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重生零二年,從小鎮走向人生巔峰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博征反問道:“張縣長說的未來是多久?三年,五年?那時候張縣長還在這裏嗎?你確定後麵的繼任者願意按照你的計劃發展嗎?”
“並且市場變化很快,你們怎麽確定你們自己生產羽絨服能發展起來?”
“我們的工廠平均每個人每天能生產十件羽絨服,你們呢?”
“說句二位可能不太愛聽的話,你們服裝廠有擴張的本錢嗎?大家都願意冒這個險嗎?”
就那小廠子,一年收入多少,要上繳經開區多少,還能有多少錢用於擴張?
擴張之後,效益不好怎麽辦,那就是浪費錢,誰來負責?
“接受我們的投資,經開區可以得到很多實際上的好處,你的規劃可以更快成功,而且沒有風險。如果拒絕,我們確實也會很遺憾,但影響不太大,你們可就放棄了這個好機會。”
張恪清承認,高博征的話確實打動他了。
他倒是不需要這個政績,後續食品深加工企業、皮革企業、包裝企業等都在聯係中,以現在的優勢條件必然能夠談成落戶。
但就像高博征說的,他要按照之前的計劃發展,未來真的能發展起來嗎?
想要跟這樣的龍頭企業競爭,他們處於弱勢的地方太多了,更別說全國那麽多的同行。
原本服裝廠的保底發展計劃就是徹底轉型為羽絨加工廠,但那樣會讓許多女工失業,跟波斯蹬合作也確實對現在、對未來都好。
“高總,這件事讓我考慮一下吧,我也要跟其他人商議才能做決定。”
“江主任,替我送一下高總。”
江凱送高博征出來的時候,高博征也在想,難道張恪清是覺得他誠意不夠?
要不要表示一下?
可堂哥告訴過他,這些政府的年輕幹部,尤其是想要有所作為的,都不會胡亂伸手,甚至對這種情況很反感。
看張恪清的年紀,對方背景必然很強,自己可別再弄巧成拙了。
還是說,對方看穿了他的計劃?
江凱回到張恪清辦公室,直接問道:“領導,接受他們的投資,好處很多,而且也並不違規,為什麽不行?”
要是他能促成這個投資入股的事兒,這也是硬邦邦的政績,對他未來繼續往上走也有好處。
現在市裏領導可是極為關注經開區,他做出成績絕對不會被埋沒,也許有機會跟張恪清一樣,直接被市領導看中,從此平步青雲呢。
張恪清丟了支煙給江凱:“江主任,我隻問一個問題,我們那個服裝廠資產多少,他們第一期投資三千萬,我們占股多少?”
江凱想了想:“確實不多,但我們可以再多投資一點錢,占股少一些也可以吧,未來經開區所能得到的實際收益一定比現在更高。”
“每年稅收、分紅,肯定比現在賺得多數倍,甚至數十倍。”
張恪清搖搖頭:“稅收方麵我相信能變得更多,但對方入股,肯定要經開區的優惠政策,這一兩年是拿不到的。”
“他們說的三千萬,指的是實際投入資金嗎?他們用設備、技術折算怎麽辦?”
“另外誰說一定有分紅了?他們後續要擴張,將利潤都投入到擴張之中怎麽辦?他們後續追加投資,我們追加的起嗎?”
“你想過我們的持股比例會持續降低,直到不足百分之一嗎?”
江凱呆住了,還能這麽操作?
如果是這樣,那廠子不是白給對方了麽。
“並且市場變化很快,你們怎麽確定你們自己生產羽絨服能發展起來?”
“我們的工廠平均每個人每天能生產十件羽絨服,你們呢?”
“說句二位可能不太愛聽的話,你們服裝廠有擴張的本錢嗎?大家都願意冒這個險嗎?”
就那小廠子,一年收入多少,要上繳經開區多少,還能有多少錢用於擴張?
擴張之後,效益不好怎麽辦,那就是浪費錢,誰來負責?
“接受我們的投資,經開區可以得到很多實際上的好處,你的規劃可以更快成功,而且沒有風險。如果拒絕,我們確實也會很遺憾,但影響不太大,你們可就放棄了這個好機會。”
張恪清承認,高博征的話確實打動他了。
他倒是不需要這個政績,後續食品深加工企業、皮革企業、包裝企業等都在聯係中,以現在的優勢條件必然能夠談成落戶。
但就像高博征說的,他要按照之前的計劃發展,未來真的能發展起來嗎?
想要跟這樣的龍頭企業競爭,他們處於弱勢的地方太多了,更別說全國那麽多的同行。
原本服裝廠的保底發展計劃就是徹底轉型為羽絨加工廠,但那樣會讓許多女工失業,跟波斯蹬合作也確實對現在、對未來都好。
“高總,這件事讓我考慮一下吧,我也要跟其他人商議才能做決定。”
“江主任,替我送一下高總。”
江凱送高博征出來的時候,高博征也在想,難道張恪清是覺得他誠意不夠?
要不要表示一下?
可堂哥告訴過他,這些政府的年輕幹部,尤其是想要有所作為的,都不會胡亂伸手,甚至對這種情況很反感。
看張恪清的年紀,對方背景必然很強,自己可別再弄巧成拙了。
還是說,對方看穿了他的計劃?
江凱回到張恪清辦公室,直接問道:“領導,接受他們的投資,好處很多,而且也並不違規,為什麽不行?”
要是他能促成這個投資入股的事兒,這也是硬邦邦的政績,對他未來繼續往上走也有好處。
現在市裏領導可是極為關注經開區,他做出成績絕對不會被埋沒,也許有機會跟張恪清一樣,直接被市領導看中,從此平步青雲呢。
張恪清丟了支煙給江凱:“江主任,我隻問一個問題,我們那個服裝廠資產多少,他們第一期投資三千萬,我們占股多少?”
江凱想了想:“確實不多,但我們可以再多投資一點錢,占股少一些也可以吧,未來經開區所能得到的實際收益一定比現在更高。”
“每年稅收、分紅,肯定比現在賺得多數倍,甚至數十倍。”
張恪清搖搖頭:“稅收方麵我相信能變得更多,但對方入股,肯定要經開區的優惠政策,這一兩年是拿不到的。”
“他們說的三千萬,指的是實際投入資金嗎?他們用設備、技術折算怎麽辦?”
“另外誰說一定有分紅了?他們後續要擴張,將利潤都投入到擴張之中怎麽辦?他們後續追加投資,我們追加的起嗎?”
“你想過我們的持股比例會持續降低,直到不足百分之一嗎?”
江凱呆住了,還能這麽操作?
如果是這樣,那廠子不是白給對方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