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打聽
一路作死,重生女主不想活 作者:笑看落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被王融之認定來者不善的王沄回到住所。
看了在崔有山家的伺候下喝了小半碗粥的王琳,陪著王琳說了一小會兒話,盯著她服了一碗安神湯之後才讓香蒲等人伺候著沐浴更衣。
洗去一身風塵和倦意,她靠坐在銅鏡前,眯著眼,讓專門為她梳頭的丫鬟雪見為她把頭發絞幹。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陪著她回來又匆匆離開的王九英家的折返回來了。
她腳步匆匆而來,在廊下微微頓了一下,收拾了心情和臉上的表情才不慌不忙的進屋,朝著正坐在梳妝台的銅鏡前、眯著眼,讓雪見為她通頭發的王沄輕輕的喚了一聲。
“姑娘~”
“嬤嬤回來了啊~”
王沄睜開眼,從銅鏡看向王九英家的:“見過家裏人了?”
“是的!”王九英家的恭恭敬敬的立在一旁:“所有人都見著了……”
她微微頓了一下,滿心的歡喜還是讓她沒忍住:“才三個月的小孫女也見著了……那是奴婢第一個孫女兒,前麵一溜的都是臭小子!”
“哦?”王沄微微挑眉:“看嬤嬤歡喜的樣子,孩子一定很可愛吧!”
“奴婢看著是挺好的!”王九英家的笑得很是歡喜:“雖然長得像她爹,容貌肯定比不上王貴才家的琉璃,但白白胖胖,看著可結實了!”
王沄也忍不住笑了:“取名字了嗎?”
王九英家的點頭:“取了,奴婢兒子給取的,叫桂枝。”
王九英家的在嘴裏咂摸了一下,歎氣:“這名字聽起來還是差了點……”
“我倒覺得挺好的!”王沄微微一笑:“至於說容貌……”
“有嬤嬤這樣能幹的祖母,耳濡目染之下,這孩子必然不弱。”
“足夠能幹,容貌也就沒那麽重要了!”
王沄的話讓王九英家的笑開了花,她小心的看著王沄:“姑娘,回寧州的時候能不能讓奴婢把二兒子一家帶上?”
“老二一直都沒混上什麽好差事……”
“其實他雖然沒老大那麽能幹卻也不差,隻是王家堡能幹的下人太多……”
“他們若願意就帶他們回寧州吧!”
王沄打斷王九英家的:“寧州最缺的不是差事是人,若不是琅琊這邊需要有信得過的人,我恨不能讓嬤嬤全家都過去。”
“讓老二一家跟著過去就好,其他的,還讓他們留琅琊給姑娘辦事!”
王九英家的大喜過望。
留在琅琊,看起來聽起來都挺好,但像王家這樣的世家閥門,連奴才都是一代一代有傳承的,想要出頭不容易,出了頭的,想要過得富足些也不容易。
他們一家,她曾是崔老夫人身邊頗有頭麵的教養嬤嬤,當家的王九英是王家有點兒權力、不大不小的管事,在一眾家生子之中,也算是很不錯了,但也隻是看著不錯而已。
王家這些年江河日下,就連當主子的都沒以前逍遙自在了,他們這些下人又能好到哪兒去?
