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漢皇帝劉鈞見大臣們爭辯起來,目光看向了武官班列的劉繼業,這位朝廷中流砥柱的大將軍。


    “劉將軍,你的意見呢?”


    一位身材魁梧,留著美髯,五十多歲的男子聽到被點名,就走出了班列。


    他就是劉繼業,原名楊業,被北漢世祖劉崇賜名劉繼業,也就是後世在戲劇中常稱的楊繼業,乃是後漢麟州刺史楊弘信之子。他少年時候好任俠,善於騎射,武藝很高。北漢建立後,追隨北漢世祖劉崇,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聞名遠近,因忠烈武勇,素有智謀,屢立戰功,遷升建雄軍節度使,在北漢軍方有“劉無敵”之稱。


    劉繼業在軍中的威望很高,素有戰名,他一出來,代表著主戰派,實權派的大將,所以,文臣大臣暫時先不吵了,等聽他如何回答。


    “回陛下,臣以為,目前以我們的兵力,如果現在就直接出兵,幾萬人馬,很可能占不到多少便宜,不如先觀望戰局,看大宋與江南唐國,能打到什麽地步,是否大宋會因此消耗很大,不斷需要增兵,輸送糧草給前線等。


    “如果大宋陷入了焦灼戰,牽製了大宋的主要兵力,那我們就可以逮住機會,聯絡北麵的遼國,西北的藩鎮勢力,聯合進攻北宋的邊境,就能夠得勝,不求一句滅掉大宋,打入汴京城,但是,卻可以收複我們漢國的疆土,有了土地和百姓,修整幾年,國家自然就能強盛起來。”


    劉繼業分析合理,思路清晰,並不激進,也不畏怯,隻是要等待時機,謀後而動。


    “劉將軍說的有道理啊,這樣更為穩妥!”


    “臣讚同劉將軍的提議!”


    “臣也讚同!”


    不少文臣武將紛紛響應、附議。


    連同平章事郭無為也站出班列,支持道:“劉將軍的提議,不急不躁,臣覺得可行,在大宋與江南唐國交戰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派出遊梟、秘諜等,到宋國散播謠言,遼國要出兵攻打宋國,這樣可以瓦解汴京城和各地百姓的凝聚力,拖宋軍的後腿,讓大宋臣子們也要搖旗不定,此乃計一也。”


    “另外,我們也要加緊整兵和訓練,打造一支精銳,可以長驅直入,一旦開戰,可以迅速橫掃幾座城池,收複回來,這樣免得仗打得曠日持久,消耗巨大。我漢國的國庫日漸空虛,恐怕經不起幾次大軍前線作戰。”


    北漢皇帝劉鈞聞言點頭,對丞相郭無為、劉繼業的建議表示肯定,目光一掃,看到站在站在大臣最前,介於皇帝之間的太子劉繼恩,便詢問道:“太子,你覺得呢?”


    劉繼恩聽到被點名詢問政見,頓時有些緊張,他的資質平庸,對治國大道理,背一點文章還湊合,一到現場臨時反應,就遜色了。


    其實太子劉繼恩,原本並不姓劉,而是原姓薛,父親薛釗因不受嶽父漢世祖劉崇所用,又與妻子劉氏聚少離多,結果有一天薛釗喝醉了酒,因拌嘴幾句,便抽劍將劉氏刺傷,這下酒勁驚醒之後,直接畏罪自殺了。那時候劉繼恩年紀尚小,其舅父劉鈞又膝下無子,因此劉崇就將外甥身份劉繼恩、劉繼元都過繼給劉鈞了。


    等劉崇病逝,劉鈞繼位後,任命了劉繼恩為太原尹,北漢儲君太子,但劉繼恩資質平庸,劉鈞常常對臣下郭無為抱怨劉繼恩無治國之才。而丞相郭無為也趁機勸說皇帝改立劉繼元為儲君,但遭到劉鈞的拒絕,這件事不了了之,但讓劉繼恩更加擔心自己的儲君位置了。


