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確定,所以投資


    時下經濟變局經緯萬端,通貨膨脹的威脅很實際,投資者有必要打好自己的資產保衛戰。股市投資的本質是風險與機會的博弈,避開“確定性”風險,尋找“確定性”機會,是投資者必備的素質。


    2007年,我有一位分析師朋友老張以7.58元的價格買入凱恩股份10000股。買入後,正趕上大牛市,其他股票紛紛大漲,但凱恩股份卻一路下跌,最低跌到5.43元,幾天浮虧20000元。當時,我勸他:“既然買錯股了,就該勇於認錯。趕緊止損換股吧!”


    後來,老張收集了凱恩股份的有關信息,發現該股股改時,第一大非流通股股東有過許多誘人的承諾,其中之一是其所持原非流通股股份自股改方案實施之日起36個月內通過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的價格不低於11.74元。當時,距離大股東承諾已有一段時間,但老張發現,不僅大股東至此未有任何減持的動作,而且大股東和基金後來又進行了增持。這些“確定”的信息,特別是大股東關於減持價不低於11.74元的承諾,使老張堅定了持股信心。


    那時,大盤位於5913點,凱恩股份收於7.96元,距離11.74元的減持價還有47.49%的“無風險”漲幅,時間是2007年10月11日。


    再後來,大盤在短暫觸及6124點後單邊暴跌,但凱恩股份卻走出持續上漲的“獨立”行情。五個月後的2008年3月6日,凱恩股份在成交量的配合下果然突破11.74元關口,當天收於11.95元,區間漲幅達到50.13%,跑贏指數76.38個百分點(同期大盤下跌26.25%)。老張持有的凱恩股份按計劃順利出局,投入的資金不僅未因大盤的暴跌而縮水,而且因凱恩股份的逆市上漲取得了可觀的收益。這就是“確定性”機會帶來的“確定性”回報。


    股市的一大特點和魅力所在就在於它的“不確定性”。隻要交易沒有結束,任何人都無法斷定大盤和個股最終究竟是漲還是跌。正因為股市存在這種“不確定性”,多數投資者在實際操作中都會有兩手準備,不輕易滿倉或空倉。但多年的投資實踐表明:在“不確定”的股市裏,往往存在“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如何才能把握投資的確定性呢?


    林園大體的思路是做自己能把握得住的事,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他說:“你對哪一類企業能把握它的走勢,你就買它,有疑慮的企業不要碰。我買茅台,把它未來三年甚至五年的贏利狀況都考慮清楚了。當初買的時候市盈率是20倍,隨著贏利的增長,三年後市盈率也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因為當時就已經把價格、運營等因素都考慮進去了,結論是我可以把握,所以才大膽買入。”


    公司經營的確定性最重要,其次才是價格,買入就是對價格的確定,確定了一個合理的價格。


    為了降低投資的不確定性,林園日常重點研究的股票不超過30隻。每年新增加跟蹤的股票限製在五隻以內。對公司銷售狀況和經營前景的熟悉程度,林園自認為比一些公司的董事長還要到位。林園沒有吹牛,客觀地講,這是有可能的。2006年、2007年大盤“瘋牛”期間,確實有不少上市公司高管甚至董事長看錯自家股票,沒料到就自家公司這點家底,還能漲那麽凶。林園作為局中之人,更能理解二級市場總會存在非理性的亢奮,能比那些高管看得更深、更透,這不奇怪。


    存在“確定性”機會的股票,大多質地優良,估值偏低,漲幅不大,未被爆炒。它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有的生不逢時“被破發了”。多數股票隨著日後行情轉暖,都有機會使股價重回發行價之上。從破發價漲到發行價這一段升幅,就是這類股票的“確定性”機會。


    ●有的承諾“最低減持價格”。一些上市公司大股東對所持股票頗有信心,不僅自願將其所持有的已解除限售的股份進行鎖定,而且明確作出到二級市場減持的最低價格承諾。從市場價至承諾的最低減持價之間的溢價部分,就是這類股票的“確定性”機會。


