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是老黃曆了
一路作死,重生女主不想活 作者:笑看落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錯了!”
謝靈泉歎氣:“這個消息是我與漪丫頭出發前,他讓子路轉告我的。”
“我原以為,他借我之口將此事轉告與你一事讓我向你賣個好,二是淡化之前曾經說好的接任者必須姓王,是王家子弟這一點。”
“我甚至還以為他是擔心接任者不是王家子弟,你會非常惱怒甚至與家族翻臉,才讓我親口對你說這個事情的。”
所以……
王沄笑了:“大伯祖母讓漪姐姐回琅琊自己留下來,是想推著漪姐姐更獨立的去處理與自己有關的事,也是想留下來,新上任的寧州太守是何許人吧!”
“是的!”
謝靈泉點頭,眼底藏著怒:“我原本也打算看看來的是誰,哪知道居然是黎楚亮。”
“居然……”王沄一臉戲謔:“聽起來,大伯祖母對沒甚好感。”
“我不是對他沒什麽好感,是讓他來寧州……這事太不厚道了!”
謝靈泉壓下洶湧的怒氣:“沄丫頭,你應該在今日之前就聽說過他的吧?”
王沄點頭:“他的夫人是祖父一母同胞的親妹妹,我自然是知道他的。”
謝靈泉看著王沄:“隻是知道?沒有好好的了解的一番?”
王沄眨巴著眼睛:“大伯祖母,要怎麽了解才算好好地了解呢?”
謝靈泉看著一臉無辜的王沄,笑了:“看來你對他了解的並不少,不過……我還是再與你說一說吧。”
王沄乖巧的點頭,一副洗耳恭聽的認真模樣。
她還真不是裝的。
雖說她對黎洛明也算得上是非常了解,前生聽說的,今生讓崔圩調查到的,董愷軼告訴她的……但像他這樣在所有人口中都很厲害的人,多了解一點總是不會錯的。
倒是王函之一臉的敬謝不敏——他對黎洛明所知不多,但至少可以肯定,玩心眼子十個自己加起來都不可能是黎洛明的對手,他應該做的就是好好的聽孫女兒的,她讓幹嘛就幹嘛,別給她添亂。
既然如此,也就沒有必要在這浪費時間了。
王函之臉上的表情逗笑了謝靈泉和王沄,謝靈泉無奈的搖頭:“仲林看起來一點都不想知道……沄丫頭,我們倆換個地方慢慢說吧!”
謝靈泉與王沄移步不係舟,準備長談的時候,黎洛明及其子黎光也回到了的太守府中。
外放的官員不一定會有配備的府邸,但太守、郡守這種這一州一郡之主肯定會為其準備府邸,而大多數府邸前麵都是衙門。
寧州的太守府便是這種前衙後宅的建築。
孟廣義任太守期間,寧州太守府基本上是空置的——孟廣義剛剛上任的時候是住這裏的,上任不不到半年,就買了更大更好的宅子,而後一家子就搬走了,這裏隻留了孟廣義上任之前就在這裏負責日常灑掃的下人。
黎洛明來之前,孟廣義就已經得了消息,知道自己不可能繼任,也得了進京述職的詔令。
對此,孟廣義既感到惋惜,卻也悄悄的鬆了一口氣。
惋惜的是他在寧州城這麽些年,雖然也從崔安那兒得了旁人眼紅的好處,但比起王函之隱藏的那些財富,他得到的隻是九牛一毛。
人都是貪心的,他尤其是。
他一直都希望王家那邊的有人能過來,將王函之藏起來的那些挖出來,那人吃肉他跟著喝口湯。
他清楚,就算隻是跟著蹭點,也會比他之前多年得到的要多得多。
但,貪心歸貪心,他也還沒到為了好處連命都舍得搭上的地步。
王函之還是“崔函之”的時候,他其實就已經大概猜到了王函之的出身,隻是沒敢想他居然是王家嫡係而已。
知道王函之的身份之後,孟廣義對蹭著得好處就不抱什麽希望了,比起不知道能不能有命拿的好處,他更希望能夠全身而退,帶著已經得到的好處離開。
所以,確定自己會被換下來之後,他不但沒有玩花樣,還積極的響應著,一邊讓人收拾、準備離開,一邊還做了迎接繼任者的準備。
最識趣的是孟廣義讓人將空置數年的宅子裏裏外外打掃幹淨,破損的地方做了簡單的修葺,購置了全新的被褥等物,至少保證幹淨清爽可以住人。
