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七推開殘缺的木門,端著一碗湯藥走進屋內。
把藥放在床邊,然後扶起吳父,一口一口的把藥喂進去。
吳父:“小七,不要再浪費錢了,爹沒幾天好活的了錢你就留著自己花吧。”
吳七久久沉默後:“爹,不用省了,這已經是家裏最後一點錢了。”
對於長公主重兵圍城的事,他一個小老百姓也不懂什麽忤逆的,他有的隻是慶幸。
如果不是長公主圍城免費發粥,他們爺倆估計可能要餓死。
但這些國家大事,和他們這種小老百姓都沒有關係。
吳七:“爹,我想好了等半個月解封後,我就進宮當內侍。”
吳父眼眶瞬間濕潤:“你···你真的想好了嗎?”
吳父知道自己這個兒子倔脾氣,認準的事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吳七雙眼無神的看向破舊的屋頂:“爹,我們這些平頭百姓,受了委屈與不公除了忍耐別無他法。”
吳七:“這個世道是這樣的,隻有斬斷後路進宮才能博出一條生路。”
吳父:“可是那也是條死路,這麽多年多少窮的過不下去的孩子進宮挨了一刀後沒有扛住···”
吳七:“隻有進宮,我才有機會往上爬,我才有可能把姐姐從花樓贖回來。”
就在吳父和吳七還在爭論時,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切的敲門聲。
自從經曆過那件事後,敲門聲就在吳七和吳父留下了深刻的陰影。
還好伴隨著敲門聲同時傳來隔壁大娘的聲音。
吳七打開門,門口正是往日對他們頗有照顧的大娘。
吳七:“大娘,這是怎麽了?”
大娘:“小七,快把你爹背上跟大娘走!”
現在雖然封城路,但帝都裏並沒有騷亂起來,普通百姓還是可以照常出門做小生意,隻是不能出城新鮮蔬菜吃食有些短缺。
反而因為街上少了那些紈絝子弟,和一些鬧事的地痞流氓,治安是前所未有的好。
大娘家裏有不少存糧,便想著現在食物價格高拿去賣肯定能掙不少錢。
沒想到才剛剛開始擺攤,就見官差押著一群人往刑場方向走。
大娘眼尖看到其中一個正是把隔壁吳家害的家破人亡的那個總管。
抓住行人問明原由,這才知道原來是長公主讓餘大人清算這些惡人。
但隻有半個月時間,所以餘大人直接把公堂搬到刑場旁邊,準備邊審邊砍。
大娘:“趕緊的,聽說人太多了,要是去的慢了你就看不到那天殺的行刑了。”
天大的好消息把吳七都給砸懵了,突然有些不確定是不是自己太渴望報仇了,導致出現幻覺了。
大娘見吳七還愣在那一動不動,心裏著急一巴掌拍過去道:“還愣著幹嘛!”
