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重生零二年,從小鎮走向人生巔峰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且他留下來,才能保證之前的政策繼續貫徹下去,保證蒼遠縣的經濟發展按照他的規劃進行。
甚至孫穎也答應了,會讓鍾開路繼續跟他搭班子,如此可以保證他能繼續插手政府事務,還不會跟新縣長產生什麽衝突。
“之前跟你說過,去部委那邊曆練一下,當上縣委書記之後,有這個想法嗎?”
以蒼遠縣的潛力來看,張恪清就算是當五年的縣委書記,也就能提拔為普通的副市長,不可能一步成為市委常委。
所以不如幹個兩三年的縣委書記,之後他找關係把張恪清調去部委的某司,當個副司長。
幹上一兩年,不但有部委工作經驗了,眼界也能更加開闊,畢竟部委麵對的全國。
那時候可以知道全國許多地方的先進經驗,也知道一些失敗的教訓。
之後再調到地方,最起碼可以當個市委常委,這樣至少能讓張恪清節省三五年的時間。
張恪清猶豫了一下:“爸,這件事再說吧,我現在還不是縣委書記呢。”
這確實是個好出路,能夠更快的走上高位,將來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不過計劃永遠沒有變化快,誰說他在省裏,就一定沒有更快提拔的機會?
唐文忠看到張恪清沒有直接答應,反而更加滿意了。
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並願意為之努力奮鬥,而不是等著家裏的幫助,這樣的心性才能在仕途的路上走的更遠。
“之前你說的招商引資的一些事情,如今在一些地方確實出現了。”
唐文忠也沒想到明明部裏都下文了,但還是有一些地方幹部如此大膽,為了政績欺上瞞下。
幸好部裏讓一些退二線的人組建了幾個巡查小組,並且從網絡上尋找一些問題,悄悄的去核實。
這才將一些項目拒之門外,沒有為了短期利益犧牲了長遠的利益。
有的地方弄了垃圾回收項目,看起來很賺錢,但汙染十分嚴重。
還有的承諾了上馬排汙設備,也確實弄了,結果是國外淘汰的二手設備,排汙標準根本不達標。
若非有人舉報,也許兩三年部裏都不知道,甚至還差點將一個不合格的招商引資評為了今年部裏的先進。
“爸,這種事我覺得不應該藏著掖著,應該公開點名批評、處罰,以此來震懾其他人不敢再這麽做。”
唐文忠有些猶豫:“這樣弄,會不會影響真正的招商引資?”
這兩年全國的招商引資成績都在爆發性增長,各種優惠政策吸引了許多國外的投資商,尤其是許多華人投資商。
要是這個勢頭因此中斷,可是很影響發展的。
張恪清勸說道:“我認為不會。其實許多企業在國外享受的政策法規,比國內更加嚴苛。”
“他們來國內投資,是因為看上了國內潛力巨大的市場,我們一個國家,超過了歐洲的總人口數量,這對許多企業有著難以抵禦的吸引力。”
“而且我們勞動力很便宜,製造業發展速度飛快,但我們不能隻吸引那些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來投資,要吸引更多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的企業過來,這些對未來的幫助更大。”
“對那些投資商來說,隻要能看到利益,他們不會不來的。”
再過七八年,隨著國內工人工資的不斷增長,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也就沒了,甚至十年後,人口紅利的優勢也要消失。
甚至孫穎也答應了,會讓鍾開路繼續跟他搭班子,如此可以保證他能繼續插手政府事務,還不會跟新縣長產生什麽衝突。
“之前跟你說過,去部委那邊曆練一下,當上縣委書記之後,有這個想法嗎?”
以蒼遠縣的潛力來看,張恪清就算是當五年的縣委書記,也就能提拔為普通的副市長,不可能一步成為市委常委。
所以不如幹個兩三年的縣委書記,之後他找關係把張恪清調去部委的某司,當個副司長。
幹上一兩年,不但有部委工作經驗了,眼界也能更加開闊,畢竟部委麵對的全國。
那時候可以知道全國許多地方的先進經驗,也知道一些失敗的教訓。
之後再調到地方,最起碼可以當個市委常委,這樣至少能讓張恪清節省三五年的時間。
張恪清猶豫了一下:“爸,這件事再說吧,我現在還不是縣委書記呢。”
這確實是個好出路,能夠更快的走上高位,將來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不過計劃永遠沒有變化快,誰說他在省裏,就一定沒有更快提拔的機會?
唐文忠看到張恪清沒有直接答應,反而更加滿意了。
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並願意為之努力奮鬥,而不是等著家裏的幫助,這樣的心性才能在仕途的路上走的更遠。
“之前你說的招商引資的一些事情,如今在一些地方確實出現了。”
唐文忠也沒想到明明部裏都下文了,但還是有一些地方幹部如此大膽,為了政績欺上瞞下。
幸好部裏讓一些退二線的人組建了幾個巡查小組,並且從網絡上尋找一些問題,悄悄的去核實。
這才將一些項目拒之門外,沒有為了短期利益犧牲了長遠的利益。
有的地方弄了垃圾回收項目,看起來很賺錢,但汙染十分嚴重。
還有的承諾了上馬排汙設備,也確實弄了,結果是國外淘汰的二手設備,排汙標準根本不達標。
若非有人舉報,也許兩三年部裏都不知道,甚至還差點將一個不合格的招商引資評為了今年部裏的先進。
“爸,這種事我覺得不應該藏著掖著,應該公開點名批評、處罰,以此來震懾其他人不敢再這麽做。”
唐文忠有些猶豫:“這樣弄,會不會影響真正的招商引資?”
這兩年全國的招商引資成績都在爆發性增長,各種優惠政策吸引了許多國外的投資商,尤其是許多華人投資商。
要是這個勢頭因此中斷,可是很影響發展的。
張恪清勸說道:“我認為不會。其實許多企業在國外享受的政策法規,比國內更加嚴苛。”
“他們來國內投資,是因為看上了國內潛力巨大的市場,我們一個國家,超過了歐洲的總人口數量,這對許多企業有著難以抵禦的吸引力。”
“而且我們勞動力很便宜,製造業發展速度飛快,但我們不能隻吸引那些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來投資,要吸引更多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的企業過來,這些對未來的幫助更大。”
“對那些投資商來說,隻要能看到利益,他們不會不來的。”
再過七八年,隨著國內工人工資的不斷增長,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也就沒了,甚至十年後,人口紅利的優勢也要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