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妃一邊擔心兒子的婚事會有什麽變故,一邊又不確定自己這個身體能撐到什麽時候,萬一出了什麽事,朱瞻圻的婚事起碼要等上三年,這可不行。


    所以次日一早,漢王妃就遞了進宮的牌子。


    翊坤宮裏,王貴妃聽說漢王妃進宮了也是詫異了一下,怎麽說現在漢王一家都在風口浪尖的,隻好說了一句:“今日也不是請安的時候啊,王妃又說什麽事嗎?”


    “這個王妃倒是沒有說明,就是說進宮請安。”


    “算了,等他們去了封地也很難再見麵了,漢王妃是個實在的,讓她進來吧。”王貴妃說。


    “是。”


    沒一會,漢王妃就在宮女的帶領下走了進來。


    漢王妃給王貴妃叩首行了大禮。


    “你這孩子,好端端的行這麽大禮做什麽,還不快扶王妃娘娘起來。”王貴妃見她行如此大禮,急忙就讓人扶她起來。


    “謝貴妃娘娘,這以後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再見麵,您就受了晚輩這個禮吧。”漢王妃說。


    “你這孩子,莫說這樣的話,哪裏就見不到了,這之後也有機會來給陛下請安的。”


    “娘娘說的是。”漢王妃自然不能說自己的擔心。


    待漢王妃坐下之後,王貴妃才問了一句,“你這突然進宮是不是有什麽事情?”王貴妃了解她,除了逢年過節請安的時候,漢王妃還是很少進宮的。


    “果然什麽都瞞不過貴妃娘娘,臣妾今日確實有有一事相求,就是不知道現在說這事合不合時宜。”現在漢王那個情況,漢王妃還是有些擔心陛下會遷怒。


    王貴妃見她有難言之隱,先是屏退了左右,然後才開口說:“再怎麽說,陛下隻是讓漢王就藩去封地,咱們還是一家人,你有什麽話直說便是,本宮就先聽著,至於能不能辦成的,這個再說。”


    “貴妃娘娘這麽說,臣妾自是感激不盡。”漢王妃調整了一下呼吸繼續說:“事情是這樣的,之前瞻圻不是和王家小姐定了親嗎?本來是說等陛下回來之後賜婚,可是現在……”


    王貴妃雖然沒聽完,但也知道什麽情況了,“本宮知道你擔心什麽了,你是怕現在漢王要去封地,這婚事會有什麽變故,想在去封地之前定下來。”


    “貴妃娘娘睿智,臣妾就是這個意思,就是不知道陛下那邊會不會允準。”漢王妃主要是擔心朱棣會不答應啥的。


    “這個你就多慮了,這事再怎麽樣也不至於牽連到瞻圻他們,孫子們的婚事陛下還是會同意的,這樣,你今天先回去,等本宮找時間和陛下說說,等有了結果再通知你。”王貴妃應下。


    “謝貴妃娘娘,真是感激不盡。”漢王妃眉開眼笑的說。


    “一點小事,這些天你們也不好受吧,這事本宮也不好說什麽,陛下最近也是難受的很,等漢王去了封地,讓他好好過日子。”


    “臣妾明白。”漢王妃嘴上雖然這麽答應著,但是也知道,朱高煦那個人,沒救了,不過去了封地也好,不在京城,至少不會再想這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至於她自己能不能等到那個時候就不知道了。


    雖然朱棣讓漢王立即就藩,但是這還在年關,總要等過了元宵再走。


    這不元宵家宴的時候,漢王一家還是進宮來了。


    “今天元宵佳節,大家舉杯痛飲。”


    “元宵佳節,闔家團圓,兒臣祝父皇萬事如意。”


    “好,新的一年,大家都萬事如意。”


    其他人也說著吉祥話,到漢王的時候,朱棣沒說什麽。


    等宴會結束,朱瞻基他們準備出宮去玩,嘉興今年本來準備跟著去,立即就被太子妃製止了,“今年你大哥帶著你嫂子去,怕是沒空帶著你,你也少去添亂,今年就乖乖在宮裏聽到沒有。”


    “知道了,大哥是有了媳婦忘了妹妹。”嘉興吐槽道。


    “你這丫頭,瞎說些什麽呢?平常你大哥帶你少啊?”太子妃搖著頭說。


    “也是。”


    朱棣今天晚上留在了翊坤宮。


    “愛妃怎麽走神了,在想什麽呢?”


    “陛下恕罪,臣妾就是在想剛才宴席上,大家都一對一對的,有些感慨。”


    “感慨什麽?”


    “陛下莫不是忘了,幾個適齡的孫輩裏,瞻圻還沒有正妃呢?之前說想把側妃立為正妃,可是那個孫氏實在是有些……”


    “你提起這個,朕還答應了高煦一件事?”


    “陛下答應什麽事了?”


