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立竿見影
全家穿:扛著鍵盤去逃荒 作者:青魚頭尾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裏正早從胡半瞎那打聽過地窩子的情況。
知道現在那裏麵的情況不太樂觀,可他也沒辦法。
現在是大冬天,又不能張羅讓這些人出去開墾荒地,窩著就窩著吧。
但窩著可以,給他惹是生非就不好看了。
徐裏正正是看中這幾個漢子老實,不惹是生非,所以這次才特意挑了他們幾個給派到沈清遠家幹活。
意思就是,不惹事的,他就會給機會謀個好活計,相反要是敢在他的地盤給他找不痛快,那他也有的是法子收拾他們。
不得不說,徐裏正這招還是立竿見影的。
這幾個人幹了一天活兒回去,把從沈清遠這結算到手的銅板往家裏一交,在形容了一下骨頭湯的美味,把同住在地窩子裏的其他人都羨慕壞了。
第二天,大家不自覺的就老實了不少。
都想著自己也好好表現,爭取下次有這種好事,能被裏正選中。
不得不說,人多就是力量大。
才不過八九天,沈清遠家的房子就蓋的有模有樣了。
兩側的廂房都建好了,石頭叔還承諾會幫著給把各屋的土炕搭起來。
大夥兒準備休息兩天,主要是為了把新起的房子燒燒火烘幹一下,才能讓沈清遠一家從現在的土坯房裏搬過去。
舊房子空出來了,才能推倒蓋新的。
這幾日家裏一直都是人聲鼎沸的狀態,這冷不丁的人都走了,沈圓圓還有點不適應。
自從知道幸運值是每天清零之後,沈清遠要是待在家裏不出門,就不會浪費東西兌換幸運值。
今兒好不容易大家都休息了,沈清遠也準備給自己放一天假。
正好今天是鎮上每月一次趕大集的日子,沈清遠就想帶老娘和閨女媳婦一起出去溜達溜達。
“我不去,怪冷的。”沈奶奶一聽說兒子要帶她去趕集,第一反應就是:這敗家子又要去花錢!
眼不見為淨,她不想去。
沈清遠想著老娘從來了這,就沒出過門,想帶老娘出去走走。
以前在村裏還有相熟的老姐妹能一起聊聊家常串串門,現在就一直忙活家裏這攤子事。
“您就去吧,你不是老嫌我亂花錢麽,正好這次你跟著一起去,還能看著我。
要搬新屋子了,家裏要添的東西多著呢,別的不說,碗碟總要買上一些吧。”
頓了頓沈清遠又繼續說道:
“而且家裏的豬肝豬肚豬肺這些日子天天煮湯都用完了,後麵人家還來幹活的,你總不能就給人喝白水吧?
正好今兒在去買點豬骨頭什麽的,你要不跟著去,我可直接買肉啦?”
“閉嘴!我去還不行麽,你怎麽這麽磨叨!
老大媳婦兒,你也換件衣裳跟我一起去。”
沈奶奶起身,叫上大兒媳跟著一起去換衣服。
沈大嫂沒想到自己也能跟著一道去,歡喜的應了一聲,跟在老太太屁股後麵走了。
沈王氏不樂意的嘟囔:
“啥好事都沒我的份兒,偏心眼子。”
沈老二在旁邊聽見了給了妻子一胳膊肘,“瞎嘀咕啥呢!
在讓我聽見你編排我娘,看我不削你!
那你們都走了,家裏誰做飯?你讓我們都喝西北風去?”
沈王氏被丈夫訓了一頓,老實了。
心裏安慰自己:我才不跟著出去受那凍,怪冷的!
