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初光覺的再怎麽吵下去也沒什麽意義,傅鴻煊這家夥就是缺少現實的鞭打。


    瑤初光眼神略有緩和說道:“傅鴻煊我們來打個賭吧!”


    傅鴻煊回應:“不賭。”


    傅鴻煊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那麽多人都被瑤初光坑了,就沒見她在誰身上吃虧過。


    不用想都知道這個賭注是瑤初光給他設的圈套。


    瑤初光一噎沒想到傅鴻煊會這麽幹脆拒絕自己,這怎麽成。


    瑤初光決定先拋磚引玉道:“我先說賭注,你如果贏了我可以滿足你一個條件,反之你若是輸了,之前我坑你進監獄的事就一筆勾銷,以後都不能翻舊賬。”


    傅鴻煊想了想這個賭注對自己來說贏了可以得到瑤初光許諾,輸了也沒什麽損失,便點點頭同意了。


    瑤初光笑眯眯道:“三日為期,找出你身邊的隱患。”


    傅鴻煊:“隱患?”


    瑤初光:“回去好好想想吧!”


    傅鴻煊站在原地目送瑤初光遠去的身影。


    此時蕭閣老也回到家中收拾行囊,蕭侍郎不解都問道:“父親怎麽突然要回華陽。”


    自從瑤初光定居西周的玉京城,雖然未定為帝都。


    但皇帝在那,那才是帝都,所以現在齊國的帝都就不好在叫帝都,改口開始叫華陽城。


    蕭閣老直截了當說道:“不該問的別問。”


    蕭侍郎隻得閉嘴拿著行囊跟在蕭閣老身後,蕭閣老一邊走一邊交代著蕭侍郎各自事情。


    當蕭閣老剛剛走到馬車旁,正準備上車時。


    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打破了周圍的寧靜。


    蕭閣老抬眼望去,隻見一位身著戰甲的男子騎著高頭大馬,身後跟著一隊全副武裝的護衛,氣勢洶洶地朝這邊駛來。


    樸將軍看到蕭閣老後,迅速下馬,整了整衣冠,向蕭閣老行了一個禮,恭敬地說道:“蕭閣老,末將奉陛下之命,護送您一程。”


    蕭侍郎一聽有人護送蕭閣老回華陽,瞬間放心了不少。


    此次他們隨陛下征伐到西周玉京城,這一路上都是行軍策馬。


    出來的時候就根本沒帶幾個人,好不容易在西周安定下來,但一時間也不可能才買到下人和護衛。


    若隻是日常吃穿用度還行,但若是要出遠門,一時間卻也沒能湊齊一支護衛隊。


    這山高路遠的,要是路上出點什麽事那該如何是好。


    現在有樸將軍護送,其他的不說最起碼安全有保障了。


    蕭閣老見狀,點了點頭然後扶著車夫的手,緩緩登上了馬車。


    樸將軍則翻身上馬,帶領著護衛隊伍,跟在馬車後麵。


    蕭侍郎看著一行人走遠後,才後知後覺的發現,樸將軍帶著那群護衛中有一個人很眼熟。


    到底是誰呢?


    突然蕭侍郎一拍腦門!


    那不是王侍郎王文利嗎?


    他怎麽也跟著跑回華陽!


    夕陽漸漸西沉,天邊被染成了一片淡淡的橙紅色。


    傅鴻煊騎著馬,緩緩回到了傅府。


    穿過那扇熟悉的大門,一草一木依舊如舊,仿佛時光未曾離去。


    傅府的規模宏大,往日裏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然而此刻,隨著夕陽的餘暉逐漸消散,整個府邸也陷入了一片靜謐之中。


    傅鴻煊穿過一道又一道門檻,每一步都顯得那麽沉重而寂靜。


    過去,這裏總是熱鬧非凡,來來往往的人,絡繹不絕。


    而現在,隻有傅鴻煊一個人在這空曠的府邸中穿梭,寂靜得仿佛連自己的腳步聲都能聽到。


    景色依舊,但早已物是人非了


    傅鴻煊繼續前行,穿過最後一道門檻,來到了自己的房間書房。


    傅鴻煊步入書房,關緊房門後,徑直走向裏麵的書架。


    輕輕轉動著書架上的一個暗格,隻聽得一陣輕微的機械聲響,書架便緩緩移開,露出了一個隱藏的暗道。


    傅鴻煊提著燈籠,熟門熟路的踏入隧道。


    燈籠的光芒在隧道中搖曳,照亮了四周潮濕的石壁和蜿蜒曲折的通道。


    經過一段漫長的跋涉,傅鴻煊來到了隧道的盡頭。


    推開門,眼前豁然開朗,一個寬敞而明亮的地下室呈現在眼前。


    這裏已經站滿了人,都是他昔日麾下的將領和心腹。


    看到傅鴻煊出現,眾人立刻行禮,齊聲喊道:“將軍!”


