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人,想必也知道說話是要講證據的,”鶴北川的眼睛銳利地盯著下麵的人。
“王爺這便是那衛丞相謀害忠良的證據,”陳大人將衣袖中的證據拿出,“這是當年戶部尚書寫的血書,以及他收集到的關於衛丞相挪用國庫贍養私家軍的賬款。”
鶴北川的心裏震驚一瞬,難怪這些年查不到任何消息,原來是被陸尚書托付給人了。
“王爺,”白虎將血書以及賬款呈上。
“陳大人,實乃我大晉棟梁之才,請大人放心,本王定會護大人周全。”鶴北川收下的同時也做出了保證,想必這就是戶部侍郎最後的籌碼了。
“謝王爺,”陳大人心裏鬆了一口氣。陸尚書是他的頂頭上司,對他也算是知遇之恩,此番將證據呈上,既能保證他們家的繁榮延續,也能還了那恩情。
“王爺,下臣還有一事稟報。”陳大人的聲音再次響起。
“陳大人請講,”鶴北川的語氣平複些,他對於識時務的人態度一般都會寬鬆許多。
“那衛丞相實在可惡,竟然讓下臣在晉城散布王爺病危的謠言,下臣不從,他不僅拿下臣的妻子威脅下臣,還給了下臣一百兩黃金利誘下臣!”
說到這裏,陳大人的聲音憤慨起來:“下臣知道,如果下臣不按照他說的去做,下臣的妻子便會有危險。可是下臣也知道,如果下臣真的這樣做了,那麽王爺必定陷入困境。所以下臣隻能選擇拒絕,並將這件事情告訴王爺,還請饒恕下臣沒有及時報告。”
說完,便跪在地上請罪。
“陳大人快快請起,大人你麵對威逼利誘卻仍然對本王忠心耿耿,本王心中甚是感激,怎麽還會怪罪於大人呢。”鶴北川親自下了高堂將人扶起。
“來人,”鶴北川喚來侍衛,“這一百兩黃金是本王給予大人的賞賜,還希望大人日後依舊忠心耿耿。”後麵四個字加重讀音說道。
“謝王爺賞賜,下臣必定一直對王爺忠心耿耿,絕對不會有不二之心。”陳大人急忙點頭,表明立場。
“好,那便辛苦陳大人在府中稍等時日,”
“是,王爺。那下臣便先告退了。”
鶴北川看著陳大人漸行漸遠的身影,眯了眯眼睛,嘴裏吐出三個字,“老東西。”
“白虎,”鶴北川走回書桌前坐下。
“王爺,”
“查到了嗎?”他比較關心這件事。
“是,王爺。月言確實有一個患有木僵症的弟弟,他現在被月言放在個人名下的郊外別院裏,派專人照顧,院子周圍都是武力高強的守衛。”
白虎查到這個結果時也是有些驚訝,他也是第一次知道月言有個弟弟,而且還患有木僵症。
“嗯,這件事不可讓除你和本王之外的第二個人知道。”鶴北川暫時放下心裏的擔憂,為了防止有一日找不到小鬼,還是早做打算為好。
隻能說王爺有先見之明。
一月之期已至,今天是攝政王病愈後首次上朝的日子。這一天,京城的氣氛格外凝重,每個人都心懷忐忑,不知道這位權傾朝野的攝政王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皇上駕到,跪!”隨著太監一聲尖銳的喊聲。
群臣一呼百應下跪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而大殿裏隻有一個高大的身影僅點頭示意,那便是攝政王。先帝有旨,免除攝政王上朝的跪拜禮。
“眾愛卿平身。”小皇帝坐在龍椅上,麵色依舊溫和。
“攝政王,身體可痊愈了?”小皇帝麵帶關切的詢問大殿裏站在首位的人。
“多謝陛下關心,本王已無大礙。”鶴北川平靜回複道,臉上看不出一絲病氣。
小皇帝暗暗攥緊拳頭,心裏恨得牙癢癢,麵上卻不能顯露半分。
“那便好,朕心甚慰。”小皇帝微笑點頭,“朕聽聞攝政王近日來一直抱恙在身,故特意問候,不知攝政王現在感覺如何?”
鶴北川拱手作揖道:“謝陛下掛念,臣已經好多了。”
“如此甚好。”小皇帝點了點頭,“朕希望攝政王能夠早日康複,繼續為朝廷效力。”
鶴北川再次拱手作揖,表示感謝。
小皇帝又問:“朕還聽說攝政王最近在處理一些重要事務,進展如何?”