    “他想讓瞻圻留在京城。”


    “陛下答應了?”這漢王那些事情一出來,那想做什麽基本上是昭然若揭,現在又想把兒子留在京城,這明顯是不死心。


    “朕和他說了,一直留在南京是不可能,到時候遷都也一起跟著走,這樣即使他想做什麽也難成事,最多是傳遞些消息,正所謂,狗急跳牆,要是一點希望都不給他,他要是衝動之下做出什麽事來,誰也說不準,還有就是也不能讓太子覺得沒有了這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就放鬆警惕,有一個這樣的人威脅著,居安思危,也未必是壞事,還有漢王的封地,朕也想好了,就安排在樂安,離順天近,離應天遠,要是這小子以後真的不安分,也能及時發現和製止。”朱棣自然不放心朱高煦,隨時提防。


    “陛下考慮的長遠。”


    “這些事都不急,你剛才那個話倒是提醒朕了,瞻圻的婚事不然就在漢王離京前辦,這給了一巴掌總要給個甜棗不是。”朱棣想起來了,“朕記得你之前是不是提過他正妃有了人選,是哪家的姑娘來著……”朱棣自然是記不起來哪家姑娘,隻記得有這麽一回事。


    “翰林王大人家的姑娘,漢王妃看過了,是個不錯的姑娘,本來也是等陛下回來請旨賜婚,可不是一件事接著一件事,就不小心耽誤了嗎?”王貴妃繼續補充道:“現在這個局麵,也不知道王家會是怎麽個想法?”


    “你這話說的,怎麽,王家還敢嫌棄漢王家。”朱棣吹胡子瞪眼道。


    “陛下嚴重了,臣妾哪裏是那個意思,王家怎麽會嫌棄,臣妾是說,陛下之前差點把漢王給……是吧,這人家不免要擔心這婚事不保,索性就像陛下剛才說呢,趁著漢王離京前把這事定下來,甚至是辦完,也是喜事,大家都踏實不是。”


    “愛妃說的是,那這事就定下來,明日朕就下旨,其他的還要勞煩你了。”朱棣握著她的手說。


    “陛下言重了,這都是臣妾分內之事。”


    “朕知道,雖然這些孩子不是你親生,但你對他們猶如親母。”


    “陛下。”


    第二日,朱棣就把朱瞻圻和王珺黛的婚事定了下來。


    聖旨分別到了漢王府和王家。


    “王妃,宮裏來旨意了,王爺說,讓您去前廳。”


    “知道了。”漢王妃有預感,一定是她所求之事有了結果。


    果然等聖旨宣讀的時候,確實是漢王妃心中所想。


    “這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倒是件好事。”朱高煦聽完聖旨之後說了一句。


    “王爺說的是。”


    王宅


    “這前幾天還在擔心你這婚事要黃了呢,沒想到這剛過完元宵就來了旨意。”王夫人聽完聖旨看著王珺黛說。


    “該來的總會來的,現在母親盡可放心了。”


    “之前是擔心這事沒了著落你以後名聲不好聽,可現在這是有了聖旨,可就漢王府那個情況,你要真的嫁過去了,這日子也未見的好過。”王夫人也是糾結的不行,怎麽樣都覺得不行。


    “母親,這就是您多慮了,想這麽多也是無用,再怎麽樣也是王府,這嫁到尋常人家也未見的好過,之前見王妃娘娘人不錯,應該不會太差,母親也不要過於擔心。”


    “我這不是還要擔心,你這還在陪著一起去樂安,咱們母女這輩子現在再見就難了。”王夫人想到這個就更是歎氣,沒找到女兒一下子就要去那麽遠,以後怕是沒有見麵的機會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還要請父親母親原諒女兒無法侍奉在你們身邊吧。”王珺黛想到自己要離開父母也是傷心不已。


    “行了行了,都是夫人想法,這是好事,陛下這是對咱們家的看重,哭哭啼啼的做什麽?”王大人自然是見不得妻女這般模樣,不耐煩的說。


    “老爺這說的什麽話,舍不得女兒也是人之常情,老爺就舍得不成。”王夫人說。


    “我不和你說了。”王大人說不過,離開了。


    “母親千萬不要因為女兒和父親吵架。”王珺黛勸阻說。


    “我知道,好了,你父親說的也沒錯,怎麽說也是件好事,要是讓人知道咱們在這哭哭啼啼的,陛下怕是要怪罪的。”王夫人給自己和女兒擦著眼淚。


    “嗯。”王珺黛點點頭。


    這件事一下就傳了個遍,坐在家裏的何雲玥聽說了之後,說了句,“沒找到這事還能有後續,還以為就那樣了呢?”


    何玦正好過來接了句,“人家喜結連理,你這什麽語氣?”


    “嫉妒羨慕唄!”


    “呦,你終於想嫁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果不廢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夕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夕胤並收藏如果不廢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