吳七這才轉身跑進屋背起吳父跟著大娘往刑場跑去。
吳父一開始被背著往外跑還一臉不解,還以為是那惡霸又過了吳七背著他跑路。
還想叫吳七自己跑,不要被他拖累了。
結果聽大姐說完前因後果後,轉頭開口催促道:“你再跑快點,實在太慢了放我下來,我自己走更快。”
吳七知道自己的父親根本不可能有那力氣,便隻是悶頭往前跑。
跑到刑場附近就擠不進去了,人實在太多了。
現在刑場外圍都人滿為患,更何況現在還有源源不斷百姓跑來。
有的甚至抱著牌位,披麻戴孝趕過來的。
這時一隊衙役趕了過來,硬生生擠出一條路,讓餘之鑒能順利通行。
餘之鑒艱難站到高台上:“各位父老鄉親,我知道大家期盼這一刻盼了很久。”
“但給我們的時間不多,隻有長公主控製住帝都,我們才能清算這些雜碎。”
“大家千萬不要太激動,引發混亂從而給城外的禁軍可乘之機。”
“這樣我們分批次來,審判這些罪犯都是有先後順序的,大家去登記處排隊等待,讓苦主能親眼目睹犯人伏法認罪。”
如果大家沒見過希望,還能忍耐在黑暗中生存,但見過光後就沒人會願意回到深淵中去。
大家都想親眼看著大仇得報,都是為此跑來刑場的。
刑場出現了史無前例的一幕。
大批百姓蜂擁而來,卻沒有發生任何的踩踏事件,反而是井然有序排隊等待著。
就看到一個衙役念一個犯人的名字,身後跟著一連串的長龍隊伍,走到刑場中間,然後聽完犯人的罪行、供詞,看完證據。
然後犯人就被推到刑具前,哢嚓一聲人頭落地。
屍體直接拖到板車上拉去填埋,因為砍頭太快苦主還沒反應過來一般都跟著看。
從這天開始刑場的石板就沒幹過,漸漸的刑場旁邊的常年清澈的河水開始漸漸變紅,而且是越來越紅。
當鮮紅的河水流淌出城外時,吳統領看出這分明是血水,心下瞬間一慌。
他這不是還沒進攻,那瘋女人就在裏麵大開殺戒了?
剛準備起兵攻打,城牆處就傳來一個士兵的喊話聲。
士兵:“吳統領,莫要驚慌,並非公主動手殺人,而是刑部在辦案。”
吳統領簡直滿腦的問號,這都什麽時候刑部竟然在查案子?
不對查什麽案子要殺這麽多人,連河水都染紅了!
士兵:“長公主說邊關的百姓和帝都的百姓都是大齊的子民,不能厚此薄彼,所以讓餘之鑒大人做主審官,把帝都欺壓百姓但有蛀蟲全殺了。”
說罷,竟然還拿起一個本子開始念今天殺了誰,為什麽而殺,犯什麽罪。
吳統領聽到這些罪行,都覺這些人簡直喪心病狂,死一百次都不為過。
裏麵最輕的都是逼良為娼,殺人親夫,搶奪人妻。
出現在裏麵的名字,吳統領幾乎都沒聽過,但又有幾個有點耳熟。
便轉頭問旁邊的副將:“這些是朝中那些大臣?”
副將似乎回憶了好一會才有些不確定的回答道:“好像都不是官,有幾個末將有點印象,是一些朝中大臣的親戚,或者是管家之流。”
帝都關係網複雜,毫不誇張的說走在路上隨便碰到個人發生爭執,都有可能是某位大臣的親屬。
吳統領一直都知道,有些混不吝的就靠著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關係,在外頭作威作福。
遇到事帶上銀子打聲招呼,隻要不是世家子弟這種鐵板,一般都能壓下來。
這倒不是這個大臣有多在乎這些親戚,而是這些親戚要是真的被抓了。
有損家族清譽,在朝為官誰不再在乎顏麵,醜事絕對不能放到明麵上來,成為別人茶餘飯後談資。
老百姓的死活和公道,沒人在乎。
這時打探消息的人回來了,確實是在刑場辦案,殺的就是城牆士兵念的那些人。
吳統領聽著這一個個名單,覺的這還真是那個長公主幹的出來事。
既然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人,能轉移掉長公主部分注意力,那些人也算物盡其用了。
吳統領在帝都深耕多年,隻是把守住城門根本不可能阻攔的了。
早些年吳統領就挖過一條隧道從城內通往郊外。
但地道過窄一次隻能容一人通過。
若是以往這條隧道可以輕鬆讓一小隊人潛伏進城裏,到時和他裏應外合,攻進帝都不是十拿九穩的事。
但吳統領偏偏遇到了不按常理出牌的長公主。
她不守城池,隻想殺人。
現在擺在吳統領麵前的是攻進去不難,難就難在怎麽搶在長公主把所有人都殺光前攻進去。
現在最穩妥的辦法,就隻能靠這條隧道把人一個個帶進去。
還不能一次性進太多,被發現吳統領有些不敢想。
把藥放在床邊,然後扶起吳父,一口一口的把藥喂進去。
吳父:“小七,不要再浪費錢了,爹沒幾天好活的了錢你就留著自己花吧。”
吳七久久沉默後:“爹,不用省了,這已經是家裏最後一點錢了。”
對於長公主重兵圍城的事,他一個小老百姓也不懂什麽忤逆的,他有的隻是慶幸。
如果不是長公主圍城免費發粥,他們爺倆估計可能要餓死。
但這些國家大事,和他們這種小老百姓都沒有關係。
吳七:“爹,我想好了等半個月解封後,我就進宮當內侍。”
吳父眼眶瞬間濕潤:“你···你真的想好了嗎?”
