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毒計百出,老朱誇我好駙馬 作者:荒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91章
楊尚書做出了保證。
怒發衝冠的老朱這才放過了他。
“先去買點吃的過來,現在就去!”
楊思義立刻展開了行動,不管怎麽樣,先順著皇帝陛下的心意再說。
老朱陛下看向了李祺。
“文和,你有什麽良策?”
“這個好辦。”眼見老朱發飆,李祺也不敢皮了,“蜂窩煤那邊正缺人手呢,我們可以以工代賑嘛!”
“以工代賑?”
老朱陛下、劉伯溫、汪廣洋和太子標幾人一聽,一個個也是愣在了原地。
汪廣洋和劉伯溫可都是天下名士,一個個都算飽讀詩書,不說學富五車、博古通今了,至少來說博覽群書還是有的。
可是李祺剛剛說的這“以工代賑”,他們還真是第一次聽到,以前可是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李祺,何謂‘以工代賑’?”
劉伯溫仔細的琢磨著這四個字,眼中不時爆發出精光。
“所謂以工代賑,簡單來說在災荒的年代,朝廷在進行災民救濟的時候,不應該僅僅隻是發放糧食,還應該想辦法將災民組織起來建設大工程,比如修築河堤、疏通河道、修建城防之類的,總之就是給他們找點事情做。”
“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朝廷既起到了賑災的作用,給了流民饑民一條活路;災民有工作之後,又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消耗他們的精力,饑民流民也會更加安分守己,不會聚眾作亂,可以減少不法事情的發生。”
聽完李祺的解釋,老朱陛下頓時眼睛一亮。
“原來如此,這倒是一個非常新穎的辦法,而且也非常有效,災荒年代,人心思動,如果能夠一邊賑災一邊讓他們自力更生的話,這確實可以更好的安撫人心。”
“畢竟對於災民來說,他們最怕的就是今天還有粥吃,明天就沒有了,遠不如自己做工獲得食物穩當!”
“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劉伯溫含笑點頭,看向李祺的眼神裏麵充滿了讚賞。
汪廣洋也捋了捋自己的美髯。
“此策很是不錯。”
“以前老夫去陝西賑災過,在災荒的時候,災民都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沒有了吃的流民饑民就會鬧事,甚至聚眾作亂!”
“所以單純的發糧賑災、開棚施粥,往往效果最差,最好是能夠輔之以其它的一些手段,諸如免稅、免徭役之類的才更好。”
“而且災區內,流民四起法度不行,往往劫匪橫生,偷盜四起,人心不穩,發糧之後,災民吃飽之後又無所事事,精力旺盛下也容易滋生事端,養成依賴。”
“李文和所說的這以工代賑,確實很是不錯。”
汪廣洋可不簡單,雖然他是個好好先生,但年少時就跟隨老朱起義反元,大明朝建立後,先後擔任山東行省、陝西參政、中書省左丞、廣東行省參政、右丞相職務,可以說了解民間疾苦,也算是明初官員裏麵少數有良心的那麽幾個人了。
老朱含笑點頭。
“所以文和你是想將這些流民招去青龍山煤場做工?”
“沒錯,蜂窩煤火爆之後會越來越受歡迎,屆時可就不隻是京師百姓了,還有整個南直隸甚至整個天下的百姓,那需要的蜂窩煤可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單靠青龍村的那些人自然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更多的人手,生產出更多的蜂窩煤以滿足市場需求,現在招募這些流民去青龍山做工,每天給他們吃飽,再給上幾文錢,這也就和以工代賑差不多了。”
“既解決了蜂窩煤人手不足的問題,幫助百姓子民度過寒冬,又解決了流民的問題,給他們一個謀生的出路,何樂而不為呢?”
老朱陛下很是高興。
多虧了李祺啊,現在兩個大難題都解決了。
所以老朱上前笑著拍了拍李祺的肩膀,語重心長地囑咐道。
“文和,父皇很欣慰,繼續努力!”
