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王漪前生(8)
一路作死,重生女主不想活 作者:笑看落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息之最後是撞在自家大門口,頭破血流,觸頸而死的。
一點都不想死的他先後撞了兩次。
第一次隻是做樣,看似用力卻隻撞破頭,跌坐在地上,一副慘象看著崔老夫人,躲在門後的邵氏立馬衝出來,跪坐在王息之身邊,扶著他,哭著求崔老夫給他們一條活路。
給他們活路?王家或許會有人因為他那麽一點點拙劣的表演就放過他,但那個人絕對不會是崔老夫人,她在王息之府邸前來那麽一出,就是要他的命。
她沒說話,而是毫不遲疑的自己來了個示範——起身,一頭撞向王息之之前撞的那地方。
當然,她沒事,被準備好的人攔了下來。
但這也表明了她的態度。
或者她這個嫡母死在這,或者王息之麻利點兒以死謝罪,沒有第三個選擇。
王息之能選什麽?
崔老夫人要是死了,他這一房,無論男女老少,無論主仆,有一個算一個,誰都別想有活路,哪怕是繈褓中的孩子也一樣。
但如果他“以死謝罪”,與傅家狼狽為奸這件事情依舊會被追究,但至少牽扯不深的人能留條命。
清楚這一點的王息死了,而他的死卻隻是一個開端。
他死的當天晚上,傅元白被人刺死在自己的床上。
次日,傅耿進宮求見康元帝,求康元帝為他們做主。
進宮之前,傅耿以為康元帝定然不會袖手不管,畢竟,騙婚這件事情從一開始就是在熙元帝示意下進行的,當時還是太子的康元帝也是知情人。
康元帝與傅耿說了什麽無人知曉,但傅耿出宮之後,直接找上王蘊之求和解。
為表誠意,更為了推卸責任,傅耿告訴王蘊之多年前求娶王漪一事是熙元帝示意傅家人去做的,王息之也是得了聖意才幫忙和配合的,之後配合軟禁王漪、欺瞞王漪真實處境都是如此。
傅耿說這些,無非不過是希望王家能高抬貴手,放傅家一馬。
隻是,他想的太簡單了,王家怎麽可能輕輕放過此事,王漪被坑害到這種地步,王家要是不追究到底,以儆效尤的話,不知道還會有多少王家姑娘像王漪一樣被人算計坑害。
傅耿是被王家人直接掃地出門的。
這件事當天就傳遍了建康,與之一起的,還有他對王蘊之說的那些話。
這件事這些話並沒引起什麽連鎖反應。
熙元、康元兩代帝王做的那些事,在族地的世家族人或許不知道,但久居建康、入朝為官的這些世家話事人卻都心知肚明。
但,平靜隻是暫時的。
王息之死的第五天,繼王家之後,其他世家的掌權者陸續抵達建康,而後開始徹查本家族在建康這些話事人這些年的所作所為。
幾乎所有的家族話事人都經不起查——這些人依靠著家族被舉薦入仕,依靠著家族的幫襯步步青雲,身居高位、手握重權後卻又開始嫌棄家族製衡。
所以,在皇帝意圖削弱世家的勢力和影響力的時候,他們或多或少的傾向朝廷,以此獲得皇帝的信任和更大的權勢,以此與家族抗衡。
得了暗示、配合某個庶族出身的官員,求娶家族嫡係嫡女的,王息之也不是特例,王漪也不是唯一一個被騙婚、被族人和婆家聯合算計的。
隻是成功的並不多。
畢竟,不是每個家族都像王家一樣,老族長亡故之後就陷入內鬥,讓他們無暇細查求婚者的底細的同時還放鬆了對女婿的要求。
但查到的那一切也足夠讓這些世家大族的掌權者勃然大怒了——無論這些人如何為自己辯解,他們罔顧家族的利益都是無法辯駁的事實。
那一年,幾乎所有大家族身居高位的族人都被家族清算。
他們或被直接召回家族,接受族規的審判和懲罰,或將妻兒親眷送回家族、身邊留下家族掌權者的絕對信任的族人“襄助”……
短短不過一個月,兩代帝王好不容易才“策反”、“先國後家”世家出身的官員被變相清洗。
康元帝勃然大怒。
他以為自己不會像皇祖父和父皇那樣,身為天子卻被世家製衡、政令被世家左右。
哪知道,謀劃了二三十年的事情會那麽簡單的就被破壞,短短一個月,又回到了三十年前。滿朝文武,凡出身世家者都不再是以他唯命是從的,又換成了那些口口聲聲叫著規矩、試圖用規矩來約束他這個皇帝的了。
康元帝怒不可遏,恨極了世家,恨極了世家講究的那些規矩。
這個時候的他完全忘了,若非世家一直以來堅持的立嫡立長不立賢規矩,他這個隻占嫡長、從小木訥甚至有些愚蠢的嫡長子又怎麽可能壓下那些比他更聰明、更得父皇熙元帝喜愛的弟弟被立為太子,如果沒有世家的堅持,他別說繼承大統登基為帝,怕是連活下來都成困難。
熙元帝亦然!
