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毒計百出,老朱誇我好駙馬 作者:荒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14章
老朱笑了。
因為劉伯溫主動開口說出了這句話。
隨即滿朝文武全都盛讚馬皇後賢明,太子標仁孝!
這正是老朱想要看到的結果!
一時間,就連老朱都有些錯愕。
今天這一關這麽容易過去的嗎?
劉伯溫這老貨是轉了性子不成?
可是當他再這麽一看,隻見身形瘦削的劉伯溫,那原本筆挺的腰背現已些許佝僂,頭發胡須已經微微見白,心裏又是一陣唏噓。
歲月不饒人啊!
劉伯溫目光一掃看看老朱陛下古怪的神色,豈能不知老朱陛下心中所想?
自己雖然以諫諍之臣立於朝堂十幾年,外界皆傳正直之名,美譽無數,但是劉伯溫知道,也就是眼前這位胸懷寬廣的帝王,才能容得下他百般的執拗,成就自己注定流傳青史的美名。
若是換了任何一位皇帝,膽敢如同自己這般挑戰帝王權威,隻怕老早就砍了腦袋、抄家滅族了。
初見之際,劉伯溫是被老朱派人過過來效命的。
那個時候,天下名士劉伯溫,對老朱還是看不上的,認為他就是個有勇無謀的莽夫匹夫,而且手段酷烈,難成大事。
奈何馬皇後親自屈尊紆貴相勸,劉伯溫這才暫時留在了朱元璋身旁。
針對當時形勢,劉伯溫向朱元璋提出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建策,被采納,他輔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後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
劉伯溫並建議老朱一方麵脫離“小明王”韓林兒自立勢力,卻另一方麵以“大明”為國號來招攬天下義師的民心。
尤其是對戰陳友諒,更顯劉伯溫的過人智慧。
當年陳友諒攻陷太平,意欲東向,氣勢甚為囂張。
朱元璋帳下各位大將,有的勸朱元璋投降,有的認為必須避其鋒芒,有建議趕快逃跑去占領鍾山的,唯獨劉伯溫一言不發,選擇沉默。
會有老朱私下召見劉伯溫,他這才開口,認為陳友諒驕氣衝溢,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們放在眼裏,我們應利用其驕傲自滿、聽不進不同意見的時機,誘敵入伏,一舉重創之,滅其銳氣。
而後事實證明,劉伯溫是對的。
此刻正是在吳國初創、百事待興,又突臨強敵、內部看法不一的危難緊急關頭,這位名士寥寥數語,撥開迷霧,點破形勢,議定決策,團結人心,去為完成王業而進取,最後朱元璋大破陳友諒,奠定了王霸基業。
大明開國之後,劉伯溫也與李善長等人共同製定了一係列律令章程,給新興的大明王朝搭建好了框架,甚至劉伯溫還親自設計建設了大明帝都與紫禁城,將風水堪輿術發揮到了極致,徹底奠定了大明的根基之地。
這就是劉伯溫為大明做出的卓越貢獻!
奈何他脾氣太倔,性格太執拗了,以致於和老朱多次爆發爭吵,犯顏直諫。
最後因為李彬一案,劉伯溫憂憤之下直接炒了老朱魷魚,君臣關係破裂,再不複先前。
現在,君臣二人目光相觸,盡是滿滿的感懷。
老朱陛下老了,劉伯溫同樣也老了。
自己還有幾年好活呢?
陳年往事曆曆在目,似乎自己的存在就是為了給眼前的這位老朱陛下添堵,難道真的要執拗一輩子嗎?
劉伯溫笑了笑。
老朱陛下雖然道德上有瑕疵,但是這些年的成就,尤其是“驅逐韃虜、恢複中華”,就已經注定了他必是榮耀萬世的千古一帝!
既然如此,那有什麽好苛責的呢?
罷了,罷了......諫諍了一輩子,或許,也該順著老朱一回,讓他高興片刻。
所以劉伯溫微微躬身,笑著追問道:“敢問陛下,此等利國利民之器,可曾命名?”
