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天才崔函之
一路作死,重生女主不想活 作者:笑看落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紙坊、織坊和琉璃坊!”
王迎璋毫不遲疑的回答,又淡淡的補充一句:“當王貴才將這一切交給我的時候,最掙錢的不是這三個作坊,而是船坊。”
“船坊?”
崔函之微微一怔,眼睛立馬就亮了起來:“你的意思是船坊也建起來了?”
“是!”王迎璋點頭:“您死之前一直在琢磨改造船隻,說要建造幾層樓高,足以抗擊滔天波浪的大船。”
“您、王貴才以及他的長子王春生一起畫了無數樣圖,一點一點的推敲,在紙上將所有的細節都考慮好了,便派了王春生前往福州造船。”
“王春生是兩年後春暖花開的時候去的福州,為了保證他能迅速的在福州站穩腳跟、建船塢造海船,除了賬麵上七成的銀錢之外,您還抽調了很多人手給他……”
“近六成的暗衛和商隊七成的人手都被他帶走。”
“是王福才和他親自挑選的人,都是最忠心的。”
“王貴才曾與我說過,說如果不是王春生帶走那麽多的人手,崔安不一定有膽子毒害您,就算被逼、不得不鋌而走險,也會被人第一時間發現。”
“至於說炸了通道,雲棲山穀就被封了整整五年的事更不可能有。”
“他們從裏麵打開通道異常艱難,但從外麵挖,卻簡單許多。”
“他們被困、出來之後,一切都晚了的事一直讓他耿耿於懷!”
“好在,王春生沒有辜負您的期望和重任。”
“四年半之後,在您亡故,雲棲山穀被封,與寧州也斷了所有聯係的情況下,他依舊在將所有的銀錢花幹淨之前,成功的打造出了兩艘海船。”
“完成了任務,他帶人折返,發現雲棲山穀被封,便從外麵開挖……半年,便挖通了。”
“找到我並將所有的一切交付到我手裏的時候,船坊有五艘海船,最多的出海三次,最少的一次。”
“每次出海,他們都帶去了您說過的瓷器絲綢茶葉,帶回各色寶石和香料,之前投進去的銀錢翻了足足十餘倍。”
在她回歸王家之後,王貴才將不知道多少人謀算卻一直捂得死死的作坊交到了她的手裏。
她輕而易舉的成了四個作坊的主人。
因為有這四個作坊,她這個鎮北王袁士奇的寵姬才能被王家大費周章的帶回琅琊,搖身一變,成了王家嫡係的姑娘,死了丈夫被接回族地。
是因為這四個作坊,她這個假寡婦才能在短短半年內就在王家站穩腳跟,在與王奕之、王衍之的明爭暗鬥之中,逐漸擁有了不一樣的地位和話語權。
也正是因為這個四個作坊,她以寡婦的身份再嫁靖王為側妃之後,也才能在短短幾年內,明麵上將靖王扶持起來,成為他有能力角逐皇位的皇子之一。
而她也正是憑仗著這四個作坊,暗地裏資助渝州王,讓他成為孱弱的朝廷恨之入骨卻不得不佯裝大度封賞的異姓王……
想到這裏,王迎璋微微有些失神:按照她給安排的後路,琉璃他們應該能平平安安抵達渝州,在那人的庇護下,過著不亞於跟著自己的日子吧……
前世的王沄是怨恨崔函之的。
恨他有眼無珠、恨他所信非人、恨他不知道藏拙、恨他太出色……
但同時,王沄也是感激崔函之的。
感激他留下來富可敵國的財富、感激他留下了忠誠的王貴才等人、感激他一直在這些人麵前念叨自己……
正是這些恨和感激,才讓王迎璋重生之後,第一件想要做的就是清理崔函之身邊最大的隱患和黑手。
“海船也造出來了?”崔函之又驚又喜又意外。
“嗯!”王迎璋點頭:“不過,現在應該不是談這個的時候吧!”
“是哦!”崔函之冷靜少許,甩甩頭,繼續往下說:
“那年我和王貴才耗盡心思、費盡功夫研究出了一家織機,一個熟練的女工用它隻需要十個時辰就能織出一匹布來……”
“這讓整個王家為之震動,就連一貫對我沒什麽好臉色的母親也因此以我為傲。”
原來是織機啊!
