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看,時間過去了十五分鍾第一問居然解不出來,隻得轉戰第二問。
可是,第二問需要用到第一問的結果。沒辦法,他隻得再轉回第一問。
他吭哧了半天,公式寫了不少,可就是推不出來。
此時,還有二十多分鍾考試結束。可是,最後那道關於滾動軸承的計算題,他還一個字沒動呢。
陸海晨的心開始慌了。
他抬頭看了一眼坐在前麵的孫旭堯,隻見他早已停下了筆,正在四下張望。陸海晨知道,他已經做完了,正在等帶頭提前交卷的人。
陸海晨深吸一口氣,想努力使自己平靜下來,但他試了好幾次都沒有用。
時間緊迫,他隻得繞過這道大題,開始做第三題。
第三題是關於軸承的。
考前機械設計老師說過,要多看看支承零部件這章,她在這一章肯定會出一道大題。由於重點複習過,所以陸海晨對這一章的知識點非常熟悉。第三道大題,他隻思考了三分鍾就有了思路,然後開始緊張地計算。
這道題的最後一問,是根據已知條件計算軸承的壽命,需要用到計算器。他抄過自己的計算器,快速地摁了起來。
“咦?”
看到計算器那窄窄的顯示屏上顯示的最後結果,他感到很詫異。
因為顯示的最後結果不僅不是一個整數,而且數量級達到了10的9次方,這意味著軸承的壽命達到了10億小時。
明顯不對!
他檢查了一下計量單位,沒有錯;檢查了一下題幹給出的數據,也沒有錯;複核了所有的計算步驟,還是沒有錯。
“臥槽!見了鬼了!”
此時,考場裏已經有人交卷了,這讓他更加慌張。
距離考試結束還有三分鍾的時候,他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症結——他的計算器的按鍵6不好使。
他用手使勁戳著6鍵,發現有時候有反應有時候沒反應。
“啪!”
他將計算器摔在桌子上,氣得滿臉通紅。
他的舉動引起了監考老師的注意。在監考老師懷疑的目光中,他舉起手來。
“老師,我計算器壞了!想借個計算器!”他焦急道。
老師在征得鄰桌同學的同意後,將計算器遞給他,他慌裏慌張地開始輸入數據。
很快,考試結束的鈴聲響了。
主考老師大聲道:“同學們把筆放下,現在開始收卷!”
此時的陸海晨,他的手正以超高的頻率按動著計算器,滿麵通紅,五官緊緊扭在了一起,就差喊出聲來。
負責收卷的監考老師正一步步地向他逼近,他以最快的速度改寫著卷子上的答案。
而恰恰在此時,陸海晨又發現自己選擇題的答案還沒有往答題紙上謄寫。他暗叫一聲苦,馬上開始謄答案。
突然,老師的手捏住了他試卷的一角。
陸海晨感覺到一股向外抽動的力道。
“趕緊交卷!現在才抄答案,早幹嘛去了!”監考老師厲聲喝道。
“老師,再給我幾秒鍾!求您了!”
陸海晨苦苦哀求著老師,但他手中的筆絲毫沒有停。
終於,在緊張慌亂中,他抄完了答案。
試卷被老師收走的那一刻,他的大腦一片空白。
陸海晨獨自一人坐在考場裏,老師和其他的人都走了,整個大教室靜悄悄的,靜得能聽見他自己的呼吸。
這個學期,像機械設計基礎這樣學分超高的課程,一共有三門——學分3.5的機械設計基礎,學分4.5的流體力學和學分5.0的船舶結構力學。
考前,陸海晨生動地將這三門課比作三大戰役。隻要能拿下對這個學期績點有決定意義的三場考試,他就高枕無憂了。
慎重初戰,首戰必勝。陸海晨將毛主席的這句話奉為圭臬。但他想不到他的首戰,竟然以這種結局收場。
“沒準別人答得還沒我好呢!”陸海晨這樣安慰自己。
他強撐著收拾完東西,離開了教室。
吃完晚飯,陸海晨回寢室取課本,打算繼續去上自習。
這個學期,孫旭堯和林翰飛都以學習cad的名義,向家裏要錢買了電腦。此時,孫旭堯和林翰飛正痛快地玩著遊戲,杜輝則在孫旭堯的電腦旁觀戰。
見陸海晨進來,杜輝問道:“考得咋樣啊?”