也正是因為孟廣義此舉,黎洛明一行到了寧州之後,才會那麽快就安頓好,那麽快就遞了拜帖去見王函之祖孫。
進了府,父子倆腳步不停,直接去了書房,書房裏已經有五六人,正在交談的他們看到父子倆齊齊起身。
“東翁~”
“老師~”
黎洛明微微點頭,沒說話,徑直走到空著的主位上坐下,黎光親自為他倒了茶,放在他手邊之後,站到他身後。
“鬱友,你們今日收獲如何?”黎洛明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嗓子之後便直奔主題。
被點名陳星安(字鬱友)是黎洛明身邊的第一幕僚,是黎洛明的左膀右臂,與黎洛明認識三十多年,是最了解黎洛明的人之一。
他眼中閃過毫光,從這麽一個小細節,他就知道,黎洛明今日王宅之行不順。
他壓下心頭的訝異,語氣平緩:“東翁,某今日將寧州城逛了一個遍,寧州城內屬於興隆號的商鋪有五家……”
“五家?”黎光一臉驚訝的出聲:“不是說我這二舅在寧州經營多年,成一方豪富,在寧州置辦產業無數,有‘半城’之稱,就連……”
“咳咳~”黎洛明輕咳兩聲,打斷黎光。
他知道兒子想說什麽,無非不過是想說王函之在寧州多年累積的財富之多,便是王融之都眼熱,眼熱到了以前縱容王奕之百般算計,如今又讓自己放下臨川郡,來這寧州。
但這種事情做得說不得,挑破了,對誰都沒好處。
黎洛明一咳,黎光就知道自己嘴快了。
黎光立馬收聲,低下頭,做出一副老實的樣子。
陳星安知道黎光為何奇怪,他神色未變,認真解釋:“東翁這位舅兄確實有‘半城’之稱,他創立的興隆號也曾經被稱為寧州第一商號。”
“據說寧州城有一半的鋪子屬於興隆號……除了專門是售賣琉璃、布匹和紙張的店鋪之外,藥鋪、酒樓、客棧等等,幾乎所有產業都有涉獵。”
“但那是以前,是老黃曆了。”
“一年前,興隆號所屬的經營不善、入不敷出的一些店鋪便陸續結束經營,鋪子也被售出或者租賃出去,曾經近百家店鋪到今年年初隻剩下三十餘家。”
“而這三十餘家店鋪在七月之後又陸續關張……半個月前,除了如今剩下的五家之外,盡數關了店。”
謝靈泉歎氣:“這個消息是我與漪丫頭出發前,他讓子路轉告我的。”
“我原以為,他借我之口將此事轉告與你一事讓我向你賣個好,二是淡化之前曾經說好的接任者必須姓王,是王家子弟這一點。”
“我甚至還以為他是擔心接任者不是王家子弟,你會非常惱怒甚至與家族翻臉,才讓我親口對你說這個事情的。”
所以……
王沄笑了:“大伯祖母讓漪姐姐回琅琊自己留下來,是想推著漪姐姐更獨立的去處理與自己有關的事,也是想留下來,新上任的寧州太守是何許人吧!”
“是的!”
謝靈泉點頭,眼底藏著怒:“我原本也打算看看來的是誰,哪知道居然是黎楚亮。”
“居然……”王沄一臉戲謔:“聽起來,大伯祖母對沒甚好感。”
“我不是對他沒什麽好感,是讓他來寧州……這事太不厚道了!”
謝靈泉壓下洶湧的怒氣:“沄丫頭,你應該在今日之前就聽說過他的吧?”
王沄點頭:“他的夫人是祖父一母同胞的親妹妹,我自然是知道他的。”
謝靈泉看著王沄:“隻是知道?沒有好好的了解的一番?”
王沄眨巴著眼睛:“大伯祖母,要怎麽了解才算好好地了解呢?”
謝靈泉看著一臉無辜的王沄,笑了:“看來你對他了解的並不少,不過……我還是再與你說一說吧。”
王沄乖巧的點頭,一副洗耳恭聽的認真模樣。
她還真不是裝的。
雖說她對黎洛明也算得上是非常了解,前生聽說的,今生讓崔圩調查到的,董愷軼告訴她的……但像他這樣在所有人口中都很厲害的人,多了解一點總是不會錯的。
倒是王函之一臉的敬謝不敏——他對黎洛明所知不多,但至少可以肯定,玩心眼子十個自己加起來都不可能是黎洛明的對手,他應該做的就是好好的聽孫女兒的,她讓幹嘛就幹嘛,別給她添亂。
既然如此,也就沒有必要在這浪費時間了。
王函之臉上的表情逗笑了謝靈泉和王沄,謝靈泉無奈的搖頭:“仲林看起來一點都不想知道……沄丫頭,我們倆換個地方慢慢說吧!”