她在短短的一個月內決定向王沄效忠,是因為王沄人厲害手段也很厲害,但更重要的卻還是因為王沄讓她相信,跟著王沄,她和她身後的一家子都能過上好日子。
而她不知道的是王沄之所以願意接受她、願意讓她知道自己的厲害和寧州王家的底蘊,是因為前世的淵源。
前世王沄回到琅琊之後,她已經垂垂老矣,她男人、她的兒子、剛剛提及的一溜的臭小子中已成年的,都死了。
羯人攻打琅琊、攻打王家堡的時候,他們和諸多不願舍棄族地、成為喪家之犬的王家人和王家世奴一起跟隨謝靈泉,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堅守到最後最後一刻。
被王衍之指派到王沄身邊的是她的大兒媳。
她們不但是前世的王沄在琅琊最早收的班底之一,她剛剛提及的孫女桂枝更是一直王沄,成為她最信任、最倚重的大丫鬟之一。
如果她不提,王沄不一定會提,但她都開口了,王沄自然願意帶她二兒子王二柱一家回寧州。
說完了不重要的事,王九英家的連忙說起了正事:“姑娘,還真是被您也猜到了,您和老爺、姑太太回琅琊的事兒,一直被老夫人捂得死死的,估計除了三老爺,旁人都不知道。”
“老太爺是臨時得了消息,匆匆趕過去的。”
“給姑太太的禮物也是臨時準備的。”
“正是因為這樣,大老爺才沒有與老太爺一起過去,那個時候,他正在打坐修行。”
王沄聽到這個,嗤笑一聲:“打坐修行……我這位大伯祖父真的是……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評價他了。”
王九英家的沒接這話。
傳嫡不傳賢是世家閥門不成文的規矩,作為傳世久遠的世家,琅琊王家也是遵守這規矩的。
就此而言,王奕之對上王衍之有著天然的優勢,加上王融之的支持,王衍之這個繼室嫡出,本應該被他完全壓製的。
兩兄弟之所以爭鬥了二十多年,一直難分勝負,是因為王衍之身後不但有崔老夫人,還有為數不少的王家直係旁係支持。
而那些人不看好甚至反感王奕之最主要的不是王奕之能力不夠,而是他沉迷修仙問道,甚至還信奉“五鬥米道”。
王家家主可以無能,但決不能沉迷鬼神之道。
但王奕之就是沉迷。
雖然懾於王融之,他沒敢太過分,但每日定點定時的修煉打坐,時不時的探訪高人,與據說有法力的道士交往……這些還是敢的。
“還有呢?”王沄嗤笑一聲之後又問:“嬤嬤還打聽些什麽?”
“老太爺讓人收集關於您的所有資料……”
“王家這邊應該一直都有關注您和老爺、姑太太的,隻是老太爺沒問,就沒有整理呈過去。”
“最遲明兒中午,所有資料就會在老太爺的書桌上。”
“所以,所謂的讓我們休整兩日,不過是想把我們的資料好好的研究一遍……若滿意,開祠堂上族譜,若不滿意……”
“另說!”
“是這麽個意思吧!”
王九英家的笑笑:“老太爺定然會更喜歡姑娘的!”
“還有呢?”
“三老爺身邊的浣花死了!”
“就在奴婢剛剛回來之前死的,服毒自盡!”
“老夫人身邊原本叫綺羅的,剛剛改了名,就叫浣花!”
王沄微微一怔,而後大笑起來:“嬤嬤,看來,我還真是把人給嚇到了呀!”
看了在崔有山家的伺候下喝了小半碗粥的王琳,陪著王琳說了一小會兒話,盯著她服了一碗安神湯之後才讓香蒲等人伺候著沐浴更衣。
洗去一身風塵和倦意,她靠坐在銅鏡前,眯著眼,讓專門為她梳頭的丫鬟雪見為她把頭發絞幹。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陪著她回來又匆匆離開的王九英家的折返回來了。
她腳步匆匆而來,在廊下微微頓了一下,收拾了心情和臉上的表情才不慌不忙的進屋,朝著正坐在梳妝台的銅鏡前、眯著眼,讓雪見為她通頭發的王沄輕輕的喚了一聲。
“姑娘~”
“嬤嬤回來了啊~”
王沄睜開眼,從銅鏡看向王九英家的:“見過家裏人了?”
“是的!”王九英家的恭恭敬敬的立在一旁:“所有人都見著了……”
她微微頓了一下,滿心的歡喜還是讓她沒忍住:“才三個月的小孫女也見著了……那是奴婢第一個孫女兒,前麵一溜的都是臭小子!”
“哦?”王沄微微挑眉:“看嬤嬤歡喜的樣子,孩子一定很可愛吧!”
“奴婢看著是挺好的!”王九英家的笑得很是歡喜:“雖然長得像她爹,容貌肯定比不上王貴才家的琉璃,但白白胖胖,看著可結實了!”
王沄也忍不住笑了:“取名字了嗎?”
王九英家的點頭:“取了,奴婢兒子給取的,叫桂枝。”
王九英家的在嘴裏咂摸了一下,歎氣:“這名字聽起來還是差了點……”
“我倒覺得挺好的!”王沄微微一笑:“至於說容貌……”
“有嬤嬤這樣能幹的祖母,耳濡目染之下,這孩子必然不弱。”
“足夠能幹,容貌也就沒那麽重要了!”
王沄的話讓王九英家的笑開了花,她小心的看著王沄:“姑娘,回寧州的時候能不能讓奴婢把二兒子一家帶上?”
