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董家的半年之期
一路作死,重生女主不想活 作者:笑看落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覺得呢?”王沄反問一句。
“小人覺得大夫大概是不知此事的。”
崔卅心裏也摸不準,說話的語氣也不是那麽肯定:“大夫人自己曾說過,她與董少爺的叔祖董琛是故交,交情甚至還不錯,她對董少爺很是和善也是愛屋及烏,甚至還說了會讓王謝兩家幫助董家人離開武安郡……”
“不對!小認錯了!”
話才說了幾句,崔卅就發現自己想錯了,他推翻了自己之前的猜測,異常篤定的做了判斷:“大夫人是知道此事的。”
“淮南王等人那般眼饞董家子卻隻敢派人監控不曾直接強取豪奪,肯定是被謝意申警告甚至直接出手震懾過的,其他那些勢力也一樣。”
“連他們都知道董愷轍委身謝意申,身為堂姐的大夫人又怎麽可能不知道?”
“這件事情可能都算不上什麽隱秘之事,崔圩不曾查到不過是這件事情過去了很多年,知道的人不會特意說,不知道的人更不會提而已。”
崔卅自己把自己說通了,他看著讚許點頭的王沄:“主子,小人這次沒猜錯吧?”
王沄點點頭:“差不多吧!”
“大伯祖母知道此事是肯定的,而她之前對董栩說王謝兩家願意相助的那些話……子路堂伯如今是王家主事人之一,大伯祖母開了口,定然會遵從,而謝家多少還是因為謝意申。”
崔卅明了:“是小人想的太簡單的,以為像大夫人那般風光霽月、與董家有有舊的人,定然不會樂意看到故人的子侄那般委屈。”
王沄搖頭:“這兩人算不得什麽兩情相悅,但至少是兩廂情願的。”
“一個犧牲自己,換取家族的安寧,族人的安全;一個付出不小的代價,得到心悅之人相伴左右。”
“我不覺得董愷轍委屈,以一人之身,為家族爭取到了二十多年的安寧,他隻會為自己有這般大的價值感到驕傲才是。”
“在他之前,不知多少董家子是抱著這樣的心思獻祭一般的走向位高權重者,有此成就的隻有他。”
崔卅明白王沄說的是對的,但一個男人為了家族委身另一個男人……他還是無法接受。
就像他。
隻要王沄下令,都會聽命行事,哪怕對麵是刀山火海他都不會皺眉,但如果讓他委身男人……打住,這種任務想都不能想。
王沄不知道崔卅腦子裏想到什麽“恐怖”的事,她輕歎一聲:“就連大伯祖母滿口稱讚的董琛都不曾做成此事。”
“主子~”崔卅心頭不解:“能培養出大夫人至今仍舊認定那是她認識的最令人驚豔的董琛,讓謝意申如此人物為了他庇護董家二十餘年的董愷轍,還有小人見過的董家主和董少爺……董家底蘊不淺,為什麽偏偏要走以色侍人的路子呢?”
王沄笑笑:“武安郡董家一直被稱為百年世家,董家舉族搬遷至武安郡百年,百年之前,董家世居涇陽,是險些被滅族的涇陽董家的一支。”
“世居涇陽?”崔卅滿臉震驚:“是董聖卿出身的涇陽董家?”
王沄滿意點頭:“我一說你便能想到董聖卿,看來你書讀的不多,不但很多也很認真仔細。”
“就是那個出了董聖卿的董家”
“董聖卿深得帝寵、以男子之身進宮伴駕,其父兄官運亨通,其妹得封昭儀,董家權傾一時,而董聖卿也成為前朝最有名的弄臣和佞臣。”
“給董家帶來滅頂之災的是董聖卿不但寧帝王為之癡迷,還讓帝王起了效法堯舜、讓位於他的心思。”
“是以,帝崩,董聖卿及其身邊最親的人或自盡或被誅。”
“涇陽董家幾脈,董聖卿那一脈死絕,剩下的幾脈在涇陽也無立錐之地,隻能搬離故土,其中一支遷徙到武安郡。”
“居然是那個董家的後裔,難怪……”崔卅恍然,卻又擔心:“主子,您幫助董家、接納董家會不會引來禍事啊?”
