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朱棣回去後,左思右想,還是讓人把胡榮以前的任職記錄拿過來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
不看不知道,一看敢情自己還錯過了一個人才,雖說胡榮做的是錦衣衛這種暗處的工作,卻是個立心仁厚,處事詳雅的人,同僚都說其有長者風範,這倒是個現在最合適不過的人,越看越滿意。
朱棣立馬就讓人去把胡榮從濟寧調回京城。
皇城寺內。
朱瞻基剛到竹林亭內,胡善祥見他過來,立馬起身準備走。
“三姑娘,何故每次見我便避之不及。”
“男女獨處,傳出去不好。”
“那我們都見這麽多回了,那是不是該去向姑娘提親了。”
“你……我我才多大,提什麽親,說什麽呢?平白無故玷汙我名聲不成。”胡善祥急得語無倫次。
“那可如何是好,我已對姑娘傾心不已,恨不得現在就娶回家,若是三姑娘覺得年紀還小,那先先定婚約,等過幾年再……”
“什麽?我們都沒說過幾句話,怎麽就傾心不已。”胡善祥都聽懵了。
“一見鍾情,再見傾心。”朱瞻基語氣深情。
“說的這樣簡單,也不知和多少姑娘說過。”
“隻對你一人說過,沒有旁人。”朱瞻基怕她誤會,急忙辯解。
“騙誰呢?”說完,胡善祥也不和他再攀扯,趁他不注意,趕快跑了。
“唉,跑什麽呀,我話還沒說完呢……”朱瞻基二丈摸不到頭腦。
“是哪裏又說錯話了嗎?戲文話本裏不都是這麽說的嗎?”
“殿下,可能三姑娘覺得被唐突了。哪有和男子私定終身的,再說那戲文話本裏,私定終身的,又有幾個結局美的。”吳誠在一旁點醒。
“那現在該怎麽辦?”
“殿下今兒個好不容易出來,是來幹嘛的呢?”
“原本是來給她補上回的生辰禮的,如今這……她定是又不會收了。”
“殿下何不讓三姑娘看到您的誠意。”
朱瞻基看向他:“你有什麽辦法?”
“姑娘,怎麽這麽早就回來了?”
“有點頭暈,就先回來了。”
“可不是中暑了,雖說立秋了,可老話說,秋老虎,暑氣還是大的很,怕不是熱暑了,姑娘快些躺下。”靈芝說著就要給她打扇。
“好了,我躺會就好了。”
“那姑娘好好歇歇,要是不舒服,我去請大夫來。”
“那裏就要請大夫了,大驚小怪。”
“那我去看看給姑娘做點解暑的吃食。”
“好啊。”胡善祥聽到吃的,眼睛都亮了一下。
等靈芝出去後,胡善祥臉上表情放了下來。
想到剛才遇到的事,話說現在自己雖是個十歲的孩子,可內裏可是個二十多歲的現代人,卻還是第一次被人表白,還是和古代人,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胡善祥想到剛才那人說的話,抓著被子輾轉反側。
不過冷靜下來想想,其實,要是答應,也不是不可以,其一,那人是二哥哥同僚,那家世該是和自己相當,再者,如果,如果她在十五歲之前就訂下婚約,那,那就算幾年之後選太子妃,總不可能找她這個有婚約,而且可能到時候還可能已為人婦的女子吧。
想來她是在這邊回不去了,那選一個好點,家世相當,這樣也不怕被欺負的人家,應該是沒錯的吧。
“叩叩叩”敲門聲突然響起。
“誰啊?”肯定不是靈芝那丫頭,那會是誰?家中送東西的?有可能。
“叩叩叩”聲音再次響起。
胡善祥起身去開門,“怎麽也不說話。”卻不想,打開門一看。
朱瞻基站在院子裏。
“不是,公子這又是做什麽?”胡善祥看到他,不免真的頭痛了起來。
“我,上次送你的東西,你沒收,聽你哥哥說,之前你生辰,我也不知道,就想著補份生辰禮給你。”朱瞻基在胡善祥的眼神裏,說話聲音越來越小。
“我和公子委實沒什麽交情,沒有理由收公子的東西,公子還是請回吧。”說完胡善祥就把門一關。
“你若不收,我就一直在這裏等著,等到你出來為止。”朱瞻基朝裏麵大喊。
“隨便吧,累了。”胡善祥小聲說。
等靈芝回來的時候,看見站在院外的朱瞻基和吳誠,嚇一跳。
邊走邊回頭看了兩眼,吳誠還衝她笑了笑,她更是不明所以,快步走向房間。
“姑娘,外麵……”靈芝進來就問了起來。
“他們還在外麵,難不成還真等到我出去。”
“那要怎麽辦?這麽讓他們現在門外可怎麽是好,這要讓別人看見,還以為我們欠人債,被堵家門口呢?”靈芝越想越覺得像,沒忍住笑了出來。
“你還笑的出來,你知道他今天說什麽,一會說對我一見鍾情,一會說要送我生辰禮,一張嘴,沒一句實話,要不是他和二哥是朋友,我都……我都不知道說什麽好。”胡善祥想到他做的那些事,越說越氣憤。
“什麽?他居然說這樣的話,不過看上姑娘,倒是很有眼光嘛。”靈芝上下打量了一番自家姑娘。
“我才多大,也未免太幼齒了吧。這話你也信。”
“什麽幼齒?”靈芝沒聽明白何意。
“沒什麽。”
“那現下怎麽辦?看著那位公子這次是執著的很,真讓他一直站在哪?”
