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習醫
全家穿:扛著鍵盤去逃荒 作者:青魚頭尾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寶仁堂的鄒大夫在給沈清杏把過脈之後,得出的結論跟賓口縣那位大夫說的差不多。
“我先給她開個調理身體的方子,這裏麵我多加了兩味安神的藥,喝完她可能會比較嗜睡,
這都是正常反應,你們無需焦慮。
外傷的藥膏我就不給你們開了,現在她用的這個就可以。
至於腦袋上的傷,
我需要回去在找找醫書,等之後有結果了我會過來告訴你們的。”
沈清遠感激的送鄒大夫出門:“太感謝您了!
若是後續有結果了,您讓醫童過來跟我們說一聲就行,到時候家裏派車去接您。”
沈清遠遞上一個豐厚的荷包,客氣的送走鄒大夫。
夏芸娘把準備好的幹淨裏衣和棉襖拿過來交給沈老太太,幫著老太太給沈清杏換上合身的新衣裳。
在看到女兒身上青青紫紫大大小小的傷痕後,喬桂花沒忍住,又是一陣落淚。
心裏也是把梁木仁一家恨死了!
同時,也暗暗責怪自己。
當初怎麽就瞎了眼,給閨女找了那麽個人麵獸心的婆家!
沈清杏喝了肉粥又吃了一副藥,昏昏沉沉的睡過去了。
春妮和冬娃兩個小孩子就趴在娘親旁邊,眼巴巴的瞅著炕上熟睡的人,生怕哪下沒看住,娘親又不見了。
沈老太太哭了一上午,又經曆了這樣的大悲大喜也是身心俱疲,歪在旁邊的椅子上睡著了。
為了活躍家裏的氣氛,晚餐的時候,夏芸娘特意跟張婆子她們一起張羅了一桌豐盛的飯菜。
“來來來,為了慶祝大姐回家,咱們今晚吃點好的!
馮平,去把你家老爺放在書房的酒壇子搬過來一個,咱們今晚都喝點!”
夏芸娘今晚可是沒少準備,8葷4素外加一盆老母雞湯,這豐盛程度可以說是堪比過年。
夏芸娘端起酒杯麵帶微笑:
“過去事兒已經過去了,咱們也不必多費心思在去想那些糟心事。
惡人自有天收,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咱們下一個目標就是把大姐家的夏生也找回來,到時候咱們一家人也就真真正正的大團圓了!
咱們一家子在一起,好好把自己的日子過的和和美美的,就是對那些黑心肝的人最好的反擊!
來,為了之後的美好生活,咱們大家,幹杯!”
“幹杯!”
提到一家子團圓,沈清遠才想起來,自己把大姐找回來這事,還沒派人去跟靠山屯的大哥二哥報信。
沈清遠有些心虛的看了一眼正康和正健,發現這倆娃也沒意識到把他們爹娘給忘腦後去了。
沈正福和正祿還在書院上學,今兒不是休沐的日子,所以這倆娃都不在家。
家裏的這11口人熱熱鬧鬧的吃了一頓大餐,吃過晚飯後,沈奶奶端著廚房先前給留出來的飯菜去給剛睡醒的沈清杏喂飯。
喬桂花一邊一勺一勺的給閨女喂飯一邊安慰自己:
“沒啥好哭的,千難萬難也都算是過去了。
無論閨女變成啥樣,好歹現在人在自己身邊,自己能摸到她看到她,
這就比之前牽腸掛肚的想著好多了。”
說句大實話,她其實都想過她閨女就這麽沒了的可能。
比起人倆眼一閉變成一撮灰,現在這個身子還是熱的,還能動還能叫的沈清杏,對她來說已經是老天爺厚待了!