李祺:“o(≧▽≦)o”
楊尚書做出了保證。
怒發衝冠的老朱這才放過了他。
“先去買點吃的過來,現在就去!”
楊思義立刻展開了行動,不管怎麽樣,先順著皇帝陛下的心意再說。
老朱陛下看向了李祺。
“文和,你有什麽良策?”
“這個好辦。”眼見老朱發飆,李祺也不敢皮了,“蜂窩煤那邊正缺人手呢,我們可以以工代賑嘛!”
“以工代賑?”
老朱陛下、劉伯溫、汪廣洋和太子標幾人一聽,一個個也是愣在了原地。
汪廣洋和劉伯溫可都是天下名士,一個個都算飽讀詩書,不說學富五車、博古通今了,至少來說博覽群書還是有的。
可是李祺剛剛說的這“以工代賑”,他們還真是第一次聽到,以前可是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李祺,何謂‘以工代賑’?”
劉伯溫仔細的琢磨著這四個字,眼中不時爆發出精光。
“所謂以工代賑,簡單來說在災荒的年代,朝廷在進行災民救濟的時候,不應該僅僅隻是發放糧食,還應該想辦法將災民組織起來建設大工程,比如修築河堤、疏通河道、修建城防之類的,總之就是給他們找點事情做。”
“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朝廷既起到了賑災的作用,給了流民饑民一條活路;災民有工作之後,又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消耗他們的精力,饑民流民也會更加安分守己,不會聚眾作亂,可以減少不法事情的發生。”
聽完李祺的解釋,老朱陛下頓時眼睛一亮。
“原來如此,這倒是一個非常新穎的辦法,而且也非常有效,災荒年代,人心思動,如果能夠一邊賑災一邊讓他們自力更生的話,這確實可以更好的安撫人心。”
“畢竟對於災民來說,他們最怕的就是今天還有粥吃,明天就沒有了,遠不如自己做工獲得食物穩當!”
“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劉伯溫含笑點頭,看向李祺的眼神裏麵充滿了讚賞。
汪廣洋也捋了捋自己的美髯。
“此策很是不錯。”
“以前老夫去陝西賑災過,在災荒的時候,災民都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沒有了吃的流民饑民就會鬧事,甚至聚眾作亂!”
“所以單純的發糧賑災、開棚施粥,往往效果最差,最好是能夠輔之以其它的一些手段,諸如免稅、免徭役之類的才更好。”
“而且災區內,流民四起法度不行,往往劫匪橫生,偷盜四起,人心不穩,發糧之後,災民吃飽之後又無所事事,精力旺盛下也容易滋生事端,養成依賴。”
“李文和所說的這以工代賑,確實很是不錯。”
汪廣洋可不簡單,雖然他是個好好先生,但年少時就跟隨老朱起義反元,大明朝建立後,先後擔任山東行省、陝西參政、中書省左丞、廣東行省參政、右丞相職務,可以說了解民間疾苦,也算是明初官員裏麵少數有良心的那麽幾個人了。
老朱含笑點頭。
“所以文和你是想將這些流民招去青龍山煤場做工?”
“沒錯,蜂窩煤火爆之後會越來越受歡迎,屆時可就不隻是京師百姓了,還有整個南直隸甚至整個天下的百姓,那需要的蜂窩煤可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單靠青龍村的那些人自然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更多的人手,生產出更多的蜂窩煤以滿足市場需求,現在招募這些流民去青龍山做工,每天給他們吃飽,再給上幾文錢,這也就和以工代賑差不多了。”
“既解決了蜂窩煤人手不足的問題,幫助百姓子民度過寒冬,又解決了流民的問題,給他們一個謀生的出路,何樂而不為呢?”
老朱陛下很是高興。
多虧了李祺啊,現在兩個大難題都解決了。
所以老朱上前笑著拍了拍李祺的肩膀,語重心長地囑咐道。
“文和,父皇很欣慰,繼續努力!”
李祺:“o(≧▽≦)o”