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人情啊(大修)
一路作死,重生女主不想活 作者:笑看落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是!當今不是那種有城府、有智慧還有耐心徐徐圖之的人!”
王沄搖頭:“在琅琊的時候,我與祖父、大伯祖母不曾就此事坦誠的商討過,我們各有各的算計,但不可能是當今這一點,應該是看法一致的。”
“各有各的算計?”王函之皺眉:“這件事情還能有算計?”
“當然!”王沄笑得有些假:“您想知道我的算計嗎?”
王函之縮了一下,也回了個假笑:“不想。”
王沄就知道他會這樣,而王琳不等她有什麽舉動,連忙跟著來了一句:“我也不想!”
這次是王沄被兩人逗笑,她搖搖頭:“其實也不是什麽特別重要的,我也隻是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沄兒~”王琳打斷她的解釋:“你不用費神解釋,我和父親都相信你,相信你不會對隱瞞我們應該知道的事,也相信你不想與我們說的,一般都是說了我們或者不懂,或者徒添煩惱。”
王琳的話讓王沄很是窩心,王函之則給了王琳一個白眼——搶他的話。
他有些好奇地問:“沄兒,能說說你猜測那個人會是什麽人嗎?”
“嗯~”王沄點頭:“我猜測會是皇室之中某個地位身份非凡,智能超群的宗親。”
“我這樣想是因為司馬瓔珞。”
“她極有可能是先帝之女,出生後就被送到某個地方由特別的人專門教導,學成本事之後,送到王寧之身邊協助他的。”
“皇室公主……哪怕是還未出生就已經注定會成為棋子,出生後沒有被記錄在皇室族譜上的公主,也不可能隨隨便便的交給尋常人教導……皇室這點麵子還是會要的。”
“我也讓人順著這個思路調查,目前……”
王沄微微搖頭:“毫無進展。”
“昨日,大伯祖母與我說,她和曾祖父商議過此事,他們認為布局者先帝,先帝駕崩之前將此事交給了他極度信任、對覆滅世家並取而代之有執念的人。”
“那人出身庶族,曾為先帝近臣,現今在當今身側。”
“他要麽對當今有非同一般的影響,能直接或間接的讓當今做出某些決策配合他,要麽消息靈通,能準確、快速的知道當今做了什麽,而他就此做出相應的應對。”
“就王寧之對曾祖父下毒並試圖讓王家陷入內鬥來看,此人對世家惡意極大、危害也極大……這樣毒蛇一般的人物,若不盡快將人揪出來,還不知道會再來些什麽惡毒詭計。”
“與其小心防備,不如主動出擊。”
“除了王寧之,謝家的謝意舟、蕭家的蕭玥也被查了出來,而崔、虞、桓等家族雖然還沒有消息傳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至少也才徹查之中……”
“那人如今或努力補救,為棋子們提供幫助,讓他們更好的隱藏,或破釜沉舟,在棋子被揪出來成為廢子之前,讓其發揮最後的價值。”
“當然,那人也可能被王寧之、謝意舟的死嚇破了膽,為保全自己潛伏起來,不管四十年的心血會不會付諸流水。”
“但無論是哪種情況,如今也是將那人揪出來最佳時機。”
“子路堂伯以揪出幕後之人為名前往建康,不會有任何人反對。”
“被欺騙、愚弄、毒害,隻差那麽一點點就慘死的曾祖父不會反對。”
“與子路堂伯是競爭對手,但除了輩分之外,處處都差了一點的三叔祖更求之不得,他巴不得子路堂伯一走就不回來,而後讓他撿個便宜。”
“至於說對子路堂伯寄予厚望、希望最後是他勝出的族人……他們不敢反對。”
“理由是找到了,還是那麽絕好的理由,但痛下決心做決定卻沒那麽容易……”王函之歎息一聲,想到了很多年前的自己:“對吧?”
王沄與他心有靈犀,也想到了同一件事,她點頭:“不是什麽人都能像您一樣,不再眷念就有離開的勇氣……哪怕是他的底牌比您當年更多也一樣。”
“所以,長嫂來寧州最初的目的是想看看二房能不能幫他們……不,應該說是能不能成為他們的盟友?”
