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齊也 ilwxs.com
一路作死,重生女主不想活 作者:笑看落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拋開王奕之,以王家嫡係嫡長媳的身份與王融之談判是謝靈泉年輕時做的最明智也最漂亮的一件事。
這件事讓她從附屬於王奕之的“王奕之之妻”的謝氏,能與王奕之齊肩並行的“謝大夫人”。
也就是那一刻,謝靈泉明白了“妻”的另一層含義,也明白了王融之選擇她的真正原因。
夫者扶也,妻者齊也!
當王奕之這個做丈夫的擔不起成為一家之主,成不了這個家的頂梁柱,承擔不起原該他來承擔的責任的時候,就輪到與他齊肩並行的她站出來了。
身懷六甲並不耽誤謝靈泉從王融之那兒得到了某些特殊的待遇和權力,那是原本隻屬於王奕之這個嫡長子的。
她大著膽子開口要了,王融之帶著期望給了。
王融之還將為王奕之物色並培養了一段時間、在王奕之身邊並沒被重視和重用的幾個幕僚給了謝靈泉。
在他們的輔佐幫助下,謝靈泉做了不少事,首先做的就是消弭“乃有王郎”這句話給王奕之以及王家帶來的不良影響。
“傳言之前,王伯清舉世矚目的天之驕子,是人人豔羨的對象,傳言能那麽快速的傳播,不僅僅是因為謝家在背後操縱,更重要的是除了極少數人之外,都樂見王家的驕子被打落塵埃。”
“想讓傳言消失是不可能的,王伯清從天驕跌落為凡夫俗子也是不可逆的,與其費力氣去做不可能完成的事,不如將此事淡化。”
“淡化一件事最好的辦法莫過於用另外一件事情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過去……我選擇了謝家!”
“和你祖父一樣,在朝為官的叔父謝晏也常住建康,隻有陳郡有要事才會回去一段時間。妻兒與他一起,我幼年也經常兩地換著住。”
謝靈泉眼神淡然,沒有怨沒有恨也沒有愧疚:“我剛剛提到伯鎔,說他是原配所出,謝晏的繼室是原配的堂妹。”
“小孫氏比孫氏小半歲,是以媵妾的身份與孫氏一同嫁進謝家,孫氏病故之後,小孫氏被扶正。”
“我往外傳出的是孫氏病故是假,被小孫氏謀害是真。”
“傳言很是惡毒卻是真相,孫氏就是被小孫氏謀害的。”
“這件事情最早是伯鎔與我哭訴的,那時我尚未出嫁,也曾查過,隻是我能用的人還不定聽誰的呢,我能查到什麽?”
“決定用謝家醜聞來淡化王伯清之事的時候,我想到了這件事,而後與你曾祖父商議,並從他那兒要到了人手,查出了真相。”
“我這是在報複謝晏。”
“為我造勢、讓我成為世人皆知才女的是他;說視我若親生、一定要為我選當時俊傑為夫,又將我嫁給王伯清的是他;壓著我與王伯清好好過日子、不許我和離,又讓子女為我‘抱屈’、‘仗義執言’與朋友、同窗‘痛斥’王家騙婚的還是他。”
“他是知道王伯清底細的,定然也知道傳言一出,王伯清會有多惱怒,而我的處境又會有多艱難……換個軟弱些的,一死了之也有可能。”
“或許,他才是他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可惜,我沒那麽軟弱,肚子裏的孩子也不允許我軟弱,我沉寂了半個月,查清了孫氏的死亡真相之後,便開始了反擊。”
“僅兩天,小孫氏謀害身為正妻的堂姐一事便爆開,成為給所有世家都知道的醜聞,隨之放出來的證據更將她的罪名釘死。”
“小孫氏所出的子女急了,主動找上王家,想以向我道歉為交換,讓我收回所有不利於小孫氏的傳言。”
“我沒見他們。”
“謝晏也遞了帖子,我依舊沒見他。”
“不僅如此,我還將孫氏過世之後,小孫氏一再打壓伯鎔,而他們也竭其所能的排擠伯鎔的事情傳了出去。”
“小孫氏害死孫氏,為的就是被扶正、讓自己的兒女有更好的身份,讓自己的兒子有成為謝家家主的可能。”
“一時之間,小孫氏及其所出的子女成為風尖浪頭,成功的壓下了‘乃有王郎’的話題,”
“不到半個月,小孫氏承受不住各方壓力,站出來承認自己‘一時鬼迷心竅’行差踏錯,而後當眾撞柱而亡。”
“第一次與人博弈便逼死人,死的還是相處了那麽多年,叫了多年‘嬸娘’的小孫氏……”
謝靈泉眼神淡漠:“可是,得到消息的時候,我一點都不傷心,甚至連半點愧疚都沒有。”
“沄丫頭,沒想到吧?”