    ●有一些潛力巨大的公司股價跌至一定低位,投資機會逐步顯現。實力雄厚的機構往往會抓住這種難得的建倉良機,在二級市場大量增持這類股票。增持後,有的股票短時間內又出現大幅下跌,從下跌後的市場價到增持價之間的差價,就是這類股票的“確定性”機會。


    不過,在林園的眼裏,確定性機會從根本上講,還是要從企業本身去找。他認為,若企業三年內的年均複合利潤增長都在18%及其以上即可以視其為高增長,若這些企業的市盈率在20倍以下,就是有投資價值的,買入就是合理的。


    按照這一標準,他買入招商銀行、瑞貝卡、黃山旅遊、麗江旅遊和上海機場。據2006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招商銀行利潤實際增長達31%,在未來三年內招商銀行股價突破20元的可能性非常大。雖然此時招商銀行的市盈率為41倍(不考慮招商銀行2006年7月以後因可轉換債券轉股導致的股本增加及每股淨資產提高以及興業銀行因ipo股本擴大及淨資產提高的影響),但仍有一定程度的上升空間。對於瑞貝卡,從這個公司上市開始,林園就一直跟蹤它,但他並沒立即買入。2006年調研時,他發現該公司業績未來三年複合增長都在20%以上,而pe又在20倍以內,於是堅決買入。對於上海機場的調研結果顯示,


    該公司今後三年也將有15%或以上的增長,而這還不包括可能發生的如貨運注入、整體上市等能使其業績大幅提高的突發因素。至於黃山旅遊與麗江旅遊,林園的底氣更足,他信心滿滿地說:“以黃山旅遊與麗江旅遊當下的市值,能買下整座黃山、整個麗江嗎?”


    在林園買入上述股票後,招商銀行、瑞貝卡、黃山旅遊、麗江旅遊這些公司的股價已經大幅上漲,不過他並沒有馬上賣出,而是仍然堅決持有它們。因為林園判斷,這些公司的業績已經進入上升期,未來三年贏利的高速增長也是可以預見的。以這些股票目前的價格來看,它們已經遠離成本區域,股價下跌對他造成的投資風險已經很小。接下來,他會繼續持有這些股票,並通過這些公司每年的分紅送股來實現收益。這樣一來,他就騎上了未來幾年的“大黑馬”,不輕易下馬,充分享受企業高增長帶來的高收益。林園相信,像招商銀行、上海機場、瑞貝卡、黃山旅遊、麗江旅遊這些高增長的優質公司,在未來三年中股價都會持續上漲,會創出一個又一個新高。


    但是,事與願違。


    招商銀行近三年的走勢,如圖2-1所示。


    圖2-1招商銀行周k線圖


    上海機場近三年的走勢,如圖2-2所示。


    圖2-2上海機場周k線圖瑞貝卡近三年的走勢,如圖2-3所示。


    圖2-3瑞貝卡周k線圖


    黃山旅遊近三年的走勢,如圖2-4所示。


    圖2-4黃山旅遊周k線圖麗江旅遊近三年的走勢,如圖2-5所示。


    圖2-5麗江旅遊周k線圖


    若換上楊百萬遇到這種情況,恐怕早就落袋為安了,至少也要先把本錢兌現出來,這樣心理上會更有優勢一些。但這次林園是太樂觀或者主觀了,還要等到未來三年?他似乎忘了中國股市的瘋牛瘋熊特性,這就難免2008年中,央視都要哀歎:a股已無賺錢神話,林園難逃熊市厄運!


    這裏,特別強調很關鍵的一點:股市再確定的機會都是有風險的,切莫盲目樂觀!


