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金羽衛
全家穿:扛著鍵盤去逃荒 作者:青魚頭尾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加過調料包的泡麵很快散發出霸道的香氣,引得周圍的學子不斷側目,紛紛在找尋這香味的源頭。
就連監考的學監大人都覺得自己食盒裏的三菜一湯被這香味襯的寡淡無味,就更別說隻能用熱水泡掰碎的冷饃饃吃的其他考生了。
而此刻,泡麵的主人沈正祿同學,在與母親妹妹報過平安,問過父親的情況之後,端著盛有泡麵的陶碗已經開始暴風式吸入了。
沈正祿同學吃飽喝足扯過娘親給他準備的兔裘大氅蓋到身上,不過幾息的功夫,就沉沉睡去。
接下來的兩日裏,與沈正祿同一考棚的學子們,不但要絞盡腦汁的應對本屆倍加刁鑽的試題,還要飽受各種食物香氣的折磨,簡直是苦不堪言。
而另一邊,被發現不是在答題就是睡覺(實則是去空間開小灶),鮮少進食的沈清遠也在第二日晚上被監考的大人親切問候過之後,主動減少了回空間吃東西的頻率,改為在外麵當著其他人的麵吃夏芸娘準備在考籃裏的食物。
沈清遠這樣的行為,被監考的眾人理解為:精神過度緊張導致食欲不振。
被納為重點關注對象,時刻準備著一旦此考生體力不支暈厥過去,立馬將人送出去醫治。
這一關注就一直關注到三天的科舉考試結束。
當考試結束的銅鑼敲響時,眾考生紛紛被大聲嗬斥著放下手中的毛筆,立馬離開考棚。
沈正祿拎起自己的考籃步履穩健的離開考場。
像祿哥兒這樣出考場時走路不打晃的就已經是身體素質好年輕力壯的代表了。
而隔壁的沈清遠則更為誇張。
就連祿哥兒這三天考下來都難免有些麵色發白,可沈清遠呢,人家出考場的時候小臉紅撲撲的!
整一個麵色紅潤有光澤,比監考了他們三天的考官都有精氣神!
守在貢院外麵的夏芸娘和沈圓圓在接到父子二人之後的第一反應也是:
可苦了我兒(哥哥)了!這老沈天天能抽空回空間吃香喝辣,祿哥兒小小年紀卻要受這份罪!
回去一定得給大兒子(哥哥)好好補補!
就這麽著,同樣是考了三天剛出貢院大門的沈清遠就慘遭家人漠視,隻能可憐兮兮的在旁邊拎著考籃看那對母女對大兒子噓寒問暖。
沈清遠:是誰酸了我不說,反正我這三天吃的好睡得香,除了寫字寫的手有些酸之外,確實也沒遭什麽罪。
一家人你拉著我我牽著她,在楊樹楊林兩兄弟的護送下艱難的擠出人群返回小院。
“這家夥給我擠得,好懸沒給擠吐了!
要不是楊樹他倆機靈,我這頭上的掐絲紅寶石發簪差點讓人趁亂拔了去!”
夏芸娘摸著頭上今日為了湊個好彩頭特意戴的簪子心有餘悸的說。
“我就說不讓你戴吧~
才不露富,你這頂著一腦袋的金釵寶石人家不偷你偷誰~”
沈圓圓癱在椅子上小小聲的嘟囔著。
怕媳婦和閨女在吵起來,沈清遠連忙站出來打圓場:
“這天色也不早了,咱們今日就不出去吃了,在家簡單吃點,我和祿哥兒也洗漱一下,明日再去酒樓吃些好的,可好?”
“對對,你和祿哥兒先去泡個澡換身衣服,熱水家裏早都備好的,有啥事都等吃完飯再說!”