康元帝再怎麽怒,也奈何不了以王謝為首的世家,他們無視康元帝,有條不紊的分配利益、安插人手,駕輕就熟的將康元帝架空。
康元帝隻能無能狂怒!
當然,他也能讓人承擔他的怒火,比如說傅家。
誰讓傅家沒能把事情辦好,讓王漪抓住機會脫離了傅家的控製,也沒能及時補救,引發了後續的那些事情呢?
毫不意外的,傅耿被彈劾,做過的、沒做過的各項罪名羅列出了二十多條,近十條能判死刑。
最後,傅耿及其長子被判斬立決。
傅家被抄家,除傅耿父子之外,男丁發配嶺南,女眷充入教司坊。
而與此事關係極大的黃家倒是沒受牽連。
康元帝倒是也想收拾黃家——要不是黃瀚文那個混不吝的插手,傅呦呦王芙算計王漪這件事情出不了傅家內宅,更不會引起那麽多的變故。
隻是,黃煜雖非世家大族出身,但能官至宰相,他本身就很厲害,加上王家感激黃瀚文對王漪的回護願意給他撐腰……
最後的結果就是康元帝捏著鼻子忍了!
是以,這件事情之中最最倒黴的就是王息之這一房和傅家。
前者死了王息之這個主心骨,其親眷被勒令收拾所有行裝,即刻啟程,返回琅琊接受家族的懲戒,後者更慘。
值得一提的是抄家之前,王微之帶著人去了傅家,拿著王漪的嫁妝單子將屬於王漪的嫁妝清點帶走,這其中也包括哪些明明是王漪的陪嫁卻因為種種原因背主,配合王息之一房和傅家人欺壓王漪、欺瞞王家的下人。
這些人無一例外的被王微之送到了礦上。
從王漪受傷到一切結束不過兩個半月的時間,兩個半月之後,包括王家在內的,所有家族的掌權者,除了確定留在建康入朝為官的,都收拾行裝準備返回家族。
謝靈泉等人也不例外,倒是王漪沒走,她留了下來,留在了建康。
一點都不想死的他先後撞了兩次。
第一次隻是做樣,看似用力卻隻撞破頭,跌坐在地上,一副慘象看著崔老夫人,躲在門後的邵氏立馬衝出來,跪坐在王息之身邊,扶著他,哭著求崔老夫給他們一條活路。
給他們活路?王家或許會有人因為他那麽一點點拙劣的表演就放過他,但那個人絕對不會是崔老夫人,她在王息之府邸前來那麽一出,就是要他的命。
她沒說話,而是毫不遲疑的自己來了個示範——起身,一頭撞向王息之之前撞的那地方。
當然,她沒事,被準備好的人攔了下來。
但這也表明了她的態度。
或者她這個嫡母死在這,或者王息之麻利點兒以死謝罪,沒有第三個選擇。
王息之能選什麽?
崔老夫人要是死了,他這一房,無論男女老少,無論主仆,有一個算一個,誰都別想有活路,哪怕是繈褓中的孩子也一樣。
但如果他“以死謝罪”,與傅家狼狽為奸這件事情依舊會被追究,但至少牽扯不深的人能留條命。
清楚這一點的王息死了,而他的死卻隻是一個開端。
他死的當天晚上,傅元白被人刺死在自己的床上。
次日,傅耿進宮求見康元帝,求康元帝為他們做主。
進宮之前,傅耿以為康元帝定然不會袖手不管,畢竟,騙婚這件事情從一開始就是在熙元帝示意下進行的,當時還是太子的康元帝也是知情人。
康元帝與傅耿說了什麽無人知曉,但傅耿出宮之後,直接找上王蘊之求和解。
為表誠意,更為了推卸責任,傅耿告訴王蘊之多年前求娶王漪一事是熙元帝示意傅家人去做的,王息之也是得了聖意才幫忙和配合的,之後配合軟禁王漪、欺瞞王漪真實處境都是如此。
傅耿說這些,無非不過是希望王家能高抬貴手,放傅家一馬。
隻是,他想的太簡單了,王家怎麽可能輕輕放過此事,王漪被坑害到這種地步,王家要是不追究到底,以儆效尤的話,不知道還會有多少王家姑娘像王漪一樣被人算計坑害。
傅耿是被王家人直接掃地出門的。
這件事當天就傳遍了建康,與之一起的,還有他對王蘊之說的那些話。
這件事這些話並沒引起什麽連鎖反應。
熙元、康元兩代帝王做的那些事,在族地的世家族人或許不知道,但久居建康、入朝為官的這些世家話事人卻都心知肚明。