“會!”王沄點頭:“所以,這件事情一定要做的很隱秘,不能讓任何人知道董家在並州,在迎霞山莊,否則……無論是董家還是我們都落不得好。”
崔卅總算是明白了:“董少爺到寧州之前,興隆號明麵上的鋪子還有二十餘家,您那之前說過,保留這些鋪子,好好經營。”
“等您帶著他去並州回來之後,便讓小人用最快的速度將這些鋪子轉手出去或者由明轉暗,隻剩下如今的五個……您是在為接納董家一事敗露做準備嗎?”
王沄點頭:“對!”
“小人明白了!”崔卅點頭:“小人之後行事會更加小心,務必保證一旦有危險,盡可能的保全所有人的安危,讓他們能夠盡快撤到安全的地方去。”
王沄滿意的點點頭:“這件事你心裏有底就好……繼續說武安郡的事情吧!”
“是主子~”崔卅點頭:“崔十九他們與董家聯手配合,在董家主的安排下血洗了武安郡……”
試圖掌控董家,甚至在暗中已經達成某種默契,等待機會瓜分董家的四大勢力的四座宅子成了死宅,七百多人,一個活口都不剩。
散落在武安郡各處,對董家有企圖的三四百人也在當夜被殺。
整個武安郡一夜之間死亡千餘人,這些人都是各個家族勢力所派,幾乎所有的都與武安郡地方官員打過招呼,至少三成與武安郡郡守有過明麵上的往來。
他們一死,武安郡陷入血色恐怖之中,武安郡地方官員更是惶恐不安,紛紛向他們身後的靠山求助——這是留在武安郡並沒撤離的眼線傳過來的消息。
離開的人分別從四個城門離開,但離開之後,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被董愷軼直接托付給了崔十九等人,請他們護送至迎霞山莊。
被直接托付給崔十九的近百人未必是最出色的,但都是董愷軼確定不會因為任何理由與外人勾結,進而泄露秘密的,董栩便在其列。
但就算這樣,董愷軼也特意與崔十九等人交待,但凡發現他們之中的任何人有任何異常,為了安全起見,崔十九等人都可以直接殺之。
崔十九他們分四路帶著人往並州去,截止到他們傳信回來之前,未發現任何人有任何異動。
剩下的三分之二又被分成了十六隊,由董愷軼及其指定的人帶領著往不同的地方去,他們將會在十天之中陸續抵達他們的目的地,那是董家過去幾十年來精心準備的藏身之所。
這些人會在不同的藏身之所暫住,短則一兩個月,長則半年,確定他們心跡之後,董愷軼會為他們做最後的安排。
或者送去迎霞山莊與董栩他們團聚,或者送去見老祖宗們。
這半年中,董愷軼等人會用董家的渠道,不定時的傳遞消息,每半個月至少會有一次消息,隻要超過半個月沒有收到消息,就說明那個地方已經暴露。
如果有那種情況,無需救援,讓那個地方的董家人自生自滅。
董愷軼向王沄保證,最遲半年,他會將每一個人安頓好並與在迎霞山莊董栩會合,如果他沒去,隻能說明他已經死了。
這些是崔十九等人傳來的消息,董愷軼還將十六個藏身之所寫給了董栩,董栩給了崔十九並傳了過來,以示董家真心投靠的誠意。
“主子,這是那十六個地址。”
王沄接過,認真看了三遍,又還給崔卅:“崔十九傳信的時候,到什麽地方了?”
“剛到建寧郡範圍內。以他們的速度,如今可能已經出了建寧郡,進入廬州境內。”
“給他傳信,讓他分為兩隊,他和董栩帶著三分之一護衛為一隊,其他護衛及董家其他人為一隊。”
“他和董栩帶著人快馬加鞭返回建寧郡,在郡府休整等候蔣維……董栩未來是要與蔣維相互配合,共治並州的,讓他們早點認識會好些。”
“另一隊在廬州府休整,王福才抽調的前往接應的人到廬州府之後分一半過去,會合之後護送這些人回迎霞山莊。”
“之前不是已經為董栩準備了一個身份嗎?把姓名資料一並傳過去,讓董栩牢記。”
“小人覺得大夫大概是不知此事的。”
崔卅心裏也摸不準,說話的語氣也不是那麽肯定:“大夫人自己曾說過,她與董少爺的叔祖董琛是故交,交情甚至還不錯,她對董少爺很是和善也是愛屋及烏,甚至還說了會讓王謝兩家幫助董家人離開武安郡……”
“不對!小認錯了!”