會試的成績大約要10天左右才能出來,一家人商量好,趁著這些日子在繁華的大都城好好逛一逛。
朝廷早有詔令貼出,在這批參加會試的秀才中會選出前200名,給予舉人的稱號。
而在這批舉人裏,則會選出前60名的考生,賜為貢士,予其上殿參加最後一輪皇帝親自出題測試的--殿試。
殿試中的前三名會被欽點為前三甲,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
前三甲皆有入翰林院的資格。
自古以來,有句俗語:“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說的就是這入了翰林有禦前行走機會的進士老爺們,才算是有了日後踏入內閣,做閣老的入場券。
沈正祿本想多積累曆練幾年,待學問更紮實些,再一舉衝擊三甲。
可時事多變,為了盡快增加沈家的籌碼,他隻能提前下場盡力一搏。
所以這次科舉,沈正祿心裏並沒有多少把握,隻想著盡力就好。
沈清遠呢,那就更沒有多少壓力了,他的任務就是重在參與,考一次回家給老母親一個交代。
不是他不想承擔起興家旺族的重擔,主要是自覺沒那個實力...
一家人放下科舉考試的重擔,遊走在京城的各條大街小巷。
沈圓圓用帕子接著兩根手指捏著一塊豌豆黃正要往夏芸娘嘴裏遞,就聽見身後傳來一聲厲喝:
“前方避讓!閃開!”
還沒等沈圓圓回神,就察覺自己被一隻大手用力往後一拽。
“哎呦,我的豌豆黃!”
“就長著個吃心眼!沒看差點讓馬給撞到麽!”
沈清遠板著臉低聲訓斥小閨女。
剛才要不是他眼疾手快,拉了這孩子一把,沈圓圓就要被飛馳而過的馬踩到蹄子下麵去了!
“這什麽人啊!當街縱馬,還騎的這麽快!
也不怕傷到人,簡直豈有此理!”
沈圓圓掉了一包心愛的豌豆黃,又被老爹劈頭蓋臉一頓訓,心下很是不服氣。
“哎呦我的小姑奶奶啊,這話可不敢亂說啊!”
旁邊賣手帕香包的老漢慌裏慌張的打斷沈圓圓的話:
“小姐您剛才是沒看清楚吧,騎馬的人身著黑袍帶金邊兒,那可是朝廷金羽衛的大人!
金羽衛傳信,就算是當街踩死個把人,那也是白死!
隻能算自家倒黴!
所以您快小點聲吧,下次若是在見到這樣衣著的大人記得快著點躲遠些,莫要平白無故給家裏惹上事端。”
老頭說著話,還不忘把自己身前的木製搭子收拾起來,準備收攤回家了。
走時嘴裏還嘀嘀咕咕的說著什麽:
“這回不知又是哪裏出了大事喲,日子不好過啊...”
就連監考的學監大人都覺得自己食盒裏的三菜一湯被這香味襯的寡淡無味,就更別說隻能用熱水泡掰碎的冷饃饃吃的其他考生了。
而此刻,泡麵的主人沈正祿同學,在與母親妹妹報過平安,問過父親的情況之後,端著盛有泡麵的陶碗已經開始暴風式吸入了。
沈正祿同學吃飽喝足扯過娘親給他準備的兔裘大氅蓋到身上,不過幾息的功夫,就沉沉睡去。
接下來的兩日裏,與沈正祿同一考棚的學子們,不但要絞盡腦汁的應對本屆倍加刁鑽的試題,還要飽受各種食物香氣的折磨,簡直是苦不堪言。
而另一邊,被發現不是在答題就是睡覺(實則是去空間開小灶),鮮少進食的沈清遠也在第二日晚上被監考的大人親切問候過之後,主動減少了回空間吃東西的頻率,改為在外麵當著其他人的麵吃夏芸娘準備在考籃裏的食物。
沈清遠這樣的行為,被監考的眾人理解為:精神過度緊張導致食欲不振。
被納為重點關注對象,時刻準備著一旦此考生體力不支暈厥過去,立馬將人送出去醫治。
這一關注就一直關注到三天的科舉考試結束。
當考試結束的銅鑼敲響時,眾考生紛紛被大聲嗬斥著放下手中的毛筆,立馬離開考棚。
沈正祿拎起自己的考籃步履穩健的離開考場。
像祿哥兒這樣出考場時走路不打晃的就已經是身體素質好年輕力壯的代表了。
而隔壁的沈清遠則更為誇張。
就連祿哥兒這三天考下來都難免有些麵色發白,可沈清遠呢,人家出考場的時候小臉紅撲撲的!
整一個麵色紅潤有光澤,比監考了他們三天的考官都有精氣神!
守在貢院外麵的夏芸娘和沈圓圓在接到父子二人之後的第一反應也是:
可苦了我兒(哥哥)了!這老沈天天能抽空回空間吃香喝辣,祿哥兒小小年紀卻要受這份罪!
