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恪清這才說道:“準備好了就行,月底會有一筆錢到賬,到時候會給服裝廠這邊采購設備和材料,能不能一炮打響,就看你的了。”


    李洪生和王令龍那邊已經被判了,一些追回來的錢款會還給大鋪鎮,正好可以幫服裝廠重新起航。


    “你想過除了羽絨服,服裝廠還能生產什麽嗎?”張恪清又問道。


    羽絨服畢竟隻是冬季才會好賣的衣服,而且哪怕是冬天,國內很多地區也根本不需要。


    隻做羽絨服,服裝廠效益提升不了太多,總不能一年就幹幾個月吧?


    他們這小廠子,也根本壓不起貨。


    “領導,我想繼續生產一些普通的服裝,這次我在京城也看到了許多新款式的衣服,這些我們都能模仿。”


    買回來一件拆開就能輕鬆打版、模仿生產。


    劉瑋考慮過,他們鎮服裝廠最大的優勢就是工人工資低,應該能賺到錢。


    張恪清搖搖頭:“你這樣不行。讓你去考察市場,看看別人怎麽做的,你就想到了一個模仿別人的款式?”


    “服裝確實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我們的人工成本更低,但你想過沒有我們設備老舊,工人的效率也更低,成本方麵其實沒有太大的優勢。”


    “按照你的辦法,服裝廠確實能起死回生,但也發展不起來。”


    劉瑋算是有點能力,但能力也不算強,至少眼界和頭腦不夠。


    也許劉瑋是個能守城的人,但現在服裝廠需要的是能攻城拔寨的先鋒。


    “回去好好再想一想,能不能生產出一些競爭少,成本低,難度低,利潤高的產品。如果你能找到,服裝廠才能真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好。”


    劉瑋懵了,領導這要求也太多了,他上哪兒找這種產品去?


    成本低,難度低的產品有,比如襪子、手套,但利潤就不可能高。


    一旦利潤高了,其他同行都會生產,哪兒能競爭少?


    但為何他感覺領導好像心裏已經有了方案呢,為什麽不直接說出來,是在考驗他嗎?


    “領導,我這就回去好好想,一定找到這種產品。”


    走出張恪清辦公室的時候,劉瑋內心還在懷疑,真的有這種產品嗎?


    其實對於服裝廠,張恪清思考了幾個發展方向。


    第一個就是借助屠宰廠的貨源優勢,生產羽絨服,如果能做成品牌,未來就可以依托羽絨服作為拳頭產品,生產其他服裝。


    其他服裝不需要高利潤,能保證廠子正常支出即可,等到冬季靠著羽絨服賺錢。


    甚至可以讓產品出口,去那些更寒冷的國家地區。


    不過這條路很難走,一個是規模太小,另外也沒錢,鎮服裝廠連廣告都做不起,做成品牌需要的時間太長,市場變數也太多。


    第二個是讓服裝廠轉型,專門做羽絨加工,將成品的羽絨賣給那些生產羽絨服的大廠家。就鎮服裝廠這規模,連做個貼牌的服裝代工廠都不夠格。


    如此也能跟屠宰廠結合起來,靠著成本優勢賺取一些利潤,但無法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成長潛力也有限。


    第三個就是生產他說的成本低、工藝不複雜、競爭少且利潤高的產品了,那麽就要生產一些未來注定會火,但現在做的人還不多的服裝產品。


    張恪清心裏也已經有了答案,但想要做這類服裝產品,阻力一定會很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零二年,從小鎮走向人生巔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重生零二年,從小鎮走向人生巔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