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竣工
全家穿:扛著鍵盤去逃荒 作者:青魚頭尾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清遠還是第一次看見罐子發出紅色的光。
“這黃色上麵果然還有別的顏色,就是不知道還有沒有比紅光更高一級的。”
“等以後慢慢試唄。”
沈圓圓對顏色等級這事沒啥興趣,她隻要自己不是幸運值最少的倒黴蛋兒就行。
不過...
“不過老爸,我發現這東西有點問題。
它給的幸運值每天清零,就相當於我們想要增加幸運值就要每天不停地給它投新的東西,這麽一來,每天三樣物品,還得是有價值的物品。
咱家不是很快就得被扔空了?
這係統是不是在變著法的回收我們空間裏的現代物品啊?”
沈清遠還是第一次考慮這個問題,想了一會兒說道:
“那咱們下次試試拿點古代的東西進去,看看能不能放到罐子裏兌換幸運值就知道是不是你猜的這回事了。”
父女倆商量完,沈清遠隨便扔了樣東西換了一點幸運值就出去繼續挖土。
他得先把媳婦兒交代的任務給完成。
這山上的土,凍得梆硬,沈清遠挖了一個時辰都沒湊出來一麻袋,沒等沈清遠挖完媳婦兒需要的數量,係統群聊裏就出現了沈圓圓的信息。
圓寶兒:爹,快回來!縣衙來人了。
沈清遠一看,立馬拎起鐵鍁往家衝。
這還挖啥挖,趕緊回家是正經!
崔主簿派來的衙役在徐裏正的陪同下找到了沈清遠家。
在得知沈清遠並不在家之後,衙役由徐裏正和沈正祿陪著在沈清鬆的房間裏喝茶聊天,等沈清遠回來。
茶葉是沈圓圓從空間裏找出來的苦蕎茶,他們家到是還有好茶,毛尖龍井碧螺春,之前老爸的戰友來做客送了不少給他們,可是不敢拿出來啊。
小衙役在喝完第三碗熱茶之後終於坐不住了,起身說道:“既然沈秀才不在,那我與秀才公子說也是一樣的。
這是結案文書,你們家作為苦主需要在這裏簽字畫押。”
說著就從懷裏掏出一份文書遞給沈正祿。
沈正祿接過仔細查閱起來,小衙役在旁邊補充說:
“那仨人販子已經招供,這已經不是他們初犯了。
之前有少量的流民過來,被他們抓住幾個小孩賣給了山裏自己不能生育的人家。
嚐到甜頭之後這三人就開始盯上了落單的小孩,專門拐了孩子去別的縣城賣。
我們主簿大人已經跟縣令大人匯報過此事了,他們交代出來的隔壁鎮上的暗門也被抓了一批,能找回來的良家女子都已經送回各家,不過那些外地戶籍的女子就...”
衙役似是不忍在往後說,想也知道,那些女子今後的日子不會好過。
就連那幾個良家女想必回去也是過不到什麽好日子。
沈正祿在看到文書上寫的“臘月初一,斬”幾個字之後,心裏那口憋著的氣才算是舒出來。
再次看一遍文書,確認上麵隻有寫明苦主“靠山屯沈氏清遠及其家人”,並未提及娘親和妹妹的閨名,沈正祿才回房取過紙筆,利落的在紙上簽字畫押。
將衙役送出小院,沈奶奶裝了一罐子自家做的酸菜炒肉絲送給衙役。
閻王好過小鬼難纏,跟這些衙役打好交道還是很重要的。
等沈清遠趕到家的時候,衙役已經出了靠山屯。
沈正祿對父親匯報說:
“文書我看了,沒什麽問題。
那幾名犯人被判臘月初一問斬。衙役說這種死刑犯都是要押送到縣裏統一處決的。
若是我們想看行刑,需要自己去河口縣。”
“行刑有什麽好看的,血呼啦的,看完再做噩夢。
娘,給你!這是我挖土的時候從旁邊抓到的三隻小野雞,小是小了點,好歹也是口肉。
把我之前拿回來的小蘑菇拿出來泡上吧,晚上咱吃小雞燉蘑菇~”
誰知沈奶奶沒有看見肉的開心和意外,反而是劈頭蓋臉給了沈清遠一頓罵。
“吃吃吃,一天天的就知道吃!