回去一定得給大兒子(哥哥)好好補補!
就這麽著,同樣是考了三天剛出貢院大門的沈清遠就慘遭家人漠視,隻能可憐兮兮的在旁邊拎著考籃看那對母女對大兒子噓寒問暖。
沈清遠:是誰酸了我不說,反正我這三天吃的好睡得香,除了寫字寫的手有些酸之外,確實也沒遭什麽罪。
一家人你拉著我我牽著她,在楊樹楊林兩兄弟的護送下艱難的擠出人群返回小院。
“這家夥給我擠得,好懸沒給擠吐了!
要不是楊樹他倆機靈,我這頭上的掐絲紅寶石發簪差點讓人趁亂拔了去!”
夏芸娘摸著頭上今日為了湊個好彩頭特意戴的簪子心有餘悸的說。
“我就說不讓你戴吧~
才不露富,你這頂著一腦袋的金釵寶石人家不偷你偷誰~”
沈圓圓癱在椅子上小小聲的嘟囔著。
怕媳婦和閨女在吵起來,沈清遠連忙站出來打圓場:
“這天色也不早了,咱們今日就不出去吃了,在家簡單吃點,我和祿哥兒也洗漱一下,明日再去酒樓吃些好的,可好?”
“對對,你和祿哥兒先去泡個澡換身衣服,熱水家裏早都備好的,有啥事都等吃完飯再說!”
會試的成績大約要10天左右才能出來,一家人商量好,趁著這些日子在繁華的大都城好好逛一逛。
朝廷早有詔令貼出,在這批參加會試的秀才中會選出前200名,給予舉人的稱號。
而在這批舉人裏,則會選出前60名的考生,賜為貢士,予其上殿參加最後一輪皇帝親自出題測試的--殿試。
殿試中的前三名會被欽點為前三甲,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
前三甲皆有入翰林院的資格。
自古以來,有句俗語:“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說的就是這入了翰林有禦前行走機會的進士老爺們,才算是有了日後踏入內閣,做閣老的入場券。
沈正祿本想多積累曆練幾年,待學問更紮實些,再一舉衝擊三甲。
可時事多變,為了盡快增加沈家的籌碼,他隻能提前下場盡力一搏。
所以這次科舉,沈正祿心裏並沒有多少把握,隻想著盡力就好。
沈清遠呢,那就更沒有多少壓力了,他的任務就是重在參與,考一次回家給老母親一個交代。
不是他不想承擔起興家旺族的重擔,主要是自覺沒那個實力...
一家人放下科舉考試的重擔,遊走在京城的各條大街小巷。
沈圓圓用帕子接著兩根手指捏著一塊豌豆黃正要往夏芸娘嘴裏遞,就聽見身後傳來一聲厲喝:
“前方避讓!閃開!”
還沒等沈圓圓回神,就察覺自己被一隻大手用力往後一拽。
“哎呦,我的豌豆黃!”
“就長著個吃心眼!沒看差點讓馬給撞到麽!”
沈清遠板著臉低聲訓斥小閨女。
剛才要不是他眼疾手快,拉了這孩子一把,沈圓圓就要被飛馳而過的馬踩到蹄子下麵去了!
“這什麽人啊!當街縱馬,還騎的這麽快!
也不怕傷到人,簡直豈有此理!”
沈圓圓掉了一包心愛的豌豆黃,又被老爹劈頭蓋臉一頓訓,心下很是不服氣。
“哎呦我的小姑奶奶啊,這話可不敢亂說啊!”
旁邊賣手帕香包的老漢慌裏慌張的打斷沈圓圓的話:
“小姐您剛才是沒看清楚吧,騎馬的人身著黑袍帶金邊兒,那可是朝廷金羽衛的大人!
金羽衛傳信,就算是當街踩死個把人,那也是白死!
隻能算自家倒黴!
所以您快小點聲吧,下次若是在見到這樣衣著的大人記得快著點躲遠些,莫要平白無故給家裏惹上事端。”
老頭說著話,還不忘把自己身前的木製搭子收拾起來,準備收攤回家了。
走時嘴裏還嘀嘀咕咕的說著什麽:
“這回不知又是哪裏出了大事喲,日子不好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