王函之明了:“隻是,長嫂不是那種隨便開口求人的,她來之前或許就已經意識到父親定然會在選擇何人來寧州一事上做文章,她來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在寧州多呆些日子,看到新的太守,幫了忙之後,再提合作一事。”
“至於說漪丫頭的事……咦?沄兒,之前長嫂說子路夫妻對傅元白感觀還不錯,你說是真是假?”
“王息之既然敢為傅元白背書,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傅元白至少看起來是個錦繡少年,長相、儀表都能讓人好感頓生……所以,大伯祖母說堂伯夫妻對傅元白有好印象肯定是真的。”
“但能讓他們忽視傅家的短板,可能也與子路堂伯起念有關……因為那麽一點好感就直接定下婚事不大可能,但因為這好感,起了結親聯姻的念頭,不是正好多了個前往建康的理由了嗎?”
“隻是,傅元白可能急切了些,急切地讓大伯祖母覺得不適。所以,再以此為由前往建康之前,先拿來當理由來了寧州。”
“大概……可能就是這個樣子。”
王沄點頭,又笑:“隻是,她沒想到的是董栩恰好來了寧州,而他正好知道傅元白的一些情況……結果,她先欠了一個人情。”
王函之一陣好笑:“那昨日呢?”
“還是沒幫上什麽。”
“黎洛明來寧州可是有圖謀的,不可能輕易放棄,除非……”
王沄頓了一下,話音一轉:“所以,她又想借王寧之等人的事,讓我多了解一些關於世家、皇室的事,為此不惜說了很多她並不太樂意對人提及的往事,哪知道……”
王沄也很無奈:“我又靈光一閃,想到一些事,然後提醒了她……”
“所以,她努力的想送人情給你,結果不但沒成功,還一而再的欠了你人情?”
王函之忍俊不禁地笑了:“最後呢?我看岩大夫跟著她一起走了……她是回琅琊還是去了別的地方?”
王沄憋著笑意:“有人拿著她的信回琅琊,她帶著岩大夫前往祁州去見謝意申謝將軍。”
王沄搖頭:“在琅琊的時候,我與祖父、大伯祖母不曾就此事坦誠的商討過,我們各有各的算計,但不可能是當今這一點,應該是看法一致的。”
“各有各的算計?”王函之皺眉:“這件事情還能有算計?”
“當然!”王沄笑得有些假:“您想知道我的算計嗎?”
王函之縮了一下,也回了個假笑:“不想。”
王沄就知道他會這樣,而王琳不等她有什麽舉動,連忙跟著來了一句:“我也不想!”
這次是王沄被兩人逗笑,她搖搖頭:“其實也不是什麽特別重要的,我也隻是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沄兒~”王琳打斷她的解釋:“你不用費神解釋,我和父親都相信你,相信你不會對隱瞞我們應該知道的事,也相信你不想與我們說的,一般都是說了我們或者不懂,或者徒添煩惱。”
王琳的話讓王沄很是窩心,王函之則給了王琳一個白眼——搶他的話。
他有些好奇地問:“沄兒,能說說你猜測那個人會是什麽人嗎?”