人家祿哥兒還知道看會兒書練練字,你這從出門到現在我看你就沒摸過書本!”
沈奶奶指著沈清遠的鼻子罵,她也不知道這老三是咋了,從前最是書不離手的人,現在天天光想著吃這吃那。
之前忙活家裏蓋房子的正事也就算了,這眼下不忙了也不見他著急看書,她真是跟著上不起的火!
沈清遠高呼:“我冤枉啊娘!
這不是一直在忙活家裏這一攤子事兒呢麽!
那小子啥也不管,當然有時間看書了,我這忙裏忙外的張羅,累的我晚上睡覺直腰疼,您不心疼心疼我還總罵我。”
說完一臉傷心模樣,回了自己的屋子。
看著三兒子這副樣子,沈奶奶還真以為自己的話說重了,求助的望向一旁站著的三兒媳。
“沒事兒娘,等晚上小雞燉蘑菇一端上桌,他準保就好了。
走,我幫您一起做飯去。”
夏芸娘拉著老太太去廚房,收拾野雞這事她不在行,還得讓大嫂給幫個忙。
婆媳三人很快為家裏的晚食忙碌起來。
這農家就是這樣,每天做完早飯做午飯,做完午飯做晚飯,一天就這麽圍著灶台混過去了。
一日三餐,一年四季;
柴米油鹽,時光流轉。
接下來的幾天,老沈家的房子就跟按了快進鍵一樣,一天一個樣。
低矮破舊的土坯房被推倒,碎石塊和灰土被一車車運出去,看著青磚比預計的還剩下不少,沈清遠把原本兩間的主屋擴建成了四間。
兩個打算住人的房間裏起了火炕,另外兩個房間則是讓老瓦匠給建的火牆。
“石頭叔,這兩個房間都幫我做兩麵火牆吧,您看看這管道要怎麽安排比較好?”
他媳婦兒還準備在這屋種植反季節蔬菜呢,溫度不能太低了,多建一麵火牆屋子溫度會更高一些。
老瓦匠吧嗒口煙袋鍋子說:
“你這屋不是要做灶房?那灶台直接靠牆壘,我給你留出來兩條煙道,接到東西兩麵火牆上去。
到時候你燒火做飯就可以直接燒火牆了。
最好是在買兩塊鐵板子回來安上,等夏天不想燒火牆了,鐵板子扒拉下來把通風口一堵,就不怕這屋熱的進不來人了。”
“行,就按您老說的辦!一會兒我就去鎮上買鐵板子去!”
等沈清遠把四塊鐵板買回來,老瓦匠把它們安到預留的通風口處,留出來一個小機關把鐵板封進煙道裏,這可以控製屋內溫度的古代“半自動化空調”就算是完成了。
等門窗都安好,剩下上房梁這最後一步的時候,這房子就算是基本竣工了。
上梁這天,老沈家16口人都換上了自己最拿得出手的幹淨衣服。
這回沒敷衍的摔碗聽響兒,而是特意去鎮上買了一掛鞭炮回來。
等四個村裏的壯漢在老瓦匠的指揮下,把係著紅絲帶的主梁抬上去時,沈正康就在院門外點燃了三叔買回來的炮仗。
隨著劈裏啪啦的鞭炮聲響起,主梁被順利安裝好。
沈清遠和沈奶奶拿著裝著糖塊的布袋子,站在門口給來恭喜看熱鬧的老鄉分發糖果。
這裏麵有沈清遠買回來的飴糖,還有沈奶奶放進去的黃冰糖,和沈圓圓偷偷摻進去的小酸酸。
“這黃色上麵果然還有別的顏色,就是不知道還有沒有比紅光更高一級的。”
“等以後慢慢試唄。”
沈圓圓對顏色等級這事沒啥興趣,她隻要自己不是幸運值最少的倒黴蛋兒就行。
不過...