    “那個,劉將軍所言,句句在理,真知灼見,分析妥當,兒臣,兒臣也覺得大有道理,可以推行。”


    劉繼恩並沒有說出什麽大道理,而是拾人牙慧,凡事擁護聲最高的,他都支持,凡事在民間有賢明、威名的大臣,他都讚同,這樣避免說錯話,也避免得罪一些重臣,對他進行背後參奏。


    國家大事,資質平庸者,認知不夠,很難站在一國之君,廟堂重位上麵做決策,牽扯到國防、軍事、經濟、製度、田地等太多方麵的複雜事情,劉繼恩成長於宮廷,哪有那麽多的見識和思考能力。又因為少年喪父,被過繼寄養,在宮廷生活戰戰兢兢,性格方麵懦弱一些,也都是有原因。


    北漢皇帝劉鈞露出一絲失望之色,對這個太子的資質和才能還是一如既往的失望。


    但是嫡長製是皇族權力過度穩定、士大夫尊崇的繼承製度,他不能因為個人喜好,就隨便廢立太子。回想一下曆史,隋文帝廢掉太子楊勇,改立了楊廣,結果卻導致隋代三代而亡,就是沒有按照一個既定大規則去辦事。


    一旦這個口子開了,那以後皇子們都會內卷,爭相鬥起來,皇子與大臣之間勾連,為了得到支持,很可能形成諸多派係,最後鋌而走險,甚至敢弑君,兄弟反目骨肉相殘,會使得朝堂不穩,皇室不寧。


    “其它愛卿,是否還有補充?”


    大將軍李隱抱拳道:“臣覺得,當早準準備,西北諸藩早就在大宋收編吞並的規劃中,雖然麟州楊氏早些年依附後周,現在歸順了大宋,但是,其它三州藩兵節度使,都在擁兵自重,我們可加以利用。”


    唐宋之際,麟州楊氏家族起自長安,落戶麟州,經過近百年的傳承,發展成為名鎮陝北的武將世家。他們和府州折氏、豐州王氏、夏州李氏一起,也組成了當年陝北的“四大家族”。


    如果細推起來,北漢大將軍劉繼業,就是出身於麟州的楊家。


    在唐宋之間的五代時期,戰亂不止,諸強爭霸。唐朝末年,受封為“晉王”的李克用占據了晉、陝兩省北部,並任命折嗣倫為麟州刺史。李存勖繼任晉王之後,忙於和後梁朱溫征戰,為鞏固河防,他命折嗣倫於麟州之北的黃河岸邊建府州城,將麟州軍隊移駐於此。


    此時的麟州城防已是大空,當地地方勢力蜂起。楊弘信趁此良機,進駐麟州城池,自立為刺史;其弟楊弘榮則留於楊家溝守護家產,後代繁衍至今。楊弘信主政麟州,曆五代各朝,始終堅持“靜觀中原大局,再圖投靠”。


    直到後漢建立後,楊弘信雖承認麟州地屬河東,卻又把管轄權牢牢控於己手。曾任北漢河東太原尹的劉崇,此時收楊弘信長子楊業(劉繼業)於帳下。後漢建立後,即使長子效命於劉崇,但楊弘信仍接受了後周的封號。


    楊弘信去世後,其次子楊重訓繼任刺史之位,他因長兄劉繼業身在北漢,便也舉州依附北漢。但因當時陝北各部多受命於周,楊重訓被北周節度使勢力所圍,便再度歸順北周。此後,北周升楊重訓為麟州防禦使,因避後周恭帝柴祖訓諱,又改名楊重勳。


    這就是劉繼業,與麟州防禦使楊重勳的關係,也有府州折氏的起步建城原由,最有趣的是,劉繼業的發妻折賽花,折德扆之女,他一家可以聯係上西北楊氏、折氏兩大割據勢力。


    北漢皇帝劉鈞聽完,微微點頭,對這個提議也是認可的,目光看了朝中武將頂梁柱劉繼業,帶著幾分期待的眼神,如何推進,還需從長計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醉吟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左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左辰並收藏醉吟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