“不好。”陸海晨陰沉著臉說道,“你都做完了嗎?”
杜輝笑道:“沒有,大題輪係計算那道沒做出來。不過哥們最後那道軸承的題做出來了,你得出的軸承壽命是小時嗎?”
陸海晨的心“咯噔”一下,他的結果是.6小時。臨收卷的時候,他還把末尾的小數四舍五入進了上去。
剛算出這個數的時候,他就預感不對。但他從考場出來的時候一直安慰自己,沒準老師故意出了這麽個不是整數的答案,目的是讓同學們多檢查檢查。
但杜輝的話將陸海晨的幻想擊碎了。
杜輝繼續述說著他不簡單的解題史:“哥們一開始沒算對,得出的結果不是這個。後來哥們想起前幾天看過的一道例題,那道題的解題過程跟這道考試題有些相似,哥們就檢查了一遍推導過程,發現當量動載荷寫錯了,還好發現得及時…”
陸海晨已無心聽杜輝繼續講下去,但他還不死心,又問孫旭堯道:“你的結果也是嗎?”
孫旭堯正忙著玩遊戲,頭也不回道:“是。”
陸海晨轉頭問江曉哲。
江曉哲笑道:“很明顯是啊!你別告訴我這麽簡單的題你也算錯啊!”
陸海晨沒有說話,默默地拿起結構力學和流體力學課本,出了寢室。
在去自習室的路上,陸海晨還在寬慰自己:“沒事,我第二道大題寫了那麽多推導過程,隻不過沒有得出結果,第三道大題解題過程正確,隻是結果錯了,兩道題頂多扣我5分,我還是能上90的。”
進了自習室,陸海晨攤開書開始複習。
他今天晚上的任務,是完成結構力學最後一章“杆及板的穩定性”的複習,同時完成流體力學“普朗特邊界層理論”章節的課後習題。
可是,第二問需要用到第一問的結果。沒辦法,他隻得再轉回第一問。
他吭哧了半天,公式寫了不少,可就是推不出來。
此時,還有二十多分鍾考試結束。可是,最後那道關於滾動軸承的計算題,他還一個字沒動呢。
陸海晨的心開始慌了。
他抬頭看了一眼坐在前麵的孫旭堯,隻見他早已停下了筆,正在四下張望。陸海晨知道,他已經做完了,正在等帶頭提前交卷的人。
陸海晨深吸一口氣,想努力使自己平靜下來,但他試了好幾次都沒有用。
時間緊迫,他隻得繞過這道大題,開始做第三題。
第三題是關於軸承的。
考前機械設計老師說過,要多看看支承零部件這章,她在這一章肯定會出一道大題。由於重點複習過,所以陸海晨對這一章的知識點非常熟悉。第三道大題,他隻思考了三分鍾就有了思路,然後開始緊張地計算。
這道題的最後一問,是根據已知條件計算軸承的壽命,需要用到計算器。他抄過自己的計算器,快速地摁了起來。
“咦?”
看到計算器那窄窄的顯示屏上顯示的最後結果,他感到很詫異。
因為顯示的最後結果不僅不是一個整數,而且數量級達到了10的9次方,這意味著軸承的壽命達到了10億小時。
明顯不對!
他檢查了一下計量單位,沒有錯;檢查了一下題幹給出的數據,也沒有錯;複核了所有的計算步驟,還是沒有錯。
“臥槽!見了鬼了!”
此時,考場裏已經有人交卷了,這讓他更加慌張。
距離考試結束還有三分鍾的時候,他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症結——他的計算器的按鍵6不好使。
他用手使勁戳著6鍵,發現有時候有反應有時候沒反應。
“啪!”