“有什麽好傷心愧疚的?”王沄輕輕挑眉:“三十五年前,您隻有十七歲,嫁進王家不足一載,正常情況下都還沒在夫家站穩腳跟。”
“一邊是擺明了將您當成棋子甚至是棄子的娘家,一邊是還沒將您當成自己人的夫家,您但凡軟弱一點點,就得被逼死,死了還會被繼續利用。”
“愧疚?”王沄撇撇嘴:“您應該感到慶幸,慶幸自己足夠堅強,足夠明智,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了最優選擇。”
謝靈泉失笑,因為回憶而沉重的心驟然一輕,她搖搖頭,繼續往下說:“小孫氏頭七過後,謝晏再一次讓人送了帖子……我收下並給了回複。”
“次日,我見到了謝晏、從陳郡趕過來的祖母、以及父親。”
“半年之前,意氣風發、讓我好好地與王伯清過日子,別瞎折騰的謝晏老了十歲,鬢角甚至多了白發,原本就年邁的祖母更是,隻有父親看起來還是和以前一樣,沒多大變化。”
“祖母罵我心狠手辣,逼死自家人……我笑著告訴她,我嫁為王家婦,已是王家人。”
“祖母無言以對。”
“謝晏說我事情做絕,不給別人留後路也斷了自己的後路……我笑著告訴他,我原本就沒有後路,不止沒有後路,斷我後路的人還把我推到了懸崖邊上,或者粉身碎骨,或者拽個人丟下去給我墊底……小孫氏就是那個墊底的。”
“謝晏被我說的臉色鐵青。”
“至於父親……他隻關心我過得好不好,如果我想離開王家,他會傾盡全力。”
謝靈泉說到這兒,輕笑一聲:“我告訴他,我很好,王家人待我也很好,我也會繼續留在王家。”
“然後,重點來了!”
“謝晏告訴我,是小孫氏授意她所出的子女把那些看不起王伯清的言語往外說的。小孫氏那樣做是因為我與伯鎔親近,我若仗著王家之勢給伯鎔撐腰會影響她的幾個子女。”
“事發之前他並不知情,事情鬧開始之後,則是因為小孫氏母子在他麵前哭著認錯求饒,一時糊塗,才讓伯鎔過來與我說那些的。”
“小孫氏都為她所做的一切付出了性命,而他也會將在外亂說話的子女送回陳郡,在沒有教好之前不許他們踏出陳郡半步。”
“他誠意滿滿,不但發落了小孫氏所出的、以往深得他寵愛的子女,他還提到了對伯鎔的安排。”
“他說,他知道伯鎔與我親近,他會將伯鎔留在身邊,盡可能的培養伯鎔,等伯鎔有能力擔負一切的時候,就將謝家交給伯鎔,讓他和謝家成為我的靠山。”
“他希望這件事情能過去,希望我能既往不咎,希望以後大家還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一家人。”
“我差點都被感動了,直到他提及北府軍。”
“他說父親膝下無子,這對我來說不好,我若有個能夠繼承北府軍的親弟弟,誰都會更加高看我。”
“隻是,父親無心再娶,也不想納妾,他建議父親過繼一個兒子,繼承香火都是其次的,最要緊的是培養一個能與我一條心的親弟弟……至少是名分上的親弟弟。”
“他給出的人選是剛好三歲的庶子謝意舟。”
這件事讓她從附屬於王奕之的“王奕之之妻”的謝氏,能與王奕之齊肩並行的“謝大夫人”。
也就是那一刻,謝靈泉明白了“妻”的另一層含義,也明白了王融之選擇她的真正原因。
夫者扶也,妻者齊也!