“他就是個無賴,哪有這樣逼迫人的。”胡善祥也不知該怎麽辦了。
“沒想到姑娘這就要煩心桃花債,這再過幾年……唉。”靈芝歎著氣。
“現在說風涼話有什麽用。”
“要不姑娘就出去見一麵,怎麽樣也把人打發走了才是,如何?”靈芝隻能想出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哼,要是出去了,那不就是我妥協了,憑什麽?他要站著,就讓他站著好了,總不能站一天到晚不回家吃飯吧。”
“好了,不想這事了。對了,你去弄了什麽好吃的。”
日落西山,朱瞻基還站在那呢。
“殿下,該回去了,再不走,就趕不上宮門下匙了。”一旁的吳誠提醒。
“要是走了,那不就前功盡棄了嗎?”朱瞻基仍然站著不動。
“我的好殿下,這要是宮裏知道了,陛下知道了,怎麽解釋,那殿下之前的謀劃就泡湯,這事急不來。”吳誠都快給他跪下了。
朱瞻基沉默了許久,終是有了動作,上前再次敲門,然後把東西放到門外,一步三回頭的離開了。
靈芝聽到敲門聲,正準備去開門,卻被胡善祥拉住,胡善祥衝她搖了搖頭。
又過了好一會,靈芝才去開門,“姑娘,他們走了,咦,這是什麽?”靈芝拾起門外的東西。
“姑娘不打開看看?”
“有什麽好看的,下次見麵還給他。”胡善祥把東西收了起來。
“姑娘還想著下次見呢?”
“我……”
“姑娘怎麽臉紅了。”
“說起來,二姑娘都出嫁了,再過兩年,老爺夫人也差不多要給姑娘相看人家了,這位公子倒是可以成為備選人之一。”
“說什麽呢?害不害臊。”
“姑娘就沒想過,比起從未見過就要成為夫妻,如果早早相處,了解之後,不是更好嗎?”
“你也覺得應該自由戀愛,好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什麽戀愛,靈芝隻是覺得,如果能找一個喜歡自己的,總好過找一個不喜歡,甚至見麵都沒見過的人。”
“找一個喜歡自己的?”胡善祥喃喃自語。
此時,胡宅。
胡善祥和胡岸從宮中得知父親要被調回京城的消息了,欣喜不已。
“沒想到,父親就要被調回京城了。”胡善圍激動的都坐不下來,從回家後就在廳堂裏踱步。
“大姐姐,快些坐下,你轉的我頭都暈了。”胡瑄在一旁看著大姐姐全然沒了平時的鎮定自若。
“看我高興的,現在心還突突的。”胡善圍終於坐下來說話。
胡岸看著大家都坐了下來,這才出聲:“雖說陛下已下旨,可畢竟還要等父親過來,我們還是低調些,可不知道多少人眼紅這事呢?”
“弟弟說的是,這段時間,我們是要安分些,千萬不可旁人找出錯處。”胡善圍經胡岸提醒,才反應過來。
“還有就是,三妹要盡快回家來了,等父親他們回來,三妹也要正正經經在家學女紅,掌家,為將來出嫁做準備了。”胡岸再次提議。
“對,我這就讓人去把三妹接回來。”
次日一早,胡家的人就來接胡善祥了,在馬車裏聽說父親要回京城任職了,還沒反應過來。
“靈芝,你說,父親母親要來京城了,真的嗎?”胡善祥反應過來後,都站了起來,忘了人還在馬車裏,直接撞上了車頂:“嘶。”
“姑娘,鎮定些。”靈芝趕快讓她坐下,“姑娘這般毛躁,要是讓夫人過來看到了,該說姑娘了。”
“我這不是一個沒注意嗎?”
