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晨就喜歡選這種牛逼人的課,而且是越牛逼他越喜歡。這裏麵固然有他對牛人仰慕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最關鍵的因素,是這種課好混。
因為在他看來,牛人都忙於自己的科研項目,懶得管本科生的教學。這就意味著這門課的期末考試超級簡單,因為牛人懶得出題懶得判卷;意味著平時管得鬆,沒有課後作業,沒有教學互動,因為牛人懶得做教學設計。
而事實也確是如他所料,平時給他們上課的不是劉向偉,而是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是劉向偉帶的研究生,劉向偉沒時間給本科生上課。
這名研究生也不知道是因為水平太次,還是因為水平太高但表達能力不行,他講課經常講得講得就把自己繞進去了,學生聽得也是雲裏霧裏。
所以他上課基本上沒人聽,大家在下麵該幹嘛幹嘛。而且他從來沒有留過課後作業。
那是個很普通的周一,上午十點,天氣晴朗。陸海晨照常到21b教學樓的102大教室上船體振動課。
他進教室的時候,距離上課還有十分鍾。他像往常一樣,在後排找了個位置坐下,然後將一本六級詞匯書攤到桌上。
陸海晨漫不經心地向前麵掃視了一眼,發現第一排坐著一個皮膚黝黑、戴著個大框眼鏡的中年人。
此人正是院長劉向偉,但陸海晨並沒有認出來。此時劉向偉轉過身子,正和坐在他後麵的一位同學說話,問這名同學現在課講到哪裏了,有哪些地方聽不懂,有沒有預習,預習的過程中有問題沒有,等等。
上課的號聲響過以後,劉向偉起身走上了講台:“同學們好!我叫劉向偉。”
“啊!他就是劉院長啊!怎麽和照片上的不一樣呢?”陸海晨有點納悶。
劉向偉剛從外麵出差回來。這一次,他是到南海做艦船複合材料試驗。將近一個月的海上生活讓他吃了不少苦頭。由於每天都暴露在熱帶的大太陽下,他的皮膚被曬得很黑。在船上吃不好睡不好,人也整整瘦了一圈,所以陸海晨根本就沒認出他來。
劉向偉繼續道:“…本來這個學期是我給大家講授船體振動這門課,但由於前段時間一直出差,所以這門課一直由我的研究生代上,我在此向大家表示歉意!”
他低頭翻了翻講台上的書,抬頭接著道:“咱們的課本一共六章,剛才課間,我從咱們同學那裏了解到,現在第一章剛結束,而咱們的課時卻已經用去了一半。有同學跟我說,擔心後麵的內容講不完。我可以告訴大家,咱們這門課隻講前三章的內容,也就是關於簡諧振動這塊的內容,期末考試也隻考這一塊。後麵三章關於橫梁、縱桁、板架振動等等內容,考試不考,留作大家課後閱讀、擴充一下知識麵…”
“喔——”
下麵的學生鬆了一口氣。
“看來這門考試還挺好過。”陸海晨聽坐在他前排的四班的一個學生說。
“有學生跟我反映,說不知道這門課到底有什麽用,可能我的研究生也沒有和大家說明白,那我就抽出點時間,向大家簡單闡述一下。在這裏,我先給大家看一個我以前拍的視頻。”
劉向偉一邊說著,一邊打開了一個視頻文件。
教室的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個有一張大會議桌、兩排椅子的會議室。讓人奇怪的是,整個會議室都在顫動,會議桌上的水杯抖個不停,就像地震一樣。
劉向偉介紹道:“這是我去年去國內某船廠出差拍攝的視頻,拍的是一艘普通散貨船的上層建築裏的一間普通會議室在船舶主機開始運轉後的場景。大家可以看到,由於船體振動,整個會議室就變成了眼前的這個樣子,而且不止是這一間屋子,整個上層建築的情況都差不多。”
視頻播完之後,劉向偉又打開了另一個視頻:“好!咱們看一下添加振動加強以後的效果。”
學生們看到的結果與上一個視頻中的截然相反,同樣是這間會議室,一切平靜。
“哎!怎麽整的?怎麽振動消失了?”