    2.有老大就不選老二


    從我個人的經驗與觀察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一項優異的記錄背後(從投資報酬率的角度來衡量),你劃的是一條怎樣的船,更勝於你怎樣去劃(雖然不管一家公司好或壞,努力與才能也很重要)。當你遇到一艘總是會漏水的破船,與其不斷白費力氣去補破洞,還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換條好船上。


    ——沃倫?巴菲特


    巴菲特一直認為,投資者買股票就是要投資該公司,買一隻什麽樣的股票,比什麽時候買股票重要得多。也許英雄所見略同,買股票就是買公司——這是林園對投資大眾最常講的一句話。


    這中間涉及三個問題:如何評判公司孰優孰劣?優中如何選優?如何規避


    “優質”中的水分?a研判公司優劣挑選股票,就是挑選公司。了解公司,先得從財務上著手。林園不會花過


    多的時間去研究公司的財務報表,一份詳細的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擁有眾多的財務指標,林園隻會著重審視其中五個關鍵財務指標。


    a.利潤總額——先看絕對數


    從會計的角度講,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其金額表現為收入減費用後的差額。利潤總額由四部分組成,即營業利潤、投資淨收益、補貼收入和營業外收支淨額。計算公式如下: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淨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利潤總額能直接反映企業的“賺錢能力”,若一家上市公司一年隻賺幾百萬,在林園看來,這種公司是不值得去投資的,還不如一個個體戶賺得多。所以,林園對企業年利潤總額的定義至少都要賺一個億,比如武鋼、寶鋼每年都能賺上百億元,招商銀行也能每年賺數十億元,這樣的企業和那些“幹吆喝不賺錢”的企業不是一個級別。企業隻有賺足了錢,才有不斷擴張的動力,才有在行業周期不景氣時抵禦風險的能力,而足夠數量的利潤才能保證企業有足夠的創新費用支持,企業的生命力才能長久。如果企業不具備這種長久生存並成長的能力,就沒有必要在它身上實踐價值投資。


    b.淨資產收益率——10%以下免談淨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都是反映企業獲利能力的財務指標,是單位淨資


    產在某時段的經營中所取得的淨收益,其計算公式為:淨資產收益率=(淨收益/淨資產)x100%如果企業沒有發生增資擴股等籌資活動,淨資產收益率水平的高低主要反


    映上市公司贏利能力的大小。如果公司發生了增資擴股,公司的稅後利潤必須同步上升,才能保持原來的淨資產收益率水平。所以,在上市公司不斷增資擴股的情況下,淨資產收益率是否能維持在較高(>10%)的水平,反映了上市公司業績成長性是否較好。為了讓證券市場上的資金流入獲利能力較強、成長性較好的上市公司,證監會要求配股的上市公司淨資產收益率必須連續三年平均在10%以上。其中,任何一年都不得低於6%。


    淨資產收益率愈高,表明公司的經營能力越強。比如2003年,林園買入貴州茅台時,除去貴州茅台賬上的現金資產,其淨資產收益率應該為80%以上,實際上就是投資100元,每年能賺80元。林園對招商銀行北京分行的調研發現,其淨資產收益率達53%之高。反之,淨資產收益率小於10%的企業,林園是不會選擇的,因為任何公司都會增資擴股,如果連證監會的10%的規定都無法滿足,還有什麽可研究的呢?


    c.產品毛利率——要高、穩定而且趨升


    此項指標通常用來比較同一產業公司產品競爭力的強弱,顯示出公司產品的定價能力、製造成本的控製能力及市場占有率,也可以用來比較不同產業間的產業趨勢變化。其計算公式為:


    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x100%


    林園備選公司的產品毛利率要高,而且有穩定上升的趨勢。若產品毛利率下降,那就要小心了——可能行業競爭正在加劇,使得產品價格下降。如彩電行業,近十年來產品毛利率一直在逐年下降。而白酒行業產品毛利率卻一直比較穩定,尤其當前通貨膨脹背景之下,產品頻繁提價,利差還在不斷擴大當中。林園的標準是選擇產品毛利率在20%的企業,而且毛利率要穩定。這樣一來,他就好給企業未來的收益“算賬”,增加投資的“確定性”。


    d.應收賬款——盡量回避


    應收賬款多,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可以收回的應收賬款,比如g鑄管,其應收賬款都是各地的自來水公司的延期付款,這麽多年都能順利收回;另一種情況就是產品銷售不暢,不得已先貨後款,這就要小心了。