    劉十二見到傅鴻煊出現,就迫不及待說道:“將軍我們找到安恬的糧倉了。”


    傅鴻煊眼神微沉問道:“在哪?”


    劉十二:“寧遠城,他們在當地開倉借糧,不然我們也不會這麽快就找到。”


    傅鴻煊:“借糧?幾分利?”


    劉十二語調猶豫道:“兩分利。”


    一些將領聽到這個利息,都倒吸一口氣。


    不是覺的太高,恰恰相反而是太低了幾乎和白送沒什麽區別。


    要知道災年或者收成不好的年份,平民就會去地主家借糧,度過眼前的難關。


    那些地主如果心善一點的,就會收個五分利,但若是遇到個周扒皮來個十分利也是常有的事。


    災年苦的永遠都是底層的平民,最大贏家就是這些借糧的地主。


    為什麽說古代商業不發達,商人地位低下是一方麵。


    另一方麵是商賈賺錢的手段有限,真正暴利的行業是地主。


    這才是為什麽人人賺了一點錢就拚命賣地,削尖腦袋也要當地主。


    還不是因為,地主是個一本萬利的好生意,豐年的時候低價屯糧。


    等到饑荒或者收成不好的時候,低價收來的糧食搖身一變就成了高利貸糧。


    隻要你心夠黑,一個荒年過後手上的資產就可以瞬間翻幾番。


    而那些借了糧,沒有能力償還的平民就隻能把家中的地賠給地主,去給地主當佃農。


    傅鴻煊環側目看著劉十二道:“這麽低的利息,當地的鄉紳是什麽反應?”


    劉十二立刻興奮說道:“我私下也去和鄉紳接觸過,鄉紳們早對安恬這等斷人財路的做法自然十分不滿,承諾說我們若是起事,願意資助我們糧草銀錢。”


    這時陳涉開口製止道:“不可,此等貪婪成性之人,壓榨百姓導致多少人家破人亡,這些人居心不良,不可與之為伍。”


    陳涉就是貧苦出身,太知道這些鄉紳地主的嘴臉,他們那是為了什麽大義資助他們。


    分明就是見不得安恬的商行低價借糧給百姓,導致沒人找他們借糧了。


    說來也可笑,他們寧願大把大把銀子砸給他們起事,也不願意降低利息救助這些貧苦百姓。


    這一瞬間陳涉開始迷茫,他們這樣做是對嗎?


    劉十二聽到陳涉的話眼神閃了閃:“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我們籌謀了這麽久,豈能因為一些小事,功虧一簣。”


    是啊!他們籌謀了這麽久!


    十年前,傅鴻煊的父親、兄長、叔伯五人死在恒山,是因為遲遲等不來增援最後力竭戰死。


    傅鴻煊母親得到死訊後受不了打擊隔天就與父親一同離去了。


    後來延誤軍情的官員滿門抄斬,兩年後堂兄、堂弟也接二連三戰死沙場。


    曾經熱熱鬧鬧幾十口家人,如今死的隻剩下傅鴻煊和傅媛媛。


    對了!還有一塊滿門忠烈的牌匾。


    傅鴻煊經常看著這塊牌匾,曾經這是叔伯、父親他們整個家族的榮耀。


    後來傅鴻煊隻覺的可笑。


    傅鴻煊找不到任何的證據,因為所有的冤屈,所有的意外都能找到凶手。


    而凶手都被高高在上的周帝處決了,甚至為了安撫傅鴻煊。


    這些年可謂是恩寵有加,什麽賞賜、爵位就給不要錢一樣的給。


    看著流水一樣是賞賜,把家中一點點填滿,但家中的人卻一個個的減少。


    原來這些珠寶是用人命換的。


    傅鴻煊不想再忍了。


    去他的忠心耿耿!


    老子要扒了周帝的皮!


