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局勢一團迷霧,各個官員都在站隊,太子這些天也是焦頭爛額的。


    這天朱高熾難得到太子妃宮裏來,太子妃見太子一臉倦色,開口道:“殿下是否要休息一下。”


    “嗯。”朱高熾按著太陽穴點點頭。


    太子妃在一旁給他按著摩,沒一會朱高熾就閉上了眼睛。


    一個時辰之後,朱高熾才悠悠轉醒,看見太子妃一直沒有休息,“你辛苦了。”


    “臣妾做一點事不辛苦,殿下監國才是真的辛苦。”太子妃扶著他起身。


    朱高熾想到朝堂上的事也是皺眉,“聽說二弟家的要成親了?”


    “是,大的幾個裏現在就瞻圻還沒有正妃,所以這次特地選了一個,前幾天漢王妃就進宮了,應該是這事已經確定了,殿下怎麽突然問這個?”太子妃還挺疑惑的,太子向來不太關心這類的事。


    “就是最近二弟又有些動作,父皇還沒回來,所以就多關注了些。”


    “臣妾能為殿下做些什麽?”太子妃也知道,漢王對他們一直不死心,太子能這麽說,恐怕這事不會小。


    “你一切照常就好,有你在,孤很放心。”太子妃在後宮的口碑向來很好,陛下,貴妃都是對她讚不絕口,朱高熾此生最大的幸事,有一個賢妻和一個能幹的兒子。


    “前朝的事,臣妾幫不了忙,但後宮臣妾還是可以給殿下出出力的。”


    “孤知道。”太子起身準備走,“好了,時辰也差不多了,孤還有宮務要忙,就先不陪你了。”


    “恭送殿下。”


    這天夜裏,朱高熾去了郭側妃處。


    “娘娘,奴婢伺候您歇息吧。”雲錦看見太子妃站在門外看著郭側妃方向。


    “一不留神就這麽晚了,那就安置吧。”太子妃走回房間。


    “娘娘不好受了?”


    “這麽多年,習慣了,郭側妃家中在朝上得力,殿下過去也是應該的。”


    “娘娘也為殿下做了許多。”


    “也不能這麽說,本宮也不單單隻是為了太子。”還有自己兒子,這些都是自己將來的保障。


    “太孫殿下也是孝順的,也不知道太孫殿下什麽時候回來?”


    “過年的時候吧。”太子妃也聽貴妃娘娘提過幾次。


    “那就快了,還有一個多月就年關了。”


    次日,太子妃和郭側妃在請安路上遇見。


    “參見太子妃。”郭側妃滿麵春風的走出來,看起來心情不錯。


    “妹妹不必多禮。”


    “姐姐今日也晚了些?”郭側妃突然問。


    “是,不知怎的,早上醒的晚了些,可能是昨晚看書看的晚了。”太子妃不著痕跡的說。


    “原來是這樣,臣妾還以為姐姐是難受的沒睡著?”畢竟誰都知道太子殿下下午都到太子妃處了,可是後來又走了,晚上卻是去了她宮裏。


    “妹妹這話無憑無據的,下次還是不要說的好。”


    “是,是臣妾失言了,請太子妃恕罪。”


    “都是姐妹,不用這般,下次妹妹說話多想想才是。”太子妃說完快步離開了。


    郭側妃心想,死要麵子活受罪。


    此時,順天府。


    經過近一個月的休養,永安公主終於痊愈,特地去給朱棣請安。


    “兒臣參見父皇。”


    “你大病初愈,快些起來。”朱棣連忙讓她起身。


    “謝父皇關心,兒臣已經大好,所以特地過來給父皇請安。”永安公主起身說。


    “知道你孝順,哪裏就急在這一時。”朱棣給她賜座。


    “其實兒臣這次來還有一事想向父親說明。”


    “是,趙王的事吧?”她不說朱棣也猜到了。


    “父皇英明,之前女兒在病中,不知道事情經過,要不是永平妹妹和我說,我還不知道竟然連累了弟弟。”永安公主繼續說:“兒臣生病這事,誰沒告訴,弟弟不知情是應該的,之前兒臣讓永平妹妹過來和父皇求情,父皇也沒有聽。所以今日親自過來……”


    “你的事不過是個借口,他犯得錯又豈是這一件,具體情況你不了解,好了這事你別管。”


    “可是……”


    朱棣製止了她繼續說話,換了個話題:“我們父女難得見麵,可是這次也沒有後宮的人跟過來,不然定要留你用膳。”


    “說起來兒臣還沒有謝謝瞻基呢?要不是他,兒臣可能就……”永安公主知道自己也勸不了朱棣。


    “你是他親姑姑,這有什麽謝不謝的。”


    “瞻基這孩子兒臣也好幾年沒見到他了,上次他大婚,兒臣都沒去,就簡單送了個東西過去,這次正好見見。”


    “你要想去見直接去找他就是。”


    “那兒臣就先退下了。”