鶴北川回答道:“回陛下,一切都在順利進行,臣會盡力完成任務。”
小皇帝滿意地點了點頭:“嗯,那就好。朕相信攝政王的能力,也期待著看到一個令人滿意成果。”
鶴北川低頭表示會的。
小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掃視著朝堂之下的群臣,他微微眯起眼睛,臉上露出一絲得意之色,似乎對自己接下來要說的話充滿了信心。
隻見他輕咳一聲,清了清嗓子,然後緩緩開口道:“此外,朕還有一件事想與眾愛卿商量。”
群臣們紛紛抬起頭來,眼神專注地望向小皇帝,等待著他繼續說話。
小皇帝微微一笑,語氣堅定地說道:“衛丞相嫡女衛妍妍賢良淑德,柔嘉成性、度嫻禮法、有母儀天下之風範,所以朕意將其冊封為皇後,做天下之表率。眾愛卿意欲何為啊?”
話音剛落,朝堂上頓時一片寂靜,群臣們麵麵相覷,似乎都沒有想到小皇帝會突然提出這樣的事情。他們開始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起來,但卻沒有人敢於站出來發表意見。
片刻之後,終於有人打破了沉默,一名大臣出列,拱手向小皇帝行禮後,恭敬地說道:“陛下,臣以為此事需慎重考慮。衛丞相之女雖賢良淑德,但冊封皇後乃是大事,關乎國家社稷,還請陛下三思而後行。”
這位大臣的話引起了其他幾位大臣的共鳴,他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皇上,臣認為此乃天下之幸事。”而站在另一邊的大學士接的衛丞相的示意出列反駁道,“衛丞相之女,一直以來都有晉城第一才女之稱,自然是擔得起皇後之位的。”
“皇上,臣以為大學士所言極是。”
一時間,朝堂上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小皇帝身上,期待著他的回應。
“攝政王可有何高見?”而小皇帝則把這個問題拋給了下麵站立著的人。
“臣遵旨。”鶴北川的語氣平靜,讓人猜不出所想。
“哈哈,”小皇帝爽朗一笑,便下了旨意。
“臣遵旨。”殿內各大臣神情不一,有的大臣皺著眉頭,似乎對這個決定有所不滿;有的大臣則麵無表情,看不出他們的想法;還有的大臣眼神閃爍,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但無論如何,此時此刻,他們都隻能遵命行事,沒有別的選擇。
“王爺這便是那衛丞相謀害忠良的證據,”陳大人將衣袖中的證據拿出,“這是當年戶部尚書寫的血書,以及他收集到的關於衛丞相挪用國庫贍養私家軍的賬款。”
鶴北川的心裏震驚一瞬,難怪這些年查不到任何消息,原來是被陸尚書托付給人了。
“王爺,”白虎將血書以及賬款呈上。
“陳大人,實乃我大晉棟梁之才,請大人放心,本王定會護大人周全。”鶴北川收下的同時也做出了保證,想必這就是戶部侍郎最後的籌碼了。
“謝王爺,”陳大人心裏鬆了一口氣。陸尚書是他的頂頭上司,對他也算是知遇之恩,此番將證據呈上,既能保證他們家的繁榮延續,也能還了那恩情。
“王爺,下臣還有一事稟報。”陳大人的聲音再次響起。
“陳大人請講,”鶴北川的語氣平複些,他對於識時務的人態度一般都會寬鬆許多。
“那衛丞相實在可惡,竟然讓下臣在晉城散布王爺病危的謠言,下臣不從,他不僅拿下臣的妻子威脅下臣,還給了下臣一百兩黃金利誘下臣!”