當王奕之這個做丈夫的擔不起成為一家之主,成不了這個家的頂梁柱,承擔不起原該他來承擔的責任的時候,就輪到與他齊肩並行的她站出來了。
身懷六甲並不耽誤謝靈泉從王融之那兒得到了某些特殊的待遇和權力,那是原本隻屬於王奕之這個嫡長子的。
她大著膽子開口要了,王融之帶著期望給了。
王融之還將為王奕之物色並培養了一段時間、在王奕之身邊並沒被重視和重用的幾個幕僚給了謝靈泉。
在他們的輔佐幫助下,謝靈泉做了不少事,首先做的就是消弭“乃有王郎”這句話給王奕之以及王家帶來的不良影響。
“傳言之前,王伯清舉世矚目的天之驕子,是人人豔羨的對象,傳言能那麽快速的傳播,不僅僅是因為謝家在背後操縱,更重要的是除了極少數人之外,都樂見王家的驕子被打落塵埃。”
“想讓傳言消失是不可能的,王伯清從天驕跌落為凡夫俗子也是不可逆的,與其費力氣去做不可能完成的事,不如將此事淡化。”
“淡化一件事最好的辦法莫過於用另外一件事情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過去……我選擇了謝家!”
“和你祖父一樣,在朝為官的叔父謝晏也常住建康,隻有陳郡有要事才會回去一段時間。妻兒與他一起,我幼年也經常兩地換著住。”
謝靈泉眼神淡然,沒有怨沒有恨也沒有愧疚:“我剛剛提到伯鎔,說他是原配所出,謝晏的繼室是原配的堂妹。”
“小孫氏比孫氏小半歲,是以媵妾的身份與孫氏一同嫁進謝家,孫氏病故之後,小孫氏被扶正。”
“我往外傳出的是孫氏病故是假,被小孫氏謀害是真。”
“傳言很是惡毒卻是真相,孫氏就是被小孫氏謀害的。”
“這件事情最早是伯鎔與我哭訴的,那時我尚未出嫁,也曾查過,隻是我能用的人還不定聽誰的呢,我能查到什麽?”
“決定用謝家醜聞來淡化王伯清之事的時候,我想到了這件事,而後與你曾祖父商議,並從他那兒要到了人手,查出了真相。”
“我這是在報複謝晏。”
“為我造勢、讓我成為世人皆知才女的是他;說視我若親生、一定要為我選當時俊傑為夫,又將我嫁給王伯清的是他;壓著我與王伯清好好過日子、不許我和離,又讓子女為我‘抱屈’、‘仗義執言’與朋友、同窗‘痛斥’王家騙婚的還是他。”
“他是知道王伯清底細的,定然也知道傳言一出,王伯清會有多惱怒,而我的處境又會有多艱難……換個軟弱些的,一死了之也有可能。”
“或許,他才是他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可惜,我沒那麽軟弱,肚子裏的孩子也不允許我軟弱,我沉寂了半個月,查清了孫氏的死亡真相之後,便開始了反擊。”
“僅兩天,小孫氏謀害身為正妻的堂姐一事便爆開,成為給所有世家都知道的醜聞,隨之放出來的證據更將她的罪名釘死。”
“小孫氏所出的子女急了,主動找上王家,想以向我道歉為交換,讓我收回所有不利於小孫氏的傳言。”
“我沒見他們。”
“謝晏也遞了帖子,我依舊沒見他。”
“不僅如此,我還將孫氏過世之後,小孫氏一再打壓伯鎔,而他們也竭其所能的排擠伯鎔的事情傳了出去。”
“小孫氏害死孫氏,為的就是被扶正、讓自己的兒女有更好的身份,讓自己的兒子有成為謝家家主的可能。”
“一時之間,小孫氏及其所出的子女成為風尖浪頭,成功的壓下了‘乃有王郎’的話題,”
“不到半個月,小孫氏承受不住各方壓力,站出來承認自己‘一時鬼迷心竅’行差踏錯,而後當眾撞柱而亡。”
“第一次與人博弈便逼死人,死的還是相處了那麽多年,叫了多年‘嬸娘’的小孫氏……”
謝靈泉眼神淡漠:“可是,得到消息的時候,我一點都不傷心,甚至連半點愧疚都沒有。”
“沄丫頭,沒想到吧?”