“不過老爸,我發現這東西有點問題。
它給的幸運值每天清零,就相當於我們想要增加幸運值就要每天不停地給它投新的東西,這麽一來,每天三樣物品,還得是有價值的物品。
咱家不是很快就得被扔空了?
這係統是不是在變著法的回收我們空間裏的現代物品啊?”
沈清遠還是第一次考慮這個問題,想了一會兒說道:
“那咱們下次試試拿點古代的東西進去,看看能不能放到罐子裏兌換幸運值就知道是不是你猜的這回事了。”
父女倆商量完,沈清遠隨便扔了樣東西換了一點幸運值就出去繼續挖土。
他得先把媳婦兒交代的任務給完成。
這山上的土,凍得梆硬,沈清遠挖了一個時辰都沒湊出來一麻袋,沒等沈清遠挖完媳婦兒需要的數量,係統群聊裏就出現了沈圓圓的信息。
圓寶兒:爹,快回來!縣衙來人了。
沈清遠一看,立馬拎起鐵鍁往家衝。
這還挖啥挖,趕緊回家是正經!
崔主簿派來的衙役在徐裏正的陪同下找到了沈清遠家。
在得知沈清遠並不在家之後,衙役由徐裏正和沈正祿陪著在沈清鬆的房間裏喝茶聊天,等沈清遠回來。
茶葉是沈圓圓從空間裏找出來的苦蕎茶,他們家到是還有好茶,毛尖龍井碧螺春,之前老爸的戰友來做客送了不少給他們,可是不敢拿出來啊。
小衙役在喝完第三碗熱茶之後終於坐不住了,起身說道:“既然沈秀才不在,那我與秀才公子說也是一樣的。
這是結案文書,你們家作為苦主需要在這裏簽字畫押。”
說著就從懷裏掏出一份文書遞給沈正祿。
沈正祿接過仔細查閱起來,小衙役在旁邊補充說:
“那仨人販子已經招供,這已經不是他們初犯了。
之前有少量的流民過來,被他們抓住幾個小孩賣給了山裏自己不能生育的人家。
嚐到甜頭之後這三人就開始盯上了落單的小孩,專門拐了孩子去別的縣城賣。
我們主簿大人已經跟縣令大人匯報過此事了,他們交代出來的隔壁鎮上的暗門也被抓了一批,能找回來的良家女子都已經送回各家,不過那些外地戶籍的女子就...”
衙役似是不忍在往後說,想也知道,那些女子今後的日子不會好過。
就連那幾個良家女想必回去也是過不到什麽好日子。
沈正祿在看到文書上寫的“臘月初一,斬”幾個字之後,心裏那口憋著的氣才算是舒出來。
再次看一遍文書,確認上麵隻有寫明苦主“靠山屯沈氏清遠及其家人”,並未提及娘親和妹妹的閨名,沈正祿才回房取過紙筆,利落的在紙上簽字畫押。
將衙役送出小院,沈奶奶裝了一罐子自家做的酸菜炒肉絲送給衙役。
閻王好過小鬼難纏,跟這些衙役打好交道還是很重要的。
等沈清遠趕到家的時候,衙役已經出了靠山屯。
沈正祿對父親匯報說:
“文書我看了,沒什麽問題。
那幾名犯人被判臘月初一問斬。衙役說這種死刑犯都是要押送到縣裏統一處決的。
若是我們想看行刑,需要自己去河口縣。”
“行刑有什麽好看的,血呼啦的,看完再做噩夢。
娘,給你!這是我挖土的時候從旁邊抓到的三隻小野雞,小是小了點,好歹也是口肉。
把我之前拿回來的小蘑菇拿出來泡上吧,晚上咱吃小雞燉蘑菇~”
誰知沈奶奶沒有看見肉的開心和意外,反而是劈頭蓋臉給了沈清遠一頓罵。
“吃吃吃,一天天的就知道吃!
