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暴雨
全家穿:扛著鍵盤去逃荒 作者:青魚頭尾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本住在地窩子裏的那些難民現在早都已經從地窩子裏搬出來住進自己搭的土坯房裏。
當然也有人忙不過來地裏的活兒,沒建好房子,暫時是搭的草棚子落腳。
一想到自己房子還沒建好,又多了一個挖溝的活兒,這些人心裏就止不住的上火,外加埋怨這事的始作俑者:沈清遠。
不過沈清遠並不在意就是了。
埋怨就埋怨唄,他又不會少塊肉,反而還能幫他賺到不少積分!
許是人多力量大,搭水車這事今天一天就給他賺了小一千的積分。
這也是他為何沒有攔著徐裏正把他曝光出來的原因。
沈清遠在心中感慨:祿哥兒啊,你可知你爹我為了你,付出了多少麽!
自己可真是個好爹!
沈清遠雙手交叉安慰性的抱了抱自己,大步走向徐裏正去跟他要搭水車的人。
“裏正叔,水車這邊我大概還需要五六個人,最好是會木工活的,當然沒那麽多木匠也可以,都是些簡單的活兒,教兩天就會了。”
徐裏正小胡子一翹,衝著旁邊喊道:
“老大,你帶著你堂哥他們幾個跟沈秀才走,這幾日你們就聽沈秀才的安排。
要是讓我知道你們不好好幹活兒,偷懶耍滑,壞了咱村兒的大事,看回來我怎麽削你們!”
沈清遠笑笑,帶著徐裏正的兒子侄子們去他們的臨時工坊。
說是工坊,其實就是今早沈清鬆幾個過來臨時搭的一個草棚子。
為了方便後續的水車搭建,棚子直接選在河邊的一處平坦些的沙地上。
沈清遠把幾人帶過來,介紹他們和其他人認識。
“這是我大哥,沈清鬆,這是沈力夫,這是沈大壯。
他們幾位都會些木工活手藝,所以暫時做你們幾個的師傅,接下來你們就聽他仨的指揮。
若有不明白的地方,盡可以跟他們說,或者來找我。
正好你們六個小子,倆人一個師傅,現在就分好隊,開始幹活吧。”
水車這邊的工作不同於挖溝渠,挖溝是讓村民自己找時間完成,村裏統一派人驗收,但水車這邊的人是要全天候工作的。
因為會耽誤人家自家地裏的活兒,所以村裏商量著會給水車這邊的人分發工錢。
大工也就是沈清鬆他們,每日50文錢。
小工,徐裏正派來這六人,每日30文。
沈清遠作為特約顧問,也有一份工錢。
除此之外,他還準備去鎮上請一位木工活好的老師傅,過來坐鎮把關。
即便是從前沒做過水車這玩意,憑借自己豐富的經驗,老手藝人也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沈清鬆現在是水車小分隊的頭兒,他手裏拿著沈清遠交給他的圖紙,帶著其他人先一起去山上伐木。
他們今天的任務就是準備好足夠多的木材,破成合適的板子,等沈清遠明日帶老師傅來,在開始著手製作。
解決完水車這邊的事,沈清遠繼續回地裏去給麥苗澆水鋤草。
沈圓圓蹲在自己的甜菜地裏,一顆苗一顆苗的挨個澆水拔草。
現在她和沈二丫是這片地的主要負責人。
除了每日上午固定的學習時間,其他閑暇的時候她倆都會過來侍弄這塊地。
其他人隻有在她倆應付不過來的時候才會過來幫把手。
畢竟她倆這就一畝地,其他的人可是要經管39畝地呢...
沈清遠通過打井師傅王大井的關係,很快找到了一位鎮上幹了三十多年木工活的老師傅。
老師傅姓夏,單名一個旦字。
因為這名字連起來讀不大好聽,所以一直讓外人稱呼他:夏工。
士農工商,能以“工”字自居的,那都是手藝過硬的大師傅。
有了夏工的加入,水車進度那是“一日千裏”。
沈清鬆每晚都會帶著不同的問題回家去找沈清遠討論,第二日在回去轉告夏老師傅。
沒辦法,這個脾氣古怪的老頭隻肯跟沈清鬆交流,其他人一概不理。
就連請他過來給他結算工錢的沈清遠,那也隻能分到一個眼角風。
用老人家自己的話說就是:“不耐煩與那些楠木和桐木都分不清的榆木腦袋講話!”