這次去鎮上,家裏跟去的婦女同誌多,沈清遠就把自家的騾子車給拉出來了。
把逃荒路上剩下的半袋子炭找出來,炭盆點起來,放下擋風的簾子,車廂裏很快就熱乎起來。
這沈清遠在前麵趕著騾車帶著老娘、沈大嫂、媳婦兒和閨女兒子還有尕四妞一起出發。
四妞是不能扔下的,她的任務就是寸步不離的跟著沈圓圓。
二丫和福哥兒眼巴巴的看著騾車越走越遠,他們也想跟著去的,可是自家爹怕他們跟著去添亂,不讓他們去。
不過想到圓丫妹妹說回來的時候會給他們帶好吃的,心裏又多了幾分安慰。
沈正康和沈正健壓根就沒想那麽多,他們今天的任務是幫老爹和二叔跟著沈力夫和沈大壯給家裏做桌椅板凳和櫃子。
三叔說了,等櫃子做好,給他們屋裏也擺一個。
所以小哥倆對此很是上心。
打家具的圖紙是沈清遠給畫的,餐桌還是現在大家習慣使的方桌,下麵配著四條長板凳,就是尺寸改大了些。
但是衣櫃的圖紙沈清遠給畫的新樣子。
類似現代的成品衣櫃,上下雙櫃門的。
沈清遠本來想直接把衣服架畫出來,可一想這事兒也不急,還是別給哥哥們增加工作量了,就把上麵的櫃子設計成了活板樣式。
等以後有功夫了把衣架做出來,隔板直接拆掉放上根棍子,就可以掛衣服了。
下麵還是傳統的隔板,一層一層的,可以放被子,也可以放些自己喜歡的私秘物。
沈清遠還貼心的把下麵的櫃子都設計了一個鎖眼,他準備這次去鎮上就買幾把鎖回來,到時候作為搬家禮物送給幾個孩子。
沈奶奶就是典型的‘口嫌體正直’。
在家的時候說自己不想出來,真出來了她看著比誰笑的都開心。
能不開心麽,好久沒看到這樣濃烈的人間煙火氣了。
從離開老家開始,一路上麵對的不是麵黃肌瘦的難民,就是龍卷風大冰雹,老太太就沒過過一天舒心日子。
這突然到了集市,看著食物飄散的熱氣升騰到半空,伴隨著中氣十足的吆喝聲,沈奶奶覺得自己現在才算是真的又活過來了。
幾人把騾車停在市集入口,那有專門幫忙看車的人,一輛車5個銅板,還包牲口一頓草料。
沈清遠利索的付了銅板,給自己和兒子背上背好竹筐,就開始帶著家人在擁擠的集市裏穿梭。
沈清遠和沈圓圓不愧是父女,第一站都是直奔肉鋪。
最後把肉鋪裏的骨頭都包圓了之外,還買了四十斤五花肉和十五斤排骨,外加兩個豬蹄。
他們今天來的晚了,豬下水已經被人買走了。
沈清遠給出的理由是:馬上房子要完工了,到時候怎麽也要吃一頓暖房飯,所以這肉還是要多買一點的。
沈大嫂則是站在賣針頭線腦的攤子麵前挪不動腳。
沈奶奶一看這想買的都是過日子能用到的東西,大手一揮,買!
“老三,結賬!”
誰讓她的銀子都放在三兒子那還沒拿回來,當然得他結賬。
知道現在那裏麵的情況不太樂觀,可他也沒辦法。
現在是大冬天,又不能張羅讓這些人出去開墾荒地,窩著就窩著吧。
但窩著可以,給他惹是生非就不好看了。
徐裏正正是看中這幾個漢子老實,不惹是生非,所以這次才特意挑了他們幾個給派到沈清遠家幹活。
意思就是,不惹事的,他就會給機會謀個好活計,相反要是敢在他的地盤給他找不痛快,那他也有的是法子收拾他們。
不得不說,徐裏正這招還是立竿見影的。
這幾個人幹了一天活兒回去,把從沈清遠這結算到手的銅板往家裏一交,在形容了一下骨頭湯的美味,把同住在地窩子裏的其他人都羨慕壞了。
第二天,大家不自覺的就老實了不少。
都想著自己也好好表現,爭取下次有這種好事,能被裏正選中。
不得不說,人多就是力量大。
才不過八九天,沈清遠家的房子就蓋的有模有樣了。
兩側的廂房都建好了,石頭叔還承諾會幫著給把各屋的土炕搭起來。
大夥兒準備休息兩天,主要是為了把新起的房子燒燒火烘幹一下,才能讓沈清遠一家從現在的土坯房裏搬過去。
舊房子空出來了,才能推倒蓋新的。
這幾日家裏一直都是人聲鼎沸的狀態,這冷不丁的人都走了,沈圓圓還有點不適應。
自從知道幸運值是每天清零之後,沈清遠要是待在家裏不出門,就不會浪費東西兌換幸運值。
今兒好不容易大家都休息了,沈清遠也準備給自己放一天假。
正好今天是鎮上每月一次趕大集的日子,沈清遠就想帶老娘和閨女媳婦一起出去溜達溜達。
“我不去,怪冷的。”沈奶奶一聽說兒子要帶她去趕集,第一反應就是:這敗家子又要去花錢!
