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取舍之道
重生八皇子,攪動王朝風雲 作者:夜半鍾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軾摸摸腦袋,覺得沈安有些莫名其妙,就說道:“郎君,此事怕是……他背後是誰,他又是從哪得到的消息?”
趙仲珩仔細想了想,說道:“郎君,若是陳忠珩家的二狗子得了消息,為何不來尋郎君麻煩?”
沈安冷靜的道:“因為他怕。”
兩人不明白,沈安解釋道:“這世間最容易被收買的就是讀書人,特別是那些寒窗苦讀多年的讀書人。某在京觀裏救治了百姓,陳忠珩肯定已經聽說了此事,而且那個叫做譚曉的應當也會回稟,所以這便是陳忠珩不動手的原因。”
“這樣啊!”
趙仲珩撓撓頭,“那郎君,您為啥要裝作被嚇壞了,然後把他送出去呢?”
沈安緩緩踱步道:“某需要他的情報,而他也需要某。某要回京了,可京都還有許多潛藏的敵人,某不想被盯上。”
蘇軾問道:“郎君,那這個譚曉怎麽辦?”
沈安停下腳步,淡淡的道:“某會安排人監視他。”
“監視……”
蘇軾想起了剛才譚曉說話時的語氣,再聯係到他的態度,不由得打個寒顫:“郎君,這是……這是……要控製嗎?”
沈安點點頭,“對。他是官府的人,某必須要掌握住他的動向,否則……”
蘇軾低聲道:“那他會害死咱們嗎?”
趙仲珩說道:“郎君英雄蓋世,他豈敢害人?再說咱們家可是有武士的!”
沈安看了他一眼,趙仲珩趕緊縮脖子。
“郎君……”
蘇軾擔心的道:“他若是投靠了別人,或是被逼迫著……郎君,要不要小人先弄死他?”
他的臉色陰沉,仿佛下一刻就要拔刀砍人。
趙仲珩也是這個意思,沈安微微搖頭,“不妥,這裏畢竟是京都,某若是弄死了一個官員,會招致天下矚目。”
趙仲珩有些遺憾,“那就便宜他了,哎!郎君,小人去給您弄馬來。”
沈安搖頭拒絕,蘇軾卻說道:“郎君,小人騎術不精……”
沈安說道:“騎術差勁,但是記憶力強悍,某教過你。”
蘇軾一怔,旋即歡喜的道:“是。”
……
沈家的宅子外麵已經堆滿了柴火,一隊軍士正在忙碌著。
“郎君回來了。”
門房見到沈安帶著兩人進來,就迎了上去。
“你是管家吧?”
“是,小人是。”
“那就好,以後沈家的一切瑣碎都交給你來處置,包括吃喝。”
“小人不行,小人沒經驗。”
管家誠惶誠恐的道歉。
沈安淡淡的道:“你沒經驗,但是有錢,有銀子就夠了。以後沈家的花銷,每月三貫銀子,你可願意?”
三貫!
管家激動了,“郎君,小人願意。”
他現在隻是管家,雖然有薪水,但是很少,而且日常開支也大。
“那就去準備晚飯吧。”
沈安轉身回屋,趙仲珩問道:“郎君,咱們要吃什麽?”
沈安隨手拿出幾張紙來遞給他,“這是菜譜,你們看著選擇。”
兩人看了半晌,然後一起搖頭。
沈安歎道:“你等這般模樣算是廢了。”
趙仲珩訕訕的道;“郎君,小人知錯了。”
沈安看向了譚曉,“你呢?可有想法?”
譚曉搖搖頭,“小人愚鈍,不堪造就。”
這話聽著像是恭維,沈安卻聽懂了他的意思。
他認慫了。
沈安點點頭,說道:“你既然識相,那某也就不為難你了。以後好生做事,別想些不該想的,若是被某抓到了把柄,那某就把你丟去喂狗。”
沈安的話很殘酷,可譚曉隻是低垂著腦袋,並無怨恨之色。
“走吧。”
沈安揮揮手,管家急忙送他們出去。
“他們要倒黴了。”
趙仲珩興奮的道:“郎君,那譚曉……”
沈安看著他問道:“如果你站在那位大乾官員的立場,你會怎麽做?”
趙仲珩呆滯片刻,然後頹喪的道:“小人會請示上司,然後把那人送走。”
這廝終究不是傻瓜!