話才說了幾句,崔卅就發現自己想錯了,他推翻了自己之前的猜測,異常篤定的做了判斷:“大夫人是知道此事的。”
“淮南王等人那般眼饞董家子卻隻敢派人監控不曾直接強取豪奪,肯定是被謝意申警告甚至直接出手震懾過的,其他那些勢力也一樣。”
“連他們都知道董愷轍委身謝意申,身為堂姐的大夫人又怎麽可能不知道?”
“這件事情可能都算不上什麽隱秘之事,崔圩不曾查到不過是這件事情過去了很多年,知道的人不會特意說,不知道的人更不會提而已。”
崔卅自己把自己說通了,他看著讚許點頭的王沄:“主子,小人這次沒猜錯吧?”
王沄點點頭:“差不多吧!”
“大伯祖母知道此事是肯定的,而她之前對董栩說王謝兩家願意相助的那些話……子路堂伯如今是王家主事人之一,大伯祖母開了口,定然會遵從,而謝家多少還是因為謝意申。”
崔卅明了:“是小人想的太簡單的,以為像大夫人那般風光霽月、與董家有有舊的人,定然不會樂意看到故人的子侄那般委屈。”
王沄搖頭:“這兩人算不得什麽兩情相悅,但至少是兩廂情願的。”
“一個犧牲自己,換取家族的安寧,族人的安全;一個付出不小的代價,得到心悅之人相伴左右。”
“我不覺得董愷轍委屈,以一人之身,為家族爭取到了二十多年的安寧,他隻會為自己有這般大的價值感到驕傲才是。”
“在他之前,不知多少董家子是抱著這樣的心思獻祭一般的走向位高權重者,有此成就的隻有他。”
崔卅明白王沄說的是對的,但一個男人為了家族委身另一個男人……他還是無法接受。
就像他。
隻要王沄下令,都會聽命行事,哪怕對麵是刀山火海他都不會皺眉,但如果讓他委身男人……打住,這種任務想都不能想。
王沄不知道崔卅腦子裏想到什麽“恐怖”的事,她輕歎一聲:“就連大伯祖母滿口稱讚的董琛都不曾做成此事。”
“主子~”崔卅心頭不解:“能培養出大夫人至今仍舊認定那是她認識的最令人驚豔的董琛,讓謝意申如此人物為了他庇護董家二十餘年的董愷轍,還有小人見過的董家主和董少爺……董家底蘊不淺,為什麽偏偏要走以色侍人的路子呢?”
王沄笑笑:“武安郡董家一直被稱為百年世家,董家舉族搬遷至武安郡百年,百年之前,董家世居涇陽,是險些被滅族的涇陽董家的一支。”
“世居涇陽?”崔卅滿臉震驚:“是董聖卿出身的涇陽董家?”
王沄滿意點頭:“我一說你便能想到董聖卿,看來你書讀的不多,不但很多也很認真仔細。”
“就是那個出了董聖卿的董家”
“董聖卿深得帝寵、以男子之身進宮伴駕,其父兄官運亨通,其妹得封昭儀,董家權傾一時,而董聖卿也成為前朝最有名的弄臣和佞臣。”
“給董家帶來滅頂之災的是董聖卿不但寧帝王為之癡迷,還讓帝王起了效法堯舜、讓位於他的心思。”
“是以,帝崩,董聖卿及其身邊最親的人或自盡或被誅。”
“涇陽董家幾脈,董聖卿那一脈死絕,剩下的幾脈在涇陽也無立錐之地,隻能搬離故土,其中一支遷徙到武安郡。”
“居然是那個董家的後裔,難怪……”崔卅恍然,卻又擔心:“主子,您幫助董家、接納董家會不會引來禍事啊?”