“嗯~”王沄點頭:“我猜測會是皇室之中某個地位身份非凡,智能超群的宗親。”
“我這樣想是因為司馬瓔珞。”
“她極有可能是先帝之女,出生後就被送到某個地方由特別的人專門教導,學成本事之後,送到王寧之身邊協助他的。”
“皇室公主……哪怕是還未出生就已經注定會成為棋子,出生後沒有被記錄在皇室族譜上的公主,也不可能隨隨便便的交給尋常人教導……皇室這點麵子還是會要的。”
“我也讓人順著這個思路調查,目前……”
王沄微微搖頭:“毫無進展。”
“昨日,大伯祖母與我說,她和曾祖父商議過此事,他們認為布局者先帝,先帝駕崩之前將此事交給了他極度信任、對覆滅世家並取而代之有執念的人。”
“那人出身庶族,曾為先帝近臣,現今在當今身側。”
“他要麽對當今有非同一般的影響,能直接或間接的讓當今做出某些決策配合他,要麽消息靈通,能準確、快速的知道當今做了什麽,而他就此做出相應的應對。”
“就王寧之對曾祖父下毒並試圖讓王家陷入內鬥來看,此人對世家惡意極大、危害也極大……這樣毒蛇一般的人物,若不盡快將人揪出來,還不知道會再來些什麽惡毒詭計。”
“與其小心防備,不如主動出擊。”
“除了王寧之,謝家的謝意舟、蕭家的蕭玥也被查了出來,而崔、虞、桓等家族雖然還沒有消息傳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至少也才徹查之中……”
“那人如今或努力補救,為棋子們提供幫助,讓他們更好的隱藏,或破釜沉舟,在棋子被揪出來成為廢子之前,讓其發揮最後的價值。”
“當然,那人也可能被王寧之、謝意舟的死嚇破了膽,為保全自己潛伏起來,不管四十年的心血會不會付諸流水。”
“但無論是哪種情況,如今也是將那人揪出來最佳時機。”
“子路堂伯以揪出幕後之人為名前往建康,不會有任何人反對。”
“被欺騙、愚弄、毒害,隻差那麽一點點就慘死的曾祖父不會反對。”
“與子路堂伯是競爭對手,但除了輩分之外,處處都差了一點的三叔祖更求之不得,他巴不得子路堂伯一走就不回來,而後讓他撿個便宜。”
“至於說對子路堂伯寄予厚望、希望最後是他勝出的族人……他們不敢反對。”
“理由是找到了,還是那麽絕好的理由,但痛下決心做決定卻沒那麽容易……”王函之歎息一聲,想到了很多年前的自己:“對吧?”
王沄與他心有靈犀,也想到了同一件事,她點頭:“不是什麽人都能像您一樣,不再眷念就有離開的勇氣……哪怕是他的底牌比您當年更多也一樣。”
“所以,長嫂來寧州最初的目的是想看看二房能不能幫他們……不,應該說是能不能成為他們的盟友?”
王函之明了:“隻是,長嫂不是那種隨便開口求人的,她來之前或許就已經意識到父親定然會在選擇何人來寧州一事上做文章,她來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在寧州多呆些日子,看到新的太守,幫了忙之後,再提合作一事。”
“至於說漪丫頭的事……咦?沄兒,之前長嫂說子路夫妻對傅元白感觀還不錯,你說是真是假?”
“王息之既然敢為傅元白背書,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傅元白至少看起來是個錦繡少年,長相、儀表都能讓人好感頓生……所以,大伯祖母說堂伯夫妻對傅元白有好印象肯定是真的。”
“但能讓他們忽視傅家的短板,可能也與子路堂伯起念有關……因為那麽一點好感就直接定下婚事不大可能,但因為這好感,起了結親聯姻的念頭,不是正好多了個前往建康的理由了嗎?”
“隻是,傅元白可能急切了些,急切地讓大伯祖母覺得不適。所以,再以此為由前往建康之前,先拿來當理由來了寧州。”
“大概……可能就是這個樣子。”
王沄點頭,又笑:“隻是,她沒想到的是董栩恰好來了寧州,而他正好知道傅元白的一些情況……結果,她先欠了一個人情。”
王函之一陣好笑:“那昨日呢?”
“還是沒幫上什麽。”
“黎洛明來寧州可是有圖謀的,不可能輕易放棄,除非……”
王沄頓了一下,話音一轉:“所以,她又想借王寧之等人的事,讓我多了解一些關於世家、皇室的事,為此不惜說了很多她並不太樂意對人提及的往事,哪知道……”
王沄也很無奈:“我又靈光一閃,想到一些事,然後提醒了她……”
“所以,她努力的想送人情給你,結果不但沒成功,還一而再的欠了你人情?”
王函之忍俊不禁地笑了:“最後呢?我看岩大夫跟著她一起走了……她是回琅琊還是去了別的地方?”
王沄憋著笑意:“有人拿著她的信回琅琊,她帶著岩大夫前往祁州去見謝意申謝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