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有背景的年輕人都一樣,太不把權力當回事了,權力是能隨便濫用的嗎?


    張恪清看到劉春生似乎是生氣了,趕緊解釋道:“劉書記,我可能沒太說清楚,本來是想請您看一下報告的,現在我還是解釋一下吧。”


    具體操作辦法他在報告裏都寫了,一看就明白,但他覺得自己現在不解釋,恐怕劉春生根本沒興趣看他送來的報告。


    “劉書記,我們市裏、包括縣裏的建築公司確實不夠多,機械設備等也不夠用,讓那些公司多招人,多租賃設備,一定會增加施工成本。”


    “劉書記記得城市區域經濟聯合體項目吧,更何況我們現在還是綁在一起的自主創新改革試驗區,我們為什麽不能多做一些合作呢?”


    “我的想法是將這些項目分給其他三個市有資質、信譽好的建築公司,這樣可以更快的完成城中村的改造項目。”


    “如此我們是分工程給他們,是幫他們賺錢發展的,他們一定不會拒絕,反而還會感謝我們。”


    “原本項目可能需要五、六年才能完成,但現在三年就差不多了。”


    “如此可以更早的交房給回遷戶,也能節省一些拆遷安置費,節省下來的資金可以用於市裏的其他市政工程或者民生工程上。更能將這個項目做成樣板項目,供其他地市學習。”


    聽到樣板項目,劉春生的眼睛亮了,這是政績啊,而且這麽做確實那三個地市不會反對,反而還會很高興。


    但馬上他又追問道:“可是這樣我們市三年後基建項目大幅減少,這些建築公司怎麽生存?那些建築工人怎麽生存,隻能去省外找活嗎?還是說廬市也要多賣地,多蓋房子了?”


    基建拉動經濟,不隻是因為基建可以帶動多個行業發展,還能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提升農民收入。


    農民收入有保障,許多問題也能迎刃而解,甚至治安都會變好許多。


    不能為了短期內快速發展,涸澤而漁,未來那些農民工沒了收入,麻煩的還不是廬市?


    主要是省裏下過文,要嚴格調控房地產的發展,否則像其他省的省會城市一樣,靠著賣地皮、蓋樓房,gdp都能變得更加漂亮。


    嚴格調控房地產發展還是黃誌奎任上做出來的最後一項重要決定,張恪清會不知道?甚至他懷疑張恪清都參與了出謀劃策。


    現在黃誌奎退休了,張恪清就想推翻這個決策,跟其他省市一樣,瘋狂賣地發展嗎?


    張恪清笑著說道:“劉書記,大家是一個整體,這三年我們將項目分給他們,那麽三年後,那些地市也要開始城中村改造吧,他們的項目就不能分給我們一些嗎?”


    雖然很多項目名義上都是公開招標,但也不是不能操作,比如改成邀請招標,那麽肉就一定爛在鍋裏。


    劉春生仔細一想,好像這麽操作很合理啊。


    城中村改造也是目前多個省市都在進行的項目,省裏還有相關的政策補貼,目的是改善民生環境,改善城市麵貌。


    廬市作為省會城市,先大規模的進行,之後再輪到其他幾個地市也是合理的。


    如果其他幾個地市的領導不同意,那就大家掰掰腕子,看看能不能爭得過他這個省委常委。


    如此既能保證所有地市都在最短的時間完成城中村改造,花的錢還更少,同時也能讓那些建築公司數年內都有活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零二年,從小鎮走向人生巔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重生零二年,從小鎮走向人生巔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