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對付住吧
全家穿:扛著鍵盤去逃荒 作者:青魚頭尾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衙役這話不僅沈清遠聽心裏去了,旁邊一直跟在父親身後的沈正祿也細細琢磨起來。
與他們隔著三座大山的羅刹人。
任憑他們自己隨便開墾的荒地。
再加上身強體壯全是紅一隊伍的百十多個難民。
把這些信息都串聯起來,沈正祿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這是準備用他們這些外來的難民做第一道防線呢。
這大昭與羅刹相安無事還好,一但兩國挑起幹戈,最先被送出去祭旗的就會是他們。
這廣元府上到知府下到縣令,果真都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不過沈正祿也能理解。
親疏遠近,先來後到,自是有區別的。
若是二者隻能取其一,換做是他,他也會這麽選。
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徹底衝淡了父子二人即將結束逃亡迎來新家園的好心情。
不過其他不知內情的人還是挺高興的。
沈奶奶剛從騾車車廂裏下來,換了二丫和沈王氏去車上取暖。
此刻正興致勃勃的打量著道路兩邊的風景。
額...除了雪還是雪。
光禿禿的大樹上,霧凇掛滿枝丫,墜的樹枝彎向地麵。
不過老太太此時心情好,看著漫山遍野白茫茫的雪,也覺得挺好看的。
沈圓圓也從車廂裏探出頭來,不禁唇角勾起。
久違了啊,銀裝素裹的白山黑水!
隊伍是後半晌趕到靠山屯的。
衙役直接在屯子口找了幾個四處亂跑著打雪球的小娃子,讓人去把村裏的裏正喊過來。
族長爺一家所在的紅二隊伍,在縣城登記完新的身份文書之後就跟他們分開走了。
彼此約定好,等一切安頓下來之後在縣城見麵。
不多時,帶著羊皮帽子裹著大棉襖的徐裏正小跑著趕過來了。
跟他們這些在路上走了很久的人不一樣,徐裏正人剛從溫暖的室內出來,整個人身上還冒著熱氣。
遠遠的,沈清遠他們就看見一個渾身散著白氣的小老頭顛顛的跑過來。
“呦,差爺快去家裏坐!
這外邊兒天寒地凍的,哪裏是說話的地方。
您幾位快跟我去家裏喝口熱水,暖和暖和。”
徐裏正笑的一臉燦爛,絲毫看不出先前窩在炕頭犯愁的樣子。
衙役們雖然也想去喝口熱水,暖暖身子,可身後還站著這麽一大幫難民呢,還是得先把正事幹完。
“別折騰了,我們是來給你送人的。
喏,這些是分到你們靠山屯的人,這是名冊你收好了。
盡快給他們安排好,縣令大人可說了,這些人安頓好之後,他可是會來看的。”
衙役把記有難民名字籍貫家庭信息的小冊子交給裏正,交代好他日後要去縣衙登記難民們認領的荒地麵積,就直接回去交差了。
徐裏正盯著麵前直勾勾的瞅著他的一百口子人,就覺得眉心直突突。
這咋給他整過來這老些啊!
他們靠山屯哪能裝的下這麽多人!
還以為來個四十五十的也就頂天了,沒想到會一下子給他分來一百個難民。
“那個...我姓徐,是這個村兒的裏正。
以後有什麽事就直接去找我就行。
我家就在後麵那排,中間木頭大門的那個青磚房。
這天兒也怪冷的,咱就不廢話了,有什麽事兒可以之後再說,我先帶你們去你們安置的地兒。”
看著眼前眼神清正的小老頭,沈清遠對這個新裏正的第一印象還是挺不錯的。
而梨樹村的沈裏正則是滿眼複雜的聽著麵前之人講話。
‘哎,以後就得跟著村裏人一起喊別人裏正嘍,自己這心裏還真是有點不是滋味...’
徐裏正帶著一群人直接來到了村子北邊兒,靠近豬頭山腳下的位置。
這兒有幾個之前來山上砍柴燒炭的人家挖下的地窩子。
現在木炭已經燒完了,短期內這幾個地窩子也沒人來用,跟那幾家人商量過之後,就先挪出來給這群難民住。
誰讓他們屯子窮呢,連個像樣的祠堂啥的好房子都沒有。
不過...