也不知道沈清遠一家是運氣好還是不好。
就在水車完工的前一天晚上,一個多月沒下過雨的靠山屯迎來了一場瓢潑大雨。
這雨整整下了一夜,下的有些人歡欣鼓舞,有些人眉頭緊鎖。
沈清遠披著衣服站在窗前,皺眉看向外麵地上激起的水花。
夏芸娘也被雨聲吵醒,趿拉著鞋子,給沈清遠遞過去一杯熱水。
“這雨怎麽下的這麽大?地裏的苗不會被打壞吧?”
沈清遠開口回道:
“那到不會,現在麥子都抽穗了,沒那麽容易給打倒。
我就是覺得這天氣,實在是太怪異了。
先是久不下雨,然後又是暴雨突襲,著實是反常的讓人心慌。”
夏芸娘好似突然想到什麽,忙不迭問起:
“這雨下的這麽大,不會整出什麽泥石流吧?!”
“那應該是不會,首先,山上的樹木還算茂密,泥土並非十分鬆散。
再者,咱們雖說住的偏僻了些,到底和豬頭山還隔著那麽大一片田呢。
就算有石塊衝刷下來,也最多落到地裏,到不了我們這兒。”
聽到沈清遠這麽說,夏芸娘才算是放心幾分。
不過後頭的覺還是睡不實,迷迷糊糊的閉著眼,好不容易挨到了天亮。
破曉時分,暴雨已經停了。
天藍的好似被水洗了個透,舉目皆是瓦藍的天空,一絲雲彩也沒有。
和其他惦記著莊稼的村民一樣,沈清遠家也是草草的吃過早飯就去了地裏。
果不其然,靠近山邊的田裏,不少莊稼都被山上滑下的石頭損毀了。
看著被壓倒刮壞的莊稼,村民們既心疼又無奈。
將田裏的石塊、枯枝和淤泥一點點清理出去,把還沒死透的莊稼扶起來,期望它們還能頑強的活下來。
這場大雨給村裏不少人家都造成了損失,尤其是靠著山邊的荒地這邊。
原本說今日就是水車造好要開始試行的日子,可這場大雨的到來,或多或少讓原本滿心期待的村民情緒有些低落。
當然也有人忙不過來地裏的活兒,沒建好房子,暫時是搭的草棚子落腳。
一想到自己房子還沒建好,又多了一個挖溝的活兒,這些人心裏就止不住的上火,外加埋怨這事的始作俑者:沈清遠。
不過沈清遠並不在意就是了。
埋怨就埋怨唄,他又不會少塊肉,反而還能幫他賺到不少積分!
許是人多力量大,搭水車這事今天一天就給他賺了小一千的積分。
這也是他為何沒有攔著徐裏正把他曝光出來的原因。
沈清遠在心中感慨:祿哥兒啊,你可知你爹我為了你,付出了多少麽!
自己可真是個好爹!
沈清遠雙手交叉安慰性的抱了抱自己,大步走向徐裏正去跟他要搭水車的人。
“裏正叔,水車這邊我大概還需要五六個人,最好是會木工活的,當然沒那麽多木匠也可以,都是些簡單的活兒,教兩天就會了。”
徐裏正小胡子一翹,衝著旁邊喊道:
“老大,你帶著你堂哥他們幾個跟沈秀才走,這幾日你們就聽沈秀才的安排。
要是讓我知道你們不好好幹活兒,偷懶耍滑,壞了咱村兒的大事,看回來我怎麽削你們!”