沈安微笑道:“孺子可教也。”
趙仲珩不服氣的道:“郎君,您這是誇讚小人吧。”
沈安笑眯眯的道:“不是,某是說你還能學習。”
趙仲珩更加鬱悶了,“郎君,那您覺得小人該如何?”
“自己琢磨吧。”
沈安擺擺手,趙仲珩悻悻的跟著沈卞去了書院。
“爹爹,這些人怎地和咱們一樣,也是在這邊種田呢?”
趙仲珩指著遠方那些農夫問道。
這裏是南方,距離江北太近了些。按照曆史上的發展,大乾將會在今年秋季攻占江淮,然後長驅直入,殺入楚國境內。
沈卞看著那些農夫說道:“你可知這些農夫的名字嗎?”
趙仲珩茫然搖頭,“不知。”
沈卞唏噓道:“這裏的農戶曾經幫助過大乾,所以大乾才給予他們保護,讓他們在南方耕種,免受戰禍波及。如此才能保證糧食充足,讓這些人有活路。若非如此,你以為大乾為何會讓他們留在南方?”
趙仲珩恍然大悟,然後說道:“原來是這般啊!怪不得那些百姓都喊他們沈老爺,原來是尊敬。”
沈卞點頭,“是啊!所以他們的待遇很高,比普通百姓好的太多了。”
趙仲珩羨慕嫉妒恨的道:“可那些人又不能讀書科舉,真是……”
他想起自己從小就聰明伶俐,於是就感慨萬千,“那些人哪怕是讀書考秀才,隻要運氣稍好,也能混一口飽飯吃,可現在……唉!”
他的父親當初也是秀才,隻是因為犯錯被流放了。
父親臨走前囑咐道:“仲珩,你若是不成器,我死也不瞑目!”
趙仲珩信誓旦旦的說道:“爹爹,孩兒定然會光宗耀祖!”
他回望那邊,看到沈安在和一群人說話。
“那個是誰?”
那邊有個青衫男子,看著文質彬彬的,一看就不是莊稼漢子,應該是城中的讀書人。
“是陳彥。”
沈卞解釋道:“他在城中住了些時日,據聞家境殷實,家中有仆役三四十人,每月月例五貫。”
趙仲珩羨慕的道:“五貫……這得買多少肉呀!”
五貫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筆巨款,但對於富裕人家來說,那就是九牛一毛,根本不值得提。
趙仲珩仔細想了想,說道:“郎君,若是陳忠珩家的二狗子得了消息,為何不來尋郎君麻煩?”
沈安冷靜的道:“因為他怕。”
兩人不明白,沈安解釋道:“這世間最容易被收買的就是讀書人,特別是那些寒窗苦讀多年的讀書人。某在京觀裏救治了百姓,陳忠珩肯定已經聽說了此事,而且那個叫做譚曉的應當也會回稟,所以這便是陳忠珩不動手的原因。”
“這樣啊!”
趙仲珩撓撓頭,“那郎君,您為啥要裝作被嚇壞了,然後把他送出去呢?”
沈安緩緩踱步道:“某需要他的情報,而他也需要某。某要回京了,可京都還有許多潛藏的敵人,某不想被盯上。”
蘇軾問道:“郎君,那這個譚曉怎麽辦?”
沈安停下腳步,淡淡的道:“某會安排人監視他。”
“監視……”
蘇軾想起了剛才譚曉說話時的語氣,再聯係到他的態度,不由得打個寒顫:“郎君,這是……這是……要控製嗎?”
沈安點點頭,“對。他是官府的人,某必須要掌握住他的動向,否則……”
蘇軾低聲道:“那他會害死咱們嗎?”
趙仲珩說道:“郎君英雄蓋世,他豈敢害人?再說咱們家可是有武士的!”
沈安看了他一眼,趙仲珩趕緊縮脖子。
“郎君……”
蘇軾擔心的道:“他若是投靠了別人,或是被逼迫著……郎君,要不要小人先弄死他?”
他的臉色陰沉,仿佛下一刻就要拔刀砍人。
趙仲珩也是這個意思,沈安微微搖頭,“不妥,這裏畢竟是京都,某若是弄死了一個官員,會招致天下矚目。”
趙仲珩有些遺憾,“那就便宜他了,哎!郎君,小人去給您弄馬來。”
沈安搖頭拒絕,蘇軾卻說道:“郎君,小人騎術不精……”
沈安說道:“騎術差勁,但是記憶力強悍,某教過你。”
蘇軾一怔,旋即歡喜的道:“是。”
……
沈家的宅子外麵已經堆滿了柴火,一隊軍士正在忙碌著。
“郎君回來了。”
門房見到沈安帶著兩人進來,就迎了上去。
“你是管家吧?”