他將計算器摔在桌子上,氣得滿臉通紅。
他的舉動引起了監考老師的注意。在監考老師懷疑的目光中,他舉起手來。
“老師,我計算器壞了!想借個計算器!”他焦急道。
老師在征得鄰桌同學的同意後,將計算器遞給他,他慌裏慌張地開始輸入數據。
很快,考試結束的鈴聲響了。
主考老師大聲道:“同學們把筆放下,現在開始收卷!”
此時的陸海晨,他的手正以超高的頻率按動著計算器,滿麵通紅,五官緊緊扭在了一起,就差喊出聲來。
負責收卷的監考老師正一步步地向他逼近,他以最快的速度改寫著卷子上的答案。
而恰恰在此時,陸海晨又發現自己選擇題的答案還沒有往答題紙上謄寫。他暗叫一聲苦,馬上開始謄答案。
突然,老師的手捏住了他試卷的一角。
陸海晨感覺到一股向外抽動的力道。
“趕緊交卷!現在才抄答案,早幹嘛去了!”監考老師厲聲喝道。
“老師,再給我幾秒鍾!求您了!”
陸海晨苦苦哀求著老師,但他手中的筆絲毫沒有停。
終於,在緊張慌亂中,他抄完了答案。
試卷被老師收走的那一刻,他的大腦一片空白。
陸海晨獨自一人坐在考場裏,老師和其他的人都走了,整個大教室靜悄悄的,靜得能聽見他自己的呼吸。
這個學期,像機械設計基礎這樣學分超高的課程,一共有三門——學分3.5的機械設計基礎,學分4.5的流體力學和學分5.0的船舶結構力學。
考前,陸海晨生動地將這三門課比作三大戰役。隻要能拿下對這個學期績點有決定意義的三場考試,他就高枕無憂了。
慎重初戰,首戰必勝。陸海晨將毛主席的這句話奉為圭臬。但他想不到他的首戰,竟然以這種結局收場。
“沒準別人答得還沒我好呢!”陸海晨這樣安慰自己。
他強撐著收拾完東西,離開了教室。
吃完晚飯,陸海晨回寢室取課本,打算繼續去上自習。
這個學期,孫旭堯和林翰飛都以學習cad的名義,向家裏要錢買了電腦。此時,孫旭堯和林翰飛正痛快地玩著遊戲,杜輝則在孫旭堯的電腦旁觀戰。
見陸海晨進來,杜輝問道:“考得咋樣啊?”
“不好。”陸海晨陰沉著臉說道,“你都做完了嗎?”
杜輝笑道:“沒有,大題輪係計算那道沒做出來。不過哥們最後那道軸承的題做出來了,你得出的軸承壽命是小時嗎?”
陸海晨的心“咯噔”一下,他的結果是.6小時。臨收卷的時候,他還把末尾的小數四舍五入進了上去。
剛算出這個數的時候,他就預感不對。但他從考場出來的時候一直安慰自己,沒準老師故意出了這麽個不是整數的答案,目的是讓同學們多檢查檢查。
但杜輝的話將陸海晨的幻想擊碎了。
杜輝繼續述說著他不簡單的解題史:“哥們一開始沒算對,得出的結果不是這個。後來哥們想起前幾天看過的一道例題,那道題的解題過程跟這道考試題有些相似,哥們就檢查了一遍推導過程,發現當量動載荷寫錯了,還好發現得及時…”
陸海晨已無心聽杜輝繼續講下去,但他還不死心,又問孫旭堯道:“你的結果也是嗎?”
孫旭堯正忙著玩遊戲,頭也不回道:“是。”
陸海晨轉頭問江曉哲。
江曉哲笑道:“很明顯是啊!你別告訴我這麽簡單的題你也算錯啊!”
陸海晨沒有說話,默默地拿起結構力學和流體力學課本,出了寢室。
在去自習室的路上,陸海晨還在寬慰自己:“沒事,我第二道大題寫了那麽多推導過程,隻不過沒有得出結果,第三道大題解題過程正確,隻是結果錯了,兩道題頂多扣我5分,我還是能上90的。”
進了自習室,陸海晨攤開書開始複習。
他今天晚上的任務,是完成結構力學最後一章“杆及板的穩定性”的複習,同時完成流體力學“普朗特邊界層理論”章節的課後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