沈清遠笑笑,帶著徐裏正的兒子侄子們去他們的臨時工坊。
說是工坊,其實就是今早沈清鬆幾個過來臨時搭的一個草棚子。
為了方便後續的水車搭建,棚子直接選在河邊的一處平坦些的沙地上。
沈清遠把幾人帶過來,介紹他們和其他人認識。
“這是我大哥,沈清鬆,這是沈力夫,這是沈大壯。
他們幾位都會些木工活手藝,所以暫時做你們幾個的師傅,接下來你們就聽他仨的指揮。
若有不明白的地方,盡可以跟他們說,或者來找我。
正好你們六個小子,倆人一個師傅,現在就分好隊,開始幹活吧。”
水車這邊的工作不同於挖溝渠,挖溝是讓村民自己找時間完成,村裏統一派人驗收,但水車這邊的人是要全天候工作的。
因為會耽誤人家自家地裏的活兒,所以村裏商量著會給水車這邊的人分發工錢。
大工也就是沈清鬆他們,每日50文錢。
小工,徐裏正派來這六人,每日30文。
沈清遠作為特約顧問,也有一份工錢。
除此之外,他還準備去鎮上請一位木工活好的老師傅,過來坐鎮把關。
即便是從前沒做過水車這玩意,憑借自己豐富的經驗,老手藝人也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沈清鬆現在是水車小分隊的頭兒,他手裏拿著沈清遠交給他的圖紙,帶著其他人先一起去山上伐木。
他們今天的任務就是準備好足夠多的木材,破成合適的板子,等沈清遠明日帶老師傅來,在開始著手製作。
解決完水車這邊的事,沈清遠繼續回地裏去給麥苗澆水鋤草。
沈圓圓蹲在自己的甜菜地裏,一顆苗一顆苗的挨個澆水拔草。
現在她和沈二丫是這片地的主要負責人。
除了每日上午固定的學習時間,其他閑暇的時候她倆都會過來侍弄這塊地。
其他人隻有在她倆應付不過來的時候才會過來幫把手。
畢竟她倆這就一畝地,其他的人可是要經管39畝地呢...
沈清遠通過打井師傅王大井的關係,很快找到了一位鎮上幹了三十多年木工活的老師傅。
老師傅姓夏,單名一個旦字。
因為這名字連起來讀不大好聽,所以一直讓外人稱呼他:夏工。
士農工商,能以“工”字自居的,那都是手藝過硬的大師傅。
有了夏工的加入,水車進度那是“一日千裏”。
沈清鬆每晚都會帶著不同的問題回家去找沈清遠討論,第二日在回去轉告夏老師傅。
沒辦法,這個脾氣古怪的老頭隻肯跟沈清鬆交流,其他人一概不理。
就連請他過來給他結算工錢的沈清遠,那也隻能分到一個眼角風。
用老人家自己的話說就是:“不耐煩與那些楠木和桐木都分不清的榆木腦袋講話!”
也不知道沈清遠一家是運氣好還是不好。
就在水車完工的前一天晚上,一個多月沒下過雨的靠山屯迎來了一場瓢潑大雨。
這雨整整下了一夜,下的有些人歡欣鼓舞,有些人眉頭緊鎖。
沈清遠披著衣服站在窗前,皺眉看向外麵地上激起的水花。
夏芸娘也被雨聲吵醒,趿拉著鞋子,給沈清遠遞過去一杯熱水。
“這雨怎麽下的這麽大?地裏的苗不會被打壞吧?”
沈清遠開口回道:
“那到不會,現在麥子都抽穗了,沒那麽容易給打倒。
我就是覺得這天氣,實在是太怪異了。
先是久不下雨,然後又是暴雨突襲,著實是反常的讓人心慌。”
夏芸娘好似突然想到什麽,忙不迭問起:
“這雨下的這麽大,不會整出什麽泥石流吧?!”
“那應該是不會,首先,山上的樹木還算茂密,泥土並非十分鬆散。
再者,咱們雖說住的偏僻了些,到底和豬頭山還隔著那麽大一片田呢。
就算有石塊衝刷下來,也最多落到地裏,到不了我們這兒。”
聽到沈清遠這麽說,夏芸娘才算是放心幾分。
不過後頭的覺還是睡不實,迷迷糊糊的閉著眼,好不容易挨到了天亮。
破曉時分,暴雨已經停了。
天藍的好似被水洗了個透,舉目皆是瓦藍的天空,一絲雲彩也沒有。
和其他惦記著莊稼的村民一樣,沈清遠家也是草草的吃過早飯就去了地裏。
果不其然,靠近山邊的田裏,不少莊稼都被山上滑下的石頭損毀了。
看著被壓倒刮壞的莊稼,村民們既心疼又無奈。
將田裏的石塊、枯枝和淤泥一點點清理出去,把還沒死透的莊稼扶起來,期望它們還能頑強的活下來。
這場大雨給村裏不少人家都造成了損失,尤其是靠著山邊的荒地這邊。
原本說今日就是水車造好要開始試行的日子,可這場大雨的到來,或多或少讓原本滿心期待的村民情緒有些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