也許是為母則剛,喬桂花很快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開始盡心竭力的照顧起沈清杏。
夏芸娘和沈圓圓就想盡各種辦法往家裏拿滋補身體的補品。
給沈清杏吃,也是給沈老太太的。
之前收到空間裏的鹿茸、鹿血和人參,都被沈圓圓拿了出來,按照鄒大夫給的食補的方子做了給倆人吃。
要不是問過鄒大夫熊膽不對症,沈圓圓連空間裏的黑熊膽都會一塊拿出來。
照顧病人真的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
即使沈圓圓和夏芸娘不停的給家裏人進補,沈老太太還是在短短半個月裏瘦了一大圈。
倒是沈清杏的情況,比剛回來的時候好了很多。
鄒大夫在查找過祖傳的醫書之後琢磨出來了一套針灸的針法,說是對沈清杏腦部的傷能起到緩解的作用。
現在鄒大夫每隔三天就會來沈家給沈清杏施一次針。
日子久了,鄒大夫竟然神奇的發現,沈清杏的小兒子冬娃,有著很高的學醫天賦。
這小子,隻聽他提過幾次針灸的穴道就能牢牢記住,並且認的十分準確。
鄒大夫起了愛才之心,有心想收東娃為徒,卻被沈老太太給拒絕了:
“這孩子說到底還是年歲太小了些,但凡他在大幾歲我都能立馬做主讓您領走。
可他才四歲半,這擱到誰家也不放心把這麽小的娃娃扔出去學本事。
您老要是願意,就在多給他兩年時間,兩年後您若是還有心收他入門,
我們老沈家必定帶著他去給您行三拜九叩的拜師大禮。”
不是沈老太太見識短淺,耽誤小外孫兒的前程,隻是這孩子實在是太小了。
一個還沒長大的小娃娃,人家一推就是一個跟頭,
要是就這麽讓人給領走帶到醫館去學本事,萬一出點什麽事,她老婆子拿什麽跟閨女交代?
鄒大夫也是見才心喜,忘了這孩子才四歲半,怕這麽好的學醫苗子給耽誤了,這才直接找上沈老太太張口提收徒的事。
被沈老太太這一拒絕,鄒大夫也回過神來,不好意思的道歉:
“是老夫著相了!
一時心急竟忘了冬娃還不過鳩車之戲,
是老夫唐突了,還請老夫人不要介懷才是。”
鄒大夫直言自己之後再來沈家給沈清杏治療時,會帶些適合小孩子看的醫書和中藥典籍,讓冬娃自己在家背誦。
沈奶奶也痛快答應下來,絲毫沒有要去問問冬娃自己願不願意的學的想法。
開玩笑,有師傅願意教你你就偷著樂去吧!
還敢不願意學,狗腿給他敲斷!
好在冬娃自己也是個對藝術十分感興趣的孩子,對於自己四歲半就要開始背千金方百草集這件事沒有半點抵觸。
成功避免了一場家庭慘劇。
“我先給她開個調理身體的方子,這裏麵我多加了兩味安神的藥,喝完她可能會比較嗜睡,
這都是正常反應,你們無需焦慮。
外傷的藥膏我就不給你們開了,現在她用的這個就可以。
至於腦袋上的傷,
我需要回去在找找醫書,等之後有結果了我會過來告訴你們的。”
沈清遠感激的送鄒大夫出門:“太感謝您了!
若是後續有結果了,您讓醫童過來跟我們說一聲就行,到時候家裏派車去接您。”
沈清遠遞上一個豐厚的荷包,客氣的送走鄒大夫。
夏芸娘把準備好的幹淨裏衣和棉襖拿過來交給沈老太太,幫著老太太給沈清杏換上合身的新衣裳。
在看到女兒身上青青紫紫大大小小的傷痕後,喬桂花沒忍住,又是一陣落淚。
心裏也是把梁木仁一家恨死了!
同時,也暗暗責怪自己。
當初怎麽就瞎了眼,給閨女找了那麽個人麵獸心的婆家!
沈清杏喝了肉粥又吃了一副藥,昏昏沉沉的睡過去了。
春妮和冬娃兩個小孩子就趴在娘親旁邊,眼巴巴的瞅著炕上熟睡的人,生怕哪下沒看住,娘親又不見了。
沈老太太哭了一上午,又經曆了這樣的大悲大喜也是身心俱疲,歪在旁邊的椅子上睡著了。
為了活躍家裏的氣氛,晚餐的時候,夏芸娘特意跟張婆子她們一起張羅了一桌豐盛的飯菜。
“來來來,為了慶祝大姐回家,咱們今晚吃點好的!
馮平,去把你家老爺放在書房的酒壇子搬過來一個,咱們今晚都喝點!”
夏芸娘今晚可是沒少準備,8葷4素外加一盆老母雞湯,這豐盛程度可以說是堪比過年。
夏芸娘端起酒杯麵帶微笑:
“過去事兒已經過去了,咱們也不必多費心思在去想那些糟心事。
惡人自有天收,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咱們下一個目標就是把大姐家的夏生也找回來,到時候咱們一家人也就真真正正的大團圓了!
