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出租車猛地停在陸海晨麵前,車後的天線在空中肆無忌憚地搖擺著。
“師傅,去濱江工程大學。”陸海晨用虛弱的語氣道。
他打算去拉後座的車門,結果發現後座上居然坐著人。
“三十五。”出租車司機抻著脖子,瞅著陸海晨道。
從這兒打表到工程大學隻需要三十塊錢,結果司機要三十五。而且這輛車後座上還拉著一個男生,陸海晨完全可以要求司機按拚車價走。
但此時的陸海晨已經快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他隻想早點回學校。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拉開副駕駛的車門上了車。
司機挺高興,一邊開車一邊和陸海晨有說有笑地嘮嗑。聊了幾句,司機發現他沒什麽反應,便不再說話,將收音機擰到fm95.8,開始聽音樂廣播。
苦逼的是,就算陸海晨多掏了那麽多打車錢,司機也沒給他拉到目的地,而是將他放在距離學校還有幾十米的一個道口。因為司機還要送後座上的那名男生,不想再多繞那一小段路。
陸海晨又艱難地步行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最終挪到了寢室。而且在道上,他又吐了兩回。
高額開銷,睡眠不足,營養不良,外界幹擾,節奏緊張...上述這些困難,隻是陸海晨漫漫考研路上遇到的各種困難的一個縮影。正如那些過來人所說,考研是對一個人身體、心理全方位的磨煉,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信念做支撐,根本堅持不下去。
作為與陸海晨同處一個考研戰壕內的戰友,此時的蔣思宇亦在遭受磨難。隻不過他遭受的不是肉體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早在去年,蔣思宇就下定了考研的決心,目標是南開大學金融專業。
今年年初放寒假的時候,蔣思宇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陸海晨。陸海晨當即表示支持,同時告訴蔣思宇自己也有這方麵的打算,隻不過還沒有確定目標高校。
蔣思宇當時就勸他報名校。在向陸海晨簡單了解了船舶專業相關情況以後,蔣思宇毫不猶豫地向他推薦上海交大。
陸海晨並沒有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蔣思宇,所以他對蔣思宇的建議並不感冒。但是作為昔日的同窗兼舍友,陸海晨能真切地感受到蔣思宇的好意,所以他表示自己會重點考慮他的建議。
今年開春,同寢的江曉哲著手準備考研,同時力勸陸海晨報考上交。當時無事可做的陸海晨,便稀裏糊塗地開始了名校的征戰曆程。
沒過多久,陸海晨便將自己要考上交的消息告訴了蔣思宇,蔣思宇很高興。為了保證複習進度,蔣思宇約定兩個人如果沒什麽事的話,互相不去找對方玩,爭取雙雙實現夢想。
大四上學期開學,蔣思宇的複習進入到第二輪強化階段。正當他準備開足馬力,全身心投入到“解題能力重點突破”事業上的時候,一個人的出現打亂了他的計劃。也正是這個人,為其帶來了無盡的精神上的磨難。
這個人就是尹傑。
尹傑作為一名三年製大專生,理論上應該今年夏天畢業,可實際上,自從今年開春以後,他便什麽事兒都沒有了,隻等著六月底到學校答辯走個形式,然後領畢業證走人。
他所在的寢室早就沒人了——除了一個河南籍的室友跟著老爸跑建築工程,沒有從事本專業工作以外,其餘幾個室友都到中鐵旗下的施工單位實習去了。
本來尹傑也簽約了中鐵某局,對方也要求他年後到單位實習,實習地點在沈陽,每天的工作是跟著老師傅上夜班盯現場。
去了沒多長時間,他就嫌累了,想甩手走人。可是他已經簽了三方協議,如果違約的話他得賠單位幾千塊錢。