“是,小人是。”
“那就好,以後沈家的一切瑣碎都交給你來處置,包括吃喝。”
“小人不行,小人沒經驗。”
管家誠惶誠恐的道歉。
沈安淡淡的道:“你沒經驗,但是有錢,有銀子就夠了。以後沈家的花銷,每月三貫銀子,你可願意?”
三貫!
管家激動了,“郎君,小人願意。”
他現在隻是管家,雖然有薪水,但是很少,而且日常開支也大。
“那就去準備晚飯吧。”
沈安轉身回屋,趙仲珩問道:“郎君,咱們要吃什麽?”
沈安隨手拿出幾張紙來遞給他,“這是菜譜,你們看著選擇。”
兩人看了半晌,然後一起搖頭。
沈安歎道:“你等這般模樣算是廢了。”
趙仲珩訕訕的道;“郎君,小人知錯了。”
沈安看向了譚曉,“你呢?可有想法?”
譚曉搖搖頭,“小人愚鈍,不堪造就。”
這話聽著像是恭維,沈安卻聽懂了他的意思。
他認慫了。
沈安點點頭,說道:“你既然識相,那某也就不為難你了。以後好生做事,別想些不該想的,若是被某抓到了把柄,那某就把你丟去喂狗。”
沈安的話很殘酷,可譚曉隻是低垂著腦袋,並無怨恨之色。
“走吧。”
沈安揮揮手,管家急忙送他們出去。
“他們要倒黴了。”
趙仲珩興奮的道:“郎君,那譚曉……”
沈安看著他問道:“如果你站在那位大乾官員的立場,你會怎麽做?”
趙仲珩呆滯片刻,然後頹喪的道:“小人會請示上司,然後把那人送走。”
這廝終究不是傻瓜!
沈安微笑道:“孺子可教也。”
趙仲珩不服氣的道:“郎君,您這是誇讚小人吧。”
沈安笑眯眯的道:“不是,某是說你還能學習。”
趙仲珩更加鬱悶了,“郎君,那您覺得小人該如何?”
“自己琢磨吧。”
沈安擺擺手,趙仲珩悻悻的跟著沈卞去了書院。
“爹爹,這些人怎地和咱們一樣,也是在這邊種田呢?”
趙仲珩指著遠方那些農夫問道。
這裏是南方,距離江北太近了些。按照曆史上的發展,大乾將會在今年秋季攻占江淮,然後長驅直入,殺入楚國境內。
沈卞看著那些農夫說道:“你可知這些農夫的名字嗎?”
趙仲珩茫然搖頭,“不知。”
沈卞唏噓道:“這裏的農戶曾經幫助過大乾,所以大乾才給予他們保護,讓他們在南方耕種,免受戰禍波及。如此才能保證糧食充足,讓這些人有活路。若非如此,你以為大乾為何會讓他們留在南方?”
趙仲珩恍然大悟,然後說道:“原來是這般啊!怪不得那些百姓都喊他們沈老爺,原來是尊敬。”
沈卞點頭,“是啊!所以他們的待遇很高,比普通百姓好的太多了。”
趙仲珩羨慕嫉妒恨的道:“可那些人又不能讀書科舉,真是……”
他想起自己從小就聰明伶俐,於是就感慨萬千,“那些人哪怕是讀書考秀才,隻要運氣稍好,也能混一口飽飯吃,可現在……唉!”
他的父親當初也是秀才,隻是因為犯錯被流放了。
父親臨走前囑咐道:“仲珩,你若是不成器,我死也不瞑目!”
趙仲珩信誓旦旦的說道:“爹爹,孩兒定然會光宗耀祖!”
他回望那邊,看到沈安在和一群人說話。
“那個是誰?”
那邊有個青衫男子,看著文質彬彬的,一看就不是莊稼漢子,應該是城中的讀書人。
“是陳彥。”
沈卞解釋道:“他在城中住了些時日,據聞家境殷實,家中有仆役三四十人,每月月例五貫。”
趙仲珩羨慕的道:“五貫……這得買多少肉呀!”
五貫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筆巨款,但對於富裕人家來說,那就是九牛一毛,根本不值得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