    我國企業實行的記賬基礎是權責發生製(應收應付製),發生的當期賒銷全部記入當期收入。所以,應收賬款一多,人為調節財務數據的空間就會加大,某些不良上市公司就會借機誇大經營績效,幹擾投資者的正常判斷。


    應該盡量回避應收賬款多的企業。


    e.預收賬款——越多越好預收賬款越多越好,預收賬款多了,說明產品供不應求,產品是“香餑餑”或者其銷售政策為先款後貨。特別是在我國經濟整體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況下,“先收款後發貨”不僅避免了大多數企業麵臨的產能閑置、營銷費用高等問題,而且規避了“先發貨後收款”中存在的壞賬可能。其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企業或所屬行業競爭力或景氣程度的提升。如貴州茅台長期都有十幾億元的預收賬款,這個指標能反映企業產品的“硬朗度”。


    但有一點也要特別注意:預收賬款多的企業,投資機構對其要求也高,預收賬款稍有下滑,都會造成部分機構的不安,反映到二級市場上,股價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走弱。2008年下半年熊市期間,房地產企業和高端白酒企業就出現過這種情況。加上當時大盤整體處於弱市,相關公司股票跌幅都不小。


    f.每股淨資產——不要去關心


    股票的淨值又稱為賬麵價值,也稱為每股淨資產,是用會計統計的方法計算出來的每股股票所包含的資產淨值。其計算方法是用公司的淨資產(包括注冊資金、各種公積金、累積盈餘等,不包括債務)除以總股本,得到的就是每股的淨值。


    每股淨資產往往被視為股票價格的底線,“破淨”通常被看成股價進入底部區域的征兆。然而,林園對這個指標卻有不同看法。他認為,能夠賺錢的淨資產才是有效的淨資產,否則可以說是無效的淨資產,隨時存在折損或變成負債的可能。比如說,上海房價大漲之後,有一些人要對上海商業股淨資產進行重新估值,理由是上海地價大漲了,重估後它的淨資產應該大幅升值。但在林園看來,這種升值不能帶來實際效益,可以說毫無意義,最多隻是“紙上富貴”。


    林園這個看法很實在,千真萬確是這麽回事。就說2010年下半年,國內通貨膨脹形勢日趨嚴峻,一段時期股市卻將其理解成利好,一些營銷不暢的公司居然能“因禍得福”,因存貨“升值”而獲益,股價應聲而起。這個當然不能長久。存貨“升值”是短期的,但接踵而至的成本壓力和市場消退的消費信心將會貽害很長時間。


    每股淨資產的高低不是林園判斷企業“好壞”的重要財務指標,因為它總是被人為地進行修飾。費心思去判斷修飾它的動機,不如不去關心,這樣反而不會擾亂自己的選股思路。


    b優中選優


    現今股票市場規模已經很大,數千隻個股中誘惑不少,陷阱更多,選擇優質上市公司投資尤為重要。最簡單的標準,就是選擇優勢行業中的龍頭企業。


    投資首要選擇身邊的好企業,因為它有許多東西是非常確定的,尤其是行業的龍頭企業。不要選擇排五六名以後的,這些企業暴漲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一個企業已經做到全行業的老大,本身已經說明問題了,其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非常明顯,掌握產品的定價權,隨時可能發生由於產品提價帶來贏利提升的意外收益。如果不抓住行業內最優秀的企業,到2020年,無論是5000點還是10000點,也會照樣賠錢。


    之所以一定要選擇業內龍頭,是因為中國目前出現了“強者恒強”的態勢。優勢企業因為管理優秀、品牌優秀,會不斷地向前發展。英國一個非常著名的基金經理陶布說:“我做投資非常簡單,簡單到不能再簡單,隻要把英國可以做到世界上最好的那些企業一網打盡就行了。”在他的投資組合中,排序分別是三五香煙、蘇格蘭威士忌、聯合利華、希思羅機場和保誠保險公司,全是世界上最好的企業。而這個組合在25年內翻了54倍。


