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善祥一家到京城的同一時間,翊坤宮裏,朱棣在和王貴妃商量著太孫選妃的事。


    朱棣正斜坐在榻上,一旁王貴妃替他按著肩。


    “陛下的意思是今年就讓太孫殿下開始選妃?”王貴妃確認著朱棣到翊坤宮來和她商量的事情,心裏不免有了計較。


    “今年快過完了,朕是想著今年可以想看看,等明年開春再確定人選,不過若是有好的,那今年就確定下來也是可的。”朱棣坐正了些。


    “臣妾就是覺得太孫殿下還小。”


    “也不小了,明年都十五了,就是選妃,又不是明年立馬大婚,選出來後,定是要學規矩看心性,怎麽也得過個兩三年,就不小了。”


    “也是,那陛下準備怎麽選,是就京城裏的姑娘小姐,還是各個地方的適齡姑娘都參選。”王貴妃聽完朱棣的話知道這是決定了也就不勸了,準備看看朱棣怎麽安排,好給朱瞻基通風報信。


    朱棣皺著眉思考了半天,“各地都選,盛勢會不會太大了,但是要是就京城的世家小姐們,會不會少了些?”


    王貴妃也是考慮了許久,才說“臣妾倒是有一個法子,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


    朱棣連忙說“愛妃有什麽法子盡管說來聽聽。”


    “這太祖早就有規定,向來選妃都是各地適齡女子,不拘於家世,這次隻是給太孫選妃,各地都選定要落人口實,何不就從京城裏選,但也不是隻選世家小姐,先讓人看看,京城裏六品以上的大人那些有和太孫差不多的小姐,下個月,由臣妾主辦個賞菊會,讓這些大人的夫人帶著自家的小姐來,臣妾和各位妹妹加上太子妃,一同看看,這要是有好的,就讓人宣進宮來,陛下覺得如何?”王貴妃說完看著朱棣。


    朱棣眯著眼想了想:“這倒也是個辦法,那就這麽辦,朕待會讓王景弘擬出名單來送到翊坤宮。”說完朱棣就準備走。


    王貴妃起身幫他整理,“恭送陛下。”


    “快,去看看太孫殿下在何處?告訴他這個消息,讓他想想怎麽應對。”


    “是。”


    朱瞻基剛回來就被告知了這件事。


    “替吾謝謝貴妃娘娘。”


    “娘娘還說,若是有什麽需要娘娘幫忙的,太孫殿下盡管吩咐。”


    “好。”


    “那奴婢先告退了。”


    “嬤嬤慢走,吳誠送送嬤嬤。”


    吳誠回來後,欣喜的說“殿下,這是個好機會啊,到時候讓貴妃娘娘選上胡三姑娘,這不就成了嗎?”


    “不行,現在不是時候,皇爺爺這次隻是替吾選妃,又不是大婚,也不是冊立太孫妃,一切還沒塵埃落定,都有變數。”


    “這……可胡三姑娘若是不進宮,太孫殿下您難道天天出宮去嗎?”吳誠小聲的嘀咕著。


    “你在那瞎嘀咕什麽呢?”


    “奴婢什麽也沒說。”


    “好了,你去看看永城那邊有沒有什麽消息,對了,皇爺爺要給吾選妃的消息,想辦法傳到彭城伯夫人耳朵裏。”


    “是。”


    朱瞻基半個月前收到永城傳過來的消息,孫氏沒有在這一次進宮的人中,既然如此,現在皇爺爺已經要給他選妃,那彭城伯夫人定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現在唯一的變數就是善祥,現在進宮必然不是個好時機,上一世孫氏不就是這個時候進的宮,不成想五年後皇爺爺來了個後星在魯,打了個措手不及,為了萬無一失,這一次,後星在魯也必須是胡善祥。


    胡家


    胡善祥原本有許多話要和祖母說,可是大家都舟車勞頓的,老太太早早的就歇下了。


    胡善祥獨自一人走在回廊上,夜晚的風有些涼,好在靈芝讓她多穿了兩件,不然明天指定著涼。


    今天一大家子都到京城了,所有人都很開心,父親在老家熬了這麽多年,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可是不對,曆史上,胡榮是在胡善祥當上太孫妃後才調回的京城,怎麽會在永樂八年就被召回,還直接坐上了錦衣衛指揮使的位置,不知道為什麽,從她提前來到京城,所有的人仿佛都開始了加速,胡岸胡瑄提前選為幼軍,胡榮提前回來,會不會有一天自己也提前進宮,冷靜下來的胡善祥突然有些害怕,自己原本是想要逃離曆史的軌道,可若是不管怎麽逃,都逃不掉怎麽辦?望著月明星稀的夜空,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難道自己還是要進宮,還是要被廢,成為明朝曆史上第一個廢後嗎?


    靈芝見胡善祥這麽晚還沒有回來,擔心出了什麽事,出來找人,就看見胡善祥一個人一動不動的坐在回廊上。


    “姑娘,怎麽好好的坐在這了,多冷啊!”靈芝跑著過來拉著她的手就唔住了,“手都涼成這樣了,快,我們回去。”


    胡善祥還是沒有說話,隻是被她拉著走。


    到了房裏,靈芝倒了杯茶給她放在手裏暖著,靈芝看著姑娘還是沒什麽反應,擔心她是冷壞了,著急的不行,都準備拿棉被過來給她裹上了。


    就在這時胡善祥突然出聲:“靈芝,上回,就上次那位公子送的東西還在不在?”