老朱陛下聞言眼睛一亮,整個人都變得興奮了起來。
老朱笑了。
因為劉伯溫主動開口說出了這句話。
隨即滿朝文武全都盛讚馬皇後賢明,太子標仁孝!
這正是老朱想要看到的結果!
一時間,就連老朱都有些錯愕。
今天這一關這麽容易過去的嗎?
劉伯溫這老貨是轉了性子不成?
可是當他再這麽一看,隻見身形瘦削的劉伯溫,那原本筆挺的腰背現已些許佝僂,頭發胡須已經微微見白,心裏又是一陣唏噓。
歲月不饒人啊!
劉伯溫目光一掃看看老朱陛下古怪的神色,豈能不知老朱陛下心中所想?
自己雖然以諫諍之臣立於朝堂十幾年,外界皆傳正直之名,美譽無數,但是劉伯溫知道,也就是眼前這位胸懷寬廣的帝王,才能容得下他百般的執拗,成就自己注定流傳青史的美名。
若是換了任何一位皇帝,膽敢如同自己這般挑戰帝王權威,隻怕老早就砍了腦袋、抄家滅族了。
初見之際,劉伯溫是被老朱派人過過來效命的。
那個時候,天下名士劉伯溫,對老朱還是看不上的,認為他就是個有勇無謀的莽夫匹夫,而且手段酷烈,難成大事。
奈何馬皇後親自屈尊紆貴相勸,劉伯溫這才暫時留在了朱元璋身旁。
針對當時形勢,劉伯溫向朱元璋提出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建策,被采納,他輔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後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
劉伯溫並建議老朱一方麵脫離“小明王”韓林兒自立勢力,卻另一方麵以“大明”為國號來招攬天下義師的民心。
尤其是對戰陳友諒,更顯劉伯溫的過人智慧。
當年陳友諒攻陷太平,意欲東向,氣勢甚為囂張。
朱元璋帳下各位大將,有的勸朱元璋投降,有的認為必須避其鋒芒,有建議趕快逃跑去占領鍾山的,唯獨劉伯溫一言不發,選擇沉默。
會有老朱私下召見劉伯溫,他這才開口,認為陳友諒驕氣衝溢,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們放在眼裏,我們應利用其驕傲自滿、聽不進不同意見的時機,誘敵入伏,一舉重創之,滅其銳氣。
而後事實證明,劉伯溫是對的。
此刻正是在吳國初創、百事待興,又突臨強敵、內部看法不一的危難緊急關頭,這位名士寥寥數語,撥開迷霧,點破形勢,議定決策,團結人心,去為完成王業而進取,最後朱元璋大破陳友諒,奠定了王霸基業。
大明開國之後,劉伯溫也與李善長等人共同製定了一係列律令章程,給新興的大明王朝搭建好了框架,甚至劉伯溫還親自設計建設了大明帝都與紫禁城,將風水堪輿術發揮到了極致,徹底奠定了大明的根基之地。
這就是劉伯溫為大明做出的卓越貢獻!
奈何他脾氣太倔,性格太執拗了,以致於和老朱多次爆發爭吵,犯顏直諫。
最後因為李彬一案,劉伯溫憂憤之下直接炒了老朱魷魚,君臣關係破裂,再不複先前。
現在,君臣二人目光相觸,盡是滿滿的感懷。
老朱陛下老了,劉伯溫同樣也老了。
自己還有幾年好活呢?
陳年往事曆曆在目,似乎自己的存在就是為了給眼前的這位老朱陛下添堵,難道真的要執拗一輩子嗎?
劉伯溫笑了笑。
老朱陛下雖然道德上有瑕疵,但是這些年的成就,尤其是“驅逐韃虜、恢複中華”,就已經注定了他必是榮耀萬世的千古一帝!
既然如此,那有什麽好苛責的呢?
罷了,罷了......諫諍了一輩子,或許,也該順著老朱一回,讓他高興片刻。
所以劉伯溫微微躬身,笑著追問道:“敢問陛下,此等利國利民之器,可曾命名?”
老朱陛下聞言眼睛一亮,整個人都變得興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