吳父知道自己這個兒子倔脾氣,認準的事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吳七雙眼無神的看向破舊的屋頂:“爹,我們這些平頭百姓,受了委屈與不公除了忍耐別無他法。”
吳七:“這個世道是這樣的,隻有斬斷後路進宮才能博出一條生路。”
吳父:“可是那也是條死路,這麽多年多少窮的過不下去的孩子進宮挨了一刀後沒有扛住···”
吳七:“隻有進宮,我才有機會往上爬,我才有可能把姐姐從花樓贖回來。”
就在吳父和吳七還在爭論時,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切的敲門聲。
自從經曆過那件事後,敲門聲就在吳七和吳父留下了深刻的陰影。
還好伴隨著敲門聲同時傳來隔壁大娘的聲音。
吳七打開門,門口正是往日對他們頗有照顧的大娘。
吳七:“大娘,這是怎麽了?”
大娘:“小七,快把你爹背上跟大娘走!”
現在雖然封城路,但帝都裏並沒有騷亂起來,普通百姓還是可以照常出門做小生意,隻是不能出城新鮮蔬菜吃食有些短缺。
反而因為街上少了那些紈絝子弟,和一些鬧事的地痞流氓,治安是前所未有的好。
大娘家裏有不少存糧,便想著現在食物價格高拿去賣肯定能掙不少錢。
沒想到才剛剛開始擺攤,就見官差押著一群人往刑場方向走。
大娘眼尖看到其中一個正是把隔壁吳家害的家破人亡的那個總管。
抓住行人問明原由,這才知道原來是長公主讓餘大人清算這些惡人。
但隻有半個月時間,所以餘大人直接把公堂搬到刑場旁邊,準備邊審邊砍。
大娘:“趕緊的,聽說人太多了,要是去的慢了你就看不到那天殺的行刑了。”
天大的好消息把吳七都給砸懵了,突然有些不確定是不是自己太渴望報仇了,導致出現幻覺了。
大娘見吳七還愣在那一動不動,心裏著急一巴掌拍過去道:“還愣著幹嘛!”