不想掏錢的他和單位溝通了很長時間,又找這個領導又找那個負責人,最後單位同意他可以不交違約金走人,但前提是他必須再找一個和他同一所學校畢業的人簽這裏。
“放心!絕對找一個讓您滿意的!”尹傑拍著胸脯給領導打了保票。
沒過幾天,尹傑通過施展平生之所學,愣是將同級的一名已經簽約的畢業生忽悠得違了約,然後不遠千裏跑到沈陽簽了新的協議。簽完協議後,那名男生還請他吃了飯。
彼時正值六月底,尹傑正好和那名男生一起離開沈陽回濱江答辯拿畢業證。
當他把學校裏的事兒都處理完後,陸海晨和蔣思宇已經放假回家了。尹傑不想回家,因為今年年初的時候,他的父母從雙樹縣城舉家搬到了平州市區。遠離了昔日的朋友,還要麵對父母無休止的嘮叨,尹傑覺得在家還不如在濱江呆著舒服。
由於和學校的老師關係好,老師答應已經畢業的他,可以在學校一直住到秋天開學。雖然陸海晨蔣思宇走了,但是段少輝還在,蔣思宇的室友還在,這些人暑假都不回家,於是尹傑每天不是去東江大學混,就是去農大混。
從此,尹傑成了遊蕩在濱江的待業青年。不過他一點也不著急,每天該吃吃該喝喝,上學三年小金庫裏攢的錢,足夠他以學生時代的消費水平在濱江維持一年。
但他遠在平州的父母坐不住了,讓他找工作他也不著急,讓他回家他也不回,想發脾氣打他一頓又夠不著,隻能三天兩頭打電話催。
不勝其煩的尹傑隻好向父母保證,十一之前,如果他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就去上班,如果找不到就回家去。
無奈,他的父母隻好表示同意,同時開始托人給他在平州找工作。尹傑則繼續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
迎著夏日的朝霞,尹傑跟著段少輝兩口子登上濱江郊縣的香爐山,體會那俯瞰群山的開闊之感。
踏著夕陽的餘暉,尹傑跟著蔣思宇的室友有說有笑地溜達在鬆花江岸,享受著江風帶來的陣陣清涼。
學府四道街的夜市上,不隻留下了燒烤師傅的吆喝聲和紮啤酒杯的碰撞聲,還留下了尹傑與朋友對歐洲杯點評的談笑聲和對未來的豪邁希冀聲。
“師傅,去濱江工程大學。”陸海晨用虛弱的語氣道。
他打算去拉後座的車門,結果發現後座上居然坐著人。
“三十五。”出租車司機抻著脖子,瞅著陸海晨道。
從這兒打表到工程大學隻需要三十塊錢,結果司機要三十五。而且這輛車後座上還拉著一個男生,陸海晨完全可以要求司機按拚車價走。
但此時的陸海晨已經快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他隻想早點回學校。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拉開副駕駛的車門上了車。
司機挺高興,一邊開車一邊和陸海晨有說有笑地嘮嗑。聊了幾句,司機發現他沒什麽反應,便不再說話,將收音機擰到fm95.8,開始聽音樂廣播。
苦逼的是,就算陸海晨多掏了那麽多打車錢,司機也沒給他拉到目的地,而是將他放在距離學校還有幾十米的一個道口。因為司機還要送後座上的那名男生,不想再多繞那一小段路。
陸海晨又艱難地步行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最終挪到了寢室。而且在道上,他又吐了兩回。
高額開銷,睡眠不足,營養不良,外界幹擾,節奏緊張...上述這些困難,隻是陸海晨漫漫考研路上遇到的各種困難的一個縮影。正如那些過來人所說,考研是對一個人身體、心理全方位的磨煉,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信念做支撐,根本堅持不下去。
作為與陸海晨同處一個考研戰壕內的戰友,此時的蔣思宇亦在遭受磨難。隻不過他遭受的不是肉體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早在去年,蔣思宇就下定了考研的決心,目標是南開大學金融專業。
