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需要什麽材料,隻要找到他,就能拿到數據。


    坐在車上,馮鞏掏出煙來,遞給江山。


    那是銅人煙廠出的煙,“天柱山”牌。


    三塊錢一包。


    平時,馮鞏才抽一塊五一包的“銅人”牌香煙。


    今天陪鄉長下鄉,他買了一包三塊的煙。


    要知道,鄉幹部的煙癮都很大,一天兩包。


    兩包三塊,一天六塊,那工資就吃了一半了。


    一塊五一包,兩包三塊,也得花近百塊。


    要不是在鄉裏抽水煙影響不好,他早想抽水煙了。


    本來以為鄉長不會接那便宜煙。


    但是,江山接過來抽了。


    抽了一口,很嗆人。


    這煙的煙絲很差,抽在口中,感覺很不舒服。


    但是,江山還是抽了下去。


    江山說,“馮主任,你將我們鄉的農副產業情況說說。”


    馮鞏馬上正了正身子,匯報了起來。


    “我們大河鄉是侗族風俗較濃的地方,素有“侗鄉之故”美稱。


    全鄉的總麵積59.3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麵積490公頃,全鄉共有9個行政村,66個村民組,總人口1.2萬人。


    鄉內有侗、苗等少數民族,侗族占總人口96%。


    東與平溪鎮相連,南與湖南省新晃縣涼傘、黃雷兩鄉交界,西與鎮遠縣羊坪鎮毗鄰,北與嶺鞏縣思陽鎮接壤。


    我們鄉主產糧食經濟作物有茶葉、花生、油菜、花椒、楊梅等,其中大米、茶葉品質優良,有“貢米之鄉“的美稱,茶葉為地方特產。


    用材林、經濟林資源豐富。


    本鄉是典型的侗鄉,有迷人的民族風情,侗族人民的衣食進行依然保持,人們會侗語、會唱山歌、小調、酒歌,會跳花燈舞、茶燈舞、花棍舞、蚌舞等民族舞蹈,會表演儺戲、鼓戲等民間戲曲。”


    江山問道,“談談茶油的情況。”


    “是!茶油是大河鄉的特產。


    茶樹是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栽培而形成。茶樹高3米左右,樹冠自然圓形或塔形,10月上旬至12月下旬開花,果實次年10月中下旬成熟,花果同枝,有"抱子懷胎"的俗稱。


    油茶籽經過蒸炒、壓榨、原油、過濾、脫膠脫酸、幹燥、檢驗等工序製成成品茶油。茶油色澤黃紅,無顆粒,澄清、透明,光澤度好。”


    對於家鄉的茶油,江山可是很有體會的。


    讀大學時,導師曾說過,玉瓶的茶油全國第一。


    之後,江山便買了茶油,送給導師。


    茶油沒有受到重視,山上的茶樹,都是自然形成。村民采了茶籽,榨成茶油,用作自家食用。


    沒有采摘的茶籽,就掉在地上,爛掉了。


    好的會長出新苗,長出後代。


    就這樣,十萬大山的茶樹,一代代地繁殖下來。


    最久的茶樹,應該有千年以上。


    根本就沒人知道,在玉瓶,有著最知名的茶油。


    這一回的調研,江山就是奔著茶油而來的。


    江山在工業發展上,體現了他的智慧與能力。


    但是,人們懷疑他農業方麵的能力。


    在任命江山為大河鄉鄉長的時候,有人提出異議。


    “鄉長是負責全鄉的發展的。不是僅僅建兩個工廠的問題。”


    江山聽說後,便決定,在農業上,做出一番成績來。


    這一回,江山按照慣例,跑了每一個村。


    最後來到江村。


    回來後,江山給向東帶來了一罐子的茶油。


    向東對這個東西不陌生。


    在學校時,導師喜歡玉瓶的茶油,出錢讓江山代買。


    老師介紹說。“油茶樹與油橄欖樹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兩大木本油料植物。油茶籽含油率一般為25~35%,所榨出的油茶籽油主要含油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不含芥酸、膽固醇等對人體有害物質,其脂肪酸含量、比例與橄欖油極為相似,素有“東方橄欖油”的稱號,甚至有些營養成分的指標還要高於橄欖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看到機遇後,我的人生一路開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看到機遇後,我的人生一路開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