王迎璋了然。
毫無疑問,琅琊王家是當世最頂尖的閥門豪族,整個大晉像王家這樣傳世久遠、底蘊極深的豪族不足一掌之數。
但是,閥門豪族也有閥門豪族的煩惱。
朝廷想要壓製、削減世家的影響力,尋常世家想要超越取代,庶族也視之為他們崛起的攔路石……
這些僅僅隻是外部的威脅。
除了外在的威脅之外,家族內部矛盾也不少。
派係多、紛爭多、族人太多而資源有限……
前世她回到王家的時候,王家雖然沒有直接跌落塵埃,但也不再是令人震撼的龐然大物,別說能與之並肩的,就連超越王家的世家也是有的。
這其中固然有七胡亂華、特意分出主力攻打琅琊,毀了王家數百年基業,令王家實力大損的緣故,但如果不王家沒有早顯頹勢,又怎麽可能被羯人那般輕易的就攻破琅琊,毀了王家數百年經營的族地呢?
像王家這樣被刻意針對不止一個家族,但並不是每一個被針對的家族都被毀了祖先基業。
河間崔家就沒有。
崔家抵禦了胡人的攻打,保住了祖上留下的產業,更在之後的五六年間崛起,成為大晉最頂尖、比王家更強盛的豪族閥門之一。
崔函之研究出來的織機節省了太多的人力和時間,這樣的織機,一台、十台也就罷了,但如果上百台甚至上千台……
這麽多高效的織機,能在短短數月之內織出足以影響整個大晉的布價的布匹,足以緩解王家漸入頹勢的窘境,甚至還能讓王家重現輝煌。
“目光短淺!”
王迎璋嗤了一聲,迎著崔函之略帶委屈的目光,翻了個白眼:“我說的是王奕之,不是你!”
“您不到弱冠之年就能研製出這樣的好東西,給您足夠的時間和成長空間,又能研製出多少能讓王家蒸蒸日上的好東西?”
“王家強盛了,他這個嫡長子縱使不能繼承家主之位也會比繼承一個呈現頹勢、走下坡路的家族強!”
“可他倒好,想的不是示好、拉攏而是陷害……”
“也難怪後來的王家會弱成那個樣子!”
崔函之歎息一聲,沒有就此作任何評論,而是回到之前的話題上:“最後,我收了綺羅為通房丫頭,硯秋被配給了王福才。”
“明麵上,我除了多個通房丫頭之外,並沒有收到損失,倒是王奕之……”
“母親那一次清理了十餘人,其中肯定被無辜牽連和被拉出來頂鍋的,但更多的還是王奕之好不容易才安插的釘子和收買的背主之人。”
王迎璋嗤了一聲,沒說話。
崔函之略頓一下,才接著繼續往下說:“一個多月後,綺羅和硯秋查出有了身孕。又過了兩個月,綺羅給我泡的茶水裏放了絕嗣藥。”
王迎璋毫不遲疑的回答,又淡淡的補充一句:“當王貴才將這一切交給我的時候,最掙錢的不是這三個作坊,而是船坊。”
“船坊?”
崔函之微微一怔,眼睛立馬就亮了起來:“你的意思是船坊也建起來了?”
“是!”王迎璋點頭:“您死之前一直在琢磨改造船隻,說要建造幾層樓高,足以抗擊滔天波浪的大船。”
“您、王貴才以及他的長子王春生一起畫了無數樣圖,一點一點的推敲,在紙上將所有的細節都考慮好了,便派了王春生前往福州造船。”
“王春生是兩年後春暖花開的時候去的福州,為了保證他能迅速的在福州站穩腳跟、建船塢造海船,除了賬麵上七成的銀錢之外,您還抽調了很多人手給他……”
“近六成的暗衛和商隊七成的人手都被他帶走。”
“是王福才和他親自挑選的人,都是最忠心的。”
“王貴才曾與我說過,說如果不是王春生帶走那麽多的人手,崔安不一定有膽子毒害您,就算被逼、不得不鋌而走險,也會被人第一時間發現。”
“至於說炸了通道,雲棲山穀就被封了整整五年的事更不可能有。”
“他們從裏麵打開通道異常艱難,但從外麵挖,卻簡單許多。”
“他們被困、出來之後,一切都晚了的事一直讓他耿耿於懷!”