    隻有行業中出現老大,才會有壟斷利潤。否則,行業仍處於激烈競爭的階段。如目前的家電業,根本無法確定誰是行業龍頭,這時這個行業一般也不會有較好的毛利率,它的贏利確定性也不會很高。林園就不會選擇這樣的公司買入。


    林園的投資組合中所選的公司,都是所處行業中的“龍頭老大”。如果有老大,就不選擇老二。若老大與老二分不清楚時,他會根據情況做適量的配比。貴州茅台、五糧液兩個公司各有長短,若分不清楚老大與老二,就會組合一些。若買牛奶類股,他隻會選擇伊利和蒙牛。若選擇中藥股,他會在雲南白藥、同仁堂中去選。


    另外,其產品在行業中有壟斷性的公司,林園也會選擇。如馬應龍,其


    產品痔瘡膏的市場占有率在40%以上;千金藥業,婦科千金片的市場占有率第


    一;瑞貝卡,假發製品市場占有率第一。


    c怎樣防範造假賬的公司


    老實講,林園不是財務專家,若是就賬論賬,他也沒有郎鹹平那般火眼金睛。再說真有“高人”一心要做假賬,總有辦法蒙混過關,就算是被調查出來,可能到時傷害已經造成,難以挽回。這似乎是一個死局,但林園的思維卻並沒陷進去。何必要費那沒用的工夫?


    林園喜歡選那些每年都能賺錢,而且賬上有大量現金的公司,因為這些“硬朗”的公司沒有必要做假賬,它們的現金還能讓投資者有意外收益,如茅台股改時的大比例派現。


    通過跟蹤企業,取得相關的經營指標,林園會給企業做報表,這樣可以防止公司一麵之詞。2006年有傳言,g滬機場有假賬,林園卻認為是某些人沒有好好看報表,他的結論是g滬機場的運行效率高,沒有錯。8月30日,g滬機場出半年報,果然證實他的看法。


    若是實在沒有把握,就幹脆遠離那些主業不清的企業,搞不清楚的企業,就不參與。


    3.林園選股技法


    a硬性指標


    a.市盈率與成長性市盈率即市價贏利率,又叫本益比。它是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最新年度每股的贏利與該公司最新股價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市盈率=公司股票最新市價/公司最新年度每股贏利市盈率綜合了投資的成本與收益兩個方麵,可以全麵地反映股市發展的全貌,因而在分析上具有重要價值。


    但這個指標缺陷很明顯,因為沒規定贏利分紅的比例。大股東或大股東集團(董事會)可以把利潤做得很高,也就是很低的市盈率,從而吸引散戶的追高。同樣,也可以把利潤做得很低,從而引誘散戶割肉。2009年初,林園曾鍾情過的深發展就計提天量的壞賬準備,結果年報一出,讓人大失所望,並且分紅也隻有三分三,很多散戶就在十元以下割肉出局。接著,大眾隻能看著持續半年多的連陽逼空。然後,深發展不斷減計壞賬準備,市盈率一直保持在低估值範圍,並把股價推到26元以上。


    反正不用分紅給你的時候,把財報做漂亮一點,要分紅的時候,把財報做難看一點。不喜歡,你可以用腳投票呀!你割了肉,我就往上拉。


    林園是把市盈率和成長性結合起來看的。成長性簡單說就是企業持續贏利的能力,這是投資股票獲得複合增長的重要前提。所以,林園強調要能算清三年的賬。


    林園選擇股票的標準是:假如他選擇的股票市盈率是20倍,如果他能確定未來三年該股的複合增長在20%以上,一般情況下他會考慮買入。即市盈率倍數等於未來三年複合增長的最低百分比數。


    贏利增長是股價上漲的動力。如果沒有贏利的增長,投資者就會缺少購買的動力。即使股價偏低,也隻能指望其股價實現恢複性上漲,而不能持續上漲。這就是為什麽熊市中都能有不斷創新高的股票,而那些不能持續增長的股票在熊市氛圍下就會吞掉你的投資收益。這也是不管指數漲跌,永遠敢於滿倉的一個原因。


    b.現金流越多越好


    次貸危機期間,美國一些公司陸續向聯邦法院申請《破產法》第11章的破產保護。不過,從利潤表上看,這些公司一直在贏利,產品質量也不錯,客戶也沒有丟失。贏利的公司怎麽還會破產?