“有什麽好傷心愧疚的?”王沄輕輕挑眉:“三十五年前,您隻有十七歲,嫁進王家不足一載,正常情況下都還沒在夫家站穩腳跟。”
“一邊是擺明了將您當成棋子甚至是棄子的娘家,一邊是還沒將您當成自己人的夫家,您但凡軟弱一點點,就得被逼死,死了還會被繼續利用。”
“愧疚?”王沄撇撇嘴:“您應該感到慶幸,慶幸自己足夠堅強,足夠明智,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了最優選擇。”
謝靈泉失笑,因為回憶而沉重的心驟然一輕,她搖搖頭,繼續往下說:“小孫氏頭七過後,謝晏再一次讓人送了帖子……我收下並給了回複。”
“次日,我見到了謝晏、從陳郡趕過來的祖母、以及父親。”
“半年之前,意氣風發、讓我好好地與王伯清過日子,別瞎折騰的謝晏老了十歲,鬢角甚至多了白發,原本就年邁的祖母更是,隻有父親看起來還是和以前一樣,沒多大變化。”
“祖母罵我心狠手辣,逼死自家人……我笑著告訴她,我嫁為王家婦,已是王家人。”
“祖母無言以對。”
“謝晏說我事情做絕,不給別人留後路也斷了自己的後路……我笑著告訴他,我原本就沒有後路,不止沒有後路,斷我後路的人還把我推到了懸崖邊上,或者粉身碎骨,或者拽個人丟下去給我墊底……小孫氏就是那個墊底的。”
“謝晏被我說的臉色鐵青。”
“至於父親……他隻關心我過得好不好,如果我想離開王家,他會傾盡全力。”
謝靈泉說到這兒,輕笑一聲:“我告訴他,我很好,王家人待我也很好,我也會繼續留在王家。”
“然後,重點來了!”
“謝晏告訴我,是小孫氏授意她所出的子女把那些看不起王伯清的言語往外說的。小孫氏那樣做是因為我與伯鎔親近,我若仗著王家之勢給伯鎔撐腰會影響她的幾個子女。”
“事發之前他並不知情,事情鬧開始之後,則是因為小孫氏母子在他麵前哭著認錯求饒,一時糊塗,才讓伯鎔過來與我說那些的。”
“小孫氏都為她所做的一切付出了性命,而他也會將在外亂說話的子女送回陳郡,在沒有教好之前不許他們踏出陳郡半步。”
“他誠意滿滿,不但發落了小孫氏所出的、以往深得他寵愛的子女,他還提到了對伯鎔的安排。”
“他說,他知道伯鎔與我親近,他會將伯鎔留在身邊,盡可能的培養伯鎔,等伯鎔有能力擔負一切的時候,就將謝家交給伯鎔,讓他和謝家成為我的靠山。”
“他希望這件事情能過去,希望我能既往不咎,希望以後大家還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一家人。”
“我差點都被感動了,直到他提及北府軍。”
“他說父親膝下無子,這對我來說不好,我若有個能夠繼承北府軍的親弟弟,誰都會更加高看我。”
“隻是,父親無心再娶,也不想納妾,他建議父親過繼一個兒子,繼承香火都是其次的,最要緊的是培養一個能與我一條心的親弟弟……至少是名分上的親弟弟。”
“他給出的人選是剛好三歲的庶子謝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