“沒想到你們這一下子過來了這麽多人,這兒隻有三個地窩子能住人。
擠一擠也就能住下五六十個。
屯子裏還有幾個老房子。
挺多年沒住過人了,破敗了點。
但眼下我也是實在想不到還有別的哪塊兒能安排你們的了。
誰要是願意可以跟著我去瞧瞧那幾間屋子。
不過事先跟你們說明白,村裏的屋子是不能白給你們住的。
這點兒你們要想好。”
沈清遠不想跟別人一起在這擠一個地窩子,隻能選擇跟著新裏正去看看他說的那幾個破房子。
地窩子是挖在地麵下麵的,雖然在不燒火的情況下也能保證一定溫度,不會太冷。
但是通風卻做的不太好,再加上這麽多人擠在一起,味兒難不難聞的先不說,沈清遠就怕會缺氧。
沈裏正,哦不,以後該叫他大名沈樂平了。
沈樂平和張屠戶一看沈清遠不住地窩子,他們也跟著不選擇免費的地窩子住了。
這三家一走,就少了四十多口人。
剩下的人擠擠,這三個地窩子也能裝得下。
沈清遠讓老娘先帶著孩子留在原地,他和樂平叔張屠戶三人跟著先去看看。
徐裏正帶著他們去看的是先前村裏的孤寡老人沒了之後留下來的老房子。
其中一間正好靠近地窩子這邊兒,屬於是屯子邊緣的位置了。
不過這間房子好在院子大,沒塌的兩間土坯房也還算能住人,就是灶房和倉房這些當初搭的不太結實的屋子都塌了。
再加上四周比較空曠,就顯得這房子十分荒涼。
張屠戶他們一家就五個老爺們,自然不需要大房子,所以就沒出聲。
沈樂平則是想著他們家女眷比較多,怕住在這晚上她們會害怕,還是想看看村裏還有沒有別的合適的房子。
所以這套房子就被沈清遠預定了。
沈清遠還是跟著三人把剩下的幾處房子看了一遍。
最後張屠戶一家選了一個小些的院子,隻有一間半屋子。
沈樂平一家選了村長家後麵那排,緊把頭的一個空院子。
按照新舊程度和使用麵積,各自付了十天的租金給村裏。
(後附地窩子圖片)
與他們隔著三座大山的羅刹人。
任憑他們自己隨便開墾的荒地。
再加上身強體壯全是紅一隊伍的百十多個難民。
把這些信息都串聯起來,沈正祿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這是準備用他們這些外來的難民做第一道防線呢。
這大昭與羅刹相安無事還好,一但兩國挑起幹戈,最先被送出去祭旗的就會是他們。
這廣元府上到知府下到縣令,果真都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不過沈正祿也能理解。
親疏遠近,先來後到,自是有區別的。
若是二者隻能取其一,換做是他,他也會這麽選。
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徹底衝淡了父子二人即將結束逃亡迎來新家園的好心情。
不過其他不知內情的人還是挺高興的。
沈奶奶剛從騾車車廂裏下來,換了二丫和沈王氏去車上取暖。
此刻正興致勃勃的打量著道路兩邊的風景。
額...除了雪還是雪。
光禿禿的大樹上,霧凇掛滿枝丫,墜的樹枝彎向地麵。
不過老太太此時心情好,看著漫山遍野白茫茫的雪,也覺得挺好看的。
沈圓圓也從車廂裏探出頭來,不禁唇角勾起。
久違了啊,銀裝素裹的白山黑水!
隊伍是後半晌趕到靠山屯的。
衙役直接在屯子口找了幾個四處亂跑著打雪球的小娃子,讓人去把村裏的裏正喊過來。
族長爺一家所在的紅二隊伍,在縣城登記完新的身份文書之後就跟他們分開走了。
彼此約定好,等一切安頓下來之後在縣城見麵。
不多時,帶著羊皮帽子裹著大棉襖的徐裏正小跑著趕過來了。
跟他們這些在路上走了很久的人不一樣,徐裏正人剛從溫暖的室內出來,整個人身上還冒著熱氣。
遠遠的,沈清遠他們就看見一個渾身散著白氣的小老頭顛顛的跑過來。
“呦,差爺快去家裏坐!