謝靈泉與王沄移步不係舟,準備長談的時候,黎洛明及其子黎光也回到了的太守府中。
外放的官員不一定會有配備的府邸,但太守、郡守這種這一州一郡之主肯定會為其準備府邸,而大多數府邸前麵都是衙門。
寧州的太守府便是這種前衙後宅的建築。
孟廣義任太守期間,寧州太守府基本上是空置的——孟廣義剛剛上任的時候是住這裏的,上任不不到半年,就買了更大更好的宅子,而後一家子就搬走了,這裏隻留了孟廣義上任之前就在這裏負責日常灑掃的下人。
黎洛明來之前,孟廣義就已經得了消息,知道自己不可能繼任,也得了進京述職的詔令。
對此,孟廣義既感到惋惜,卻也悄悄的鬆了一口氣。
惋惜的是他在寧州城這麽些年,雖然也從崔安那兒得了旁人眼紅的好處,但比起王函之隱藏的那些財富,他得到的隻是九牛一毛。
人都是貪心的,他尤其是。
他一直都希望王家那邊的有人能過來,將王函之藏起來的那些挖出來,那人吃肉他跟著喝口湯。
他清楚,就算隻是跟著蹭點,也會比他之前多年得到的要多得多。
但,貪心歸貪心,他也還沒到為了好處連命都舍得搭上的地步。
王函之還是“崔函之”的時候,他其實就已經大概猜到了王函之的出身,隻是沒敢想他居然是王家嫡係而已。
知道王函之的身份之後,孟廣義對蹭著得好處就不抱什麽希望了,比起不知道能不能有命拿的好處,他更希望能夠全身而退,帶著已經得到的好處離開。
所以,確定自己會被換下來之後,他不但沒有玩花樣,還積極的響應著,一邊讓人收拾、準備離開,一邊還做了迎接繼任者的準備。
最識趣的是孟廣義讓人將空置數年的宅子裏裏外外打掃幹淨,破損的地方做了簡單的修葺,購置了全新的被褥等物,至少保證幹淨清爽可以住人。
也正是因為孟廣義此舉,黎洛明一行到了寧州之後,才會那麽快就安頓好,那麽快就遞了拜帖去見王函之祖孫。
進了府,父子倆腳步不停,直接去了書房,書房裏已經有五六人,正在交談的他們看到父子倆齊齊起身。
“東翁~”
“老師~”
黎洛明微微點頭,沒說話,徑直走到空著的主位上坐下,黎光親自為他倒了茶,放在他手邊之後,站到他身後。
“鬱友,你們今日收獲如何?”黎洛明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嗓子之後便直奔主題。
被點名陳星安(字鬱友)是黎洛明身邊的第一幕僚,是黎洛明的左膀右臂,與黎洛明認識三十多年,是最了解黎洛明的人之一。
他眼中閃過毫光,從這麽一個小細節,他就知道,黎洛明今日王宅之行不順。
他壓下心頭的訝異,語氣平緩:“東翁,某今日將寧州城逛了一個遍,寧州城內屬於興隆號的商鋪有五家……”
“五家?”黎光一臉驚訝的出聲:“不是說我這二舅在寧州經營多年,成一方豪富,在寧州置辦產業無數,有‘半城’之稱,就連……”
“咳咳~”黎洛明輕咳兩聲,打斷黎光。
他知道兒子想說什麽,無非不過是想說王函之在寧州多年累積的財富之多,便是王融之都眼熱,眼熱到了以前縱容王奕之百般算計,如今又讓自己放下臨川郡,來這寧州。
但這種事情做得說不得,挑破了,對誰都沒好處。
黎洛明一咳,黎光就知道自己嘴快了。
黎光立馬收聲,低下頭,做出一副老實的樣子。
陳星安知道黎光為何奇怪,他神色未變,認真解釋:“東翁這位舅兄確實有‘半城’之稱,他創立的興隆號也曾經被稱為寧州第一商號。”
“據說寧州城有一半的鋪子屬於興隆號……除了專門是售賣琉璃、布匹和紙張的店鋪之外,藥鋪、酒樓、客棧等等,幾乎所有產業都有涉獵。”
“但那是以前,是老黃曆了。”
“一年前,興隆號所屬的經營不善、入不敷出的一些店鋪便陸續結束經營,鋪子也被售出或者租賃出去,曾經近百家店鋪到今年年初隻剩下三十餘家。”
“而這三十餘家店鋪在七月之後又陸續關張……半個月前,除了如今剩下的五家之外,盡數關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