大家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許多人扔掉手中的四六級詞匯書和手機,開始饒有興致地聽課。
劉向偉微微一笑,沒有說話,而是關掉視頻,打開了一組他在施工現場拍攝的圖片。圖中的上層建築甲板上,多了幾根普通的鋼梁和立柱。
“這些就是振動加強。我們隻需要在適當的位置加一些縱桁和立柱,就完全避免了上建的振動。”劉向偉道。
“哇!這麽厲害!”
“加了幾個鋼條就能避免震動,太神奇了!”
……
下麵的學生議論紛紛,劉向偉笑著對大家說道:“怎麽樣?簡單吧?這就是咱們為什麽要研究這門學問的原因。其實這隻是冰山一角,這門學科的研究與應用遠不止這些。咱們在座的各位,如果有人對這個研究方向感興趣,可以讀我的研,我先打個小廣告哈。”
學生中響起一片會心的笑聲。
劉向偉翻開書道:“好!咱們現在開始講課。”
陸海晨一邊笑著一邊打開了課本,他覺得牛人就是厲害,不隻是做科研,講課也能深入淺出,比那個隻知道低著頭幹巴巴地講彈簧振子的研究生強多了。
他選這門課就是為了混學分。本來他打算利用上午的這兩節課完成強度分析課後作業,壓根就沒打算聽,結果劉向偉獨到的授課方式讓他頗感新奇,於是他一反常態地聽起了課。
深入淺出式的講解,行雲流水般的推導,環環相扣式的解析,劉向偉為大家獻上了一堂精彩絕倫的船體振動課。這顛覆了在場許多人心中對專業課的傳統印象——原來專業課也可以如此精彩有趣。
整堂課陸海晨都聽得很認真,唯一讓他略感不爽的是,坐在靠窗戶最後一排的郭誌野、方維和蘇寧三個人,一直在那裏有說有笑地嘮嗑。
因為在他看來,牛人都忙於自己的科研項目,懶得管本科生的教學。這就意味著這門課的期末考試超級簡單,因為牛人懶得出題懶得判卷;意味著平時管得鬆,沒有課後作業,沒有教學互動,因為牛人懶得做教學設計。
而事實也確是如他所料,平時給他們上課的不是劉向偉,而是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是劉向偉帶的研究生,劉向偉沒時間給本科生上課。
這名研究生也不知道是因為水平太次,還是因為水平太高但表達能力不行,他講課經常講得講得就把自己繞進去了,學生聽得也是雲裏霧裏。
所以他上課基本上沒人聽,大家在下麵該幹嘛幹嘛。而且他從來沒有留過課後作業。
那是個很普通的周一,上午十點,天氣晴朗。陸海晨照常到21b教學樓的102大教室上船體振動課。
他進教室的時候,距離上課還有十分鍾。他像往常一樣,在後排找了個位置坐下,然後將一本六級詞匯書攤到桌上。
陸海晨漫不經心地向前麵掃視了一眼,發現第一排坐著一個皮膚黝黑、戴著個大框眼鏡的中年人。
此人正是院長劉向偉,但陸海晨並沒有認出來。此時劉向偉轉過身子,正和坐在他後麵的一位同學說話,問這名同學現在課講到哪裏了,有哪些地方聽不懂,有沒有預習,預習的過程中有問題沒有,等等。
上課的號聲響過以後,劉向偉起身走上了講台:“同學們好!我叫劉向偉。”
“啊!他就是劉院長啊!怎麽和照片上的不一樣呢?”陸海晨有點納悶。
劉向偉剛從外麵出差回來。這一次,他是到南海做艦船複合材料試驗。將近一個月的海上生活讓他吃了不少苦頭。由於每天都暴露在熱帶的大太陽下,他的皮膚被曬得很黑。在船上吃不好睡不好,人也整整瘦了一圈,所以陸海晨根本就沒認出他來。
劉向偉繼續道:“…本來這個學期是我給大家講授船體振動這門課,但由於前段時間一直出差,所以這門課一直由我的研究生代上,我在此向大家表示歉意!”
