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重生零二年,從小鎮走向人生巔峰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文忠不高興了:“你的意思是我們的幹部連這點基本的判斷都沒有?”
坑錢?哪兒那麽容易!
“叔叔,您窮過嗎?那種特別貧困,一個月吃不了一頓肉的情況體會過嗎?”
“但這種地方,在國內還有不少。如果這時候有一家外資企業去這種地方投資,當地政府是否會舉雙手歡迎,給足了各種優惠政策?”
“剛才咱們也說到了電子產品,現在有許多做電子垃圾回收的企業,就是回收那些電子產品上的元件,提取稀有金屬等材料。”
“這個可以投資很多,但也可以投資很少,其中最大的投入是環保設備,價格極高。”
“您說一家企業會為了一年一千萬的利潤,投入上億的環保設備嗎?十幾年才能賺回來本錢,這十幾年時間哪怕存銀行利息都幾千萬吧?”
“可如果不要這個環保投資設備,隻需要投資一千多萬,就能保證每年上千萬的利潤,這就非常吸引人了。”
唐文忠打斷張恪清的話:“你說是那些汙染環境的投資?這個會責令地方政府,必要的環保設備必須有,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效益。”
張恪清還是搖頭:“叔叔,不是那些人目光短淺,他們也知道這個汙染,甚至對方可以承諾會投入環保設備。”
“但開工之後,他們沒有錢上馬環保設備,地方政府怎麽辦?讓工廠停工?之前招收的那些工人就沒有工作了,期待中的稅收也沒有了,政府的先期投入也打了水漂,還會被上級責問。”
“繼續悄悄的開工,能賺錢,能交稅,能提供就業崗位。雖然汙染環境,但很多也要三五年才會看到影響,那時候他們已經升官調走了,爛攤子留給的是繼任者。”
“這個汙染是一方麵,另外一方麵就是那些投資商會想盡辦法打擊國內的同行,甚至吞並一些國資企業,將國資的技術變成他們的。”
“就比如這個vcd是國內發明的,但專利主要掌握在日資企業手中,歐美一些企業也掌握了部分,國內看似發展最快,實際上利潤的大頭都用來繳納專利費了,別人再用我們企業繳納的專利費繼續研究新技術,然後再授權給國內企業賺錢。”
“如此就會形成一個怪圈,就是我們看似一直在做最辛苦的工作,但賺取的隻是利潤的一成,而他們則可以輕鬆的賺走九成。”
“品牌、技術、渠道這些被外資企業所掌握之後,我們的企業再想發展起來難度要提升十倍,會一直給他們打工。”
唐文忠想起他報告中看過的一些例子,好像確實如此。
看來得開個會討論一下,對招商引資做一些限製,尤其是吸引外資的時候更不能盲目,不能為了任務而什麽企業都往回拉。
“還有什麽建議嗎?”這時候唐文忠不再把張恪清當成了晚輩,反而是當成了那些專家顧問。
他也都用心的把張恪清的話都記下來,回頭一定好好討論一下,做出限製,不能讓招商引資出現太多的問題。
“還有就是要讓外商重視我們的法律法規,不要因為他們是外商,能帶來錢,就對他們法外開恩。”
“他們可不是高人一等,隻不過是來做生意的,有利可圖他們自然就會來。可以讓他們賺取合理的利潤,但不能賺了錢,還要享受其他不該享受的。”
坑錢?哪兒那麽容易!
“叔叔,您窮過嗎?那種特別貧困,一個月吃不了一頓肉的情況體會過嗎?”
“但這種地方,在國內還有不少。如果這時候有一家外資企業去這種地方投資,當地政府是否會舉雙手歡迎,給足了各種優惠政策?”
“剛才咱們也說到了電子產品,現在有許多做電子垃圾回收的企業,就是回收那些電子產品上的元件,提取稀有金屬等材料。”
“這個可以投資很多,但也可以投資很少,其中最大的投入是環保設備,價格極高。”
“您說一家企業會為了一年一千萬的利潤,投入上億的環保設備嗎?十幾年才能賺回來本錢,這十幾年時間哪怕存銀行利息都幾千萬吧?”
“可如果不要這個環保投資設備,隻需要投資一千多萬,就能保證每年上千萬的利潤,這就非常吸引人了。”
唐文忠打斷張恪清的話:“你說是那些汙染環境的投資?這個會責令地方政府,必要的環保設備必須有,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效益。”
張恪清還是搖頭:“叔叔,不是那些人目光短淺,他們也知道這個汙染,甚至對方可以承諾會投入環保設備。”
“但開工之後,他們沒有錢上馬環保設備,地方政府怎麽辦?讓工廠停工?之前招收的那些工人就沒有工作了,期待中的稅收也沒有了,政府的先期投入也打了水漂,還會被上級責問。”
“繼續悄悄的開工,能賺錢,能交稅,能提供就業崗位。雖然汙染環境,但很多也要三五年才會看到影響,那時候他們已經升官調走了,爛攤子留給的是繼任者。”
“這個汙染是一方麵,另外一方麵就是那些投資商會想盡辦法打擊國內的同行,甚至吞並一些國資企業,將國資的技術變成他們的。”
“就比如這個vcd是國內發明的,但專利主要掌握在日資企業手中,歐美一些企業也掌握了部分,國內看似發展最快,實際上利潤的大頭都用來繳納專利費了,別人再用我們企業繳納的專利費繼續研究新技術,然後再授權給國內企業賺錢。”
“如此就會形成一個怪圈,就是我們看似一直在做最辛苦的工作,但賺取的隻是利潤的一成,而他們則可以輕鬆的賺走九成。”
“品牌、技術、渠道這些被外資企業所掌握之後,我們的企業再想發展起來難度要提升十倍,會一直給他們打工。”
唐文忠想起他報告中看過的一些例子,好像確實如此。
看來得開個會討論一下,對招商引資做一些限製,尤其是吸引外資的時候更不能盲目,不能為了任務而什麽企業都往回拉。
“還有什麽建議嗎?”這時候唐文忠不再把張恪清當成了晚輩,反而是當成了那些專家顧問。
他也都用心的把張恪清的話都記下來,回頭一定好好討論一下,做出限製,不能讓招商引資出現太多的問題。
“還有就是要讓外商重視我們的法律法規,不要因為他們是外商,能帶來錢,就對他們法外開恩。”
“他們可不是高人一等,隻不過是來做生意的,有利可圖他們自然就會來。可以讓他們賺取合理的利潤,但不能賺了錢,還要享受其他不該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