吳七這才轉身跑進屋背起吳父跟著大娘往刑場跑去。
吳父一開始被背著往外跑還一臉不解,還以為是那惡霸又過了吳七背著他跑路。
還想叫吳七自己跑,不要被他拖累了。
結果聽大姐說完前因後果後,轉頭開口催促道:“你再跑快點,實在太慢了放我下來,我自己走更快。”
吳七知道自己的父親根本不可能有那力氣,便隻是悶頭往前跑。
跑到刑場附近就擠不進去了,人實在太多了。
現在刑場外圍都人滿為患,更何況現在還有源源不斷百姓跑來。
有的甚至抱著牌位,披麻戴孝趕過來的。
這時一隊衙役趕了過來,硬生生擠出一條路,讓餘之鑒能順利通行。
餘之鑒艱難站到高台上:“各位父老鄉親,我知道大家期盼這一刻盼了很久。”
“但給我們的時間不多,隻有長公主控製住帝都,我們才能清算這些雜碎。”
“大家千萬不要太激動,引發混亂從而給城外的禁軍可乘之機。”
“這樣我們分批次來,審判這些罪犯都是有先後順序的,大家去登記處排隊等待,讓苦主能親眼目睹犯人伏法認罪。”
如果大家沒見過希望,還能忍耐在黑暗中生存,但見過光後就沒人會願意回到深淵中去。
大家都想親眼看著大仇得報,都是為此跑來刑場的。
刑場出現了史無前例的一幕。
大批百姓蜂擁而來,卻沒有發生任何的踩踏事件,反而是井然有序排隊等待著。
就看到一個衙役念一個犯人的名字,身後跟著一連串的長龍隊伍,走到刑場中間,然後聽完犯人的罪行、供詞,看完證據。
然後犯人就被推到刑具前,哢嚓一聲人頭落地。
屍體直接拖到板車上拉去填埋,因為砍頭太快苦主還沒反應過來一般都跟著看。
從這天開始刑場的石板就沒幹過,漸漸的刑場旁邊的常年清澈的河水開始漸漸變紅,而且是越來越紅。
當鮮紅的河水流淌出城外時,吳統領看出這分明是血水,心下瞬間一慌。
他這不是還沒進攻,那瘋女人就在裏麵大開殺戒了?
剛準備起兵攻打,城牆處就傳來一個士兵的喊話聲。
士兵:“吳統領,莫要驚慌,並非公主動手殺人,而是刑部在辦案。”
吳統領簡直滿腦的問號,這都什麽時候刑部竟然在查案子?
不對查什麽案子要殺這麽多人,連河水都染紅了!
士兵:“長公主說邊關的百姓和帝都的百姓都是大齊的子民,不能厚此薄彼,所以讓餘之鑒大人做主審官,把帝都欺壓百姓但有蛀蟲全殺了。”
說罷,竟然還拿起一個本子開始念今天殺了誰,為什麽而殺,犯什麽罪。
吳統領聽到這些罪行,都覺這些人簡直喪心病狂,死一百次都不為過。
裏麵最輕的都是逼良為娼,殺人親夫,搶奪人妻。
出現在裏麵的名字,吳統領幾乎都沒聽過,但又有幾個有點耳熟。
便轉頭問旁邊的副將:“這些是朝中那些大臣?”
副將似乎回憶了好一會才有些不確定的回答道:“好像都不是官,有幾個末將有點印象,是一些朝中大臣的親戚,或者是管家之流。”
帝都關係網複雜,毫不誇張的說走在路上隨便碰到個人發生爭執,都有可能是某位大臣的親屬。
吳統領一直都知道,有些混不吝的就靠著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關係,在外頭作威作福。
遇到事帶上銀子打聲招呼,隻要不是世家子弟這種鐵板,一般都能壓下來。
這倒不是這個大臣有多在乎這些親戚,而是這些親戚要是真的被抓了。
有損家族清譽,在朝為官誰不再在乎顏麵,醜事絕對不能放到明麵上來,成為別人茶餘飯後談資。
老百姓的死活和公道,沒人在乎。
這時打探消息的人回來了,確實是在刑場辦案,殺的就是城牆士兵念的那些人。
吳統領聽著這一個個名單,覺的這還真是那個長公主幹的出來事。
既然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人,能轉移掉長公主部分注意力,那些人也算物盡其用了。
吳統領在帝都深耕多年,隻是把守住城門根本不可能阻攔的了。
早些年吳統領就挖過一條隧道從城內通往郊外。
但地道過窄一次隻能容一人通過。
若是以往這條隧道可以輕鬆讓一小隊人潛伏進城裏,到時和他裏應外合,攻進帝都不是十拿九穩的事。
但吳統領偏偏遇到了不按常理出牌的長公主。
她不守城池,隻想殺人。
現在擺在吳統領麵前的是攻進去不難,難就難在怎麽搶在長公主把所有人都殺光前攻進去。
現在最穩妥的辦法,就隻能靠這條隧道把人一個個帶進去。
還不能一次性進太多,被發現吳統領有些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