他低頭翻了翻講台上的書,抬頭接著道:“咱們的課本一共六章,剛才課間,我從咱們同學那裏了解到,現在第一章剛結束,而咱們的課時卻已經用去了一半。有同學跟我說,擔心後麵的內容講不完。我可以告訴大家,咱們這門課隻講前三章的內容,也就是關於簡諧振動這塊的內容,期末考試也隻考這一塊。後麵三章關於橫梁、縱桁、板架振動等等內容,考試不考,留作大家課後閱讀、擴充一下知識麵…”
“喔——”
下麵的學生鬆了一口氣。
“看來這門考試還挺好過。”陸海晨聽坐在他前排的四班的一個學生說。
“有學生跟我反映,說不知道這門課到底有什麽用,可能我的研究生也沒有和大家說明白,那我就抽出點時間,向大家簡單闡述一下。在這裏,我先給大家看一個我以前拍的視頻。”
劉向偉一邊說著,一邊打開了一個視頻文件。
教室的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個有一張大會議桌、兩排椅子的會議室。讓人奇怪的是,整個會議室都在顫動,會議桌上的水杯抖個不停,就像地震一樣。
劉向偉介紹道:“這是我去年去國內某船廠出差拍攝的視頻,拍的是一艘普通散貨船的上層建築裏的一間普通會議室在船舶主機開始運轉後的場景。大家可以看到,由於船體振動,整個會議室就變成了眼前的這個樣子,而且不止是這一間屋子,整個上層建築的情況都差不多。”
視頻播完之後,劉向偉又打開了另一個視頻:“好!咱們看一下添加振動加強以後的效果。”
學生們看到的結果與上一個視頻中的截然相反,同樣是這間會議室,一切平靜。
“哎!怎麽整的?怎麽振動消失了?”
大家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許多人扔掉手中的四六級詞匯書和手機,開始饒有興致地聽課。
劉向偉微微一笑,沒有說話,而是關掉視頻,打開了一組他在施工現場拍攝的圖片。圖中的上層建築甲板上,多了幾根普通的鋼梁和立柱。
“這些就是振動加強。我們隻需要在適當的位置加一些縱桁和立柱,就完全避免了上建的振動。”劉向偉道。
“哇!這麽厲害!”
“加了幾個鋼條就能避免震動,太神奇了!”
……
下麵的學生議論紛紛,劉向偉笑著對大家說道:“怎麽樣?簡單吧?這就是咱們為什麽要研究這門學問的原因。其實這隻是冰山一角,這門學科的研究與應用遠不止這些。咱們在座的各位,如果有人對這個研究方向感興趣,可以讀我的研,我先打個小廣告哈。”
學生中響起一片會心的笑聲。
劉向偉翻開書道:“好!咱們現在開始講課。”
陸海晨一邊笑著一邊打開了課本,他覺得牛人就是厲害,不隻是做科研,講課也能深入淺出,比那個隻知道低著頭幹巴巴地講彈簧振子的研究生強多了。
他選這門課就是為了混學分。本來他打算利用上午的這兩節課完成強度分析課後作業,壓根就沒打算聽,結果劉向偉獨到的授課方式讓他頗感新奇,於是他一反常態地聽起了課。
深入淺出式的講解,行雲流水般的推導,環環相扣式的解析,劉向偉為大家獻上了一堂精彩絕倫的船體振動課。這顛覆了在場許多人心中對專業課的傳統印象——原來專業課也可以如此精彩有趣。
整堂課陸海晨都聽得很認真,唯一讓他略感不爽的是,坐在靠窗戶最後一排的郭誌野、方維和蘇寧三個人,一直在那裏有說有笑地嘮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