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初光身著樸素的衣袍,站在簡陋的粥棚前,手中穩穩地握著勺子,一勺一勺地為排隊的百姓盛滿熱騰騰的稀粥。


    她的動作輕柔而有耐心,每一個微笑都如同春日的暖陽,溫暖而真摯。


    城池的百姓們接過粥碗,無不麵露感激之色,對這位平易近人的貴人投以崇敬的目光。


    而在不遠處的陰影中,蕭閣老和其他幾位文臣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幕。


    在他們看來,一國之君應當高居廟堂之上,威嚴不可侵犯,怎能在街頭巷尾給賤民盛粥,簡直有辱斯文。


    更讓他們不解的是,平日裏瑤初光對他們這些文臣的態度,簡直可以說是高高在上,傲慢至極,今日的轉變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瑤初光忽然停下手中的動作,緩緩轉過身來。


    她的麵容瞬間從溫柔轉為冷峻,眼中的光芒銳利如刀,掃視著每一位大臣。空氣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感到了一股無形的壓力。


    “看清楚了嗎?”瑤初光的聲音冰冷而清晰,每一個字都像是從冰窖中取出,讓人不寒而栗。


    “朕今日之所為,乃是為了讓你們明白,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你們身為朝廷重臣,更應懂得體恤民情,關懷民生。”