    “嗯,去吧。”


    朱棣目送著女兒離開。


    “趙王現在怎麽樣了?”朱棣等人走後問了句。


    “趙王殿下傷好之後就繼續處理事務了,趙王殿下也是個勤勞肯幹的。”


    “最好是這樣,要是再讓朕知道他又打什麽歪主意……”


    “趙王殿下會理解陛下苦心的。”


    “這話你信嗎?趙王還好點,他沒有那麽多的想法,最多是跟在漢王後麵蹦躂,不過他們現在居然想在阿圭身上下功夫,這個朕絕不能容忍。”兩個小兒子一天天的幹些什麽東西,他還是知道的,之所以沒有製止,一是為了朝堂平衡,二是為了打壓太子。


    “太孫殿下聰明著呢?”王景弘笑著說。


    這個朱棣也點頭同意,不愧是他看中的人,上次那事,故意讓趙王往坑裏跳,他也順水推舟懲戒了趙王一番,算是警告了。


    “順天這邊的事情也差不多了,也要準備回京了。”朱棣算著日子。


    “陛下說的是,來之前貴妃娘娘就叮囑奴婢,提醒陛下年關之前定要回去。”


    “那就安排安排回去吧。”


    “是。”


    這段時間,朱瞻基和朱瞻壑兩個人把紫禁城的一些情況都查看了一番。


    “這裏的結構和京城的基本相同,就是比京城大一些,用不了多久,皇爺爺就可以準備遷都了。”朱瞻壑看著巍峨的皇宮說。


    “這還隻是建好了,要想遷都還有一堆其他的問題,糧食的問題這些,怎麽也還要兩三年。”朱瞻基說。


    “還是太孫殿下考慮的多。”


    “好了,今天也差不多了,該回去了。”朱瞻基說。


    “嗯。”


    剛走到半路,就有人來和朱瞻基說,“太孫殿下,永安公主來給您道謝,正在宮裏等您呢?”


    “永安姑姑過來了,怎麽也不早說。”朱瞻基聽完,加快了回去的速度。


    沒一會兩人就回到宮裏。


    “姑姑。”兩人異口同聲的喊。


    “看你們這滿頭大汗的,都說了不讓人去找你們,弄得這麽著急忙慌的回來,快坐下歇歇。”


    “是姑姑。”


    “我過來也沒有什麽事,就是特地過來給你們倆道謝。”永安公主說明來意。


    “姑姑這話就言重了,也是湊巧。”朱瞻基說。


    “我明白,這你們兩大婚,我在北京也沒回京城,這回正好得了兩塊好玉,送給侄媳婦,我也不知道她們喜歡什麽樣式的,就還沒打磨,到時候你們帶回去。”說著永安公主就推著兩個盒子到她們麵前。


    “大婚姑姑已經送過禮了,這再送……”


    “大婚是大婚的,這個送給侄媳婦的,你們兩沒有拒絕的權利,收著給媳婦。”永安公主特意說是給侄媳婦的,他們倆也不好再拒絕了,隻能接受。


    “那侄兒就替她謝過姑姑了。”


    “這才對嘛。好了,我來的也有些久了該回去了。等下次,等以後有機會咱們再見。”永安公主難得看到家人,雖有不舍,但是也確實不能多待。


    “姑姑不要難過,就快遷都了,您保重,到時候都可以見到的。”


    “說的是,上一次見你父親還十年前。”


    “父親也常提起姑姑。”朱瞻基說。


    “是嗎?”永安公主聽到這話有些欣慰。


    又過了幾天,朱棣和他們說,準備回京的事。


    “順天都下好幾場雪了,京城也變冷了吧。”朱棣看著外麵白茫茫的大雪說。


    “京城冷歸冷,但是雪沒有順天下的大。”朱瞻基說。


    “那阿圭是喜歡順天還是京城?”朱棣突然問。


    朱瞻基沒有積極回答,思考了一番:“雖然孫兒在順天待的時間不長,但是不知道為什麽,還是喜歡順天更多一點。”


    “哈哈哈,說的好,咱兩個順天都有緣分,朕當年分封到順天,你是出生在這裏,所以咱們都應該屬於這裏。”朱棣伸出手去感受風月。


    “皇爺爺不是喜歡順天,是想去漠北了。”朱瞻基笑著說。


    “這個小機靈鬼,是啊,遷都,想去漠北就近了,省的你父親三天兩頭的說沒錢沒錢不讓朕打仗,遷都之後,戰線不用拉的那麽長,省去了很多麻煩。”是啊,他哪裏是喜歡順天,他是想要親征。


    “父親也有難處。”朱瞻基以前還不明白父親的辛苦,重活一世才知道父親的處境有多難,回去之後還有一場陰謀詭計要破解,這次父親要受極大的打擊。


    “朕知道,可是……唉不說了。”說到一半朱棣擺擺手不說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果不廢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夕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夕胤並收藏如果不廢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