這外邊兒天寒地凍的,哪裏是說話的地方。
您幾位快跟我去家裏喝口熱水,暖和暖和。”
徐裏正笑的一臉燦爛,絲毫看不出先前窩在炕頭犯愁的樣子。
衙役們雖然也想去喝口熱水,暖暖身子,可身後還站著這麽一大幫難民呢,還是得先把正事幹完。
“別折騰了,我們是來給你送人的。
喏,這些是分到你們靠山屯的人,這是名冊你收好了。
盡快給他們安排好,縣令大人可說了,這些人安頓好之後,他可是會來看的。”
衙役把記有難民名字籍貫家庭信息的小冊子交給裏正,交代好他日後要去縣衙登記難民們認領的荒地麵積,就直接回去交差了。
徐裏正盯著麵前直勾勾的瞅著他的一百口子人,就覺得眉心直突突。
這咋給他整過來這老些啊!
他們靠山屯哪能裝的下這麽多人!
還以為來個四十五十的也就頂天了,沒想到會一下子給他分來一百個難民。
“那個...我姓徐,是這個村兒的裏正。
以後有什麽事就直接去找我就行。
我家就在後麵那排,中間木頭大門的那個青磚房。
這天兒也怪冷的,咱就不廢話了,有什麽事兒可以之後再說,我先帶你們去你們安置的地兒。”
看著眼前眼神清正的小老頭,沈清遠對這個新裏正的第一印象還是挺不錯的。
而梨樹村的沈裏正則是滿眼複雜的聽著麵前之人講話。
‘哎,以後就得跟著村裏人一起喊別人裏正嘍,自己這心裏還真是有點不是滋味...’
徐裏正帶著一群人直接來到了村子北邊兒,靠近豬頭山腳下的位置。
這兒有幾個之前來山上砍柴燒炭的人家挖下的地窩子。
現在木炭已經燒完了,短期內這幾個地窩子也沒人來用,跟那幾家人商量過之後,就先挪出來給這群難民住。
誰讓他們屯子窮呢,連個像樣的祠堂啥的好房子都沒有。
不過...
“沒想到你們這一下子過來了這麽多人,這兒隻有三個地窩子能住人。
擠一擠也就能住下五六十個。
屯子裏還有幾個老房子。
挺多年沒住過人了,破敗了點。
但眼下我也是實在想不到還有別的哪塊兒能安排你們的了。
誰要是願意可以跟著我去瞧瞧那幾間屋子。
不過事先跟你們說明白,村裏的屋子是不能白給你們住的。
這點兒你們要想好。”
沈清遠不想跟別人一起在這擠一個地窩子,隻能選擇跟著新裏正去看看他說的那幾個破房子。
地窩子是挖在地麵下麵的,雖然在不燒火的情況下也能保證一定溫度,不會太冷。
但是通風卻做的不太好,再加上這麽多人擠在一起,味兒難不難聞的先不說,沈清遠就怕會缺氧。
沈裏正,哦不,以後該叫他大名沈樂平了。
沈樂平和張屠戶一看沈清遠不住地窩子,他們也跟著不選擇免費的地窩子住了。
這三家一走,就少了四十多口人。
剩下的人擠擠,這三個地窩子也能裝得下。
沈清遠讓老娘先帶著孩子留在原地,他和樂平叔張屠戶三人跟著先去看看。
徐裏正帶著他們去看的是先前村裏的孤寡老人沒了之後留下來的老房子。
其中一間正好靠近地窩子這邊兒,屬於是屯子邊緣的位置了。
不過這間房子好在院子大,沒塌的兩間土坯房也還算能住人,就是灶房和倉房這些當初搭的不太結實的屋子都塌了。
再加上四周比較空曠,就顯得這房子十分荒涼。
張屠戶他們一家就五個老爺們,自然不需要大房子,所以就沒出聲。
沈樂平則是想著他們家女眷比較多,怕住在這晚上她們會害怕,還是想看看村裏還有沒有別的合適的房子。
所以這套房子就被沈清遠預定了。
沈清遠還是跟著三人把剩下的幾處房子看了一遍。
最後張屠戶一家選了一個小些的院子,隻有一間半屋子。
沈樂平一家選了村長家後麵那排,緊把頭的一個空院子。
按照新舊程度和使用麵積,各自付了十天的租金給村裏。
(後附地窩子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