眼不見為淨,她不想去。
沈清遠想著老娘從來了這,就沒出過門,想帶老娘出去走走。
以前在村裏還有相熟的老姐妹能一起聊聊家常串串門,現在就一直忙活家裏這攤子事。
“您就去吧,你不是老嫌我亂花錢麽,正好這次你跟著一起去,還能看著我。
要搬新屋子了,家裏要添的東西多著呢,別的不說,碗碟總要買上一些吧。”
頓了頓沈清遠又繼續說道:
“而且家裏的豬肝豬肚豬肺這些日子天天煮湯都用完了,後麵人家還來幹活的,你總不能就給人喝白水吧?
正好今兒在去買點豬骨頭什麽的,你要不跟著去,我可直接買肉啦?”
“閉嘴!我去還不行麽,你怎麽這麽磨叨!
老大媳婦兒,你也換件衣裳跟我一起去。”
沈奶奶起身,叫上大兒媳跟著一起去換衣服。
沈大嫂沒想到自己也能跟著一道去,歡喜的應了一聲,跟在老太太屁股後麵走了。
沈王氏不樂意的嘟囔:
“啥好事都沒我的份兒,偏心眼子。”
沈老二在旁邊聽見了給了妻子一胳膊肘,“瞎嘀咕啥呢!
在讓我聽見你編排我娘,看我不削你!
那你們都走了,家裏誰做飯?你讓我們都喝西北風去?”
沈王氏被丈夫訓了一頓,老實了。
心裏安慰自己:我才不跟著出去受那凍,怪冷的!
這次去鎮上,家裏跟去的婦女同誌多,沈清遠就把自家的騾子車給拉出來了。
把逃荒路上剩下的半袋子炭找出來,炭盆點起來,放下擋風的簾子,車廂裏很快就熱乎起來。
這沈清遠在前麵趕著騾車帶著老娘、沈大嫂、媳婦兒和閨女兒子還有尕四妞一起出發。
四妞是不能扔下的,她的任務就是寸步不離的跟著沈圓圓。
二丫和福哥兒眼巴巴的看著騾車越走越遠,他們也想跟著去的,可是自家爹怕他們跟著去添亂,不讓他們去。
不過想到圓丫妹妹說回來的時候會給他們帶好吃的,心裏又多了幾分安慰。
沈正康和沈正健壓根就沒想那麽多,他們今天的任務是幫老爹和二叔跟著沈力夫和沈大壯給家裏做桌椅板凳和櫃子。
三叔說了,等櫃子做好,給他們屋裏也擺一個。
所以小哥倆對此很是上心。
打家具的圖紙是沈清遠給畫的,餐桌還是現在大家習慣使的方桌,下麵配著四條長板凳,就是尺寸改大了些。
但是衣櫃的圖紙沈清遠給畫的新樣子。
類似現代的成品衣櫃,上下雙櫃門的。
沈清遠本來想直接把衣服架畫出來,可一想這事兒也不急,還是別給哥哥們增加工作量了,就把上麵的櫃子設計成了活板樣式。
等以後有功夫了把衣架做出來,隔板直接拆掉放上根棍子,就可以掛衣服了。
下麵還是傳統的隔板,一層一層的,可以放被子,也可以放些自己喜歡的私秘物。
沈清遠還貼心的把下麵的櫃子都設計了一個鎖眼,他準備這次去鎮上就買幾把鎖回來,到時候作為搬家禮物送給幾個孩子。
沈奶奶就是典型的‘口嫌體正直’。
在家的時候說自己不想出來,真出來了她看著比誰笑的都開心。
能不開心麽,好久沒看到這樣濃烈的人間煙火氣了。
從離開老家開始,一路上麵對的不是麵黃肌瘦的難民,就是龍卷風大冰雹,老太太就沒過過一天舒心日子。
這突然到了集市,看著食物飄散的熱氣升騰到半空,伴隨著中氣十足的吆喝聲,沈奶奶覺得自己現在才算是真的又活過來了。
幾人把騾車停在市集入口,那有專門幫忙看車的人,一輛車5個銅板,還包牲口一頓草料。
沈清遠利索的付了銅板,給自己和兒子背上背好竹筐,就開始帶著家人在擁擠的集市裏穿梭。
沈清遠和沈圓圓不愧是父女,第一站都是直奔肉鋪。
最後把肉鋪裏的骨頭都包圓了之外,還買了四十斤五花肉和十五斤排骨,外加兩個豬蹄。
他們今天來的晚了,豬下水已經被人買走了。
沈清遠給出的理由是:馬上房子要完工了,到時候怎麽也要吃一頓暖房飯,所以這肉還是要多買一點的。
沈大嫂則是站在賣針頭線腦的攤子麵前挪不動腳。
沈奶奶一看這想買的都是過日子能用到的東西,大手一揮,買!
“老三,結賬!”
誰讓她的銀子都放在三兒子那還沒拿回來,當然得他結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