說到這裏,陳大人的聲音憤慨起來:“下臣知道,如果下臣不按照他說的去做,下臣的妻子便會有危險。可是下臣也知道,如果下臣真的這樣做了,那麽王爺必定陷入困境。所以下臣隻能選擇拒絕,並將這件事情告訴王爺,還請饒恕下臣沒有及時報告。”
說完,便跪在地上請罪。
“陳大人快快請起,大人你麵對威逼利誘卻仍然對本王忠心耿耿,本王心中甚是感激,怎麽還會怪罪於大人呢。”鶴北川親自下了高堂將人扶起。
“來人,”鶴北川喚來侍衛,“這一百兩黃金是本王給予大人的賞賜,還希望大人日後依舊忠心耿耿。”後麵四個字加重讀音說道。
“謝王爺賞賜,下臣必定一直對王爺忠心耿耿,絕對不會有不二之心。”陳大人急忙點頭,表明立場。
“好,那便辛苦陳大人在府中稍等時日,”
“是,王爺。那下臣便先告退了。”
鶴北川看著陳大人漸行漸遠的身影,眯了眯眼睛,嘴裏吐出三個字,“老東西。”
“白虎,”鶴北川走回書桌前坐下。
“王爺,”
“查到了嗎?”他比較關心這件事。
“是,王爺。月言確實有一個患有木僵症的弟弟,他現在被月言放在個人名下的郊外別院裏,派專人照顧,院子周圍都是武力高強的守衛。”
白虎查到這個結果時也是有些驚訝,他也是第一次知道月言有個弟弟,而且還患有木僵症。
“嗯,這件事不可讓除你和本王之外的第二個人知道。”鶴北川暫時放下心裏的擔憂,為了防止有一日找不到小鬼,還是早做打算為好。
隻能說王爺有先見之明。
一月之期已至,今天是攝政王病愈後首次上朝的日子。這一天,京城的氣氛格外凝重,每個人都心懷忐忑,不知道這位權傾朝野的攝政王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皇上駕到,跪!”隨著太監一聲尖銳的喊聲。
群臣一呼百應下跪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而大殿裏隻有一個高大的身影僅點頭示意,那便是攝政王。先帝有旨,免除攝政王上朝的跪拜禮。
“眾愛卿平身。”小皇帝坐在龍椅上,麵色依舊溫和。
“攝政王,身體可痊愈了?”小皇帝麵帶關切的詢問大殿裏站在首位的人。
“多謝陛下關心,本王已無大礙。”鶴北川平靜回複道,臉上看不出一絲病氣。
小皇帝暗暗攥緊拳頭,心裏恨得牙癢癢,麵上卻不能顯露半分。
“那便好,朕心甚慰。”小皇帝微笑點頭,“朕聽聞攝政王近日來一直抱恙在身,故特意問候,不知攝政王現在感覺如何?”
鶴北川拱手作揖道:“謝陛下掛念,臣已經好多了。”
“如此甚好。”小皇帝點了點頭,“朕希望攝政王能夠早日康複,繼續為朝廷效力。”
鶴北川再次拱手作揖,表示感謝。
小皇帝又問:“朕還聽說攝政王最近在處理一些重要事務,進展如何?”
鶴北川回答道:“回陛下,一切都在順利進行,臣會盡力完成任務。”
小皇帝滿意地點了點頭:“嗯,那就好。朕相信攝政王的能力,也期待著看到一個令人滿意成果。”
鶴北川低頭表示會的。
小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掃視著朝堂之下的群臣,他微微眯起眼睛,臉上露出一絲得意之色,似乎對自己接下來要說的話充滿了信心。
隻見他輕咳一聲,清了清嗓子,然後緩緩開口道:“此外,朕還有一件事想與眾愛卿商量。”
群臣們紛紛抬起頭來,眼神專注地望向小皇帝,等待著他繼續說話。
小皇帝微微一笑,語氣堅定地說道:“衛丞相嫡女衛妍妍賢良淑德,柔嘉成性、度嫻禮法、有母儀天下之風範,所以朕意將其冊封為皇後,做天下之表率。眾愛卿意欲何為啊?”
話音剛落,朝堂上頓時一片寂靜,群臣們麵麵相覷,似乎都沒有想到小皇帝會突然提出這樣的事情。他們開始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起來,但卻沒有人敢於站出來發表意見。
片刻之後,終於有人打破了沉默,一名大臣出列,拱手向小皇帝行禮後,恭敬地說道:“陛下,臣以為此事需慎重考慮。衛丞相之女雖賢良淑德,但冊封皇後乃是大事,關乎國家社稷,還請陛下三思而後行。”
這位大臣的話引起了其他幾位大臣的共鳴,他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皇上,臣認為此乃天下之幸事。”而站在另一邊的大學士接的衛丞相的示意出列反駁道,“衛丞相之女,一直以來都有晉城第一才女之稱,自然是擔得起皇後之位的。”
“皇上,臣以為大學士所言極是。”
一時間,朝堂上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小皇帝身上,期待著他的回應。
“攝政王可有何高見?”而小皇帝則把這個問題拋給了下麵站立著的人。
“臣遵旨。”鶴北川的語氣平靜,讓人猜不出所想。
“哈哈,”小皇帝爽朗一笑,便下了旨意。
“臣遵旨。”殿內各大臣神情不一,有的大臣皺著眉頭,似乎對這個決定有所不滿;有的大臣則麵無表情,看不出他們的想法;還有的大臣眼神閃爍,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但無論如何,此時此刻,他們都隻能遵命行事,沒有別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