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頭銀椿花。苗語稱“木比咬”。花垣雅酉等地苗族婦女喜插戴於頭帕上。椿花下端的插杆,中間為蝴蝶、白鶴、蝦子、梅花、螃蟹等物件,綴有紅綠絲線花束。


    銀鳳冠。這是未出嫁姑娘戴在前額的裝飾品。


    構造為銀皮一塊,寬約4厘米,長約37厘米,重180克。上鏤空有多枝方孔古錢、蓮花紋、梅花點、梅花朵等。兩頭為對稱的蝴蝶和一半圓圈。銀皮上懸二龍搶寶、雙鳳對菊和多種花草。銀皮下端綴9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每隻鳳凰含吊一根銀細鏈。鳳冠戴在頭上呈半弧形,將姑娘裝扮得如鳳凰般美麗嫵媚。


    兒童帽飾。苗族兒童銀飾主要是帽飾、手鐲和胸飾,而帽飾最為豐富多彩,多為菩薩圖案,工藝精湛,造型逼真。


    如一件銀飾獅子帽,重135克,帽簷下為花瓣組成的八角圓形,花瓣上鑽星點和梅花,有鮮活如生的蝴蝶、蝦、螃蟹、魚、花草等銀飾物。花草蟲魚上綴有紅綠絲線花束。中間為一圓銀片,上為一銀獅。其獅造型逼真,周身鑽滿紋飾,口、耳、身、尾飾滿銀須,稍抖動,便毛須顫動,活靈活現。


    除了頭飾,其次就是頸飾。頸飾有:


    輪圈。苗族稱為“果公根”。可單獨佩戴,亦有加匾圈、盤圈佩戴的,是頸部主要銀飾品。小的輪圈需銀300克,大的重約700克。中段為彎彎扭扭形狀,兩端做一公母套鉤,鉤柄上纏紋一二十道凸狀銀瓣,美觀結實。


    扁圈。這是項圈中的中層飾品,為數5匝,即由5根組成一套,外圈最大的一根重約133克,依次是121克、111克、104克、94克。圈心成筋脈狀,有菊花紋飾,兩端為公母套鉤。花垣苗族婦女將扁圈戴在胸前,兩頭大而中間小,謂之“哈高”,即吊勾之意;鳳凰苗族婦女將扁圈扣戴在頸後,刻花部位戴在胸前,兩頭小而中央大,其特點分外鮮明。


    盤圈。苗語叫“靠莪著”。有5匝互相疊壓,大的在下,小的在上,故又名“疊板項圈”。每匝均鑿花紋圖案,十分美觀。兩頭有公母套鉤。盤圈是苗族婦女清代以前的飾品,現不多見,十分珍貴。


    披肩。又稱雲肩,是婦女披在衣領上的銀鏈飾物,類似流蘇。披肩需銀1千克打製。一般為緞麵做底,銀飾縫綴其上,製作精細,為苗族銀飾中之精品。佩戴時,披肩能隨肩、胸的高低、凸凹而緊貼於肩胸。披肩胸前焊接7或9組銀串。每組銀串多為兩層,每層都是鑽花鏤空的薄銀片,係銀串,上層為2串,下層為5串,每串下端係銀鈴、小銀片等。


    兒童項圈。需銀百餘克,精細如筷子,刻簡單花紋。兒童戴時,項圈上多掛一條銀鏈垂至前胸,鏈子下端吊有一腰子形的銀鎖,以示驅邪之意。


    還有飾品,如身前身後銀飾。這些有:


    牙扡。裝飾兼適用之物,掛於胸前右方,重約200克,長68厘米。牙扡上安一個小銀圈,便於套掛在胸扣上,中央為打製的蟲魚鳥獸及植物藤草連綴,下端吊耳挖、牙扡、馬刀、叉、劍、針夾、鏟等小銀器物。


    銀針筒。裝飾兼適用之物,苗語叫“針就莪”,作裝針之用。


    圍裙鏈子。共有兩種:一種是兩端勾於裙上,鏈子的中央掛在頸上或項圈上;另一種是係圍裙捆於腰上。圍裙若用銀鏈係,就可免用花帶。


    掛扣。是用銀質梅花編織而成的鏈子,故又名“梅花大鏈子”,苗語叫“拉比過”。其製作方法是先用銀薄片編成少則數十、多則200餘朵小梅花,再將一朵朵梅花和小環連接成鏈子。佩戴時掛於扣上,懸於右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看到機遇後,我的人生一路開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看到機遇後,我的人生一路開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