但,平靜隻是暫時的。
王息之死的第五天,繼王家之後,其他世家的掌權者陸續抵達建康,而後開始徹查本家族在建康這些話事人這些年的所作所為。
幾乎所有的家族話事人都經不起查——這些人依靠著家族被舉薦入仕,依靠著家族的幫襯步步青雲,身居高位、手握重權後卻又開始嫌棄家族製衡。
所以,在皇帝意圖削弱世家的勢力和影響力的時候,他們或多或少的傾向朝廷,以此獲得皇帝的信任和更大的權勢,以此與家族抗衡。
得了暗示、配合某個庶族出身的官員,求娶家族嫡係嫡女的,王息之也不是特例,王漪也不是唯一一個被騙婚、被族人和婆家聯合算計的。
隻是成功的並不多。
畢竟,不是每個家族都像王家一樣,老族長亡故之後就陷入內鬥,讓他們無暇細查求婚者的底細的同時還放鬆了對女婿的要求。
但查到的那一切也足夠讓這些世家大族的掌權者勃然大怒了——無論這些人如何為自己辯解,他們罔顧家族的利益都是無法辯駁的事實。
那一年,幾乎所有大家族身居高位的族人都被家族清算。
他們或被直接召回家族,接受族規的審判和懲罰,或將妻兒親眷送回家族、身邊留下家族掌權者的絕對信任的族人“襄助”……
短短不過一個月,兩代帝王好不容易才“策反”、“先國後家”世家出身的官員被變相清洗。
康元帝勃然大怒。
他以為自己不會像皇祖父和父皇那樣,身為天子卻被世家製衡、政令被世家左右。
哪知道,謀劃了二三十年的事情會那麽簡單的就被破壞,短短一個月,又回到了三十年前。滿朝文武,凡出身世家者都不再是以他唯命是從的,又換成了那些口口聲聲叫著規矩、試圖用規矩來約束他這個皇帝的了。
康元帝怒不可遏,恨極了世家,恨極了世家講究的那些規矩。
這個時候的他完全忘了,若非世家一直以來堅持的立嫡立長不立賢規矩,他這個隻占嫡長、從小木訥甚至有些愚蠢的嫡長子又怎麽可能壓下那些比他更聰明、更得父皇熙元帝喜愛的弟弟被立為太子,如果沒有世家的堅持,他別說繼承大統登基為帝,怕是連活下來都成困難。
熙元帝亦然!
康元帝再怎麽怒,也奈何不了以王謝為首的世家,他們無視康元帝,有條不紊的分配利益、安插人手,駕輕就熟的將康元帝架空。
康元帝隻能無能狂怒!
當然,他也能讓人承擔他的怒火,比如說傅家。
誰讓傅家沒能把事情辦好,讓王漪抓住機會脫離了傅家的控製,也沒能及時補救,引發了後續的那些事情呢?
毫不意外的,傅耿被彈劾,做過的、沒做過的各項罪名羅列出了二十多條,近十條能判死刑。
最後,傅耿及其長子被判斬立決。
傅家被抄家,除傅耿父子之外,男丁發配嶺南,女眷充入教司坊。
而與此事關係極大的黃家倒是沒受牽連。
康元帝倒是也想收拾黃家——要不是黃瀚文那個混不吝的插手,傅呦呦王芙算計王漪這件事情出不了傅家內宅,更不會引起那麽多的變故。
隻是,黃煜雖非世家大族出身,但能官至宰相,他本身就很厲害,加上王家感激黃瀚文對王漪的回護願意給他撐腰……
最後的結果就是康元帝捏著鼻子忍了!
是以,這件事情之中最最倒黴的就是王息之這一房和傅家。
前者死了王息之這個主心骨,其親眷被勒令收拾所有行裝,即刻啟程,返回琅琊接受家族的懲戒,後者更慘。
值得一提的是抄家之前,王微之帶著人去了傅家,拿著王漪的嫁妝單子將屬於王漪的嫁妝清點帶走,這其中也包括哪些明明是王漪的陪嫁卻因為種種原因背主,配合王息之一房和傅家人欺壓王漪、欺瞞王家的下人。
這些人無一例外的被王微之送到了礦上。
從王漪受傷到一切結束不過兩個半月的時間,兩個半月之後,包括王家在內的,所有家族的掌權者,除了確定留在建康入朝為官的,都收拾行裝準備返回家族。
謝靈泉等人也不例外,倒是王漪沒走,她留了下來,留在了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