咱們一家子在一起,好好把自己的日子過的和和美美的,就是對那些黑心肝的人最好的反擊!
來,為了之後的美好生活,咱們大家,幹杯!”
“幹杯!”
提到一家子團圓,沈清遠才想起來,自己把大姐找回來這事,還沒派人去跟靠山屯的大哥二哥報信。
沈清遠有些心虛的看了一眼正康和正健,發現這倆娃也沒意識到把他們爹娘給忘腦後去了。
沈正福和正祿還在書院上學,今兒不是休沐的日子,所以這倆娃都不在家。
家裏的這11口人熱熱鬧鬧的吃了一頓大餐,吃過晚飯後,沈奶奶端著廚房先前給留出來的飯菜去給剛睡醒的沈清杏喂飯。
喬桂花一邊一勺一勺的給閨女喂飯一邊安慰自己:
“沒啥好哭的,千難萬難也都算是過去了。
無論閨女變成啥樣,好歹現在人在自己身邊,自己能摸到她看到她,
這就比之前牽腸掛肚的想著好多了。”
說句大實話,她其實都想過她閨女就這麽沒了的可能。
比起人倆眼一閉變成一撮灰,現在這個身子還是熱的,還能動還能叫的沈清杏,對她來說已經是老天爺厚待了!
也許是為母則剛,喬桂花很快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開始盡心竭力的照顧起沈清杏。
夏芸娘和沈圓圓就想盡各種辦法往家裏拿滋補身體的補品。
給沈清杏吃,也是給沈老太太的。
之前收到空間裏的鹿茸、鹿血和人參,都被沈圓圓拿了出來,按照鄒大夫給的食補的方子做了給倆人吃。
要不是問過鄒大夫熊膽不對症,沈圓圓連空間裏的黑熊膽都會一塊拿出來。
照顧病人真的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
即使沈圓圓和夏芸娘不停的給家裏人進補,沈老太太還是在短短半個月裏瘦了一大圈。
倒是沈清杏的情況,比剛回來的時候好了很多。
鄒大夫在查找過祖傳的醫書之後琢磨出來了一套針灸的針法,說是對沈清杏腦部的傷能起到緩解的作用。
現在鄒大夫每隔三天就會來沈家給沈清杏施一次針。
日子久了,鄒大夫竟然神奇的發現,沈清杏的小兒子冬娃,有著很高的學醫天賦。
這小子,隻聽他提過幾次針灸的穴道就能牢牢記住,並且認的十分準確。
鄒大夫起了愛才之心,有心想收東娃為徒,卻被沈老太太給拒絕了:
“這孩子說到底還是年歲太小了些,但凡他在大幾歲我都能立馬做主讓您領走。
可他才四歲半,這擱到誰家也不放心把這麽小的娃娃扔出去學本事。
您老要是願意,就在多給他兩年時間,兩年後您若是還有心收他入門,
我們老沈家必定帶著他去給您行三拜九叩的拜師大禮。”
不是沈老太太見識短淺,耽誤小外孫兒的前程,隻是這孩子實在是太小了。
一個還沒長大的小娃娃,人家一推就是一個跟頭,
要是就這麽讓人給領走帶到醫館去學本事,萬一出點什麽事,她老婆子拿什麽跟閨女交代?
鄒大夫也是見才心喜,忘了這孩子才四歲半,怕這麽好的學醫苗子給耽誤了,這才直接找上沈老太太張口提收徒的事。
被沈老太太這一拒絕,鄒大夫也回過神來,不好意思的道歉:
“是老夫著相了!
一時心急竟忘了冬娃還不過鳩車之戲,
是老夫唐突了,還請老夫人不要介懷才是。”
鄒大夫直言自己之後再來沈家給沈清杏治療時,會帶些適合小孩子看的醫書和中藥典籍,讓冬娃自己在家背誦。
沈奶奶也痛快答應下來,絲毫沒有要去問問冬娃自己願不願意的學的想法。
開玩笑,有師傅願意教你你就偷著樂去吧!
還敢不願意學,狗腿給他敲斷!
好在冬娃自己也是個對藝術十分感興趣的孩子,對於自己四歲半就要開始背千金方百草集這件事沒有半點抵觸。
成功避免了一場家庭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