    當一個公司沒有足夠的現金償還到期債務時,就會發生債務危機。如果生產型公司長時間地讓產量遠大於銷量,或者銷售型的公司不斷延長客戶的付款期限,對應收賬款失去控製,即使公司出售的產品贏利,銷售產生的現金流入也可能並不足以趕上生產和投資所需的現金流出。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公司的成長性破產。


    現金流對於企業,就像血脈對於人體,隻有血液充足且流動順暢人體才會健康,良性現金流可以使企業健康成長。企業若沒有充足的現金就無法運轉,更無法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在上市公司利潤包裝、盈餘操縱愈演愈烈的今天,如果隻重視預期的利潤,不關注現金流,就等於失去了發展經營之本,再精妙的管理方案也會付之東流。


    林園喜歡賺錢多、現金流充沛的公司,同“有錢”的公司打交道不會錯,就是要“傍大款”,因為這樣的公司隨時可以利用手中的“現金”搞點“意外”。


    c.選擇曆年分紅額比集資額大的公司


    假如把上市公司當成一個造假集團,不難看出,除了流入流出,別的都可以造假。因為大股東往往還兼任或有代理人任職企業高管,企業贏利了,可以給高管發高額的獎金和工資。因此,分不分紅對大股東而言,並不影響他過高品質的生活。企業虧損了,則會攤薄所有者權益。也就是說,賺了錢,有權分配的人會分多點,虧了錢,當然由全體股東分攤。因此,賺錢的時候,上市公司肯定不會分紅,但會給高管發很高的獎金,而剩下的利潤則累入資本公積中,或提計超額的跌價準備(壞賬準備)。虧損的時候,當然也不會分紅,為保證現金流的充足,他們會提出增發、配股等種種再融資的方法。這樣的做法是否道德不難評論,但從現行的法規上卻也無法追究。正因為這樣,才迫使散戶股民隻能在股價的波動中對賭,獲得投機回報。


    這樣一來,曆年分紅額比集資額大的公司就更顯難能可貴了。分紅是最難造假的。一家有希望的上市公司絕對不是依靠不斷圈入資金來支撐的,如果上市公司的發展隻能依靠外圍資金的進入,那就是一場賭博,因為裏麵的細胞隻會吸收營養,不會進行細胞分裂。分紅額大於集資額就說明這個細胞能分裂,能使投資人的投資穩定增長。


    b抓指標股:未來價值中樞


    不少指標性的股票估價合理,甚至嚴重低估,由於這批“權重股”的盤子都非常大,不利於炒作。其股性在未被激活之前會很不活躍,股價也許今天漲了,明天又跌了,總感覺賺不到錢。其實,這是一種“錯覺”。投資者心中需要有大時空觀、大格局觀。就以招商銀行、貴州茅台為例:每次行情來了,招商銀行、貴州茅台肯定漲不過瘋狂的題材股、概念股,但從三五年,乃至上十年的大周期來看,其股價表現都是優於大市的。


    買入這批“權重股”實際上等於買入大盤指數,雖然絕大多數投資者按年計他們的投資收益是比大盤指數要低的,但如果能有效跟蹤並略超指數,長期來看,收益就已經很好了。


    加上券商融資、融券已經啟動一段時間,許多優質、低價的權重股已經成為廣大投資者喜歡的品種。後期資金會不斷“買入”這批權重股,因為它們的抵押折扣很小,那時會出現像香港市場中的“匯豐銀行”“長江實業”這樣的低流通、高股價、大市值的股票。這些股票會像貴州茅台、招商銀行一樣,每年股價都有希望創新高。


    c獨門生意


    林園認為,做“獨門生意”的公司是最有競爭力的。這樣的公司有定價權,它們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它們的業績會持續增長,隻要用合理的價錢買入這樣的公司,按年計是不會虧的。這樣的公司股價通常年年都有機會創新高。