“老二一直都沒混上什麽好差事……”
“其實他雖然沒老大那麽能幹卻也不差,隻是王家堡能幹的下人太多……”
“他們若願意就帶他們回寧州吧!”
王沄打斷王九英家的:“寧州最缺的不是差事是人,若不是琅琊這邊需要有信得過的人,我恨不能讓嬤嬤全家都過去。”
“讓老二一家跟著過去就好,其他的,還讓他們留琅琊給姑娘辦事!”
王九英家的大喜過望。
留在琅琊,看起來聽起來都挺好,但像王家這樣的世家閥門,連奴才都是一代一代有傳承的,想要出頭不容易,出了頭的,想要過得富足些也不容易。
他們一家,她曾是崔老夫人身邊頗有頭麵的教養嬤嬤,當家的王九英是王家有點兒權力、不大不小的管事,在一眾家生子之中,也算是很不錯了,但也隻是看著不錯而已。
王家這些年江河日下,就連當主子的都沒以前逍遙自在了,他們這些下人又能好到哪兒去?
她在短短的一個月內決定向王沄效忠,是因為王沄人厲害手段也很厲害,但更重要的卻還是因為王沄讓她相信,跟著王沄,她和她身後的一家子都能過上好日子。
而她不知道的是王沄之所以願意接受她、願意讓她知道自己的厲害和寧州王家的底蘊,是因為前世的淵源。
前世王沄回到琅琊之後,她已經垂垂老矣,她男人、她的兒子、剛剛提及的一溜的臭小子中已成年的,都死了。
羯人攻打琅琊、攻打王家堡的時候,他們和諸多不願舍棄族地、成為喪家之犬的王家人和王家世奴一起跟隨謝靈泉,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堅守到最後最後一刻。
被王衍之指派到王沄身邊的是她的大兒媳。
她們不但是前世的王沄在琅琊最早收的班底之一,她剛剛提及的孫女桂枝更是一直王沄,成為她最信任、最倚重的大丫鬟之一。
如果她不提,王沄不一定會提,但她都開口了,王沄自然願意帶她二兒子王二柱一家回寧州。
說完了不重要的事,王九英家的連忙說起了正事:“姑娘,還真是被您也猜到了,您和老爺、姑太太回琅琊的事兒,一直被老夫人捂得死死的,估計除了三老爺,旁人都不知道。”
“老太爺是臨時得了消息,匆匆趕過去的。”
“給姑太太的禮物也是臨時準備的。”
“正是因為這樣,大老爺才沒有與老太爺一起過去,那個時候,他正在打坐修行。”
王沄聽到這個,嗤笑一聲:“打坐修行……我這位大伯祖父真的是……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評價他了。”
王九英家的沒接這話。
傳嫡不傳賢是世家閥門不成文的規矩,作為傳世久遠的世家,琅琊王家也是遵守這規矩的。
就此而言,王奕之對上王衍之有著天然的優勢,加上王融之的支持,王衍之這個繼室嫡出,本應該被他完全壓製的。
兩兄弟之所以爭鬥了二十多年,一直難分勝負,是因為王衍之身後不但有崔老夫人,還有為數不少的王家直係旁係支持。
而那些人不看好甚至反感王奕之最主要的不是王奕之能力不夠,而是他沉迷修仙問道,甚至還信奉“五鬥米道”。
王家家主可以無能,但決不能沉迷鬼神之道。
但王奕之就是沉迷。
雖然懾於王融之,他沒敢太過分,但每日定點定時的修煉打坐,時不時的探訪高人,與據說有法力的道士交往……這些還是敢的。
“還有呢?”王沄嗤笑一聲之後又問:“嬤嬤還打聽些什麽?”
“老太爺讓人收集關於您的所有資料……”
“王家這邊應該一直都有關注您和老爺、姑太太的,隻是老太爺沒問,就沒有整理呈過去。”
“最遲明兒中午,所有資料就會在老太爺的書桌上。”
“所以,所謂的讓我們休整兩日,不過是想把我們的資料好好的研究一遍……若滿意,開祠堂上族譜,若不滿意……”
“另說!”
“是這麽個意思吧!”
王九英家的笑笑:“老太爺定然會更喜歡姑娘的!”
“還有呢?”
“三老爺身邊的浣花死了!”
“就在奴婢剛剛回來之前死的,服毒自盡!”
“老夫人身邊原本叫綺羅的,剛剛改了名,就叫浣花!”
王沄微微一怔,而後大笑起來:“嬤嬤,看來,我還真是把人給嚇到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