今年年初放寒假的時候,蔣思宇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陸海晨。陸海晨當即表示支持,同時告訴蔣思宇自己也有這方麵的打算,隻不過還沒有確定目標高校。
蔣思宇當時就勸他報名校。在向陸海晨簡單了解了船舶專業相關情況以後,蔣思宇毫不猶豫地向他推薦上海交大。
陸海晨並沒有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蔣思宇,所以他對蔣思宇的建議並不感冒。但是作為昔日的同窗兼舍友,陸海晨能真切地感受到蔣思宇的好意,所以他表示自己會重點考慮他的建議。
今年開春,同寢的江曉哲著手準備考研,同時力勸陸海晨報考上交。當時無事可做的陸海晨,便稀裏糊塗地開始了名校的征戰曆程。
沒過多久,陸海晨便將自己要考上交的消息告訴了蔣思宇,蔣思宇很高興。為了保證複習進度,蔣思宇約定兩個人如果沒什麽事的話,互相不去找對方玩,爭取雙雙實現夢想。
大四上學期開學,蔣思宇的複習進入到第二輪強化階段。正當他準備開足馬力,全身心投入到“解題能力重點突破”事業上的時候,一個人的出現打亂了他的計劃。也正是這個人,為其帶來了無盡的精神上的磨難。
這個人就是尹傑。
尹傑作為一名三年製大專生,理論上應該今年夏天畢業,可實際上,自從今年開春以後,他便什麽事兒都沒有了,隻等著六月底到學校答辯走個形式,然後領畢業證走人。
他所在的寢室早就沒人了——除了一個河南籍的室友跟著老爸跑建築工程,沒有從事本專業工作以外,其餘幾個室友都到中鐵旗下的施工單位實習去了。
本來尹傑也簽約了中鐵某局,對方也要求他年後到單位實習,實習地點在沈陽,每天的工作是跟著老師傅上夜班盯現場。
去了沒多長時間,他就嫌累了,想甩手走人。可是他已經簽了三方協議,如果違約的話他得賠單位幾千塊錢。
不想掏錢的他和單位溝通了很長時間,又找這個領導又找那個負責人,最後單位同意他可以不交違約金走人,但前提是他必須再找一個和他同一所學校畢業的人簽這裏。
“放心!絕對找一個讓您滿意的!”尹傑拍著胸脯給領導打了保票。
沒過幾天,尹傑通過施展平生之所學,愣是將同級的一名已經簽約的畢業生忽悠得違了約,然後不遠千裏跑到沈陽簽了新的協議。簽完協議後,那名男生還請他吃了飯。
彼時正值六月底,尹傑正好和那名男生一起離開沈陽回濱江答辯拿畢業證。
當他把學校裏的事兒都處理完後,陸海晨和蔣思宇已經放假回家了。尹傑不想回家,因為今年年初的時候,他的父母從雙樹縣城舉家搬到了平州市區。遠離了昔日的朋友,還要麵對父母無休止的嘮叨,尹傑覺得在家還不如在濱江呆著舒服。
由於和學校的老師關係好,老師答應已經畢業的他,可以在學校一直住到秋天開學。雖然陸海晨蔣思宇走了,但是段少輝還在,蔣思宇的室友還在,這些人暑假都不回家,於是尹傑每天不是去東江大學混,就是去農大混。
從此,尹傑成了遊蕩在濱江的待業青年。不過他一點也不著急,每天該吃吃該喝喝,上學三年小金庫裏攢的錢,足夠他以學生時代的消費水平在濱江維持一年。
但他遠在平州的父母坐不住了,讓他找工作他也不著急,讓他回家他也不回,想發脾氣打他一頓又夠不著,隻能三天兩頭打電話催。
不勝其煩的尹傑隻好向父母保證,十一之前,如果他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就去上班,如果找不到就回家去。
無奈,他的父母隻好表示同意,同時開始托人給他在平州找工作。尹傑則繼續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
迎著夏日的朝霞,尹傑跟著段少輝兩口子登上濱江郊縣的香爐山,體會那俯瞰群山的開闊之感。
踏著夕陽的餘暉,尹傑跟著蔣思宇的室友有說有笑地溜達在鬆花江岸,享受著江風帶來的陣陣清涼。
學府四道街的夜市上,不隻留下了燒烤師傅的吆喝聲和紮啤酒杯的碰撞聲,還留下了尹傑與朋友對歐洲杯點評的談笑聲和對未來的豪邁希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