東宮——青雲殿內
“啟稟殿下,上回派去鄒平的人回來了。”
“那還不讓他進來回話。”朱瞻基連忙放下手中的書。
“遵命。”
不看不知道,一看敢情自己還錯過了一個人才,雖說胡榮做的是錦衣衛這種暗處的工作,卻是個立心仁厚,處事詳雅的人,同僚都說其有長者風範,這倒是個現在最合適不過的人,越看越滿意。
朱棣立馬就讓人去把胡榮從濟寧調回京城。
皇城寺內。
朱瞻基剛到竹林亭內,胡善祥見他過來,立馬起身準備走。
“三姑娘,何故每次見我便避之不及。”
“男女獨處,傳出去不好。”
“那我們都見這麽多回了,那是不是該去向姑娘提親了。”
“你……我我才多大,提什麽親,說什麽呢?平白無故玷汙我名聲不成。”胡善祥急得語無倫次。
“那可如何是好,我已對姑娘傾心不已,恨不得現在就娶回家,若是三姑娘覺得年紀還小,那先先定婚約,等過幾年再……”
“什麽?我們都沒說過幾句話,怎麽就傾心不已。”胡善祥都聽懵了。
“一見鍾情,再見傾心。”朱瞻基語氣深情。
“說的這樣簡單,也不知和多少姑娘說過。”
“隻對你一人說過,沒有旁人。”朱瞻基怕她誤會,急忙辯解。
“騙誰呢?”說完,胡善祥也不和他再攀扯,趁他不注意,趕快跑了。
“唉,跑什麽呀,我話還沒說完呢……”朱瞻基二丈摸不到頭腦。
“是哪裏又說錯話了嗎?戲文話本裏不都是這麽說的嗎?”
“殿下,可能三姑娘覺得被唐突了。哪有和男子私定終身的,再說那戲文話本裏,私定終身的,又有幾個結局美的。”吳誠在一旁點醒。
“那現在該怎麽辦?”
“殿下今兒個好不容易出來,是來幹嘛的呢?”
“原本是來給她補上回的生辰禮的,如今這……她定是又不會收了。”
“殿下何不讓三姑娘看到您的誠意。”
朱瞻基看向他:“你有什麽辦法?”
“姑娘,怎麽這麽早就回來了?”
“有點頭暈,就先回來了。”
“可不是中暑了,雖說立秋了,可老話說,秋老虎,暑氣還是大的很,怕不是熱暑了,姑娘快些躺下。”靈芝說著就要給她打扇。
“好了,我躺會就好了。”
“那姑娘好好歇歇,要是不舒服,我去請大夫來。”
“那裏就要請大夫了,大驚小怪。”
“那我去看看給姑娘做點解暑的吃食。”
“好啊。”胡善祥聽到吃的,眼睛都亮了一下。
等靈芝出去後,胡善祥臉上表情放了下來。
想到剛才遇到的事,話說現在自己雖是個十歲的孩子,可內裏可是個二十多歲的現代人,卻還是第一次被人表白,還是和古代人,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胡善祥想到剛才那人說的話,抓著被子輾轉反側。
不過冷靜下來想想,其實,要是答應,也不是不可以,其一,那人是二哥哥同僚,那家世該是和自己相當,再者,如果,如果她在十五歲之前就訂下婚約,那,那就算幾年之後選太子妃,總不可能找她這個有婚約,而且可能到時候還可能已為人婦的女子吧。
想來她是在這邊回不去了,那選一個好點,家世相當,這樣也不怕被欺負的人家,應該是沒錯的吧。
“叩叩叩”敲門聲突然響起。
“誰啊?”肯定不是靈芝那丫頭,那會是誰?家中送東西的?有可能。
“叩叩叩”聲音再次響起。
胡善祥起身去開門,“怎麽也不說話。”卻不想,打開門一看。
朱瞻基站在院子裏。
“不是,公子這又是做什麽?”胡善祥看到他,不免真的頭痛了起來。
“我,上次送你的東西,你沒收,聽你哥哥說,之前你生辰,我也不知道,就想著補份生辰禮給你。”朱瞻基在胡善祥的眼神裏,說話聲音越來越小。
“我和公子委實沒什麽交情,沒有理由收公子的東西,公子還是請回吧。”說完胡善祥就把門一關。
“你若不收,我就一直在這裏等著,等到你出來為止。”朱瞻基朝裏麵大喊。
“隨便吧,累了。”胡善祥小聲說。
等靈芝回來的時候,看見站在院外的朱瞻基和吳誠,嚇一跳。
邊走邊回頭看了兩眼,吳誠還衝她笑了笑,她更是不明所以,快步走向房間。
“姑娘,外麵……”靈芝進來就問了起來。
“他們還在外麵,難不成還真等到我出去。”
“那要怎麽辦?這麽讓他們現在門外可怎麽是好,這要讓別人看見,還以為我們欠人債,被堵家門口呢?”靈芝越想越覺得像,沒忍住笑了出來。
“你還笑的出來,你知道他今天說什麽,一會說對我一見鍾情,一會說要送我生辰禮,一張嘴,沒一句實話,要不是他和二哥是朋友,我都……我都不知道說什麽好。”胡善祥想到他做的那些事,越說越氣憤。
“什麽?他居然說這樣的話,不過看上姑娘,倒是很有眼光嘛。”靈芝上下打量了一番自家姑娘。
“我才多大,也未免太幼齒了吧。這話你也信。”
“什麽幼齒?”靈芝沒聽明白何意。
“沒什麽。”
“那現下怎麽辦?看著那位公子這次是執著的很,真讓他一直站在哪?”