“好在,王春生沒有辜負您的期望和重任。”
“四年半之後,在您亡故,雲棲山穀被封,與寧州也斷了所有聯係的情況下,他依舊在將所有的銀錢花幹淨之前,成功的打造出了兩艘海船。”
“完成了任務,他帶人折返,發現雲棲山穀被封,便從外麵開挖……半年,便挖通了。”
“找到我並將所有的一切交付到我手裏的時候,船坊有五艘海船,最多的出海三次,最少的一次。”
“每次出海,他們都帶去了您說過的瓷器絲綢茶葉,帶回各色寶石和香料,之前投進去的銀錢翻了足足十餘倍。”
在她回歸王家之後,王貴才將不知道多少人謀算卻一直捂得死死的作坊交到了她的手裏。
她輕而易舉的成了四個作坊的主人。
因為有這四個作坊,她這個鎮北王袁士奇的寵姬才能被王家大費周章的帶回琅琊,搖身一變,成了王家嫡係的姑娘,死了丈夫被接回族地。
是因為這四個作坊,她這個假寡婦才能在短短半年內就在王家站穩腳跟,在與王奕之、王衍之的明爭暗鬥之中,逐漸擁有了不一樣的地位和話語權。
也正是因為這個四個作坊,她以寡婦的身份再嫁靖王為側妃之後,也才能在短短幾年內,明麵上將靖王扶持起來,成為他有能力角逐皇位的皇子之一。
而她也正是憑仗著這四個作坊,暗地裏資助渝州王,讓他成為孱弱的朝廷恨之入骨卻不得不佯裝大度封賞的異姓王……
想到這裏,王迎璋微微有些失神:按照她給安排的後路,琉璃他們應該能平平安安抵達渝州,在那人的庇護下,過著不亞於跟著自己的日子吧……
前世的王沄是怨恨崔函之的。
恨他有眼無珠、恨他所信非人、恨他不知道藏拙、恨他太出色……
但同時,王沄也是感激崔函之的。
感激他留下來富可敵國的財富、感激他留下了忠誠的王貴才等人、感激他一直在這些人麵前念叨自己……
正是這些恨和感激,才讓王迎璋重生之後,第一件想要做的就是清理崔函之身邊最大的隱患和黑手。
“海船也造出來了?”崔函之又驚又喜又意外。
“嗯!”王迎璋點頭:“不過,現在應該不是談這個的時候吧!”
“是哦!”崔函之冷靜少許,甩甩頭,繼續往下說:
“那年我和王貴才耗盡心思、費盡功夫研究出了一家織機,一個熟練的女工用它隻需要十個時辰就能織出一匹布來……”
“這讓整個王家為之震動,就連一貫對我沒什麽好臉色的母親也因此以我為傲。”
原來是織機啊!
王迎璋了然。
毫無疑問,琅琊王家是當世最頂尖的閥門豪族,整個大晉像王家這樣傳世久遠、底蘊極深的豪族不足一掌之數。
但是,閥門豪族也有閥門豪族的煩惱。
朝廷想要壓製、削減世家的影響力,尋常世家想要超越取代,庶族也視之為他們崛起的攔路石……
這些僅僅隻是外部的威脅。
除了外在的威脅之外,家族內部矛盾也不少。
派係多、紛爭多、族人太多而資源有限……
前世她回到王家的時候,王家雖然沒有直接跌落塵埃,但也不再是令人震撼的龐然大物,別說能與之並肩的,就連超越王家的世家也是有的。
這其中固然有七胡亂華、特意分出主力攻打琅琊,毀了王家數百年基業,令王家實力大損的緣故,但如果不王家沒有早顯頹勢,又怎麽可能被羯人那般輕易的就攻破琅琊,毀了王家數百年經營的族地呢?
像王家這樣被刻意針對不止一個家族,但並不是每一個被針對的家族都被毀了祖先基業。
河間崔家就沒有。
崔家抵禦了胡人的攻打,保住了祖上留下的產業,更在之後的五六年間崛起,成為大晉最頂尖、比王家更強盛的豪族閥門之一。
崔函之研究出來的織機節省了太多的人力和時間,這樣的織機,一台、十台也就罷了,但如果上百台甚至上千台……
這麽多高效的織機,能在短短數月之內織出足以影響整個大晉的布價的布匹,足以緩解王家漸入頹勢的窘境,甚至還能讓王家重現輝煌。
“目光短淺!”
王迎璋嗤了一聲,迎著崔函之略帶委屈的目光,翻了個白眼:“我說的是王奕之,不是你!”
“您不到弱冠之年就能研製出這樣的好東西,給您足夠的時間和成長空間,又能研製出多少能讓王家蒸蒸日上的好東西?”
“王家強盛了,他這個嫡長子縱使不能繼承家主之位也會比繼承一個呈現頹勢、走下坡路的家族強!”
“可他倒好,想的不是示好、拉攏而是陷害……”
“也難怪後來的王家會弱成那個樣子!”
崔函之歎息一聲,沒有就此作任何評論,而是回到之前的話題上:“最後,我收了綺羅為通房丫頭,硯秋被配給了王福才。”
“明麵上,我除了多個通房丫頭之外,並沒有收到損失,倒是王奕之……”
“母親那一次清理了十餘人,其中肯定被無辜牽連和被拉出來頂鍋的,但更多的還是王奕之好不容易才安插的釘子和收買的背主之人。”
王迎璋嗤了一聲,沒說話。
崔函之略頓一下,才接著繼續往下說:“一個多月後,綺羅和硯秋查出有了身孕。又過了兩個月,綺羅給我泡的茶水裏放了絕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