看著人隻微微一笑,隨即抬眸望向纜車包廂外的無盡春光明媚,薄唇輕啟,
“因為我愛的人,最喜歡春天。”
“好。”
餘幼笙耐心等季宴禮係好起身,又從口袋裏拿出一顆彩色透明質包裝的糖果。
男人骨節分明的手將糖遞過來:“運動前補充糖分,防止血糖降太快頭暈。”
餘幼笙認出來,還是醫院那天見過的糖:“啊,這個糖你和我說過,是你當時的病友送的。”
拆開包裝,她將糖含在嘴裏,感受絲絲清甜在舌尖彌漫,含糊問道:“那他後來病好了嗎?”
“……沒有,”季宴禮聞言沉默幾秒,隨後抬手揉揉她發頂,“但我相信,總有一天會好的。”
餘幼笙點頭表示讚同。
醫療科技飛速發展,她的一型糖尿病在十年前,還被稱為無法戰勝的終身疾病,最近vertex的幹細胞療法都快進到步入臨床;更不必說各種癌症攻克也逐年有好消息。
塔駝峰空氣清新,微風拂過時,還能聞到空氣中春天獨有的味道。
慢悠悠地沿著山路向上,看著環山遍野的翠綠、以及從層疊葉片縫隙中鑽進來的日光,心情都不自覺變好。
半山腰搭乘纜車,兩人自然牽手坐在包廂同排,隔著玻璃看窗外鬱鬱蔥蔥。
餘幼笙右手被季宴禮牽著放進口袋,眺望百年老樹枝丫上的新葉,忍不住道:“出生前,家裏人請大師給我起名字,最後用的''笙''字。”
“但在所有季節裏,我最喜歡春天。”
“我生病是在冬天,那段時間覺得特別難熬,”餘幼笙回頭著看向季宴禮,以及男人身後鋪開的大片藍天白雲與生機勃勃的綠,輕聲道,“但春天是不一樣的,無論是剛播中的嫩芽、還是百年老樹曆冬後的枯木,都有重生的機會。”
春光會平等地愛憐所有人,於是在世間播種希望。
“所以,哪怕知道你可能不想出門,我還是想和你一起來,”抬手看光照從指縫中流過,餘幼笙彎眉笑了笑:
“季宴禮,我也希望你能看到這份春光。”
季宴禮靜靜望著侃侃而談的餘幼笙。
為了踏青遊玩,她今天特意化了淡妝塗著口紅,精致五官更顯立體,吹彈可破的皮膚在春光明媚中,越發白皙透亮。
此刻餘幼笙沐浴在春光中,發頂與肩頭都躍動著金燦光點,笑容鮮活而明媚,讓季宴禮有過一瞬間恍惚。
窄小的空封閉空間裏,他仿佛又回到十三年前的那個冬天。
原本毫無交集的他們,意外住進同一家醫院;那時十六歲的季宴禮被告知患上支氣管囊腫、位置不好要做開胸手術;而同時確診一型糖尿病的餘幼笙,則因為父親醫鬧傷人、故事在醫院沸沸揚揚。
被父親家暴,是季宴禮自小最熟悉的事情。
於是乎,他不由對登上當地新聞報道的女孩留意幾分,記住她的臉,也自然在醫鬧幾日後撞見父女兩人時,人群中一眼認出餘幼笙。
那時她隻有十四歲,比現在病弱許多,藍白的病號服寬大到像是麻袋套在身上,走廊上費力地推著輸液架,卻還在討好地朝身旁粗魯的中年男人微笑說話,嗓音軟糯。
或許是在賣力迎合的餘幼笙身上看到過去自己的影子,在男人不耐煩地大聲駁斥、習慣性地抬起胳膊欲要打人時候,從未多管閑事的季宴禮拿出手機拍照,快門摁鍵聲在走廊清晰響起。
那時同樣是病秧子的他坐著輪椅,後季老爺子派來的律師倒很有威懾力,幾句話將男人震懾,吵嚷聲很快驚動其他醫護。
一時間,成年人爭吵不休,季宴禮嫌吵就想推輪椅離開,卻被拖著輸液架、狼狽跑來的小姑娘拽住衣角。
時至今日,季宴禮仍記得那天,餘幼笙將彩色透明紙包裝的糖果交給他時的語態神情。
女孩病中笑容也同樣天真爛漫,十四歲的餘幼笙彎眉和他道謝、又無比鄭重地將糖放進他掌心。
她說她不能吃糖、她說要把這顆糖送給他;
她說:“哥哥,希望你身體快快好起來。”
季宴禮聽說過,她是終身無法治愈的一型糖尿病,那幾日護士談到餘幼笙,背地裏都是歎息她年紀還這樣小,往後一輩子都要靠打針吃藥活著。
而女孩卻毫不吝嗇地祝福他,希望他身體健康。
那顆糖季宴禮放在床頭沒吃,偶爾餘光瞥見時,會有一瞬想起那個祝願他健康的女孩,也有幾次無意問起她情況,得知她已經出院。
他天生記憶力好,一直記得她的名字,記得她青澀卻已有亭亭玉立之姿,也記得那天塞給他糖果時、唇邊淺淡卻惹眼的一對酒窩。
與此相反的,是餘幼笙向來記不住他姓名。
連後來她匆匆忙忙來醫院、給曾經幫過她的醫護人員送寺廟求來的平安袋時,都是最後要走才來到他病房。
那時他並不知道,別人的平安袋裏的護身符上都寫了名字,唯獨隻有他是一紙空白。
他隻是難得錯愕地看著餘幼笙敲門進來,因為要回去上學,著急忙慌地放下平安袋就要離開。
他們隻有一麵之緣,季宴禮看得出,隻是順路來感謝的在餘幼笙單獨和他相處時,神情有多局促。
不想驚擾到她,於是接過平安袋後,他隻是禮貌而克製地溫聲說了句謝謝。
“哥哥,希望你能快點好起來。”
翻來覆去還是同樣的話,季宴禮沉默地目送餘幼笙離開病房,就見她走到門邊時腳步一頓,似是想到什麽。
最後餘幼笙轉身,在兩人即將開啟長達十三年的再無對話前,盈盈笑著同他說了最後一句:
“冬天馬上過去,等你出院以後,一定記得多看看春光。”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季宴禮時常會想起那年對話,發現餘幼笙統共隻和他說過三句話,其中兩句都希望他身體健康。
大概,這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祝福。
“……季宴禮?”
耳邊熟悉的溫柔女聲拉拽回飄遠思緒,季宴禮回神對上餘幼笙探尋模樣,就聽她好奇地又問一次:“你呢?你最喜歡什麽季節?”
或許是他從未真正離開過她身邊,季宴禮深深望著女人模樣,總覺得她和十三年前相差無幾,溫聲道:
“最喜歡春天。”
她連笑起來都是當年神態,眼底跳躍著光點,唇邊酒窩讓人移不開眼,說話時語調微微上揚:“你也喜歡春天?為什麽啊?”
知道她反感把情愛掛在嘴邊,季宴禮平日會刻意避開相關用詞,自我安慰地想著,像現在這般相敬如賓的過下去,已經很好。
現下或許是有發作傾向,運轉不周的大腦失去理智,又或許是有些話在心裏實在藏匿太久,總有紙壓不住火的一日。
“沒什麽特別理由,”季宴禮看著人隻微微一笑,隨即抬眸望向纜車包廂外的無盡春光明媚,薄唇輕啟,
“因為我愛的人,最喜歡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