    大臣們麵麵相覷,他們意識到瑤初光的意圖是要他們放下架子,親近平民,這在他們看來簡直是有辱斯文,是對他們身份的極大侮辱。


    然而,麵對瑤初光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沒有人敢出言反駁。


    見大臣們一個個敢怒不敢言的樣子,瑤初光滿意的轉過頭繼續帶上溫和的笑臉繼續盛粥。


    蕭閣老看著瑤初光翻臉簡直比翻書還快。


    眾大臣:虛偽


    蕭閣老:虛偽至極


    瑤初光知道自己這些舉動,在蕭閣老他們眼中簡直離經叛道。


    隻聽說過禮賢下士的,就沒聽說過禮賢貧民的。


    估計他們覺的自己遲早會把自己玩死,得位不正,荒誕不經還執迷不悟,簡直把所有昏君能幹的不能幹的都做了。


    這些世家門閥在軍隊上一時半會拿瑤初光沒有辦法。


    但他們可以先發動輿論戰,各自詆毀,三人成虎說的多了就成真了。


    明明是門閥世家們土地兼並,收割底下百姓的糧食土地。


    豐年囤積糧食,災年就靠這些糧食收割貧民的田地。


    然後天天高呼百姓辛苦要減輕賦稅徭役,其實最後減輕的是這些地主世家的賦稅,徭役則是減少了地主家的佃農。


    最後貧民日子過不下去了,揭竿而起時,世家就會一臉正氣凜然的說早看朝廷不順眼了,我出錢資助你謀反。


    地主所有壓迫農民的手段都是合法合規的,當底層人過不下去卻不知道是誰讓他們過的怎麽苦的時候。


    皇帝就是那塊亮閃閃的靶子,而這些平時說為皇帝赴湯蹈火的世家,就會說造成這一切的都是因為皇帝是個昏君。


    這就是為什麽說鐵打的門閥流水的皇帝。


    但玩輿論戰,瑤初光這個經過現代網絡洗禮的社畜,不說一邊倒的勝利但輸確實不太可能。


    輿論戰第一步:挑選對象。


    雖然說這個世界有很多階級,但大體還是分為兩發部分,一邊是世家大夫讀書人,一邊是貧民。


    曆朝曆代皇帝要鞏固皇權,除了要掌握兵權就是要與各大世家聯盟。


    畢竟馬上得天下,但不能馬上治理天下。


    所以很多皇帝都追求禮賢下士的美名,對待世家大族不說有多好,起碼麵子上的溫和有禮是做的到的。


    仍而這一切到瑤初光這都戛然而止了,瑤初光幾乎把世家門閥的雷點全部踩了個遍。


    叫她減輕賦稅,她直接反向操作,說田產十畝以下的稅收減半,十畝以上的每增加十畝就多收一分稅。


    嚇的大臣們再也不敢提減免賦稅的事了。


    他們誰家沒幾千畝地,按這樣的收法,他們豈不是交一次稅就幾乎搭進去一半的良田。


    最讓他們憋屈的是瑤初光對他們更是嚴苛,動不動就責罵,就仿佛他們是她家的奴仆似的。


    但就是這麽屈辱他們也不敢走人,因為他們要是真敢辭官,瑤初光就真敢去大街上隨便拉人當官。


    就說戶部有個主事就是瑤初光在酒樓裏找的一個賬房先生。


    嚇的他們連生病都不敢休假,生怕瑤初光一個不開心就直接拉人來頂替。


    瑤初光從一開始就沒想與這些世家大族聯盟,別看這些人平日裏人摸狗眼。


    嘴裏天天掛著禮義廉恥,一臉憂國憂民的樣子。


    其實全是嘴裏講著道德,心裏想的全是買賣。


    人家也就嘴裏說說而已,誰還會真的去做這些事。


    瑤初光從始至終選擇的都是真正的貧民百姓,士紳們肯定不屑與貧民打交道。


    瑤初光就從這開始下手,百姓大多不識字,很多消息都是靠口口相傳。


    很多時候發布的政令明明說的是減少稅收,但傳到一下封閉的村落,全村沒一個人識字的,還不是鄉紳說什麽是什麽。


    瑤初光隻能另辟蹊徑,培養了一堆說書人。


    現在百姓們的娛樂項目其實很少,看戲是奢侈的每幾個貧民舍得花錢去戲園子聽戲。


    能去茶館聽聽說書先生講故事已經算是很奢侈的娛樂了。


    如果直接講政令和律法太枯燥的同時,百姓們也可能聽不懂。


    瑤初光便編撰了一些故事,然後把政令和律法加進去變得通俗易懂。


    劉三過了兩天平靜日子,一開始生怕下一刻自己就會被拖出去砍頭。


    結果,兩天過去了,除了食物有點少吃不飽,什麽都沒有發生。


    他的心中卻並沒有因此而平靜,反而因為無所事事而更加煩躁。


    畢竟人太閑了就開始胡思亂想。


    第三天的清晨,牢房裏突然熱鬧起來。


    說是牢房其實也就是圈了個空地搭上幾個帳篷,要不是空地外圍埋了一圈的炸藥,他們真可以隨便跑出去。


    牢頭帶著幾個人,搬進了成捆的麻繩、竹條和木材。


    幾個穿著粗糙麻衣的老者跟在他們身後,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顯然是經驗豐富的工匠。


    牢頭站在眾人麵前,聲音洪亮:“會編草鞋的站左邊,編竹筐的站右邊,懂木工的去前麵,什麽都不會的就留在中間。”


    劉三猶豫了一下,選擇了編竹筐的隊伍。


    像他這種貧苦出身的,除了那種複雜工藝的木匠,草鞋和竹筐都是基本技能,不說做的有多好起碼都會。


    站好隊牢頭遞給他一捆竹條,簡單地比劃了一下筐子的形狀和尺寸,便轉身離去,似乎並不打算監視他們的工作。


    一開始劉三還以為牢頭會挑幾個偷懶的殺雞儆猴,沒想到牢頭全程都是一臉愛搭不理的樣子。


    很快,一些人開始放慢了手中的動作,有的甚至停下了正在編織的竹筐,開始閑聊起來。


    還有一些人,雖然手上還在繼續著工作,但明顯可以看出他們的注意力已經不在手頭的活計上。


    他們的動作緩慢而無序,眼神四處遊離,不時地瞥向牢門的方向,生怕牢頭突然回來。


    在這樣的氛圍中,劉三的心中也難免產生了波動。他看到周圍的人都在偷懶,內心不禁也有些動搖。


    但他又沒有其他事可做,反正這活也輕鬆就慢慢做唄。


    午時將近,劉三完成了第一個竹筐,他小心翼翼地將成品拿到收貨的攤位前。


    坐在那裏的管事接過筐子,仔細檢查後,從桌下拿出一塊木牌遞給劉三,上麵刻著他不認識的字符。


    管事淡淡地說:“中品,可以去兌換處領錢。”


    劉三愣住了,他從未想過在牢中還能賺錢。


    他疑惑地看著管事,對方解釋道:“每個筐子都有對應的工錢,做得越多,掙得越多。”


    劉三快步走到兌換處,那裏的人確認了木牌後,真的給了他三枚銅板。


    他早上是偷懶了才編好一個竹筐,如果按照以前他在家的速度,一天最起碼可以做四五個,那豈不是十五文錢,一個月不就有四百多五百銅錢。


    劉三的手微微顫抖,天爺啊,當俘虜竟然比當兵賺的還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主升職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鎏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鎏伊並收藏公主升職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