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三叔沒看出來吧。”朱棣邊說還邊往門口看了一眼。


    朱瞻基都快沒眼看了,“先不說三叔剛被您嚇的根本就反應過來,就說三叔那腦子也猜不出。”


    朱棣聽到這話放下心來,全然沒有了剛才嚴肅凶狠的模樣,“那就行,你三叔那也是長輩,你這話要是被你父親聽到,少不得說你。”


    “孫兒在父親麵前自然不會說的。”


    朱棣過了一會還是不放心,又問道:“你說這件事我就這麽輕拿輕放了,會不會不太好?”


    朱瞻基想了一會說:“這件事說起來就可大可小,天下本身也沒有真正的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道理,皇爺爺這次雖不說罰的多重,但也是讓三叔在屬下麵前沒了臉,又差點動手教子,最後還抄書,也算是動靜很大了,其他人要真有意見也不說什麽了。”


    朱棣想了想孫子這話,說的好像挺有道理,但怎麽有種說他雷聲大,雨點小的意思:“阿圭這是話裏有話了。”


    “皇爺爺可是冤枉孫兒了,孫兒說的可都是實話。”朱瞻基為自己辯解道。


    “你也累了一天了,早點去休息吧。”朱棣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是,皇爺爺也早些安置。”朱瞻基行禮退了出去。


    次日一早,朱棣和朱瞻基才正式開始巡查北京的營建,二月份的時候朱棣就命工部尚書宋禮等人開浚會通河。


    會通河起初僅僅隻是山東境內臨清到須城的一段運道,在前朝的時候從東平的安民山開始鑿河至臨清,引大汶河水到濟水,屬於衛河的一小部分,也是南北大運河的關鍵河段,大運河河道迂回曲折,而且水路並用,很不方便,而且會通河既狹窄水又不夠深,所以不能擔負很重的重量,故而前朝大多以海運為主。明朝初年輸送糧餉到遼東和北京等地,也是專門用海運,但是洪武二十四年的時候黃河突然在原武決口,洪水夾雜著泥沙向北邊衝去,會通河三分一的河段被淤泥堵塞,大運河自此中斷,自此從運河運送糧餉到北上的河運被阻礙。


    永樂初年,朱棣著手準備遷都事宜,因為不能和南方魚米之鄉相比,所以遷都的第一個大難題便是糧草,北京城糧食的來源,除了北京周圍州縣供應以外,主要還是依靠山東、河南及河北南部地區供應,而這供應的運輸就需要用到衛河,運河的水運糧食多集中於臨清、天津市場,再由糧商采購、販運至北京。


    為了解決北方運糧問題,原本準備河運和海運一同進行,但是海運要防止海盜一類,沒有安全保障,損失很大,所以為了解決遷都後的北京用糧問題,河運勢在必行,而河運則由長江、淮河到達陽武,這項工程極其耗費人力物力。這時


    濟寧州同知潘叔正向朱棣上言:“原來的會通河四百五十多裏,被汙泥堵塞的地方隻有三分之一,若把淤泥清理掉更方便,還不用重新開通新的運河。”


    於是今年命工部尚書宋禮到會通河治理淤泥,征發山東、徐州、應天、鎮江等地三十萬民夫服役。主要工程為改進分水樞紐、疏浚運道、整頓壩閘、增建水櫃等,其中有些工程在今年就可以完成。


    他除了維持原來的分水工程之外,又采納了熟悉當地地形的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議,在戴村附近的汶水河床上,築建了一條新的大壩,還將汶水餘水攔截引到南旺,注入濟州河。濟州河北段隨著水量的增多,通航能力也就大幅度地提高了。


    幾十年後,人們對這一分水工程又作了比較徹底的改進,即完全放棄前朝的分水設施,將較為豐富的汶水,全部引到南旺分流,並在這裏的河床上建造了南北兩個壩閘,方便更有效地控製水量。大體上說為三七開,南流三分,流向泗水,北流七分,注入禦河。人們戲稱:“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這便是後話了。


    疏浚河道大致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第一是將被黃河洪水衝毀的那一段河道,改地重新開鑿出來。第二是把會通河的其他河道拓寬。這樣,即便是載重量稍大的糧船,也可順利通過。


    朱瞻基上一世是永樂八年來巡幸北京的,那時候還沒疏通河道,沒想到這一次趕上了,憑著上一世的記憶,朱瞻基在一旁提出來一些自己的意見。


    朱棣對此自然是讚許有加,一臉不愧是我孫子的表情。


    轉眼間大半個月過去了,朱棣一行人也準備回京,這些天朱高燧在老父親麵前表現良好,很是刷了一波存在感,朱棣對這個幼子向來寵愛,所以朱高燧也是時常恃寵而驕。


    這不,就在朱棣離開前,突然有人告趙王在據守北京期間的許多不法事。


    朱高燧聽說了這事,二話不說跪在了朱棣麵前請罪,朱棣看著手邊的奏報,一樁樁一件件,都是自己這個好兒子幹的,原本朱棣不太相信,還讓人去查這些事情的真偽,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可是厲害的不行,真實情況可能比這還嚴重,最重要的是,朱棣的人還查到,小兒子和漢王有合謀奪嫡的嫌疑。


    這可是犯了朱棣大忌,自己對太子再不滿意,那不過是自古帝王對太子這個二把手的忌憚,既然立了太子,又怎麽會輕易廢黜,這些人還想合謀奪嫡,那要是奪嫡不成,到時候還想幹嘛,學老子造反不成。


    要說朱棣還挺了解自己兒子的,十幾年後,這兩個兒子可不就造了侄子的反,不過是沒有成功吧了。


    越想越不不行,這次朱高燧是逃不過去了,也知道朱棣是真的生氣了,就是跪在那請罪,沒有辯解一句,朱棣看到他這樣就來氣,起身走出去一腳就踹了過去。


    朱瞻基心想,原來這踹人都是遺傳的。


    朱棣把朱高燧削了一頓後立刻誅殺他的長史顧晟,還要褫奪朱高燧的冠服,還是朱瞻基在一旁求情才得以幸免。


    朱棣後來親自為他選擇了國子司業趙亨道及董子莊為長史輔導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果不廢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夕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夕胤並收藏如果不廢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