    靈芝一下被問懵了:“之前姑娘讓我收在箱子裏,從皇城寺回來就一同搬回來了,應該還在。”


    “去找出來。”胡善祥催促道。


    “哦哦,好。”靈芝困惑明明之前姑娘看也不想看,怎麽現在又急急的找出來。


    不一會兒功夫,靈芝把東西找了出來,放到了桌上。


    胡善祥立馬打開,裏頭兩樣東西,一樣是已經俵好的畫,打開卷軸一看,畫的居然是她撫琴的模樣,不過背景卻不是那片竹林,卻是皇城寺的荊桃,那天她穿著粉色的上襖,桃花的馬麵裙,這背景一換,簡直就像個桃花妖。


    放下畫卷,另一樣是用一個富貴平安紋的官皮箱裝著,有點像姑娘家的梳妝盒,打開一看,箱子裏放著一個金項圈的長命鎖,上麵居然刻著她的生辰。還有一塊玉圭,拿起來一看才發現上麵還有字,貌似是什麽人的生辰八字,不用猜大概是那位公子的。


    “姑娘,你是準備找出來到時候讓二爺還給那位公子嗎?”靈芝看著她拿出來看了半天,不說話,以為是想起來還東西呢?


    “收起來吧,到時候再說。”


    “好。”


    第二天,胡善祥起來感覺鼻子不通氣,沒想到昨晚吹的那陣風還是著了涼。


    “去和母親說,我身子不適,就不去請安了。”


    “昨兒個姑娘就不該在外頭待那般久。”


    “現在說什麽都晚了,我再睡會。”胡善祥迷迷糊糊的說。


    “要不要請大夫。”靈芝沒聽見回應,抬頭一看人已經睡過去了,摸了摸胡善祥額頭,不燙,睡一覺待會喝碗薑湯應該就行。


    胡夫人聽說女兒著了涼,也是又跑來,看著沒什麽事才放了心。


    宮裏,朱棣已經讓人把有女兒的人家找了出來,正讓王景弘弄個花名冊送到翊坤宮去。


    王景弘寫到一半突然問:“陛下,不知道那位還未上任的胡大人家的要不要加上去?”


    “胡家,哦,胡榮啊,他們家有適齡的女兒嗎?”朱棣問。


    “聽說胡大人家裏有七個女兒,有沒有適齡的奴婢就不太清楚了。”


    “那開始怎麽沒有他們家呢?”


    “胡大人前兩天才到京城,過兩天才到吏部報到呢?”


    朱棣思考了片刻說:“那就加上吧。”


    “是。”


    王景弘親自拿著整理好的東西跑了趟翊坤宮。


    “參見貴妃娘娘,這是陛下讓奴婢整理好的下個月賞菊會的名冊。”


    “快,給王大伴上茶看座。”


    “謝娘娘。”


    “這點子事,還勞煩王大伴親自跑一趟。”王貴妃看著花名冊說。


    王景弘起身道:“哪裏,娘娘說笑了,關係到太孫,怎麽會是小事。”


    “咦,這個胡家是?”


    “回娘娘,這是過兩天要上任的錦衣衛指揮使大人,您還不知道,但是他家大女兒就是胡尚宮。”


    “原來如此,是胡尚宮家裏啊,那本宮知道了。”


    “要沒什麽事,奴婢就先回了,陛下還等著奴婢複命。”


    “瞧我,把大伴就這麽久,快送送王公公。”


    走出去後,嬤嬤摸出一個荷包給王景弘。


    “人走了。”


    “嗯。”


    “本宮之前還在想怎麽把胡家三姑娘加到名單裏,沒想到王景弘提醒陛下就加上了。”


    “可王公公怎麽會買胡家這樣的麵子。”嬤嬤不解。


    王貴妃為她解惑:“他哪裏是給胡家麵子,他是給太孫殿下麵子。”


    “太孫,這……太孫也太深不可測了吧。”


    “太孫那邊有傳過來什麽話沒有?”


    “還沒。”


    “孫兒給王祖母請安。”


    王貴妃正想著要不要讓人給朱瞻基傳個話,沒想到他自己先來了。


    “免禮免禮,快坐下。”


    “謝王祖母。”


    “孫兒有事想求祖母。”朱瞻基開口道。


    “是賞菊會的事吧,是不是想讓本宮把胡家姑娘選上來?”王貴妃一猜就知道他想說什麽。


    “不,孫兒不想她選上。”


    “什麽?為什麽?”王貴妃不解。


    “隻能說孫兒還有旁的安排,她還沒到時候入宮。”


    “所以……”


    “孫兒請求祖母不要把胡三姑娘選上來。”


    “本宮知曉了,那選那幾位,你有人選嗎?”


    “這個王祖母可以看著辦,如果孫兒有人選,會讓人知會祖母。”


    “好,你有數就行,這回本宮倒是要看看這胡家姑娘有什麽特別之處。讓你為她如此費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果不廢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夕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夕胤並收藏如果不廢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