“會!”王沄點頭:“所以,這件事情一定要做的很隱秘,不能讓任何人知道董家在並州,在迎霞山莊,否則……無論是董家還是我們都落不得好。”
崔卅總算是明白了:“董少爺到寧州之前,興隆號明麵上的鋪子還有二十餘家,您那之前說過,保留這些鋪子,好好經營。”
“等您帶著他去並州回來之後,便讓小人用最快的速度將這些鋪子轉手出去或者由明轉暗,隻剩下如今的五個……您是在為接納董家一事敗露做準備嗎?”
王沄點頭:“對!”
“小人明白了!”崔卅點頭:“小人之後行事會更加小心,務必保證一旦有危險,盡可能的保全所有人的安危,讓他們能夠盡快撤到安全的地方去。”
王沄滿意的點點頭:“這件事你心裏有底就好……繼續說武安郡的事情吧!”
“是主子~”崔卅點頭:“崔十九他們與董家聯手配合,在董家主的安排下血洗了武安郡……”
試圖掌控董家,甚至在暗中已經達成某種默契,等待機會瓜分董家的四大勢力的四座宅子成了死宅,七百多人,一個活口都不剩。
散落在武安郡各處,對董家有企圖的三四百人也在當夜被殺。
整個武安郡一夜之間死亡千餘人,這些人都是各個家族勢力所派,幾乎所有的都與武安郡地方官員打過招呼,至少三成與武安郡郡守有過明麵上的往來。
他們一死,武安郡陷入血色恐怖之中,武安郡地方官員更是惶恐不安,紛紛向他們身後的靠山求助——這是留在武安郡並沒撤離的眼線傳過來的消息。
離開的人分別從四個城門離開,但離開之後,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被董愷軼直接托付給了崔十九等人,請他們護送至迎霞山莊。
被直接托付給崔十九的近百人未必是最出色的,但都是董愷軼確定不會因為任何理由與外人勾結,進而泄露秘密的,董栩便在其列。
但就算這樣,董愷軼也特意與崔十九等人交待,但凡發現他們之中的任何人有任何異常,為了安全起見,崔十九等人都可以直接殺之。
崔十九他們分四路帶著人往並州去,截止到他們傳信回來之前,未發現任何人有任何異動。
剩下的三分之二又被分成了十六隊,由董愷軼及其指定的人帶領著往不同的地方去,他們將會在十天之中陸續抵達他們的目的地,那是董家過去幾十年來精心準備的藏身之所。
這些人會在不同的藏身之所暫住,短則一兩個月,長則半年,確定他們心跡之後,董愷軼會為他們做最後的安排。
或者送去迎霞山莊與董栩他們團聚,或者送去見老祖宗們。
這半年中,董愷軼等人會用董家的渠道,不定時的傳遞消息,每半個月至少會有一次消息,隻要超過半個月沒有收到消息,就說明那個地方已經暴露。
如果有那種情況,無需救援,讓那個地方的董家人自生自滅。
董愷軼向王沄保證,最遲半年,他會將每一個人安頓好並與在迎霞山莊董栩會合,如果他沒去,隻能說明他已經死了。
這些是崔十九等人傳來的消息,董愷軼還將十六個藏身之所寫給了董栩,董栩給了崔十九並傳了過來,以示董家真心投靠的誠意。
“主子,這是那十六個地址。”
王沄接過,認真看了三遍,又還給崔卅:“崔十九傳信的時候,到什麽地方了?”
“剛到建寧郡範圍內。以他們的速度,如今可能已經出了建寧郡,進入廬州境內。”
“給他傳信,讓他分為兩隊,他和董栩帶著三分之一護衛為一隊,其他護衛及董家其他人為一隊。”
“他和董栩帶著人快馬加鞭返回建寧郡,在郡府休整等候蔣維……董栩未來是要與蔣維相互配合,共治並州的,讓他們早點認識會好些。”
“另一隊在廬州府休整,王福才抽調的前往接應的人到廬州府之後分一半過去,會合之後護送這些人回迎霞山莊。”
“之前不是已經為董栩準備了一個身份嗎?把姓名資料一並傳過去,讓董栩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