“他就是個無賴,哪有這樣逼迫人的。”胡善祥也不知該怎麽辦了。
“沒想到姑娘這就要煩心桃花債,這再過幾年……唉。”靈芝歎著氣。
“現在說風涼話有什麽用。”
“要不姑娘就出去見一麵,怎麽樣也把人打發走了才是,如何?”靈芝隻能想出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哼,要是出去了,那不就是我妥協了,憑什麽?他要站著,就讓他站著好了,總不能站一天到晚不回家吃飯吧。”
“好了,不想這事了。對了,你去弄了什麽好吃的。”
日落西山,朱瞻基還站在那呢。
“殿下,該回去了,再不走,就趕不上宮門下匙了。”一旁的吳誠提醒。
“要是走了,那不就前功盡棄了嗎?”朱瞻基仍然站著不動。
“我的好殿下,這要是宮裏知道了,陛下知道了,怎麽解釋,那殿下之前的謀劃就泡湯,這事急不來。”吳誠都快給他跪下了。
朱瞻基沉默了許久,終是有了動作,上前再次敲門,然後把東西放到門外,一步三回頭的離開了。
靈芝聽到敲門聲,正準備去開門,卻被胡善祥拉住,胡善祥衝她搖了搖頭。
又過了好一會,靈芝才去開門,“姑娘,他們走了,咦,這是什麽?”靈芝拾起門外的東西。
“姑娘不打開看看?”
“有什麽好看的,下次見麵還給他。”胡善祥把東西收了起來。
“姑娘還想著下次見呢?”
“我……”
“姑娘怎麽臉紅了。”
“說起來,二姑娘都出嫁了,再過兩年,老爺夫人也差不多要給姑娘相看人家了,這位公子倒是可以成為備選人之一。”
“說什麽呢?害不害臊。”
“姑娘就沒想過,比起從未見過就要成為夫妻,如果早早相處,了解之後,不是更好嗎?”
“你也覺得應該自由戀愛,好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什麽戀愛,靈芝隻是覺得,如果能找一個喜歡自己的,總好過找一個不喜歡,甚至見麵都沒見過的人。”
“找一個喜歡自己的?”胡善祥喃喃自語。
此時,胡宅。
胡善祥和胡岸從宮中得知父親要被調回京城的消息了,欣喜不已。
“沒想到,父親就要被調回京城了。”胡善圍激動的都坐不下來,從回家後就在廳堂裏踱步。
“大姐姐,快些坐下,你轉的我頭都暈了。”胡瑄在一旁看著大姐姐全然沒了平時的鎮定自若。
“看我高興的,現在心還突突的。”胡善圍終於坐下來說話。
胡岸看著大家都坐了下來,這才出聲:“雖說陛下已下旨,可畢竟還要等父親過來,我們還是低調些,可不知道多少人眼紅這事呢?”
“弟弟說的是,這段時間,我們是要安分些,千萬不可旁人找出錯處。”胡善圍經胡岸提醒,才反應過來。
“還有就是,三妹要盡快回家來了,等父親他們回來,三妹也要正正經經在家學女紅,掌家,為將來出嫁做準備了。”胡岸再次提議。
“對,我這就讓人去把三妹接回來。”
次日一早,胡家的人就來接胡善祥了,在馬車裏聽說父親要回京城任職了,還沒反應過來。
“靈芝,你說,父親母親要來京城了,真的嗎?”胡善祥反應過來後,都站了起來,忘了人還在馬車裏,直接撞上了車頂:“嘶。”
“姑娘,鎮定些。”靈芝趕快讓她坐下,“姑娘這般毛躁,要是讓夫人過來看到了,該說姑娘了。”
“我這不是一個沒注意嗎?”
東宮——青雲殿內
“啟稟殿下,上回派去鄒平的人回來了。”
“那還不讓他進來回話。”朱瞻基連忙放下手中的書。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