    這樣的公司有兩種:


    (1)


    產品有獨有性。如雲南白藥、貴州茅台、五糧液。它們的共同點是別人造不出它們的產品,造出來也是假貨。而且是消費者喜歡的知名產品,品牌號召力極強。


    (2)


    獨有資源。如上海機場,它包括上海虹橋和浦東機場。因為不可能有上海機場第二,而且贏利來源就是航空公司的起落收費,確定性極好,未來增長的確定性也極高,無競爭對手,是高度壟斷性企業。又如黃山旅遊、麗江旅遊,它們是世界級風景區,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去這些風景區的人肯定也會越來越多,未來增長是可以預見的。


    以上公司的共同特點是企業經營非常輕鬆,贏利能力特別強,而且又是人們消費的“必需品”,它們的贏利隻會越來越好,而且它們的贏利增長不需要在進行大規模投入的情況下產生,這樣就能使它們的股東享受由於贏利的持續增長帶來的分紅收益。


    這樣的企業每年會通過各種方式的分紅,使投資者有超預期的收益,甚至


    通過分紅,幾年下來把買入時的股價都分回來了。這樣的公司通常現金存款非常多。熊市到了一定程度,他們自己也隨時有可能用自己的閑置現金回購自己的股票,這樣股價也就相對穩定,不會出現大起大落。這也就是國外市場上此類公司股價會持續上漲的理由。


    d優質的小盤股始終是投資的首選


    其實,在中國股市,衡量一個股票有無投資價值,並不僅僅看其行業前景如何,業績能否增長,更重要的是看其股本能否持續擴張。說來令人難以相信,股市給價值型投資者帶來最多機會的還是股本擴張,有些具有良好的股本擴張能力的個股,多年來已給長期持有這些股票的投資者帶來數百倍,甚至數千倍的投資回報。看看多年來一直持有愛使股份、飛樂音響、延中實業、申華實業等股票的投資者,當初隻需買一萬元,不論這麽多年股市漲跌如何,隻要緊捂不放,個個都能賺得缽滿盆滿,變成百萬富翁。


    愛使股份、飛樂音響、延中實業、申華實業這些股票,你說它行業、業績成長性如何,恐怕也說不上,它們和其他一些質地較好的股票相比,在這方麵並沒什麽優勢可言,可要說其股本擴張能力,在滬深兩市中則是首屈一指,幾乎沒什麽股票可以比得上。它們以事實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長期持有這類股票的投資者,都是靠股本不斷擴張大獲其利的。這一現象早已廣受市場關注,“高送轉”帶來的股本擴張已經成為市場最具號召力的題材。


    優質的小盤股始終是林園投資的首選,小盤股不僅能讓投資者享受公司每年賺錢帶來的收益,還可以享受它由於股本擴張帶來的雙重收益。再加上小盤股在市場好時,容易吸引投機資金的炒作,最容易跑出“黑馬”來。


    基於這一思路,小盤股在林園的投資組合中始終保有一定比例。但是,小盤股相對一些績優大盤股風險也大很多,要選擇什麽樣的小盤股也是林園的難題。他選擇小盤股,雖然有投機的因素,但也絕對不是去賭。林園選擇一些贏利能力強,贏利確定性高的績優小盤股,對其未來三年的贏利增長,則選擇每年複合增長高於15%的企業,產品市場廣,零庫存。


    出於這樣的思路,這幾年間,林園選擇雲南白藥、馬應龍、千金藥業、麗江旅遊、黃山b股,進行組合。馬應龍近兩年的走勢,如圖2-6所示。


    圖2-6馬應龍周k線圖雲南白藥近兩年的走勢,如圖2-7所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股神沉思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倩並收藏中國股神沉思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