    那天起傅鴻煊就在暗中籌劃,但謀反之事沒有萬全的準備絕對不能輕舉妄動。


    傅鴻煊一直在暗中囤積糧食與兵器,人手他有,但他手中的都是武將沒有文臣。


    他必須要結交或者培養一批文臣,畢竟他是想找周帝那老小子算賬,但卻不想讓西周大亂,民不聊生。


    但他一個武將突然開始結交文臣,這個意圖太明顯。


    隻能先私下裏看看有沒有什麽好苗子培養培養。


    傅鴻煊最不缺但就是耐心,要竊取江山最是急不得。


    但不得不說人算不如天算,這兩年蠻子開始安分點了。


    周帝開始有異動,估計是想趁著休戰期把他換下去。


    這些年周帝一直沒有動傅鴻煊,就是擔心如果換傅鴻煊下來,萬一新將領不敵那怎麽辦。


    平衡打破的契機就在齊國曆國公出兵偷襲蠻子,重傷蠻子。


    周帝立馬意識到這是個機會,現在蠻子元氣大傷,就算後麵恢複一些也是找齊國麻煩,估計這幾年不會來騷擾西周了。


    傅鴻煊自然也意識到周帝心思。


    他知道周帝是個剛愎自用的人,自然也有野心。


    隻要找幾個人在朝中挑撥一二,周帝果然動了對齊國落井下石的心思。


    傅鴻煊便立馬乘機反駁,自然惹怒了周帝罷黜了他的官職。


    他知道此刻周帝真是春風得意,自然看不上瑤初光這個新晉女帝。


    話說當初瑤初光無能的形象能在西周傳播的這麽廣,傅鴻煊也是出了一份力。


    周帝對瑤初光不屑一顧,但傅鴻煊是知道瑤初光是不好惹的。


    當初傅鴻煊是想著蠻子元氣大傷,沒有了蠻子的威脅周帝絕對容不下他。


    但他現在羽翼尚未豐滿,與周帝翻臉風險太大。


    既然沒有敵人,那就再找一個敵人,齊國就是現成的。


    在傅鴻煊的計劃中,在齊軍進攻西周時,他的人在後方給軍隊添亂。


    這樣前後夾擊,前線必定吃敗仗,到那時周帝就不得不放他出來。


    到時他立馬整肅軍隊,打到齊國不一定可以,但防守是絕對沒有問題。


    但傅鴻煊也是真沒想到,周帝的人一上位就急吼吼的換掉所有的將領,拚命提拔自己人。


    導致軍隊亂成一團散沙,十成的力隻能使出三成,再加上傅鴻煊的人在後麵搗亂。


    瑤初光能這麽順利的攻打入西周,傅鴻煊無意中出了一份力。


    傅鴻煊感歎時也命也,怎麽就跳出瑤初光這麽個妖孽。


    大家都是要謀反,明明傅鴻煊才是那個腳踏實地,勤勤懇懇攢銀子,拉攏人才。


    大家不都是怎麽造反的。


    結果瑤初光直接一個彎道超車,把傅鴻煊創的不輕。


    今時今日傅鴻煊也不得不承認,瑤初光比他更適合做皇帝。


    如果還是周帝即位,傅鴻煊會同意劉十二的做法,沒有辦法。


    如果真靠他那點俸祿積攢軍費,那要攢到猴年馬月。


    傅鴻煊站起來目光環顧四周,是時候做出決策了。


    “各位兄弟,我今日叫你們來,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傅鴻煊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個字都清晰地傳入在場每個人的耳中。


    傅鴻煊頓了一下,還是把今日瑤初光和蕭閣老交談的話說了。


    此言一出,在場的人心腹們頓時嘩然,議論紛紛。


    瑤初光敢說出這樣的話,必定是在糧倉下填埋了炸藥,那些炸藥連城牆都能炸掉,更何況是區區糧倉。


    “事已至此我們已經沒有任何勝算了,今日大家離開後就忘了這裏把。”


    傅鴻煊話音落下,眾人就立馬意識到將軍這是放棄了謀反大業了。


    劉十二似乎還想說什麽,卻被傅鴻煊的眼神製止了。


    在場其他人是什麽感受陳涉不知道,但他在得知傅鴻煊決定後,還是悄悄鬆了一口氣。


    若是周帝還在位,陳涉斷不會這樣想。


    但要與之為敵那個人可是瑤初光啊!


    那女人實在太恐怖了,文臣可能意識不到瑤初光的可怕之處。


    但陳涉一個多年在戰場上過來的人能不知道這其中的厲害,就不說計謀這些了。


    就單單瑤初光統籌規劃能力,就讓他們所有人望塵莫及。


    要知道當初陳涉聽說瑤初光是在邊境把一萬人的軍隊化整為零,悄無聲息的從邊境帶到華陽。


    這中間橫跨數千裏,這統籌能力是強到何種地步。


    沒帶兵打仗過的人對帶隊伍沒什麽概念,但陳涉可以毫不誇張但說,帶一萬出去轉一圈,沒有幾百人時時來回傳達軍令,能帶回來一半就不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主升職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鎏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鎏伊並收藏公主升職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