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但是一時辦不了。”


    “什麽事?”


    “我想建一個江村的新村,每家建一個二層半的樓房。形成一個社會主義的新農村。”


    老村長閉上眼睛,想象著那新農村的樣子。


    “那可不是一點錢的事。按現在的價格,建一棟二層半,需要兩萬五千塊。全村二百戶,那就是需要五百萬塊。我們哪來的那多錢。”


    江山說,“馬上家具廠也要建了,那麽,江村的收入也就增加一倍。每個月能達分紅到六七十萬。隻要七八個月,我們就能建新農村了。”


    這樣一說,老村長又看到了希望。


    “要不,我們開一個村民大會,向大家吹吹風?”


    “好!”


    晚上,江村的所有人都來到了曬穀場。


    也就是村裏的廣場。


    燈光下,江山將自己的計劃說了出來。


    一下子,廣場炸了!


    人群中,有人大聲喊道,“小七,你是不是哄我?”


    老村長不高興了,“小七從來不說假話!他說的板材廠,成了沒?他說酸菜能賺錢,成了沒?還有家具廠,馬上就開工了。你們說,小七說不說假話?”


    “小七不說假話!”


    下麵的人,扯著嗓子喊道。


    就連那三歲的小小孩,也在叫,“七叔不會說話!”


    江山說,“新農村的建設,是我們江村能否成為桂州省第一村的關鍵。如果建成了,隻要有人走進來,就會羨慕江村人!那些外地的女孩,就會追著我們江村的男孩,喊著要嫁進來。”


    場上響起了笑聲。


    有人說,“那需要很多的錢!我們有嗎?”


    江山解釋道,“每個月,我們在板材廠的分紅有三十萬,如果家具廠再建起來,那麽,分紅就更多。我們就可以用板材廠,家具廠的分紅錢,來建設我們的新家園。如果我們這代人,建出了新農村,那麽,就會給子孫後代,留下一個美麗的家園。你們願意嗎?”


    “願意!”


    接下來,就是選址的問題。


    有的人提出就在原地址建,


    也有人說,換一個地方,這原地風水不好。


    江山拿出了一張圖,是一張江村的平麵圖。


    在那圖上,有一個新農村小區出現。


    不少的人,都上來看。最後,掛在一個架子上。


    眾人問七問八,江山一一解釋。


    老八爺問,“小七,為什麽建在這裏?要是發大水怎麽辦?”


    江山回答。“我們會用鋼筋混凝土,外加大石頭,修好兩邊的河道,並將河道加寬。達到原來小河的兩倍寬。這樣,再大的山洪,也漫不上來。”


    老八爺點頭,“如果解決了這個問題,那倒是一個風水地。有山有水,聚人氣,聚財氣。”


    老八爺是村裏的風水師。平時有事,大家都是找他。


    現在,聽到老八爺這樣說,那就沒問題了。


    有人問,“河寬了,那兩邊的人家怎麽走動?”


    江村說,“我們會在河上,建五座木橋。隻準行人,不準走車子,有這木橋在,河兩邊的人,就能相互走動了。”


    “為什麽不建鋼筋水泥橋?”


    江山說,“你們看到這兩邊的房子,是什麽樣子?”


    小八說,“這不就是我們家原來的那種老房子的樣子嗎?”


    “對,這就是木磚結構房。從外麵看,就是清朝時期的民居,但是,那房內,是現代化的建築。”


    婦女主任問,“為什麽這樣建?直接建鋼筋混凝土樓房就不成了。”


    江山又拿出了一張圖紙。


    “這個村子,叫周莊。屬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他們的村子,全部是明朝的風格。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吸引了很多的遊客去參觀。他們80年代開始發展旅遊業,1987年4月,周莊售出第一張旅遊門票,此後旅遊產業發展迅速。1989年旅遊總收入為86.5萬元;1994年2520萬元;1997年為11728萬元。上海世博會召開時,周莊全年接待遊客592萬人次,為曆史之最,門票收入16200萬元。旅遊業帶動了其他服務行業的發展。去年,周莊第三產業增加值21.78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82.19%,成為周莊的支柱產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看到機遇後,我的人生一路開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看到機遇後,我的人生一路開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