人家祿哥兒還知道看會兒書練練字,你這從出門到現在我看你就沒摸過書本!”
沈奶奶指著沈清遠的鼻子罵,她也不知道這老三是咋了,從前最是書不離手的人,現在天天光想著吃這吃那。
之前忙活家裏蓋房子的正事也就算了,這眼下不忙了也不見他著急看書,她真是跟著上不起的火!
沈清遠高呼:“我冤枉啊娘!
這不是一直在忙活家裏這一攤子事兒呢麽!
那小子啥也不管,當然有時間看書了,我這忙裏忙外的張羅,累的我晚上睡覺直腰疼,您不心疼心疼我還總罵我。”
說完一臉傷心模樣,回了自己的屋子。
看著三兒子這副樣子,沈奶奶還真以為自己的話說重了,求助的望向一旁站著的三兒媳。
“沒事兒娘,等晚上小雞燉蘑菇一端上桌,他準保就好了。
走,我幫您一起做飯去。”
夏芸娘拉著老太太去廚房,收拾野雞這事她不在行,還得讓大嫂給幫個忙。
婆媳三人很快為家裏的晚食忙碌起來。
這農家就是這樣,每天做完早飯做午飯,做完午飯做晚飯,一天就這麽圍著灶台混過去了。
一日三餐,一年四季;
柴米油鹽,時光流轉。
接下來的幾天,老沈家的房子就跟按了快進鍵一樣,一天一個樣。
低矮破舊的土坯房被推倒,碎石塊和灰土被一車車運出去,看著青磚比預計的還剩下不少,沈清遠把原本兩間的主屋擴建成了四間。
兩個打算住人的房間裏起了火炕,另外兩個房間則是讓老瓦匠給建的火牆。
“石頭叔,這兩個房間都幫我做兩麵火牆吧,您看看這管道要怎麽安排比較好?”
他媳婦兒還準備在這屋種植反季節蔬菜呢,溫度不能太低了,多建一麵火牆屋子溫度會更高一些。
老瓦匠吧嗒口煙袋鍋子說:
“你這屋不是要做灶房?那灶台直接靠牆壘,我給你留出來兩條煙道,接到東西兩麵火牆上去。
到時候你燒火做飯就可以直接燒火牆了。
最好是在買兩塊鐵板子回來安上,等夏天不想燒火牆了,鐵板子扒拉下來把通風口一堵,就不怕這屋熱的進不來人了。”
“行,就按您老說的辦!一會兒我就去鎮上買鐵板子去!”
等沈清遠把四塊鐵板買回來,老瓦匠把它們安到預留的通風口處,留出來一個小機關把鐵板封進煙道裏,這可以控製屋內溫度的古代“半自動化空調”就算是完成了。
等門窗都安好,剩下上房梁這最後一步的時候,這房子就算是基本竣工了。
上梁這天,老沈家16口人都換上了自己最拿得出手的幹淨衣服。
這回沒敷衍的摔碗聽響兒,而是特意去鎮上買了一掛鞭炮回來。
等四個村裏的壯漢在老瓦匠的指揮下,把係著紅絲帶的主梁抬上去時,沈正康就在院門外點燃了三叔買回來的炮仗。
隨著劈裏啪啦的鞭炮聲響起,主梁被順利安裝好。
沈清遠和沈奶奶拿著裝著糖塊的布袋子,站在門口給來恭喜看熱鬧的老鄉分發糖果。
這裏麵有沈清遠買回來的飴糖,還有沈奶奶放進去的黃冰糖,和沈圓圓偷偷摻進去的小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